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书法作品_当代书法网

兰亭序书法赏析1500字

2019年01月13日 15:34:3124260人参与0

  兰亭序书法赏析1500字

(全文1611字)


 《兰亭集序》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文章记叙了集会的盛况,抒发了作者的感慨。语言流畅简洁,清丽动人,风格清新朴实,不事雕饰。全文采用了叙事写景与议论寸尹清相结合的方法,叙事情景交融,感慨低回曲折.是一篇难得的千古佳作。

    “乐”美景

    文章言简意赅地写出了集会之地优美的自然环境。景物的描写,如此层次井然,一如影视片中的风景镜头。先是崇山峻岭,连绵起伏;继而茂林修竹,郁郁葱葱。从远处落笔,由远及近。其间一兰亭,湍急的清流环绕左右,这一静一动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图画。徜徉其间,如梦如幻,让人流连忘返。

王羲之兰亭序全文高清.jpg

王羲之兰亭序全文高清


    在如此优雅的景致里,文人雅士绕曲水依次坐列两旁,饮酒抒怀,怎会没有诗兴?人们仿佛看到了这些文人雅士儒雅的风度和诗意的人生,而这种风度和诗意完全来自兰亭美景的陶醉。

    转而由近及远,由晴朗的碧空写到轻扬的春风,把人们的目光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天地及世间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正是这种远近结合,动静相生的描写,使得清明幽雅而又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与人物的活动及其情态相得益彰,突出了这一小节的主题—“乐在美景”。最后“信可乐”三字,将集会的乐趣渲染到了高潮。

      “痛”现实

    以第一节的宴会之乐作铺垫,第二节写出了作者心境的变迁—由“乐”及“痛”。一开头就引出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确,人生如同白驹过隙,匆匆又过而无法挽留。面对短暂的人生,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或谈玄悟道,或放浪形骸。

    人们无法逃离严酷的政治现实。偏安江左的东晋时代,始终处于内优外患的动荡之中,统治者已无力也无心北伐收复失地,沉重的精神压力,没有带给贵族士大夫北伐复国的信心。恰恰相反,统治者却对文人名士实行了血腥的杀戮。人们常常因为品藻人物,谈论时政而丢掉性命。所以这些文人雅士早已厌倦了频繁的倾轧和阴险的斗争,他们向往一种清新雅淡的境界,“晤言一室”,隐逸山林,成了那个时代文人雅士的理想,也成为后世文人追求的一种人生风范。

    无奈的名士们,尽管有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生活方式,但都会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人的生命,全然听凭造化,无论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消亡的,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所有的人都无法跳出这个生死轮回。“死”是如此强大而又无法抗拒,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于是作者无奈地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

    “悲”人生

    此小节进一步阐发感情,由‘.痛”转“悲”,由己悲人,从生命本体转向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先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从而加深自己的慨叹.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联系现实,批判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疡为妄作”的荒谬,表现了作者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

    继而把日光转向未来,退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两句,并发出“悲乎”的感叹。巧妙地把话题引到诗集的编著及其意义上来。

    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王羲之晚年信奉道教,但他没有完全沉浸于士大夫们普遍的玄远不务实际的风气里,时势的艰危,使他十分担忧朝廷的半壁江山,他把胸怀天下当成了一种人生责任,尽管人微言轻,但王羲之仍然以天下为己任,处处体现了一位士族官僚的人文情怀,正是这样的性情,常常使王羲之处在两难之中。他有时把政治游戏看得很透,一心远离官场。有时却又身不由己,对生命的思考和追索,并不完全是飘然物外。这种矛盾的心灵,只有通过对道教的信仰才能得以化解。至晚年,王羲之有了道家思想支配下的人生态度,把缥缈虚幻的官场名利完全抛下,唯一留恋的就是生命的可贵。如同潜心书艺一样,在他的心目中,书法的趣味和生命一样让人向往。

    信奉道教的人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认为“一死生,齐彭疡”。尽管王羲之也信奉道教,可是,毕竟他是受时为主流的儒家传统思想影响至深的人,’在两种文化思想的碰撞中,他热爱着生命,留恋着生命。因此.在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著的热情。

    正因为对生命如此的珍惜,所以面对匆匆流逝的光阴,王羲之“悲”古人,亦“悲”后人。“悲”古人,因为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同古人是何其相似;“悲”后人,因为千年之后,有人看了这篇散文,会发出相同的感慨。那时兰亭美景和那些宴游的文人都早已成过眼云烟,唯有这篇序言.仍会留给后人长久的思索。

    全文由“乐”的景致,转人沉思,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人生的无限悲哀,正是这种“千古同悲”的人生体验,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后人。



推荐: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