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杂论
孙学峰 | 说“书空”
孙学峰:说“书空”据韦续《墨薮》记载,锺繇“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说锺繇在入睡前以手指在被面上写字,时间一久,被面画穿,即便“如厕”,也往往因痴于揣摩,忘记了回房。另有《南...
2个月前 (06-24) 404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孟庆星:由“意在笔先”和“临时从宜”对评审引发的思考
由“意在笔先”和“临时从宜”对评审引发的思考孟庆星 / 文“意在笔先”和“临时从宜”是古代书论中确立的书法创作的两大原则。关于“意在笔先”,在传为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
2个月前 (06-24) 239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蔡兴洲:小品之“品”——论当代书法审美的范式重构与文化自觉
小品之“品”——论当代书法审美的范式重构与文化自觉蔡兴洲 / 文“全国第二届书法小品展览”评审工作已圆满落幕。置身于2.4万余件投稿作品的浩瀚之海,尺素方寸间涌动的不仅是笔墨的潮汐...
2个月前 (06-24) 285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正成:鲍贤伦书法的风格价值
鲍贤伦书法的风格价值———写在“水送山迎”大展前刘正成布冯关于风格讲过:风格即人。这和刘熙载所谓“书者,如也”同调。这些年我去绍兴、杭州少了,但经常从微信平台上看见鲍贤伦先生的书法...
3个月前 (05-16) 770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也狐禅:鲍贤伦——写到形穷处
群贤“笔”至——当代书家漫评 鲍贤伦——写到形穷处■也狐禅说起话来,龙精虎猛,写起字来,纯厚坚韧,鲍贤伦人和字似乎一致。若再加分辨,也可以发现鲍贤伦长得要比他的字“好看”,他有一...
3个月前 (05-16) 648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黄惇:我是如何临摹篆隶书法的
黄惇1947年3月生于江苏太仓,祖籍扬州。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学、美术学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艺术学)评议组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
3个月前 (05-12) 955人参与 1 书法杂论
朱友舟:简帛“古隶”在当代创作中如何传承与创新?
简帛“古隶”与当下隶书创作■朱友舟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协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当代隶书创作面临经典化与程式化的双重桎梏:一方面,东汉碑刻隶书的审美范式长期主导创作实践;另一方面,“...
3个月前 (05-12) 666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邓宝剑:黄庭坚笔下的苏轼书法——一个品评的范例
黄庭坚笔下的苏轼书法—— 一个品评的范例邓宝剑摘要:黄庭坚在人书合观视野下对苏轼书法的讨论,是书法品评史上的范例。黄庭坚所描述的苏轼择笔、执笔、运笔方式与书写状态,和苏轼...
3个月前 (05-12) 752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韩天衡:吴昌硕习艺道路的启示
吴昌硕习艺道路的启示韩天衡吴昌硕先生以其在书画金石及诗文诸方面的显赫成果,无愧地被后人誉为艺术大师。他在诗、书、印、画方面划时代的创作,近百年来,艺林学人作了较为丰实的研究和阐说,...
3个月前 (05-12) 570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韩天衡:五百年印章边款艺术初探
五百年印章边款艺术初探韩天衡刊于《书法研究》1984 年第 1 期一、一个长时期被忽视的印学课题自明代中叶以降,篆刻的边款艺术成就便与明清流派印章艺术并驾齐驱了,并且,这是秦汉印苑...
3个月前 (05-12) 854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沙孟海:略论两晋南北朝隋代的书法
略论两晋南北朝隋代的书法沙孟海刊于《书法研究》1985 年第 4 期一两晋书法史上有两大特点:第一,西晋禁止立碑比较严格,尽管王公大臣还有私自造作,毕竟数量大减。第二,以前各时代的...
3个月前 (05-12) 1068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叶培贵:严复书法浅识
摘要:严复是维新运动中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但他的书法知识和书法立场总体上却是传统文人式的。他在长期以来的书史写作中被缺席,但我们不应忽略他和他同类型的书家所反映出的传统书法的生命力。...
3个月前 (05-12) 603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宗阳:草书学习的“七级台阶”
刘宗阳1982年6月生于贵州三穗,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10余次在中国书法家协会、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大赛中获最高奖、一等奖、二等奖,并多次入展由中国书法家...
3个月前 (05-12) 495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苏显双:书法创作三原则
学者简介1971年生,吉林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师从丛文俊、张金梁教授,长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书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教...
3个月前 (05-12) 503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薛元明:邓散木节临《袁安碑》
《袁安碑》是汉代屈指可数的承继秦代李斯篆书体式风貌的代表性石刻。虽是一脉相承,但时代变异,已是渊然有别。此碑与后世的《大开通》、《石门颂》等为一家眷属,可以对比临习。 《袁安碑》...
3个月前 (05-10) 514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丛文俊:篆、隶的临摹与创作
从文字产生之初“画成其物”的象形,到隶变完成周秦古文字的根本性变革、汉化隶书实现八分艺术化的发展,历经一千多年多种书体的演进和美的创造,留下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如何进行篆、隶的临摹才...
3个月前 (05-10) 582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陈建胜:《袁安碑》、《袁敞碑》篆文研究
作者简介:陈建胜,别署三畏堂。1983年8月出生于溫州永嘉。现为台湾中兴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古文字),中国美术学院外聘教师(为继教院书法系开设《说文述要》、 《碑帖学》等课),中国...
3个月前 (05-10) 414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陈国成:古代印论的依附性与独立性
古代印论的依附性与独立性陈国成 相对于中国古代其他艺术理论,中国古代印论出现较晚,受文论、乐论、书论、画论的影响较深。表现出极大的依附性。同时,印论本身又有独特的审美理想...
4个月前 (05-02) 652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陈国成|关于创作“汉上巅锋”的思考
关于这方印,我思考了许久。 一方篆刻作品,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在技法之上。技法高明的基础之上还要有神采,有味道,这...
4个月前 (05-02) 589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 搜索
- 网站数据
-
- 文章总数:9707
- 页面总数:13
- 栏目分类:56
- 标签总数:1249
- 参与评论:479
- 总访问量:67386951
- 师友题字
-
- 猜你喜欢
- 最新发布
- 最新评论
-
- 访客2025年07月03日
- 访客2025年06月22日
- 最新留言
-
- 善哉善哉!田英章大德书法作品供养。功德无量!
- 文章不错!写的很好我顶!!顶顶顶我踩!我踩踩踩[angry][awkward][boom][bye][confuse][cry][effort][exclaim][grimace][grin][kiss][laugh][love][mad][neutral][roll][shutup][surprise][twisted][waii]
- 文章不错!写的很好
- 不退稿,绝对不能投,是对作者作品的一种污辱,甚至有以假借征稿之弄虚作假之嫌,望主办方能尊重中华书法、尊重书法参赛者。
- 根本就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作品。气韵和风格都不一样谈何抄袭?什么欣赏水平,怎么不搞复印件来比较呢?扣细节也扣得不是地方,写几个草字就是抄袭了?眼不高,手更低。
- 谢谢分享优质资源!
- 有点才情,了无笔法。他们这个年纪,正是文革后第一批职业书法家,绝大多数都是"浑水摸鱼"的,就是凭个"玩得早"而已。
- 摹寫,談和抄襲。天天學二王出作品,難道都是抄襲!
- 一进一退
- 远看是条狗,近看是条狗,仔细一看,哦,是郭沫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