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杂论
于明诠:书法史就是书法家的心灵史——兼论书法史的历史分期
书法史不应止于对书法“现象”和书法“事件”的描述,而应揭示书法发展的内在规律及书法艺术的本质。故书法史可分为“人书分离”的古典书法时期、“人书合一”的文人经典书法时期和“见技难见人...
5年前 (2021-01-18) 2754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于明诠:别从外表上学得一点大师皮毛,就算得了真传
于明诠(山东书协副主席,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书法工作室主任、教授)现如今艺术家族的门类越分越细,也越分越滥,就像“文化”一词儿,本来挺高不可攀的,突然就泛滥的不行,连供人拉屎尿泡的...
5年前 (2021-01-18) 2549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于明诠 | 让技法退到后面,而不是时刻在表面上显摆
学书法从哪里开始学都是一样的书法史的常识告诉我们,先有篆书,再有隶书,再有行草书,最后才有楷书的,对吧?如果学书法必须先从楷书写,写好了楷书再写行书,然后再写隶书,再写篆书的话,书...
5年前 (2021-01-18) 2511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于明诠 | 书法的文化特质与书法家文人化
我之所以选择书法艺术的文化特质与书法家文人化这个题目做一些探讨,基于两点:一是这几年我对当代如火如荼的书法展览现象的反思;二是当前书法教育现状促使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5年前 (2021-01-18) 2538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于明诠 | 创作与制作
创作与制作于明诠艺术创作与制作的区别就在于作者付出聪明与智慧的同时,是否熔铸了自己的心性和情感。曹雪芹写《红楼梦》与当代某些作家如金庸王朔等以编故事写小说是不完全相同的。前者是“字...
5年前 (2021-01-18) 2543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于明诠|碑帖之争与墓志书法审美
碑帖之争与墓志书法审美于明诠碑、帖及碑帖之争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作书的材料无非两大类,一是丝帛,二是竹木,故有“书于帛者曰帖,书于竹木者曰简册”的说法。造纸术发明之后,帛与缣素...
5年前 (2021-01-18) 2677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张建会老师谈如何写好隶书
我们在隶书的学习创作中,要把握三个层面:一是法度, 二是气象,三是意蕴。张建会书法作品学习隶书首先要从规范人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法度”。学习时要选择带有共性、规律性和法度严谨的范...
5年前 (2021-01-14) 3933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张建会漫谈临写与创作
张建会谈两汉书法的正大气象隶书从两汉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隶书实际上是指汉隶,包括摩崖刻石、东汉八分隶书石刻,还有简牍帛书等。汉碑石刻经过两千多年时间的推移,由于字体受到风蚀漫浸...
5年前 (2021-01-14) 2697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张建会:隶书追求古拙,但没有"清"就没有"拙"
隶书资源丰富,其挖掘的空间还很大,当下我们还没有完全深入地吸收开来。在隶书学习过程中,要潜下心去,来认真挖掘整合这一丰富的传统资源,且要深入、要吃透。汉碑和帖有所区别,汉碑经过刻凿...
5年前 (2021-01-14) 2741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何来胜|我的作品追求单纯宁静的质感
没有思想情感融入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没有语言技法的表达功能,情感也就无法得以真实的展现。书法艺术的情感表现是一项复杂的劳动,这种劳动既有来自物理意义的万毫齐力,又有来自心灵迸发...
5年前 (2021-01-14) 3578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吴振锋:艺术不能用“有用”或“无用”来衡量
艺术能带给人们什么?为什么说人人都应该懂点艺术?关于艺术的话题,笔者认为有很多的话可说,可探讨。上期,笔者为大家请到的是著名评论家、西安音乐学院教授仵梗以及著名画家、陕...
5年前 (2021-01-14) 3090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李守银 | 简论两汉隶书的发展演变及其艺术影响
汉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承启秦帝国而建,汉帝国在文治武功上又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政治领域汉武帝借助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思想文化并没有被限制住,没有被僵化的儒术所局限...
5年前 (2021-01-14) 5855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心灯点亮远方 ——书法家羊晓君的学书之路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羊晓君 羊晓君, 1964年生,浙江富阳人。他是农家子弟,没有让人羡慕的高学历,也没有值得炫耀的家学渊源,更不幸的是他先天身材矮小,眼睛高度近视。...
5年前 (2021-01-14) 3321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文华 | 如何高效临帖
一、临帖是在临什么临帖是每一个学书法者不可缺的功课,如何临帖是学书者都想急于解决的问题,而刘文华老师认为,在此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临帖是在临什么。他说,我们入门学古人的时候,就是把古...
5年前 (2021-01-10) 2770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冯印强:当代隶书创作的机遇与突破
《中国书法》2020年06期当代隶书创作的机遇与突破作者:冯印强01汉代隶书难以超越隶书在汉代之所以辉煌,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文字的古今演变(隶变)基本是在汉代最终完成的,而...
5年前 (2021-01-10) 3602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灿铭谈书法临摹
【编者按】2019年12月28日,刘灿铭先生带领学生20余人参观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并举办“书法临摹”主题学术雅集,师生围绕主题展开学术讨论。编者根据录音整理本次雅集的基本观...
5年前 (2021-01-09) 2970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灿铭谈笔法:笔法指向“用”
4月26-27日,“存仁堂书法雅集第四回(己亥第二回)”在宁波美术馆成功举办。继“书法创作”、“风格定位”、“墨法”之后,本期学术主题为“笔法”,刘灿铭师生20人围绕主题展开学术交...
5年前 (2021-01-09) 2923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灿铭谈墨法
2019年2月26日,“存仁堂书法雅集己亥第一回(总第三回)”在南京举行。本期雅集以“墨法”为学术主题,刘灿铭师生20余人现场进行了讨论交流。现将刘灿铭教授的发言摘要附后,以飨读者...
5年前 (2021-01-09) 2841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灿铭谈书法风格
为传承和弘扬刘灿铭先生的治学之道和学术精神,繁荣和发展当代书法创作、教育和学术研究,我们以刘灿铭先生的斋号“存仁堂”为帜,团结同门,开展书法创作和学术交流等系列活动。2018年12...
5年前 (2021-01-09) 2720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灿铭谈唐楷
谈唐楷▫刘灿铭中国书法史上唐代创造了两个高峰,一是楷书,二是草书。楷书就是常说的唐楷,唐以后楷书走向衰败,至当代更甚。纵观当代楷书,取法唐代楷书的作品在展览中所占的份额比较少,这几...
5年前 (2021-01-09) 2929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 搜索
- 网站数据
-
- 文章总数:9758
- 页面总数:13
- 栏目分类:56
- 标签总数:1249
- 参与评论:479
- 总访问量:69221037
- 师友题字
-
- 猜你喜欢
- 最新发布
- 最新评论
-
- 访客2025年08月08日
- 访客2025年07月31日
- abdombdiin2025年07月26日
- 访客2025年07月03日
- 最新留言
-
- 感谢分享
- 感恩分享!支持举办新人作品展,让新人有一个展示的平台,更好地发挥自己!
- 善哉善哉!田英章大德书法作品供养。功德无量!
- 文章不错!写的很好我顶!!顶顶顶我踩!我踩踩踩[angry][awkward][boom][bye][confuse][cry][effort][exclaim][grimace][grin][kiss][laugh][love][mad][neutral][roll][shutup][surprise][twisted][waii]
- 文章不错!写的很好
- 不退稿,绝对不能投,是对作者作品的一种污辱,甚至有以假借征稿之弄虚作假之嫌,望主办方能尊重中华书法、尊重书法参赛者。
- 根本就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作品。气韵和风格都不一样谈何抄袭?什么欣赏水平,怎么不搞复印件来比较呢?扣细节也扣得不是地方,写几个草字就是抄袭了?眼不高,手更低。
- 谢谢分享优质资源!
- 有点才情,了无笔法。他们这个年纪,正是文革后第一批职业书法家,绝大多数都是"浑水摸鱼"的,就是凭个"玩得早"而已。
- 摹寫,談和抄襲。天天學二王出作品,難道都是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