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刘灿铭谈书法临摹

2021年01月09日 23:55:161654人参与0


【编者按】2019年12月28日,刘灿铭先生带领学生20余人参观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并举办“书法临摹”主题学术雅集,师生围绕主题展开学术讨论。编者根据录音整理本次雅集的基本观点,以飨读者。

刘灿铭谈书法临摹

 刘灿铭

之前我们已经围绕创作定位、风格、墨法、笔法、字法、章法和创作理念等问题进行了系列讨论,目的都是指向应用。那么该如何用呢?临摹是其中的关键。讨论临摹,要求我们能够独立思考,进而在学理上进行提炼。前不久我在上海参加了一次关于书法临摹的论坛,也触发了我对“书法临摹”的思考。

 ▫历史

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书法临摹与创作的历史。

我们简单梳理一下书法临摹的几个关键历史阶段。最初的书法学习是识字和书写同时进行的,老师书写的字书就是学生临学的范本,有《仓颉篇》、《急就章》等;东汉末,鸿都门学的创立,使书法教育从童蒙识字书写中分离,成为独立的书法教育,有了一些课程体系,代表着书法自觉与独立;到唐国子监,专门培养书法人才的学校,有了《石经》、《字林》、《说文》等大纲,进入有序临摹学习阶段。从临摹过程来看于今也无大的区别,古时临摹有记录、传承的功能,如《兰亭序》就是依摹写而传承至今,二王法帖都是后人临摹本。

纵观古今书法临摹大致两条主线:一是无我,深入临摹学习一家、一帖、一体,如挖井,深挖至井水涌出,打深、挖透;二是有我,遍临诸家,学习者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能以主观审美观照传统。

第一种方法重在解决“入帖”问题。在当下书法评审机制背景下,显然更为可行。当然选择是关键,之前也曾说过选帖的问题,如选择一本有价值,又较为小众的法帖,将其挖深、吃透,再融合其它,入展几率就会很高。艺术感较强的作者,则可选择后一种方法,对历代法帖进行广泛学习临摹,其关键在于一开始便能有意识地进行综合、取舍。临古是在与古对话,对历代法帖的大量临习,就如以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古人进行对话,时间一久什么话就都可以说了。

因此,临摹的目的之一是能够具备凝练一根线条的能力,这根线条是书法技巧的凝练,线条质感还要符合当下的审美品格。

 ▫技术

书法临摹是技法活,书法技巧是有难度的,这个难度支撑着书法的专业性,技术是书法的基础也是根本,失去技术则流于江湖。技术包含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元素,笔法中起笔的方、圆、露、藏,运笔的侧、中锋,运笔的轨迹、方向、势态等;字法中的点画承接关系和矛盾处理等;墨法中墨色变化以及章法的和谐统一。这些在学习临摹中,要仔细读帖,客观表达,尽可能地减少损耗,力求还原本帖。技法决定作品是否专业,是业余和专业的根本区别和重要标志。关于书法技法层面的问题,我们之前多有探讨,在此不多重复。

 ▫学术

取法,是大家集中关注的问题。很多人都会问到如何取法,是否需要换帖,换什么帖的问题。这就需要带着研究和学术的眼光做出判断和选择,虽因人而异,但同样都要观照时代。全国展作为我们很好的参照系,全国展虽不能左右我们的学习过程,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试将自己的书法置于全国展作品当中进行比较,从学术角度去思考自身定位,要做出选择。学术需要眼光,更需要选择。因此,我们必须要研究书法本体的发展规律,结合书法史做出学术判断。

 ▫个性

临摹是个性化也是风格化的。历史上诸多书家在临写时参入个人笔意,有的多有的少,或多或少都有。如王铎临“二王”法帖,并非将小字作简单放大,而是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其中。八大所临《兰亭序》,就是用自己的笔法去临等等等等。个体临写都有所损耗,不可能做到全部复制式临写,或多或少都会带入自己的影子,但要符合书法本体要求。书法学习后形成的个性相对成熟后,要有一段时间的固化和稳定,这样才有价值。

我坚持临古,力求尽可能地接近原帖,但不可避免地会将自身的书写习惯带入其中。如在中国美术馆个展中的一幅《兰亭序》临摹作品,力近原貌,但细看还是有自己的一些特点。这种书写习惯并非强制性的介入,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不过,临古的前提还是要尽量去掉自己的一些书写习惯为好。临古过程,要不断向古人靠拢,跟古人对话,说多了才能知晓对方。

 ▫创作

临摹本身就是创作。蔡邕所言“沉密神采,如对至尊”,从态度层面上说,临摹跟创作一样,都要认真对待。要知,临摹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创作,尤其是前面谈到的第二种方法,在临摹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添加,不断地凝练,相互交叉、相互融合,最终拿起笔就会写。个性化地临写也是创作,因为这一临习本身就是有个性的,也是与原帖相辅相成的。当然,个性要有出处、有来历,方能自信。无来历的个性化临写是乱写,是不可取的。

 ▫实验

书法临摹,是试错的过程,有其实验性。所临古帖,不一定都对自己的创作产生价值。起初带有目的性的临摹对象,最终并不一定是个性体系中所需的。只有通过大量的、有针对的对各种风格、多种书体进行临习,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就自身来说,如果没有早期对历代法帖进行的大面积地临习,我也不会有之后“做减法”的过程。多了才能减,前提是要全面、要多元。有了大量的积累,才能从量变到质变。因此,不断临习是实验性的过程,只有量的积累,才能找到对的方向。

 ▫格局

临摹是提炼并形成格局的过程。书法临摹的格局,就是人的格局。要将书法史传统与当代书法发展进行比较思考,把书法置于大艺术、大视野之下。书法是有品格的,俗雅由此而生。我认为自然地书写,才能把内心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作品才能有格局。只有轻松、自然地书写,线条、结构等才能舒展,才能无障碍,才能活,这也是气格的体现。在书法临摹中,不仅要临“黑”,还要临“白”。线与线、字与字、行与行、篇与篇之间的气息通畅,作品才能自然、灵活、生动,所谓气韵生动。有些书法作品在技法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气格不大,就是死的;有些作品字法、笔法很调皮,墨法很生动,就很活,当然要适度。

 ▫综合

综合便是融通。不仅是书体、风格之间的融通,更多地是个人素养与时代、与传统之间的融通。置身其中,不断修炼自我,技法得以完善,创作理念得以升华,进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有价值的综合体。书法临摹是技法、理念、风格等运用的过程,最终要实现它们之间的融通。在临摹中,就要把墨法、虚实等融入其中,形成自己的书写习惯。只有在临摹学习中提炼自己的书写习惯,创作才能有自然。如果创作不好,那就是还没有具备有价值的书写习惯,根本还是在于临摹。

以上所述,是从宏观上对书法临摹相关问题的一些思考,临摹因人而异,故就临摹的细节问题并未涉及太多。大家要从学术的角度,选择适合自己的临摹方法,不断地深入、深化,解决技法问题,综合书法临摹和创作的多种要素,形成有格局、有价值的书写习惯,提升自己的书法创作

(据刘灿铭教授在“存仁堂书法雅集第八回”授课录音整理)



学生代表发言摘要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平

书法临摹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临摹练习,二是属于动态范畴的肢体运动过程。其一涉及到选帖,选师承,选工具等,由个人审美来判断。俗话说,只有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在作理性地思考与取舍时却会因人而异。起初临帖要尽可能相似,这是技法的基础训练;高级的临摹应有对法帖本身的深刻理解为前提,还应有精神境界层次的提升,也是临古者个人综合修养的反映。

在平时临摹学习中,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反复强化训练,另一方面要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不断扩大视野,满足审美需要。我曾尝试过“空”字的多种创作,这一尝试来自刘老师所作“空”字作品的启发。我觉得很有意思,因此也促使我反复地去尝试。其实每次写都是在做临摹,这体现了个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线条的理解和对空间的把握,是心境的自然流淌。

我也在不断地寻求适合自己的临摹方式。井上有一把一个字重复创作很多遍,每件作品都呈现了不同的面貌,给人产生很多的遐想,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临摹。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也是理性的,意临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完美呈现。当下很多人的意临都是缺少依据的,这是一种怪象。须知一件好的作品都是通过反复试验得出来的。


文正强

临不在于形。形要开,开有收展,胸怀就会敞亮;有了格局,不拘束,才自然。因此书法临摹要做到自然书写。胸开能见心,而心在意,意要立,而立在气。气是属于自我的自性,认识自性非常重要。自性是不变不改的原始状态,它是书法艺术的根和本,找不到这种自我自性,那就不会找到自己艺术的灵魂,就沦为三层楼以下了。因此,我认为临摹是寻找自性中的气的过程,创作是找到气以后的运用结果。当然,还有结合恩师告诫我们的有中生有、无中生有的重新排序思想,那就可得临摹之气了,就可能站在三层楼上了。


计开

我想谈一下临帖与禅法的关系。

学习书法的人都熟悉临帖的方法,临帖方法有对临、背临、意临、创临等。尽管方法多样,但均殊途同归。临帖的同时须具备技术性和学术性,技术性是对线条和结体的要求,这就是如刘灿铭老师所说的“线条的质感为第一,质感要撑起整个字”;所谓的学术性,便是要多读帖,多读书论,学会与古人对话,唯有“一门深入”或“八万四千法门,一口吞却”,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通过不断地实践,觉察到书法就是禅法,禅法通达书法。禅宗流传的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是离相成佛,但是又可以通过种种权巧方便引入禅的境界,所谓嬉笑怒骂、担水运柴、吃喝拉撒都是道。因此古人说“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能否见性成道,全凭个人发心。禅宗五家之一的云门宗的禅法概括为三句话,即“截断众流,函盖乾坤,随波逐浪”,这完全适合于学习书法中的三部曲:临帖、出帖、形成个人书风。另外,禅宗的接引学人的方法有瞥、吼、瞪等方式,这又暗合书法中对线条、结体、变化等的要求。

因此,书法与禅修是无二无别的关系,禅修结果是证得明心净性、究竟涅槃;书法的书写过程一样是戒、定、慧的熏修过程,如果能把书法结合禅法,一样可以证入般若空性。


华佳强

何谓临摹?《说文解字》曰: 临,监临也。  从卧,品声;大篆字形尤一个人俯视物体。摹,规也。即有法度。  小篆字形和人手有关。  临摹一词之意大致为一个人从上向下俯视,用手合乎法度地做事情。  现代则把临摹引申为照着原本写或画,用素纸蒙在原本上写或画。

一般临摹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为实临,二为意临,三为背临。

实临,要毫无偏差的向古代经典学习,从它的每一点画入手,逐字逐行地理解用笔的方法,用墨的方法,亦即在此笔、此字、此篇中古人用的是何笔何纸,毛笔是中锋还是侧锋,是如何转折,笔速是快是慢,墨是浓是淡,字形是内擫还是外拓,重心是靠上还是欹侧有姿,整体是如何用意的,为何这样安排。此阶段可谓“为伊消得人憔悴”,也只有经过这个阶段才会进入更高阶段。

意临,以字帖为主体,参入自己对字帖的理解去临摹,在经过第一阶段的苦修之后,把握了他的特征,这时就要在追求和原作者精神相同的状态下进行临习了。

背临,即记住古帖内容和笔法、结构、章法特点,把该内容默写出来,通过背临的方式来强化对古代经典的记忆,用于今后的创造。

临摹其实是种书法实验。每个书法学习者都是在通过临摹进行学习探索,找出自己喜欢的并适应自己的笔墨元素,这种临摹式寻找会有找得快的也会有找得慢的,是在摸索,是在找路,是在开拓。


宋志伟

为何临?见贤思齐,是民族的智慧,只有认真学习总结古人经验,推陈出新、籍古出新才能写出我们自己的书法面貌来。面对经典,当有敬畏之心。真的敬畏了,才懂得自己的渺小。刘老师第一次看我作品的时候,给我推荐了两本北魏墓志,意在让我取长补短,我才知道了自己缺什么,要补自己的不足。当然,临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作。

怎么临?临帖重要的是临摹与思考相结合,临是强化手的习惯。临摹犹如唱戏的压腿练嗓,创作犹如登台演出,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是伴随一生的事。临摹的最高要求是形神兼备。

临什么?关于临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正懂得临什么的人并不多。临什么和创什么很相近,带着理解去临帖非常重要,理解越深入,创作表达也有依据,同一字帖,可以写出多种不同的意临作品,但时需要出于原帖形神。真正知道了临什么距离创作就很近了。


张星星

关于临摹,所述有四。

其一,临摹之传统。学古乃习书之要,历来书成者无不临古。世传右军临钟书、元章集古字、《兰亭序》摹本,及至赵文敏、董香光、王觉斯诸人无不临古,今于求雨山又见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适、萧蜕阁之临古。临摹传统已久,书之承传创变无不从临古而来。

其二,临摹之义。《说文》云:“临,监临也。摹,规也。”《尔雅》释临为视。段注:“摹与模义略同。”黄伯思《东观馀论》曾述:“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势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以薄纸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榻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故临重观而察之,摹尚规而模之。

其三,临摹之法。临摹有对临、精临、意临、双勾、单勾诸法。书论常载某家精研古法,有某某意。又有学古不泥古之谓。要在能出新意、有己之意。陈奕禧《题宣示帖》云:“<宣示>较原本字大,右军所临也,用笔转处,稍有角节,此王之钟也。”“王之钟”,实有己意耳。冯班《钝吟书要》云:“宋人解散唐法,尚新意而本领在其间,米元章如集字是也。”“尚新意而本领在其间”,言字中有古法又能出新意。赵宦光《帚谈》:“学书须博釆众美,始自成家,即使乱真,无过假迹,书奴而已。”学古而泥古者,无非书奴,不可泥古,不可作书奴也。又云:“临帖作我书,盗也,非学也;参古作我书,借也,非盗也;变彼作我书,阶也,非借也;融会做我书,是即师资也,非直阶梯也,乃始是学。”盗、借、阶非不可取,乃临古之层次,若能融会古人书,方为作书之始。

其四,临摹之用。今多临古之法,取之因人而异。余以为读帖为首,不读无以知其微;善读,乃知其妙理;知古人常法,探其气韵,方得其神。


张祚乾

临摹其实是向历代方家借灵感的一个过程,主要是解决书法入门和书法认知的一个过程,属于艺术创作的模仿阶段,但临摹只是手段和途径,而不是最终目的。深入了解历代经典碑帖,反复临习、体会、总结才能促进以后的长足发展和厚积薄发。

创作则是解决什么是艺术的一个过程,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特殊性和时代性成为了书法创作的新方向和准则,王铎作书称其"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道破了书法创作和临摹之间的关系,他们相辅相成又互为营养,书法创作需要良好的艺术沉淀、笔墨法度以及章法原理来保证创作作品的深度和高度。


孟凯

临摹,选帖是首要问题。个性化原则关乎审美爱好、笔性和心性,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经典性原则就是取法要高,眼光决定取法高度,取法决定品位格调。顺序性原则要注重循序渐进,讲究阶段性和目的性,这有利于大量的获取碑帖信息。

从临摹的方式看,不在乎临和摹。摹有“双钩”、“响亮”、“硬黄”等方法。临有实临和意临。临摹贵得古意,更难的是有新意。临帖是书法创作始终的必修课,是与古人对话,并真正认识自己的唯一方法。这个过程经历从无我到有我,再到自由,最后到融通,最终建立自己的技巧语言。临,目的是得法,得法又不拘泥于古法,法无定法,将法游刃于心,用来表现自我,创作自我则是书法艺术的宗旨。


胡毓

书法艺术的魅力在于传承古法而推陈出新。直面古人与其深入交流后,结合自己的审美、观念、性格、情绪和时代特征,形成个人的风格面貌。

临帖就是我们直面古人最真实的方式,临摹应该是带有思考的学习。临学初则要放下自己,无我的感受,专注于古人的表达。随后则是强化训练与自己审美取向及日常书写中相契合的特征。最后则是化古人与自我,完成意向的表达,这个时候更多的是个人的定位与新古融合的勇气。


姚夏雨

临摹是我们学习书法必须经历的阶段之一,是零基础学书者的必由之路,是学习书法的有效途径。清代王铎有一日临帖,一日创作之说。显而易见,临摹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通常所说的临摹,就是面对着字帖的临写。这种方式,可以说是任何一位书写者,在学习书法的前期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可能的情况下,还是一种长期的艺术行为,这也是中国书法与其它艺术门类相较极为特殊之处。对于临摹,可以从临帖和摹帖两个角度来理解。有必要指出的是,临和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临是对字帖一笔一画的写,其主要目的是讲求结构和用笔的相似。摹就是双钩填墨,简单地说就是描红。其主要目的是追求字的结构和点画的书写方式。临和摹各有长处。古人云:“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可见,就学习书法的目的性而言,临摹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在于创作。

那么,当我们通过临摹名碑法帖,我们又能获取多少其中所提供的艺术信息呢?当我们明确了临摹本身的目的性之后,进而对其方式本身提出疑问时,似乎觉得以往那种仅仅对着帖临写的叙述方式,已经不能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如临摹方式如何展开较为合理,程序的设置怎样安排才更加有序,如何与创作接轨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学书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般说来,构成临摹方式的要素有二:一是书写者,即书写主体;二是书写对象,即作为客体存在的名碑法帖。二者的关系相互关联、互为因果,任何一方都不可或缺。否则,其方式本身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就要受到损害。基于此,书写主体只有通过不断进取,不断积累才能对碑帖本身做到最大程度的吸收与消化,也许过程会很漫长。无论怎样,随着漫长过程的展开,来逐步地释放自身所凝聚的巨大的艺术能量。所以,在临摹方式具体展开的过程中,这两方面的构成要素,尽管各自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但关系一旦确立,其重心就不会简单地取决于哪一方,而在于二者之间相互转换的切合之处。

以上所言是我在临摹过程中的真切感受,希望自己在临摹实践中,选择很好的范本,忠实原帖、准确表达,直至充分领会为止。此外,还要适当地阅读一些古代书论中有关技法等方面的理论文章,通过印证自己的实践和体验,养成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的习惯。


文字/编辑  张星星

摄影/美术  潘   杨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