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访谈:周寒筠书法博士的艺术人生

2019年01月04日 17:51:046443人参与0

周寒筠

1976年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先后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浙江省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甲骨文学会会员,兰亭书法社社员。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TOP  1:感谢周老师给我们这个采访的机会,能否介绍一下您是怎么与书法结缘的?

周老师:我与书法的结缘,主要是受到了家庭的影响。老家虽然是一个远离城市的乡村,但喜欢文墨的不在少数,我的父亲就是一个喜欢书法的乡间农民。自记事起,年年腊月都有父亲饱蘸浓墨,挥毫写春联的身影。红彤彤的春联铺满了院子,这是我对过年最深的印象。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自己早早地喜欢上了书法。后来就读书法专业,毕业后从事书法教学。

TOP  2:我们知道无数书法大家都是先临摹先人的墨迹,在此基础上再扬长避短,自成一家。请问周老师,您的书法作品也是这样吗?

周老师:古今凡有成就的书家,无不自临摹古人经典开始,而且是终生的学习。我也是如此。我幼时从临写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入门。专业学习后,于正、草、隶、篆、行五体的经典都有所临写。重点在楷行二体,尤为重视《集王羲之圣教序》和《雁塔圣教序》,以为二者尽笔法之奥秘。近来也写一些云峰山的刻石等魏碑及清人篆隶。

TOP  3很多老师都在说在学习的时候要多读帖。但是对于初学者的朋友来说,怎样才能在多读帖中读出知识来呢?老师您能给我们说说多读帖的益处吗?在读帖中应该怎么收获知识。

周老师:读帖是临帖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读帖即是对原帖在仔细观察基础上的理性分析。读帖,在于观察、体会。观察有形的笔法、结构,体会无形的神韵、气息。临帖要细腻,读帖要深入,即“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TOP  4:您认为书法和文化功底与艺术造诣有着怎样的关系?

周老师:文化对书法水平的高低是有影响的,但二者不能划等号。并不是说,书读的多字就好。前提是书法的基本训练关要过,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文化中的一些东西才会有所体现。有很多当代的文人学者,字写得并不好,原因就是缺乏书法的专业训练。但是达到一定程度,只写字又是不行的。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书法家的审美,学书过程中的取舍,最终影响着艺术成就的高低。看看前辈大家,如潘天寿、沙孟海、林散之启功先生,无不如此。

TOP  5:现在好多书友都在找学习书法的方法,请问周老师怎样才是不走书法的弯路呢?

周老师:学习书法,首要的是要有好的老师指导,这样不会走弯路,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当然,不能一直依赖老师,学习书法到了一定程度,能够“自立“也很重要。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要重视”理性“,不依赖感觉。笔墨纸砚要讲究,理解工具和风格的关系。高度重视量的积累。写书法,没有量的保证,一切都是空谈。

TOP  6:现在我们在练习书法时都是迷茫的,生在这个时代,条件太优厚啦,好的字帖好的版本太多,喜欢的也太多,怎样才能给自己定位呢?

周老师:学习书法,要有物质的保障。字帖、笔墨纸砚,等等。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处在一个很好的时代。大量古代真迹得以高清复制印刷,各种古代书画展览不时举办,我们的眼界,比之古代一般的学书者,无疑大大拓展。但是怎么样利用这些资源,是一个很考验智慧的问题。少有少的不足,多有多的烦恼。

TOP  7:请问老师您觉得艺术和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周老师:杭州“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古今赞誉不绝。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盛夏时节,碧荷连天。秋风初起,桂子飘香。冬日微冷,雪满湖上。杭州之美,在“城市山林”,几分钟车程,即从繁华闹市进入山间,叫一杯清茶,坐上半天,心生清静,俗念尽消。这种生活对于艺术有一种滋养。没有绝对脱离生活的艺术,二者的关系要协调互补,乐在其中。

TOP  8:周老师觉得书法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周老师:我对包括书法在内的传统文化在将来走向复兴是抱着乐观的态度的。我们之所以身为中国人,是因为我们浸淫在中华文化里。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会用毛笔,是不足的;不会欣赏书法艺术,是可惜的。我认为书法对人心起一个抚慰作用。人生百年,要有一个精神上的寄托,这就是书法。所以,无论是青年,还是老年,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可以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实现自我精神世界的净化和升华。

TOP  9:我再替一些初学者问一个问题,周老师您觉得对于初学者,应该怎样练好基本功?

周老师:基本功的训练,要重视正体字的练习,即对篆、隶、楷书的学习。抓住经典,临写深入,经过大量的练习,把古人的东西变为自身的能量。既要重视篆隶对线质和气息的影响,又要重视唐楷中法度的表现。

周寒筠书法作品欣赏


周寒筠书法作品欣赏

周寒筠书法作品欣赏临作

周寒筠书法作品欣赏行书对联

周寒筠书法作品欣赏

周寒筠书法作品欣赏3

周寒筠书法作品欣赏5

周寒筠书法作品欣赏6

周寒筠书法作品欣赏7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