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访谈 | 杨宁:“不讲究,无艺术”

2021年08月25日 22:58:282083人参与0

书法导报》访谈 

书家简介

杨 宁字知溥,湖北当阳人。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宜昌市书协副主席,当阳市文化馆馆员,当阳市长坂坡书画院院长。

书法作品曾入展全国第六届新人展、首届册页展、第二届草书展、第十一届“国展”等。

出版《书法六观》《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小品·杨宁卷》《杨宁草书五千字》等。

“不讲究,无艺术”

——杨宁访谈

本报记者黄俊俭

黄俊俭:你善于独立思考,你编著的《杨宁草书五千字》一书就是多年来你在草书方面深入思考的结果。请谈谈你编著这本书的初衷。

杨 宁:当代书法事业呈现繁荣景象,草书研习者人数众多,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草书草法规范的问题。俗话说:“草字不合格,神仙不认得。”我发现,从当代名家到普遍草书爱好者,时常出现草法错误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缘于对草法由来不熟悉的原因。并且,市面上尽管有各种《草书字典》,但是,他们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一是集字类字典无法满足我们的实际创作所需。因为集字字典是集古字,即古人写过的就有,没写过的就没有。二是集字类字典收字很丰富,但也存在编辑人员将字张冠李戴的现象。为什么会张冠李戴?是因为对草书字法来历不明造成的。

黄俊俭:孔子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凡事要“讲究”。你在你编著的《书法六观》中认为“不讲究,无艺术”。请简要谈谈这本书的要点。

杨 宁:我自己的想法是,如果写理论方面的书,一定要解决至少一个实际问题。《草书五千字》与《书法六观》,都是立足于解决问题而写的。

黄俊俭:你现在湖北省当阳市文化馆工作,请从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角度,谈谈你目前学习书法的状态。

杨 宁:全国县一级文化馆很多配备有书法美术辅导干部,我就是这样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立足于我的工作岗位,结合我之所长来开展工作,算得上是人岗相宜,我很满意。在工作之余,我从未间断对书法的学习与思考。我发现一个现象,对全国的书法艺术工作者所取得成果的认定,只有一个指挥棒,即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性展赛上入展、获奖(包括文化部群星奖)。这种评价导向是否显得单一和欠缺?一个多次参加过全国性展赛的中国书协会员与从未参加过展赛的书法素人同台竞技?这个评审标准并不科学。

黄俊俭:你的草书写得既奔放,又纵敛有度,恪守着传统法则。看得出,你是一个做事比较严谨的人。如果从性格的角度出发,你认为学书应该如何选择字帖?

杨 宁:你的眼光很独到,我的性格确实倾向严谨。草书我追求大开大合之际的疏朗之气,行书我追求似欹反正的俊逸之气。总体来说,我追求一种气息的雅致,去粗率、去刚狠、去习气。这只是我的追求,我还未能达到。

黄俊俭:下一步你有何打算?

杨 宁:生活是平淡的,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之路是漫长的。我也没有什么宏大的目标,未来的路,我想我会坚持自我,练练字、读读书、写点诗词,记录平凡的生活。“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生活之美,体悟自然之美,对我来说,很实在。

杨宁作品

(访谈发表于2021年8月25日出版的《书法导报》第十版)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