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书法访谈——董水荣访谈

2021年06月23日 22:55:332131人参与0

书法导报》“书坛精英”访谈 

书家简介

董水荣(叶屋山人),1974年9月生于福建长汀,现就职于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中国文艺评论协会会员、中国书协会员。发表书画理论文章200多篇,100多万字。出版有《视野与对话——当代书法批评品质的构想》《回望经典——经典书法二十四品》《当代书法维度》。其中,《当代书法维度》一书入选第七届“兰亭奖”。

书法批评的底线在哪里?

——董水荣访谈

本报记者  黄俊俭

黄俊俭:近年来,你在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批评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今天,请你就当前书法批评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在访谈开始之前,请先介绍一下你目前的状态。

董水荣:这些年我在书法理论与书法批评上一直在努力。几乎每年产出20篇左右的这类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刊发在报纸上,我喜欢发报纸的感觉,能将最新相关思考和观点及时地刊发出来,同时文体也相对轻松和自由。我觉得书法批评是书法学术中最先锋、最复杂、最真实的一种写作,也是最有难度的一种写作。它的难度是面对正在发生变化的创作风潮,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与淘洗,面对芜杂的现状,你是否能看到问题的关键。许多人认为世事要等盖棺之后才能定论,我想我们当代都说不清楚的事,难道后人就比我们更清楚?后人的“定论”是根据当时的材料来“定论”的,再加上时代与自身的需要,所谓“史实”到底有多少的真实?相对而言,我更相信当下,也尊重当下,尊重当代书法家和当代作品。对于批评就是要有勇气在事发当时就有基本判断的能力。

黄俊俭:有人认为,书法批评家通过对书法作品的解析做出的审美判断,与书法批评家的个人气质、书法史修养、国学功底,以及批评家从事个人创作的审美体验密切相关,并强调书法批评家要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和水平。但是,最后一点往往被许多人忽视。有些书法批评家撰写的批评文章为何常常被诟病?其实质的问题就是书法批评家由于自身缺乏书法创作实践,从而使得文章中“虚”的成分太多。不仅被批评者不服气,读者看了也不满意。有些书法批评家还利用地位优势,片面夸大批评对象的优点,并廉价地冠以“名家”“大家”“传世作品”的称谓,妄图进行“理论殖民”。其实,是不是“名家”、“大家”,是不是“传世作品”,不是书法批评家说了算,也不是某一个机构或组织说了算,而是要后世的追认。不知你如何看待此类现象,请谈谈你的观点。

董水荣:你所提到的现象是书法批评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虚假”“吹捧”“平庸”“攻击”“外行”这些都是形容当代书法批评的字眼。要使书法批评获得介入现实、批判现实的活力,必须严格从书法创作出发,从书法作品出发,才有可能写出具有学术锋芒和精神锋芒的书法批评,才能进入书法创作本体的核心。书法批评之所以“虚”,是因为“虚”看了书法。只有在内心里尊重书法,尊重书法创作,批评家与书法家才有共同的精神背景,才能同频共振,才有对话的基础。你这个问题,我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黄俊俭:当前,一些书法圈外人士对书法界“指手画脚”,进行所谓的书法批评。在读者看来,这些所谓的书法批评并未抓住问题的实质,因为这些人本身连书法票友的水平都还没达到,有的甚至书法还没入门。然而,这些人又似乎占据着一种心理上的优势,正是应验了一句老话:“无知者无畏!”例如,个别作家把书法家及其书法作品当作小说来描写,并且充满了主观臆断;有些演艺界人士以当代某位书法家及其作品作为其书法审美的标准,并据此批评其他书法家及其作品。这些人的文章或讲话不仅贻笑大方,而且还引申出一个话题: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跨界批评”?请谈谈你的观点。

董水荣:对于跨界批评,我理解的就是“行外批评”。跨界批评,把书法看成是一个空洞的文化容器,谁都可以在书法批评上插上一脚。打着文化的旗号,做着没文化的事。结果将书法批评当相声说,当散文做,当小说写。实际上很少看到真正的有声望的名家跨界到书法批评中来,他们往往只表示喜欢与关注。书法界的人士也不会把他们的话当真。因为跨界批评,很难深入到创作本体上,只能停留在对书法“外围”的人与事的关注,以及和书法相关的“文化”现象上做文章。令人头痛的是这些“批评家”,比专业人士更自信,更霸道。他们狂躁、夸张、轻浮的文字堆砌,让人觉得批评家无所信。无信则无立,如果整体的书法批评是这样,那么就会“失信”。书法批评真的需要在书法本体角度上,从正面、积极地肯定当代书法,重新确立起对当代的信任。

黄俊俭:你觉得何谓书法批评?我们应该怎样进行书法批评?书法批评的底线在哪里?

董水荣:对于批评,我更愿意理解为评论,带有学理根据的评论。所以书法批评,就是专业性很强的带有学理性的评论。那么,什么是书法批评的学理?如果学理不清,书法批评永远无法振兴。评论是构成学科完整体系的重要部分,如果评论迟迟没有起色,说明书法学科体系并不完备。我们连评价体系都找不到,如何来评?所以,我们看到前几年,书法界一直在给书法制定评价体系。我作为《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一书的特邀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我还是觉得这种体系治标不治本。其背后是我们严重缺乏对于书法作为艺术学科语言的研究,这里涉及到书法美学、理论、语言的体系研究。

黄俊俭:谢谢你接受我的访谈。

董水荣:也非常感谢黄老师的采访,以及精彩的问题。

董水荣作品

(访谈发表于2021年6月23日出版的《书法导报》第十版)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