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崇文博雅、炜笔雄强 ——访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胡崇炜

2021年04月19日 00:00:234027人参与0


《书画史记》:从您近年来的书法创作状态来看,倾向于将碑体笔意融合到章草创作中,您作品风格是否可称之为“碑体行草”?是受到哪些启发?

胡崇炜近两年我听到了不少关于我个人创作风格方面的一些反映,这说明是大家对我的一种关注和爱护。我个人书法创作风格业内的看法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我的创作是魏碑和章草杂糅而成的个人风格,有的认为我的创作是章草为主,还有的把我的字列为行书。事实上,我的书法创作还是以章草为主,那么为什么又有许多人认为我是以魏碑为主呢?因为我20多年之前在朱寿友老师的指导下临过许多魏碑的法帖,诸如《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汝南王古塔铭》《郑文公碑》等等。此后的十多年间,一直学习章草,包括《急就章》《出师颂》《平复帖》《月仪帖》等。

有一个时期,我基本上是集字帖上的字进行章草作品的创作,那时我写的章草十分纯正,基本上都是原帖的字。后来从部队转业到省书法家协会与老师经常在一起研习书法,陪伴老师左右,于是我的字渐渐有了许多老师的影子,后来经过老师的指正,我还是侧重学习和研究章草,特别是经典法帖《急就章》从中获得了古拙和朴茂,并在我的作品中逐渐凸显出来,过去所研习过的魏碑也在作品中不知不觉的地呈现出来,这样我的作品就变成现在这样的一个面貌,既有章草的古朴圆浑又有魏碑劲健挺拔。这两年我在创作之中,经常进行自我总结,感触比较深,最主要的就是艺术创作,不可以人为和主观的臆想,艺术的学习过程和创作过程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种回顾和总结,使我认识到掌握学习规律的重要性,是不可人为左右的,我们只有尊重和遵循规律才可能有所体悟、有所收获。这也使我更加明确下一步的学习和创作方向。

研习魏碑不要光求其表,还要深研其里

《书画史记》 :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里面有一句“透过刀锋看笔锋”的论述,怎么理解“刀锋”和“笔锋”和笔锋之间的关系?

胡崇炜:正像启功先生所言,学习魏碑要“透过刀锋看笔锋”。我觉得这是一句含义深刻的话,学魏碑的人如果不能从这个角度去认识,就无法写好魏碑。记得我刚转业时在省书协工作,每天会抽出一些时间临写魏碑;有一次,我正在临写时下笔很重,特别强调入笔的方,聂成文老师在一边看到了,亲自给我做动作,并给我讲解学习魏碑重在行笔,起笔时特别注重不要强调刀痕。后来我在学习过程当中认真揣摩老师的点拨,终于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所有的碑版在上石刻碑前也都是笔写的,是写不出来那种刀痕的,显然,后来形成的方笔都是刀刻之迹。从这个意义上讲,研习魏碑不要光求其表,还要深研其里。由此我就想到不仅仅是魏碑,就是写帖也要深研其文化背景,通过立体式研磨,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学习魏碑笔法与刀法、时代更替、人文理念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说明。

《书画史记》:本刊当代名家访谈录第一辑即将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名家访谈”的主要对象是省级以上的书法(美术)家协会主席,和国家重点高校人文艺术类教授、研究员等知名学者,您对今后进一步做好《书画史记》名家访谈和学者访谈有何期望和建议?

胡崇炜:我是一个实在人,喜欢说实话办实事,对于一个刊物的建议也是一“实”,秉承务实之理念,必然能做出有用的事,凡有用的事,必然存之久远。鲁迅曾称赞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希望贵刊能够传承这种史家精神,为弘扬中华国粹书画艺术作出时代贡献。也祝《书画史记》越办越好!

(文章刊于《书画史记》2020年第一期)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