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陆明君:王登科其人其书

2019年08月11日 23:55:382313人参与0

艺术家简历

  王登科  辽宁海城人。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文化学者、艺术评论家。曾任《中国书法报》副总编辑。现任荣宝斋书法院院长、荣宝斋《艺术品》期刊主编、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中国书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清华大学书画高研班特聘教授、河北师范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日本京都教育大学东洋史学部研究者等。


当代名家书法系列专题:王登科

http://www.dengdingsheng.com/?cate=61

点击进入专题


王登科其人其书

陆明君

          王登科是我的师兄,我俩读硕士、博士皆师从于丛文俊先生。登科兄是丛先生的第一届研究生,而我晚他六年才拜于丛先生门下。有缘的是我俩读博士时得以同窗共处,并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作为同龄人,我俩又有类似的生活背景,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体验过生活的艰辛,又凭着勤奋改变了命运,都曾做过文学之梦,写过一点诗歌或散文等抒发自我情调的文字,后又痴迷于书法,走着学术与创作兼融的路子,这些共同的志趣,也是彼此心契的前提。

          而我欣赏登科,除了他的才学、艺术作品的个性外,更在于他的艺术家性情与潜质。其一,他是一个真诚的人。其二,他是一个天真烂漫的人。其三,他是得具艺术通融之境者。中国的传统艺术,内在精神都是共通相融的,艺术家都是具有诗性情怀的,所以书画家要赖以“诗”亦即文学的涵养而升华艺术境界,登科正是走着这样一种诗书画相融的艺术求索之路。

          人们一般多了解他的书法与国画,却不知道他在诗词文学方面也有着精深的解悟,而且还写过不少的古体诗、现代诗、散文、随笔等。登科的画为什么会在寻常的造形中生发出内在的力量?就是因为他真挚而丰富的诗性情怀。而这也正是当代画家普遍失却的最宝贵的资质,所以有人尖锐地说当代画作多是躯壳作用下的笔墨游戏。人们常常感慨中国第一流的书画家都是诗书画皆造极者,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的本质所决定的。那些不读诗书而偏执于巧技者,艺术的灵光是不会降施于他的。登科的多才兼备及艺术的通融之境,让他赢得了人们的赏识与藏家的关注。

          登科的书法,近些年有了很大的变化,与以前追求雅秀、精致一路的书风明显不同,使我感受到了他的睿智与成熟,体现了技道两进的修为。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探寻与理解:一是禅意的心境。当代社会的浮躁,是为艺为学的首要天敌,艺术家在骄躁中停止不前、衰退,甚至夭折已是普遍的现象,所以艺术家的未来,不在于现时的高度与成就,从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心境。登科兄对于艺术,是一种生命的诉求,所以其在心态上同那些以名利为主导的艺术家就有了本质的不同。更可贵的是其在治学中涵养心胸,不但崇尚魏晋高士玄学背景下的清简胸怀及宋贤游于艺的自适心态,而且心笃于佛禅之境,礼佛清修,并在写经画佛中得到了参悟,在疏离于世俗中,求取了虚旷之心。这种心境,不仅使他的艺术格调与起点超越于一般的书家,而且还体现在了创作上,作品中书写的自适天然与“淡”意流露,都构成了他者所不具备的书法因素。二是尽精微与致广大的艺术表现力。登科浸淫书法几十年,遍临诸家,融合碑帖,已逾越了技术的隔障,体现出各体兼擅、大小兼工的创作特点。其楷书平和中有奇意,行书淡然而疏放,草书纵逸恣肆,隶书拙朴中见风规。登科书法的表现能力可在作品的大、小两极中充分体现:日常稿札小字古雅精劲,用笔轻松中见沉实;偶有发笔的径丈大字浑厚而飘扬,酣畅淋漓中显现了狂傲之心。三是个性化的笔墨语言与独特的书法审美趣尚。当代书法近些年发展迅速,涌现了一批技术型的年轻书家,在笔墨的驾驭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作品的内涵相对单薄,有的风格乖戾,荒诞不经。而登科的书法始终在传统的语境中创变,个性鲜明而不失规矩法度,点画中透着古代经典作品的形质,而没有造作之感,挥运自然,一任性情。其注重书法内在精神的开拓,探索着自我的笔墨意境,其书古雅而具谐趣,奇崛而又散淡,耐人寻味,颇具感染之力,体现了其深厚传统文化滋养下的审美追求。与1960年代出生的其他优秀书法家相类似,登科在书法上走着先博而后约的路子,经历了求索的磨砺,追寻的苦恼与欢欣,迎来了鲜花与掌声。但登科对自己始终有清醒的认识,并善于反思自我的缺失与不足,以深厚的学术为依托,不断修正自我,检点着艺术旅程中的每一步……

         对于登科,我虽知之较多,但又有点尚不能窥其真面目的感觉,也许认识一位艺术家需要有一定的“审美距离”,而登科沉潜的艺术因质与非凡的艺术创作活力确是难以测度的。我只有最诚挚的期盼,期盼着有抱负、有才情的登科兄在高远的艺术天空里展开雄健的羽翼。

 (有删节)

王登科  行书小石紫泥联

王登科 行草朱熹《观书有感》中堂

王登科   行书节录李叔同《送别》横幅

王登科 行楷杜甫《野老》中堂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