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书法节专题|刘正成:王羲之的前世与今生(讲座实录,图文收藏版)

2019年04月21日 07:26:2811368人参与0

王羲之的前世今生

 

主讲嘉宾:刘正成

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全集》主编

 

主办:

绍兴市文联

兰亭书会

绍兴市博物馆

地点:

绍兴博物馆

时间:

2019年4月10日

 



主持人:王伟(浙江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兰亭书会副会长)

先生的学术身份、他的学术简介,我想在座的各位应该十分了解,我就不多做介绍了,好让宝贵的时间让出来,我们能够多听刘先生的报告,但是我觉得有一个身份必须介绍的,那就是刘先生是《中国书法全集》的主编。我个人认为现在这100卷的丛书在中国的书法史上、出版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作。随着时间推移,将近30年过去了,这套《中国书法全集》的学术价值我认为与《淳化阁帖》媲美,而且有超越的地方。因为以前的《淳化阁帖》只有图版,没有文字,刘先生主编的这套《中国书法全集》是有图版、有书法家的评传,有研究文章、还有作品考释,我认为他的学术价值超越了以前所有的书法类《全集》。我由此也认为刘先生在书法学术上的贡献是巨大的,这是有目可睹的。我个人认为我能够在下午主持我心目当中敬仰的刘先生学术讲座的主持,对我个人而言也是深感荣幸。

 

我想在座能够有机会难得这样近距离聆听刘先生的精彩的关于王羲之的学术讲座,一定能够受益多多,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刘先生开讲。


王羲之的前世今生

 

刘正成

谢谢主持人。我还要讲两句,刚才开场琴箫合奏的演出者郑济民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他是中国笛王陆春龄先生的弟子,他出国了,从香港的笛王到北美,成了世界笛王。今天他和曹云涵女士一起来我的讲座现场演奏助兴,让我很感动。郑济民先生也是个书法家,他是著名书法家马世晓先生的弟子,马世晓先生已经去世6年了,马世晓先生的夫人马亚桢女士也专程来参加这个讲座。今天,我们纪念王羲之,也纪念所有前辈的书法家。

今天,我在这里谈谈《王羲之的前世今生》。

 

兰亭书会邀请我来,是我的荣幸、我也感到很光荣。在绍兴谈王羲之,这是一个重大的命题,我非常认真。这也是班门弄斧,因为我们参加纪念活动就是谈前世今生的活动,为什么叫前世今生呢?我想王羲之这个谈论了1700年的话题,每一个书法的时代都离不开他。什么是今生呢?就是王羲之对我们今天的影响,所以我想这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但是今天时间有限,我尽量以最快的时间把我的思考给大家汇报。今天我要讲五个话题,其中前四个话题都是前世,第五个话题是今生。

 

因为我从小学习书法,接触到《兰亭序》,我想从《兰亭序》入手,就我所关心的几个问题跟大家谈一下。

 

一、走出《兰亭序》的版本迷雾

 

宋元以来一直把《兰亭序》的版本考证鉴别作为学术中心,曾经对中古史法史的认知起到一定以用,但是必须走出《兰亭序》的版本迷雾,将之转换为作品风格价值批评,这是当代《兰亭序》和二王书法艺术研究的重要任务。

 

这是我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走出版本的迷雾呢?

 

第一,唐代历史文献的可靠记录

 

有两个重要的人证,一个是褚遂良,一个是何延之,他们所处的时代先后是唐代初和盛唐的时候,他们都是亲见原作。亲见原作以后,这两个人说的话完全一致。说什么呢?唐褚遂良作为唐太宗近侍之臣负有检校内府所藏古代法书的职责,有亲见真迹之便,故所著《右军书目》“行(草)书都五十八卷”,第一卷中著录为:

 

     “永和九年,二十八行,《兰亭序》。”

 

此是褚遂良亲见真迹所记,应为信史。唐何延之《兰亭记》载:

 

     “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所记不仅与《右军书目》合,亦与传世摹本、刻本合。

这两个亲见的人他们所有的观点都是一致的。初唐房玄龄等二十一人合著《晋书-王羲之本传》,记录《兰亭序》全文后记录王羲之本人将兰亭雅集比拟为石崇的金谷宴集,并将此文比之潘岳所作《金谷诗序》,自许为得意之作。云:

 

    或以潘岳《金谷诗序》方其文,羲之比于石崇,闻而甚喜。

洛阳金谷园遗址牌坊

 

在王羲之之前,石崇有个金谷聚会的传统,他们是记载这个事情。晋书记得很清楚,就是前后连续的。

 

雅集是中国文人聚集的一个传统,明代仇英《金谷宴集图》、文征明的《兰亭修褉图》,三月初三,王羲之带着41个人在兰亭修褉。修褉是一个道教的礼仪,在河里面洗脸、洗手,然后在兰亭还赋诗。王羲之为这个做了一个序言。史官是怎么记录的?

明仇英《金谷宴集图》

明文征明《兰亭修禊图》

唐天宝时史官刘餗《隋唐嘉话》把《兰亭序》唐以前的流传情况记录得很清楚:

 

王右军《兰亭序》,梁乱出在外,陈天嘉中为僧永所得。

至太建中,献之(陈)宣帝。隋平陈日,或献以晋王(隋炀帝),王不之宝。

后僧果从帝借拓。及登极,竟未从索。果师死后,弟子僧辨得之。

太宗为秦王日,见拓本惊喜,乃贵价市大王书《兰亭》,终不至焉。及知在辨师处,使萧翊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

贞观十年,乃拓十本以赐近臣。帝崩,中书令褚遂良奏:“《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于昭陵。

 

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故宫藏宋摹本

史官记录了唐代以前,王羲之《兰亭》怎么传到唐太宗那里去的。梁武帝的时候在宫廷中间保存,梁武帝特别喜欢王羲之。梁朝灭亡的时候,这个作品宫里出来了,就被智永所得,而智永又献给了陈宣帝,再到隋炀帝,隋炀帝没有把它看成宝贝,后来一个和尚叫僧(智)果,从隋炀帝那里借出来,借出来以后就没有还给时隋炀帝垮台了,他的弟子僧辨得到了《兰亭序》。唐太宗当时还是秦王的时候,就去找《兰亭序》。在辨才法师那里,通过萧翊把它骗回来,进入了秦府。他当了皇帝以后,把《兰亭序》摹了十本,以赐近臣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他们,我们今天见的就是他的大臣传下来的这些摹本。而《兰亭序》的真迹褚遂良记载:“《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葬于昭陵。”

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台北故宫藏宋摹本

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辽博藏藏宋摹本

昭陵在西安,是不是这个昭陵里面呢?《萧翼赚兰亭图》是唐代阎立本所绘,刚刚说这个帖在昭陵,五代时记载当时温韬是个军阀,他在镇守长安期间曾经把唐代所有的帝王陵都开挖过了,其中就包括昭陵,昭陵是最坚固的,他打开以后,发现了“中为铁函,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道传人间。”这就是《兰亭序》等“钟、王墨迹”藏入昭陵后又传世的重要间接记载。现在我们已经开挖昭陵,发现昭陵已被盗过,因为温韬早就拿走了。唯一现在还没有开的就是武则天的陵墓,那是没开过的。是不是会再由武则天重新葬入乾陵,郭沫若曾想打开乾陵看看未果,这就是历代文献的一个证明。

 

第二、传世唐代摹临本风格一致性。

 

我认为传世唐代临摹本的风格是有一致性。冯承素摹本就是宫廷最好的摹本,定武本是欧阳询的摹本入石,历史上公认欧阳询的摹刻本是“《兰亭》八柱”的第一柱。神龙《兰亭》就是冯摹本。我选的这几个字,刚才是文献性观察,现在从艺术性的风格性来看这是完全一致的,这不可能伪造的,从点画、结字、章法来看都是非常接近原帖的,这是唐代没有印刷术的时候通过硬黄响拓和刻石的一致性。褚遂良的摹本和虞世南的摹本都是有相当一致性。这6个字“岁在癸丑暮春”在褚遂良临的时候宽松一点,但是他们的风格都是一致的。藏在大英博物馆敦煌的《龙保帖》的摹本说明唐代的摹本是唐代敦煌石窟里面,证明不仅在宫廷,民间也在广泛临摹学习王羲之,这个摹本也是和《淳化阁帖》的王羲之风格是一致的。

第三,郭沫若与高二适之“兰亭论辩”已有定论

 

我要提出第三个理由,即除了文献、风格建立,我简要说说我的观点。50年前中国出现《兰亭》前所未有的论辩,毛泽东主席参与了这个论辩过程的。对这个论辩我自己有一个什么看法呢?当时郭沫若发现了东晋《王兴之墓志》和《谢鲲墓志》,他提出传世的《兰亭序》摹本后半部文字是不适合王羲之的观念的,他认为是别人移植的,他的观点是相传的《兰亭序》后半部文字,兴感无端,不符合工羹之的性格和思想感情,“是在《临河序》的基础上加以删改、移易、扩大而成的"(半真半假)的作品;同时,它和出土的东晋王、谢墓志书体不符,王、谢是隶书,认为《兰亭序》行书是隋唐人伪托的赝品。这在中国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以后,马上就引起了全国的轰动。

高二适不同意,写了文章给柳亚子,柳亚子转给毛主席看。毛主席同意把高二适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还征求过郭老意见。赞同观点有什么人呢?有康生、陈伯达、老舍、启功、顾颉刚、翦伯赞、龙潜、郑天挺等。康生、陈伯达是政治界人物,他们也一定程度上是学术专家,他们支持郭沫若的观点。毛泽东主席没有发表观点。郭说隶书的时代怎么有王羲之的字体呢?很多人同意他的观点了,隶书时代怎么有王羲之楷书的作品呢?他的观点首先受到高二适先生挑战,他的根据是什么呢?

 

“窃以太宗之玄鉴,欧阳信本之精模。当时尚复有何《兰亭》真伪之可言?”

 

太宗是书法家,眼睛是很厉害的,当时就没有《兰亭》真伪的怀疑,为什么今天提出真伪论辩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沈尹默先生转弯发表他的支持观点:

 

“如照郭说,以字形判非右军笔,则其他世传右军字迹如《十七帖》等等,以及《快雪》、《时晴》、《奉桔》三帖,中唐时期流入日本之《丧乱》、《孔侍中》两帖,皆陈隋人所廓填者,皆有问题,可以一笔抹煞。不但此也,与右军同时除三希之王询伯远帖或者为郭公所承认,其余王导、谢安、王廖、庾亮、庾翼诸人遗迹皆可否定,此事恐不甚合理也。“(所举帖目有误)

 

他认为高二适观点是正确的。附合赞同者有哪些呢?章士钊、陈叔通、邵裴子、唐兰、黎锦熙、唐长孺、周振甫、博雪斋等。这些人都是非常勇敢的专家,当时的郭沫若是举足轻重的学术界第一号人物,敢于冒犯,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讨论。

 

经过“文革”以后,大部分人认为高二适的观点是正确的,不容怀疑。但是对高二适论点到底怎么看呢?我现在给高二适先生补充一个论点:高二适说由定武《兰亭》为证,唐以前模本,《快雪时晴帖》和日本皇宫藏的王羲之的《丧乱》、《二谢》、《得示》都是唐以前,也就是隋代的摹本,不是唐代的摹本。我附和高二适的观点,进一步我提出了新的观点。什么观点呢?

南朝宋羊欣(371—442)《采古来能书人名》载:

 

钟(繇)有三体:一日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日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日行狎书,相闻者也。三法皆世人所善。

 

所谓“行狎书”,就是老百姓相互之间写信用的。王羲之时代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时代,而王羲之则是完成钟繇创造楷书“旧体”的继承者和开拓者。郭沫若说这个时代没有楷书,他所谓的楷书其实就是当时三体之一的铭石体。实际上除了楷书之外,另外两种书体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什么叫“三体”呢?汉代隶书,《礼器碑》就是铭石之书。刻到石头上的很规范,就像我们现在《人民日报》上的印刷文字一样。武威汉简就是公文,它写得很工整,如同古埃及的僧侣体,敦煌汉简就是一般人做笔记的“行狎书”。这三种书体都是同时存在,我们武威汉简、敦煌汉简都比礼器碑时间更早,礼器碑是东汉末年的。敦煌汉简就是一般人做笔记的。这三种书体都是同时存在,我们武威汉简、敦煌汉简都比礼器碑时间更早,礼器碑是东汉末年的。

 

我认为《兰亭序》就是与铭石书同时通行的行狎书,王、谢墓志是铭石书,是介于隶和楷之间的叫的楷书。《谢鲲墓志》基本上是汉隶,这两种书体同时在东晋时代存在的。所以,我认为书分三体是历史记载,西方也是这样的。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古埃及的文书,第一个圣书体,圣书体就是标准的文字刻在石墓上的。第二个僧侣体,就是写公文。因为当时的社会是由僧侣法老统治的。世俗体就是古埃及的手书。古埃及他们在6000年以前也和中国一样,书分三体。这是罗塞塔石碑,在埃及亚历山大罗塞塔要塞发现的。这上面有两个体,最上面是圣书体,中间的是古埃及的僧侣体,第三个是希腊文。通过石碑古埃及文字的解读,看出古埃及的历史,就是靠的不同书体。罗马时代公文有三种字体的公布。

 

我的结论是:郭沫若使用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将地下出土资料来求证地上古文献资料,这种方法是正确的,但结论是错误。其错误在于失察古代不同书体同时使用的历史。

 

他没查清这个书分三体的历史,所以今天可以作为一个终结结论,《兰亭序》不是没有的,不是假的,是真实存在的。

 

二、书圣王羲之的经典意义

我来的时候听说绍兴要建立“王羲之学”,我建议改为“二王学”。王羲之从他活着的时代算起已经将近谈了1700年了,他的意义已经过充分地讨论。我今天只想谈谈我自认为包含某些新内容的从形式与内容来分析的两个观点。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第二章》是这样谈到王羲之的,可供我们参考:

 

他的技巧超越了所谓形式主义,因为在这技巧后面,有一个人格,这技巧渗透着精神性。王羲之的骨鲠、正直、识鉴、高远都含寓着这一活迁变的技巧之中,人与书、道与技不可分。—— 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第二章●王羲之》

1、从旧体到新体:确立“永字八法”的形式法则

 

人与书、道与技不可分。王羲之是这样一个人,他有这样的书法。今天我从学术方面分别论述他的形式和内容的两个经典意义。我认为王羲之在形式上最大的创造即是从旧体到新体:确立“永字八法”的形式法则。

 

唐张怀瓘《玉堂禁经》:

 

“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

“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

这里的隶,不是隶书,是指楷书,唐代楷书称之为隶书,东晋时王羲之也以此称,我们认为的隶书,称八分。

我和周汝昌先生曾做了一个很长时间的谈话,就谈到“永字八法”,从旧体到新体的过程中间我们重要的观察点在什么地方?从东汉末年钟繇的时代开始创造隶书,我们称为是钟繇旧体,到东晋王羲之的时代,中间相隔了150年,逐步完成了楷书旧体到新体的演变,所谓钟繇旧体就是刚从隶书演变出来的楷书,这种楷书主要特征是一个字中许多点画,仍然采用隶书笔法,长画少提按,点捺多燕尾、转折少顿挫。

 

大家可以看看我的图例,即钟繇旧体《荐季直表》和王羲之楷书新体《乐毅论》的对比。这八个字对比就能明确地看到钟繇到王羲之150年中间在书体演变走了什么道路,所以钟繇的旧体基本上都是很多都是隶书的笔画,而王羲之没有一个隶书痕迹,这就是它的新体。从旧体到新体走了150年。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