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要纠正以前老师教的观念,他说万毫齐力笔在中行,就意味中锋才是唯一的真理。其实不然,没有侧锋,便没有书法艺术的辉煌表现,没有蚕头雁尾就没有隶书。方块字的形成是文字与书法双重努力的结果。我们现在文字为什么叫做汉字呢?就是汉代形成了方块字,所以我们现在还叫汉字,不是汉族的字,是汉代那个时候形成了方块字。方块字就便于排列整合,便于阅读。在这之前字的排列是不整齐的,四面八方,摇摇晃晃,朝四面八方写的。到了汉代之后形成了方块字,方块字后来我们成了合字印刷,到了今天使用我们还叫汉字。所以就是汉代从篆书到隶书,到字变成了以方形为主。这个方形不仅规定了内部的结构,也规定了别的字的结构。
(3)行楷书:“永”字八法示意图
行楷书的八种笔法,刚才大家讲隶书,叫做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就像八个音阶,侧、勒、策、掠、趯、啄、磔、努,这八种笔法就像八个音阶一样,演变成书法艺术千奇百怪的形态。行楷书的八法与隶书的比较看一下,当然是隶书的笔法比篆书的笔法更复杂了。同样我看这个点画形态怎么样表现书法家的情绪。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这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行书,这是王羲之的楷书,都写的相同的“气清”,但是他用的点画的不同。而这个行书它的点画不一样,就给人一个动态的感觉。这个字用楷书的写法,变成一种静态的感觉。这就是给人联想,它给你形成了视觉方面的心理联想。
行楷书的笔法比较,中锋和侧锋的比较,这个草书以侧锋为主,两个“当”字的对比,这两个字就不同了。这个用侧锋特别多,这个用中锋比较多,虽然是同一个字,因为书体不一样,用的笔法也不一样。
中锋的笔法我刚才讲了,就是绞转,圆转以绞转,拿笔圆转,沿动笔杆成为绞转,就是中锋的方法。侧锋的方法是什么呢?叫提按,如果笔锋的圆转和绞转是笔杆的水平云的话,那提按,就是按下去,再提起来。按下去以后有一个头,提起来它收缩了,再按下去,叫做提按。提按就是笔杆上下运动,垂直运动。一个是水平运动,一个是垂直运动。所有的笔法就讲完了。所有的字也是在这种水平运动或垂直运动中间完成的。
把笔法的理论讲完了,但是人的手背和大脑的融合以后,怎么指挥,什么样的水平旋转,什么样的垂直运动,那就需要你长期的训练。这个训练就是手和脑的训练,就是你想着什么,它能表现出来。甚至它表现的时候,你都还没有想出来,它已经表现了。比如在座很多是军人,大家都有经验,打步枪要仔细的瞄准,打手枪大部分就不瞄准,瞄准反而打不准,是根据他的经验,那个就打上了。所以我们在运用笔法的时候,有一种笔法是通过我们大脑指挥的,有一种笔法是通过我们感觉的,非理性表达出来的。包括我们写小说也是这样的,小说不是有意识流吗,意识流并不是先设计,到这个地方就出现了,这是称为非理性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