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刘正成:中国书法艺术审美(中央党校讲座全文)

2018年04月27日 01:04:3435444人参与0

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75).jpg


我举例给大家看,比如黄道周写了一个小楷,这个小楷是在什么时候写的,就是他在抵抗清军,在福建抓住了押回南京,他在狱中不屈服,过了七天,写了这个绝笔,叫《后死吟》,准备为他死写的碑歌。你想这样一个人物或者这样一个故事,和我们一般抄的小楷来看,当然价值就不一样。你不联系这个人,不联系他的社会生活行为,这个字可能写的漂漂亮亮的,但是它不贵,就是它的价值观不高。


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76).jpg

弘一法师是关心国家的一个僧人,僧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在国家最危亡的时候写了什么呢?“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和尚你与世无争,他教给我们什么呢,我们要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他把这个人生的关系处理的很好,你看到他这个,就想到这个人爱国之情,他把他的信仰和人生的价值融合在一体。这样的作品当然很贵了,既工且贵,所以弘一法师现在的作品炒作的很高,就跟他的人品有关系了。 这个并不是一个落后的想法,这就是我们现代讲的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就是把作品和它的身份联系在一块。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什么叫做美,美就是生活,活着让你想起生活。 刚才我们看了《后死吟》,一看就想到黄道周为了国家不屈服,不投降,在狱中过了七天,最后他自己瘦死了,还有两个徒弟陪他死的。他的这个行为其实又是艺术的生活化,他的生活的行为表现了一种艺术。我们书法以前原来是使用空间是低级,不是低级的,而且是高级的。 美国的一个后现代主义学者,叫大卫·合义(音)他怎么说的呢,从中国的人观点看,后现代主义必看成是从西方传到中国的最近的思潮,但是从西方的观点看,中国则常常被看作后现代主义的来源。他们现在用的行为艺术实际是从古代的,刚才说的像弘一法师,像黄道周,这种作品就是最高的行为艺术。所以我们这种艺术,我们的先人创作的东西,实际上比西方几百年来在引用,而我们还误以为我们学习他们的。为什么我们讲文学自信呢,这个话是美国人说的,不是中国人说的。中国人说你乱说,美国人说的,从西方的角度看中国常常被看作是后现代主义的来源。所以对中国的艺术不要感觉到落后,不要感觉到羞耻,我们在很多方面是走在世界的前面。 三、文化层面上的审美 第三个部分我给大家讲文化层面的审美,这是最后一个方面。 1、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熊秉明,巴黎大学教授,他是杨振宁、吴冠中他们三个一起到法国去,他就在法国留下来当了法国巴黎大学中文系主任。他是东西方的融会贯通,他父亲叫熊庆来,物理学家。他写本书,他的观点是,中国书法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一般来说文化的核心就是哲学,哲学是把这个文化最高度抽象总结出来的观念,叫做哲学。为什么书法又是这个哲学的核心呢? 中国的哲学它是一个体认性的哲学,伦理性的哲学。以前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哲学,不把《论语》《老子》认为哲学,中国的哲学是什么呢,不是费尔巴哈、黑格尔他们体系性哲学,编制一套理论体系。中国的哲学是得了一个哲学观念之后,重新让它回到人世间来,叫伦理性哲学。所以我们看《论语》,既有哲学的观念,但是又有人的社会伦理行为规范,这是中国哲学。书法为什么又是伦理学哲学的核心呢?我举个例子。 伏羲画卦,既是形象的,又是抽象的。我讲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在西方人看来就是一个数量的符号,在中国来说首先它是一个数量符号。但是这个拿起笔写到纸上的时候,就回到人间了。前面是一个形而上的符号,拿到笔以下,就成了形而下了。大家看这个“一”字,苏东坡写的“一”字,每个一字不一样,米芾写的也和苏东坡的不一样,黄庭坚写的又和他们两个写的不一样。昨天写的一字和今天写的一字不一样,早上写的一字和晚上写的一字不一样。西方一个符号产生这么不同,这就来到人间的形而下的行为。所以它的抽象后,抽象和具像之间,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

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77).jpg


熊秉明他说,书法代表中国人的哲学活动从思维世界回归到实际世界的第一季,它还代表摆脱其实际世界的最后一季,就是在理性和抽象之间的这个一字。数量上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写的一字不一样,这就是中国哲学文化核心的特点。书法就是为什么它有魅力呢,就是因为每个人写的一字不一样。今天、昨天、明天、后天写的一字统统不一样,这就是书法的魅力,这是书法美学的本质。所以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所以无法摧毁,因为人永远要让他的思想回到他的现实,他的要让他的行为具有抽象的哲学的意义。所以我们中国经历了几千年不断的变乱,因为它有灵魂核心,所以它始终没法摧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国家危亡以后,它要重新凤凰涅槃起来,就是因为它哲学的核心,中国民族哲学的核心是永生的。

 
2、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三大行书的经典意义

我举例给大家看,怎么看作品,怎么看它的文化意义。晋、唐、宋是文人书法历史的形成期和高峰期,十六、七个世纪以来所传承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等艺术法则,更传承给我们书法艺术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充分体现在经过历史选择所确立的经典作品上,即: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苏东坡《寒食帖
 
(1)王羲之《兰亭序》与艺术自觉意识


王羲之《兰亭序》与艺术自觉意识

我举三大行书为例,《兰亭序》结束了书体,用永字八法,有21个不同的“之字。但是根本的文化意义是什么呢?王羲之生在东晋时代,他文化的自觉找到了个人和社会不同的区分,就是人要和社会怎么生存,怎么生活。我们生存怎么达官,就像我这次的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引了这个话,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这个文化自觉就是人在社会当中怎么处理自己的社会行为,这就是《兰亭序》的主题。我可以做官,同时我也可以回家生活,这就是《兰亭序》表现了达官的人生的原理。这样的作品包含的不是这个字写的怎么好,这个人间的生平就感觉到它的艺术的故事,它的生命的文化的力量。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