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书法专访丨对话吴东民先生

2021年06月06日 21:23:111800人参与0

吴东民,汉族,1956年9月出生于海南,中共党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行书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第十届委员,海南省政协常委,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海南省书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省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法名家导师工作室导师,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担任全国大展览评委主任、副主任。1997年、1999年、2004年被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及代表称号。

书法作品入选历届国展、中青展、中国书法兰亭奖”,以及楹联展、行草书大展、扇面书法展、全国刻字展、国际刻字艺术展等各种专项展。美术作品入选全国首届画展及全国第十届美展,国画作品参加全国画院一、二届双年展。多次赴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交流、参展。多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中南海和多家博物馆收藏。作品获海南省1993年度“琼州文艺奖”一等奖,1993年、1994年、1997年至2002年度海南省优秀精神文明产品奖。出版有《吴东民书法作品集》《沈鹏、吴东民书画作品集》《吴东民行书千字文》《田园雅趣——吴东民书画小品集》等多部作品集。

时    间: 2017年10月十四日

地    点: 海南海口

对话人: 吴东民   李世俊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李世俊:吴主席您好。您为海南的书法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以后,您认真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研究创作。习总书记强调“胸中有大义,肩头有责任,心中有人民,笔下有乾坤”“文艺要与时代同频共振”,您也强调书法家应在历史、时代、个人风格三方面缺一不可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艺术道路。您认为艺术家如何将三者进行结合,从而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作品?

吴东民:关于习总书记在文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提出,文艺要与时代同频共振,要求我们做到德艺双馨,用精湛的艺术来推动文化的发展,讲话让人振奋,使人心潮澎湃。创新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前提和动力。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延续,连接着我们国家、民族的精神血脉,所以要薪火相传、代代相守、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是很有必要的。文艺与时代的同频共振,它在推动新时期文化艺术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一个角色,承担了讲述新的中国故事和塑造新的中国形象的使命。所以习总书记在文代会上说:“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号召艺术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吹响时代的号角。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艺术家一定要真正地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反映时代的呼声,反映中国的形象,创作呼唤时代正能量的好作品。先进、健康、正能量的作品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

吴东民作品

全面带动基层书法可持续发展,让书法家喻户晓,深入人民的日常,深入百姓的生活

李世俊:您是一位书法家、书法组织工作者,也是一位思想家。在您的带领下,海南省书法事业蒸蒸日上、屡创佳绩,开展了许多富有特色的书法活动。请您讲一讲在海南书法的发展上,有哪些具体做法和经验。

吴东民:感谢您的夸奖!因为海南是1988年建省的,是一个年轻的省份,而且海南书协也是在建省之后,1992年才成立的。当时海南省级会员也就不足100人,全国会员不到10人,所以从整个书法事业来讲,当时的海南属于欠发达地区。但是在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的直接领导下,在老一辈书家和广大书法工作者、爱好者的配合与共同努力下,这些年来海南的书法确实一年比一年好,处于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上升状态,发展很快。近年来我们结合当前社会形势和当下的文化需求,结合海南的重大节庆日和具体情况,举办了一些扶助社会发展、具有正能量的活动,同时主要是以培训、展览、教育三位一体来进行,这也是学习中国书协的相关措施,扶持队伍、培养人才。主要有几个具体举措:

一是“走出去、请进来”。海南毕竟远离全国腹地,书协会员、书法爱好者参加全国展览、观看名家作品都有很大困难,所以我们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近年来我们举办了“全国第五届妇女书法展”“两岸四地书画名家作品展”“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书法艺术节”等10余次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览,把全国名家的作品、精品请到海南展览,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今年年底还将在海南举办全国第二届行书展览,我们是承办单位,主办单位是中国书协。我们就是通过把全国名家作品集结海南展出的方法,让广大的书法爱好者、书法工作者近距离欣赏和学习,打造了一个学习借鉴的平台,营造书法的氛围。“走出去”就是多年来,我们一直不断地与全国各省举办书法联展,山东、上海、天津、广东、湖南、湖北、广西、云南,包括黑龙江、新疆等都进行过交流。我们“走出去”,与各省交流,开阔了眼界,汲取了经验,收获了学养,提高了水平。二是我们还组织了“书法进万家”活动。在各个机关系统,学校、社区等进行书法组织建设,全面带动基层书法可持续发展,让书法家喻户晓,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三是较早推动书法进课堂,我们和广东省是做得较早的。当时我们在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得到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在全省中小学开展了书法进课堂,现在这个做法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四是开展“海南书法之乡”评审工作。在全省各个县镇、学校开展“书法之乡”“书法校园”评选工作,加强基层书法整体氛围的营造,为海南文昌、儋州、万宁三市被中国书协授予“中国书法之乡”荣誉称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吴东民作品

这些举措全面、有机地促进了我省书法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性各级各类书法展览中,我省共有200余件作品入选或获奖,8个市县获得全国先进基层,16名书法家被授予优秀工作者。海南书协多次被授予先进集体,文昌市、儋州市、万宁市被授予“中国书法之乡”称号。现在我们拥有省级会员800多人,中国书协会员100多人。为营造文化氛围,传承中华书法艺术瑰宝,增强国际旅游岛文化内涵、打造独具魅力的海南文化作出应尽的贡献。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面广的书法活动,促进我省书法水平持续健康的发展。比如:

一、紧密团结全省书法艺术家和书法爱好者,造就一支素质高、水平高、德艺双馨的书法艺术队伍。二、创作出一大批内涵丰富,具有鲜明个性和颇具时代特色的艺术精品;努力培养和造就鼎立于全国的书法名家,为我省争光。三、尽快落实和制定我省书法发展的长景规划,使书协工作有目标、按计划、分步骤地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力争我省书协创作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显著提高。四、加强书法理论。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逐步在全省各市、县铺开政府辅导网点,使理论创作和书法创作并驾齐驱。五、完善各专业机构设置,使某个专业弱项迎头赶上,平衡发展。

吴东民作品

李世俊:海南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地区,在国际交流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海南书协对于今后文化“走出去”战略有什么举措?

吴东民: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海南国际旅游岛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旅游度假胜地。而且几年前就被国家定为国际旅游岛,这个平台非常大,我们争取把全国的名家精品力作汇集到海南,在海南这个平台上去展开、去宣传,让世界领略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的内涵,加深各界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理解,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内涵。从而吸引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和作品在海南展示,讴歌海南、赞美海南,推动海南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

吴东民作品

书法作品只有具备深厚的传统内涵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李世俊:您诸体兼擅,在化古出新方面有着很深的体会,请您谈谈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吴东民:笔墨当随时代。我认为书法不光表现书家的内心世界,更应表现时代文化的精神风貌。书法须以突出个性为主,既要写出书家的思想个性,又要写出书家的书法个性。书家的书法个性来自书法传统,但不完全等同于古人,要能化古出新,才叫个性。我的行草早年取法“二王”,楷书则取法颜柳、《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等,隶书是《石门》《张迁》《乙瑛》诸碑,这就是继承,是要守得住的根本。我在作品中历来追求一种古典的凛然之气和浩然之气,并且向往古代书法那种儒家风范的神圣和庄严。这样让我早年的书风既庄严古朴,又温和敦厚。但继承是无止境的,当我转而进入对“宋四家”“明四家”和王铎的研习后,就把晋韵、宋意、明清之态归纳总结起来,并艰辛地反复演练,力求把自己对一种时代审美的理解与把握,和各个时代的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取对个人风格形成的诸种有用因素。这一时期,我的书风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线条和结体凝练、简洁、飞动,一改过去方正浑圆而为跳跃、移位,笔法也多加入了拖笔、摆笔和篆法用笔,墨法也由原来的只讲究浓、淡、干、枯而加入了涨墨、湿墨,笔势则更加豪迈洒脱。所以曾有书家这样评价我这一时期的书风:“‘神’与‘气’相互生成,互为因果,神生于笔墨之中,气生于笔墨之外,属气盛之作。气盛则势生,气势既出,其神情必具矣……行笔提按顿挫,各尽变化;节奏舒缓疾涩,随势而动;滞处不迟,滑处不媚,这正是行草书线条的最佳表现形态。”这可能是同道之人对我过奖了,但是那时我确实感到继承在一个书家艺术之路上“变法”的重要性。

吴东民作品

但是继承不是唯一的,还要看到时代的审美要求,要创造,要有自己的时代个性。所以我始终认为,继承首先是继承古典书法的“个性要求”这一中心思想,其次才是技法和审美。这一要求首先要求每一个书家都要在自己的作品里贯穿最鲜活的美学力量和哲学思想力度。所以在书写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对字势的处理上,我贯彻了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原则,追求一种欹正平直、宽窄相就、险夷互补。而在表现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书体时,则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不同面貌。结构和章法的起承转合,也快慢相随、高低相就、松紧合度、枯润有别、大小轻重咸宜。我近期的作品风格又有了较大的变化,我开始更加注重个人风格中的一种审美关系,注重与我们的时代合拍,尽量地把现代性这一因素与自己的风格相契合,并运用这一因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作。

李世俊:国画讲究笔墨,没有书法基础,国画也许会欠缺一点生动。您如何看待书法和国画的关系?

吴东民:国画也和书法一样不但注重感情的投入和诗情的抒放,而且笔路巨细繁简轻重缓急之运行,以及色彩浓淡疏密之铺陈也颇为考究。线条的质量,字形的结体和章法的布白,审美的习惯等,都是我们学习书法过程中的研考对象。在中国画的艺术创作中,将书法线条、结体、用墨的变化和构图也有机地运用到画作中,笔墨用色淡雅清新,明快疏朗,秀而不媚,独抒心弦,增加了许多文人画的韵味,将画作衬托得更加妩媚,更加妖娆,更加厚重,更加富有内涵。

对于书法在国画创作中的作用,要深刻地认识到书法的抽象笔墨对写意画创作的根本促进作用。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画家自古就十分注重线条的质量。所以,善画者必是善书者。

吴东民作品

引导整个社会风向良性发展是艺术家的使命和职责

李世俊:习总书记说的“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您对此是怎样理解的?

吴东民:汉字历史悠久,从造字到甲骨文,再到现代,历代涌现出不同书体、书风,名家辈出、代不乏人。汉字伟大,举世瞩目,其使用人口多,含义广,来源出处不同,造字方法各异。所以,汉字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我觉得,书画艺术家创作出饱含正能量的优秀作品,提供人民以精神食粮。在创作上反映时代的呼声,反映人民劳作的艰苦,反映国家建设的新面貌,给人们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一个引领作用。习总书记强调要弘扬的是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典文化,我们必须牢记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反映时代的呼声,创作精品力作。我觉得引导整个社会风向良性发展是艺术家光荣的使命,也是神圣的职责。

吴东民作品

李世俊:从创办之日起,您一直很关心本报,请您给《中国书法报》提几点建议。

吴东民:《中国书法报》是国家级的专业报纸,自开创以来,我一直很关注。因为我认为《中国书法报》坚持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时代的主旋律,传播中华的优秀文化和主流的价值,向人们展示了当代书法的风采,对培养新一代的优秀人才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做得好,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中国书法报》这几年做得非常正,非常到位。报纸版式也比较有创新,内容全面,从版式设计到内容内涵,做得都非常到位,我建议《中国书法报》要坚定立场,积极反映我们书法的正能量,引领整个社会风尚尤其是书法艺术风尚的良性发展。

吴东民作品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