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刘宗超:当代中国书法的文化使命

2020年12月11日 20:57:372081人参与0

当代中国书法文化使命

刘宗超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书法教育分会副会长

[摘要]当代中国书法近40年来经过了“狂飙突进”、“回归传统”、“重温经典”的书法创变历程,书法艺术及其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书法艺术的发展应该明确其在当代社会的文化使命,解决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当代书法教育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高尚人格教育与传统文化修养的教育。


[关键词]当代  中国书法  文化使命


热门文章推荐

刘宗超:当代中国书法的文化使命

刘宗超谈其书法观

刘宗超  |  “民国书风”概说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自2011年开始,原一级学科的“艺术学”已经从“文学”门类下自立门户,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下设五个一级学科。这对我国艺术学学科发展和艺术教育具有里程碑式的推动作用。目前,“书法学”大致属于一级学科“美术学”下面的二级学科,全国有百余所高校开设了“书法学”本科专业和硕士招生方向,部分高校还开设了书法博士招生方向。作为中华文化独特形式的书法艺术及其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文化三级跳”的时代“逼问”

近40年来的书法创变大致经过了“狂飙突进”、“回归传统”、“重温经典”三个阶段,还没有创造出新的经典。书法展览中形形色色、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只是书法艺术的作品形式,对书法本身来说只是个表象。书法为什么一定要变?重复经典不也很好吗?有朋友经常问这样的问题。是的,书法有深厚的传统,重复经典已经不容易了,但是,书法要永葆青春,就应该明确书法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使命,知难而进,解决当代书法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

时代发展到今天,书法面临着几个变化,我将之概括为三个“三级跳”。从工具上看,由毛笔到硬笔再到键盘是一个“三级跳”。毛笔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慢慢地退出实用书写领域,被硬笔取代,这对书法的发展是相当关键的一个挑战。人们使用毛笔写字的机会少了,意味着书法和百姓日常生活的距离慢慢拉大了。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脑渐入寻常百姓家,大家连硬笔字也懒得写了,通过电脑、手机键盘的输入,网络迅速就把信息传达出去了。有人称之为“无纸化”交流时代。使用毛笔写字的人就更少了。为了书法的传承发展,大家在学校开设书法课,在高等院校等教学机构开办了书法专业。但是书法的专业化实际上意味着书法群众基础的丢失,原来中国人拿着毛笔日常书写的时候,很多人是了解书法的,使用硬笔和键盘之后,好多人就不能从事毛笔书写,书法和生活和时代的距离日益扩大了。于是,专门的一批人做出书法(我们现在称之为“书法艺术作品”)给百姓看。

再一个变化是语言,由文言文到白话文再到网络语言,也是一个“三级跳”。古代人们用毛笔书写文言文、古诗词,这种语言的表达习惯是水乳交融的,是自然而然的。他们自己可以做诗,然后用毛笔日常化地书写出来,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书法作品。一旦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再用毛笔书写就有些不对劲儿了。书法家是写白话文还是写文言文?是写自己的诗还是写别人的诗?写自己的诗有很多人作不了诗,写白话文又感觉气息不对,毕竟文言文和古诗是中国语言最精华的表现方式。近年来,外语和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实用冲击很大,民族语言的纯洁性都成了问题。这样,语言对书法创变的影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解决。现在的书法展览那么多人,都去写古诗,最多找个生僻点的古诗抄写一番,所以就保守地停留在“古人语言圈子”里面吧。

再有一个是文字变革。从繁体字到简化字再到拼音文字的冲击,又是一个“三级跳”。文字变革发生过好多次,从鸦片战争以后文字改革的就更频繁急迫了。由繁体字到简体字,如今百姓能识读繁体字的实在太少了!更不用说使用了。古代书法家不由自主的推进了汉字变革,而当代书家则查查各体字典再书写创作罢了!如果使用外语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如果汉字真正拼音化了,中国书法、中国文化也就要进博物馆了!但是,文字的种种变革在当代书法展览里面没有得到体现。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一个名家展座谈会上,我谈到文字博物馆里面应该围绕文字和书法的关系做一些工作,能反映出它们的时代性。比如说专门搞一个简化字书法比赛,让有影响的书法家写简化字。如果真正能让百姓喜闻乐见,又感觉到有很深的传统底蕴,那书法和时代的关系就拉近了一层。

工具的变化,语言的变化,文字改革的变化,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时期的挑战,这些问题一直没解决。这些变化是物质上的,还有一个变化是精神上的,即原来儒家“志于道,游于艺”的思想的变化。如果把艺术看得太专业了,儒家观点就认为是舍本逐末了。传统中国书画不要求太专业,太专业了感觉阻碍了对“道”的认识。当代一美学家曾说,中国艺术是文人幽怨的艺术。文人不得意的时候通过艺术的方式来消遣来发泄郁闷,作品创作出来之后就是文人比较雅致的艺术,中国艺术的这种境界,是孤寂、高雅、甚至寥落,让人看了以后能打动心性的、比较静寂的一种境界,甚至是不得意的一种状态,而不是热烈。

时代的变化所造成的以上诸多问题,都逼着书法家要考虑在现代社会应该怎么走自己的创变之路。依然故我的重复传统?肯定有一批人这样做,但是这样不能解决这个时代留给书法的各种挑战。可惜的是,真正考虑这些问题的人不多,大家很现实,他们没有认真地完成传统的转型。这个传统的“转型”不单单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拼贴做旧”,或者是在颜色方面的繁杂变化。形式的拼贴组合只是一个外在的,它不是“本体”的东西,无论使用什么颜色,还是用什么样的纸张,除了笔触的部分之外,没有触及到书法本体的核心,包括书写的语句,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表现当下人生活状态的方式。

书法艺术需要有一批人去探索书法的现代转型问题,哪怕走的过激点,肯定要提出一个新的思路来。在1985年以后,到90年代中后期,这中间一段时间一些人雄心勃勃的要找到一种路子,要实现书法的现代化。美术界也那样考虑,无论是在中国画,还是在油画,都在考虑时代性的问题。中国艺术本身的时代特征应该是什么,如何表现当下,如何表现当下人民的思绪、对生活的感悟、对艺术的认识,对书法来说就是如何能通过书法的现代形式表现出来。有点可惜的是,在进入新千年之后,书法的发展应该说是转向传统,转的比较柔和,比较典雅,没有真正实现“现代性”。

二、书法传统的价值

书法传统永远有它的迷人魅力。任何一种新形式产生的同时,秉持传统思想的人肯定要继续去重温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但这个路子相当漫长。如果说大家都这样认为的话,就不用考虑现代性的问题了。现代性问题还是把书法作为一个艺术创作去看待,考虑到了书法本体的一些问题,虽然同时可能会忽略一些原来关注的传统文化的韵味,但它是要找到一个纯粹的形式。书法受到了很多社会因素的牵制,就不那么纯粹,表现在创作形式上还是以“惯性书写”居多,这种“惯性书写”的力量相当强大,但那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因为艺术创作要反惯性,每幅作品之间不能重复。因为书写习惯,一些书法家在不断重复却感觉到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在“不重复”的理念的指引下,创作出来的作品会有一种独特性。当然对书法创作来说,完全的不重复是不可能的,重复的是书法传统的内核,不重复的是时代与艺术家的个性。这种“适度的重复”还没有很好地实现,路子也还是比较漫长。在书法创变的过程中,如果能有那么一批人,顺着书法本体的路子去探索,把现代性的走向再继续下去,它不仅对书法的现代生存有好处,同时对传统也是一种尊重。如果按照一个路子走的话,不利于艺术的发展,艺术的发展强调个性化的探索。如果大家都有独特的思考,根据当前社会状况的变化,找到一条与古不同或较大不同的道路,那么才能对艺术史有一种贡献。

如果认真考虑书法创变所面临的几个问题的话,就会感觉到不能依然故我。大家应该有一种独特的“问题意识”。古人那样发展可以,现代人要想做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一个有历史使命感的艺术家,能为书法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探索方案的艺术家,肯定不能依然故我。

诗要合辙押韵,它那种悠然漫长的节奏,出现在传统农业社会,我们今天叫它“诗性”。现代人受到了西化语言结构的影响,已经不是古人的思维方式,说话的方式也变了。古代的种种不方便受制于自然环境,形成了那种独特的修为方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对古人来说是非常难的,他出门的时候看个朋友,或者是出去做一件事情,如果离开的时间长,就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回来,所以古人对人生、对友情特别看重。唐代宋之问有诗句曰:“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说的很深刻,说他离开家乡多年,音讯不通,路途艰难,当他再回到家乡的时候,心里忐忑不安,因为这中间书信也断绝往来了,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变化,自己的父母在不在,自己的朋友在不在,自己原来比较繁华的记忆是不是依然存在,他很担惊受怕的,越接近自己以往生活过的范围,越不敢问来人。那种心性实际上是经历了人生、社会磨砺后的独特感悟。

现在手机短信一发,什么事情都知道了,讯息传播迅捷;各种交通工具飞速发达,交通极大方便了。却没有了古人那种心理的距离,没有了古人那种敬畏感。出于对强大自然的敬畏,所以他有那种敬畏感。他对事情,对文字都有一种敬畏感。现代人得到的太容易了,对这些东西都不敬畏了,感觉到理所当然了,也就没有了深刻的人文关怀,或者是说人文关怀的浓度不够了,于是创作出来的东西平面化了。网络的出现和交通的便捷消除了物理距离,实际上也就消除了人的心理距离,消除了这些东西的时候,崇高感就慢慢的被消减。所以现代人看待艺术,看待人生往往都变得很实用很功利。

艺术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最终的目的不应是单单获得金钱或地位,而是让人的心灵得到一种净化,让人活的更崇高。看了优秀艺术作品,不高兴的时候能高兴起来,高兴的时候能冷静一些。艺术作品是能够补充心灵需求的东西,它追求的是一种超越感,有了这种超越感,人就活的崇高,太功利太现实不会产生崇高。“雅俗共赏”也许就缺乏了一点崇高,大家都欣赏的未必就深刻,大家都那样做的也未必就对。

三、书法教育的责任

若探讨“书法教育”,需要兼顾三种不同的类型:学校书法教育、家庭书法教育和社会性书法教育。如果说书法教育出现问题,实际上这三种方式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代书法教育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高尚人格教育与传统文化修养的教育。

“厚德载物”、“写好字先做好人”,这是我们教育的根本所在。虽然,艺术作品只是艺术家审美个性的外化,作品不能等同于艺术家的全部,尤其是很难和艺术家的道德、观念完全吻合。但是,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选择和接受毕竟要考虑到其对社会和人生的意义,“以人论书”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其导向性不能变。

综合修养无论是对于为人、还是为艺,都是非常重要的。刘熙载说:“坚质浩气,高韵深情,缺一不可为书。”而这只能从“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中得到。“读万卷书”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学识,“行万里路”则是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对人生的更多感悟,同时也是把自己的学识融入生活中的一个过程,从而达到“变化气质,陶冶性灵”的目的。

对书法的理解可以说有三个层面:一个是文字的;一个是文化的;再一个是艺术的。从文字的角度来说,写一手漂亮美观的毛笔字是基础,这是一个人的门面。从文化的角度看,书法承载的文化含量太重了。古代进行书法教育,其实就进行了一种人格的教育,一种为人处事的教育。比如说写一横,讲究藏头护尾,通过这个道理教育孩子做事不要过火,要含蓄;说书法笔画要力在笔中,做人一样不能糜弱,得崇尚阳刚之气,这个都是可以通过书法教育传递的。20世纪初的一批文艺家,如林语堂、宗白华、邓以蛰等,在社会转型的阶段,找到了书法的文化价值,他们觉得西方人是通过人体发现了美,中国人是通过书法发现了美,中国人做人的规范是从书法传递下来的,所以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浓缩。书法教育也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义,润物细无声,通过书法、通过美的艺术形象传达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从艺术的角度来谈书法教育,可以说是给孩子一种美感,在他们繁重的学习之余,能有一种接触身边艺术的亲切感觉,由此获得了精神的放松和休憩。所以说,无论是文字的、文化的,还是艺术的,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及其文化的传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当代书法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应该看到,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时代像现代一样面临诸多发展的困惑和挑战。我们强化忧患意识非常必要。

当前,书法创变显得有些举步维艰。传统式创作进入“精细”发展状态,创变的格局愈显得细琐与单调乏味。现代式探索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创变激情,日益萎缩,几至消失。现代的书法创变陷入了一个过于“平稳”的发展状态。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解决书法创变的核心问题,也没有解决传统书法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时代氛围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我们的一些书法家还在自我虚设的情境中陶醉不已。展览的作品仿佛也是在走“模特步”,临摹集字也当成了自己的创作,依然抄写“古诗一首”,依然把“世故”当作“成熟”。在反复的制作过程中,艺术创作的激情大为削减,外在形式先声夺人的作品失去了深厚的人格力量和感人至深的艺术意味。书法界应该重新寻找并正视书法现代创变的“问题”情境。

当代理论研究成绩颇多,但是现在也缺乏一些激动人心的声音,因为“注水”和虚伪的东西过多,一些研究缺乏对伟大艺术传统的敬畏感和高度的敬业精神,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倾向。我曾撰文认为:研究对象的厚“古”薄“今”,研究范围的崇小抑大,研究方法的重考证轻阐释,研究结果以“唯一”代“多元”,是当今学术研究应该引以为戒的几种不良倾向,是不良治学风气的表现。书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还有待书法界同仁的不断努力。

注:本文部分内容曾在《中国艺术报》、《书法报》刊登。



作者简介


刘宗超,艺术学博士,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书法教育分会副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五届、第八届、第九届刻字艺术展评委,全国第九届、第十届书学讨论会评委。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高校艺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艺术写意体系研究”等。作品入选第12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第11届、12届中国艺术节书法展,第28届、30届中日自咏诗书法交流展等。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