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当代名家访谈——王亚洲

2020年11月18日 22:50:245902人参与0

艺术简介:

王亚洲,1965年生人,字臻一,号雅舟,别署竹音阁主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届、第七届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安徽省文联委员,安徽省青联常委。


问:王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专访,首先请您谈谈您的学书历程吧


王亚洲:谢谢。我82年底到部队当兵,后来当了文书,看到了前任文书留下来的一本柳公权玄秘塔楷书字帖,那算是我真正学书法的开始,一直走到今天。可能是年轻气盛,当时我完全不喜欢过于工稳的字,所以有了一点楷书功底后,我就广泛临摹魏晋时期的民间碑刻,似乎释放了不少野性。

后来又学习隶书全国第六届国展我的那件获奖作品就是两者揉合的东西,当然现在看起来还是比较做作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在后来的书法练习中,我越发注重自然而然的心性流淌,特别是学了草书以后,我在音乐上的一点禀赋被激发出来了,可以说,我的草书创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的启迪,写隶书、篆书和楷书,都渗透着行草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书写性“,这一点很重要。回头想想,学习书法除了树立信心、坚持不懈之外,必须要学会体会和感悟,埋头拉车肯定不行。 

问:您曾荣获过“全国首届楹联书法展”金奖,楹联这种创作形式我觉得相对于其他形式创作起来难度要大一些,您觉得对于楹联书法的创作要注意哪些方面?


王亚洲:是的,楹联创作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书法家艺术协调和分配能力的综合体现。除却楹联本身撰写之外,这是需要专门训练的,楹联书法创作起码应该关注这么三点:

一是每个字结构的变化,也就是开合程度,要视情适当调整,不能写漂亮完事,有时候个别字的不漂亮是为整体上的漂亮服务的;

二是墨色配合,上下联相对应的字之间的墨色对比很有意思,既不能你浓我就淡的简单格式化,又不能黑成一片,一个笔画的飞白多少都会牵涉到整体气息,对比的尺度完全靠自身审美能力所决定;

三是适当观照书体的借鉴和自然运用,生搬硬套不行,比如有的笔画正好雷同时,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化解一下。总之,楹联书法创作至少可以看出一个书法家的艺术综合能力,想的太简单就去艺术化了,想的太难又束缚了创作激情,要慢慢体会。


问:当今“二王”书风流行一时,请您谈谈您对当下流行的“二王”书风的一些看法。


王亚洲:大家都知道,“二王“是学习书法必经之路,没有谁学书法不学“二王“的。当今书坛,“二王“手札式的小行草确实比较多,风格上是雷同了,也在全国大展中出现过获奖作品基本上清一色的小行草作品这样的遗憾,但都不是坏事。

一来引领了回归传统的正道,所谓流行书风因此慢慢消失了;二来艺术市场和书法群体本身也会作自我调整,眼光都在进步,视野都在拓展,真正大家感觉有点厌烦的千人一面时期已经有所改善。

问:古人讲“书之妙道,神采为上。”您觉得这种神采在草书当中是如何体现的?


王亚洲:书法中的每种字体都存在这个问题,可以说,“神采“是作品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神采“是书法家灵魂深处的一种律动,或高亢、或犹豫、或悲愤、或泰然、或喜悦…..

所谓天下第一、第二和第三行书,作品本身传达给人们的“神采“也是不同的。草书的“神采“主要体现在线性的起伏和节奏上,死蛇挂树的线条和舞蹈般弹跳的线条是显而易见的,根据书写内容的不同,会有祝允明的乱石铺街、董其昌的柔中带刚,也会有黄庭坚的长枪大戟、王铎的特立独行……

我觉得,草书难以深入民间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神采“的变化,很难被民间接受和理解。字不认识可以学,“神采“有时候不是学得来的。我建议,学草书的要多听听中国古典音乐,潜移默化的作用会令你有那么一天豁然开朗。


问:您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评委,请您谈一谈您觉得一件优秀的草书作品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王亚洲:我参加过几次全国大展的评审,比较关注草书这一块。我觉得,一件好的草书作品,可能要有这样几个因素:

一是有来头,就是要有传统,任笔为之不行;二是气息好,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没有障碍感,包括枯湿、浓淡、大小等方面的对比;三是草法准,不能有写错了的字,更不能出现臆造的字;四是用笔活,就是使转自然,化为己有。

此外,我还特别关注一点,就是一件草书作品能不能在抓住人们眼球后,慢慢让人体会出反而很安静的感觉。因此我说,“虚静“是草书的终极审美,一件好的草书作品往往是在很安静的状态下写就的,千万不要陷入“酒后却书书不得“的窠臼之中。 


问:请您谈一谈您最近在书法创作上的一些思考。


王亚洲谈不上一些思考吧,搞书法这么长时间了,自己心里到底想追求什么会越来越清晰。我最近两年想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笔头如何能再纯些?

有书友问我,完全写得像谁的作品能入展吗?我说,没入展说明写得不纯,像只是表面,纯才是内质。因此,我现在的书风和原来相比,确实变化不小,甚至判若两人,这是自我消化和相互融合的结果,毕竟到了网络时代了,见到的资料和汲取的信息丰富多彩,越是这样,越觉得雅俗共赏是很难做到的,专家讲好,百姓也讲好,多不容易啊。

现在有的行为书法和江湖书法简直是混淆视听,不堪入目,蒙蔽了不少人。真正的书法艺术是要经得住“冷板凳“的,你的心不能随着钢筋水泥一起浮躁,我知道真的做到这一点很难,但书法必须要求你做到才行,否则就是写字了。


问:在您的艺术创作中,以草书居多,您在学习草书的过程中都受过哪些人的影响?


王亚洲:我学书法是从碑转入帖的,学草书也没有什么特定的程序,不外乎二王及其脉络下来的,我是先放后收的方法学习草书的,也是性格使然,主要走过王铎、傅山、祝允明、黄庭坚、孙过庭以及“二王“,最后是以“二王“来收敛自己的狂野之心的,所谓大胆落墨,小心收拾。


问:当代书法有的人提倡“回归经典”有的人提倡“弘扬个性”您是怎么看的?


王亚洲提法都没有错,艺术到最后都应该要有个性的东西,但一定要注意一点,所有的个性都是建立在经典之上的。艺术创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个性不是想追就能够追来的,是经过长期积累而化为己有的一个过程,这其中有自己的见识、认识、学识等综合因素在里面。

有位从来不临帖的书法爱好者,写草书的,他问我:为什么我的草书上不了全国展览,你看我写得和别人都不一样,我有我的个性和风格。我只能说:你说的个性和风格是你自己的理解,在家里自己玩可以,要想学书法,还是好好从临帖开始吧。类似这样的笑话很多,类似这样的人也很多。鉴此,我们没有必要今天提倡这样,明天提倡那样,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是遵循艺术本身的规律,端正大方向,引发正能量,不要走歪走斜了就行。

还是那句话,艺术家是以作品说话的,作品的好坏就让人民说话,让市场说话。

作品欣赏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