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辉,1971年生,福建惠安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2013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先进个人”称号。书法作品获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三等奖、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展获奖提名、全国第六届楹联展三等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提名奖、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全国奖、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展全国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全国首届篆书作品展提名奖。
林景辉十届国展书法作品
林景辉书法作品网络展
国展臆想兼及创作心得
□林景辉
备受瞩目的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评选已经揭晓,我的行书中堂自作诗三首有幸忝入获奖之列。原先投了两件,另一件是草书手卷,最后竟然上了行书,可谓是无心插柳。庆幸之余,进入习惯性的展后反思。
我的投稿获奖资历可以算“老”了,1997年的七届中青展(行书),1998年的三届楹联展(行书),至今已有18年。遵先贤博涉百家、专精一体的学书理念,书法之旅以行草书为主干道,后期专攻大草。自张伯英而下,历晋唐宋直到晚明前清,以及近现代草书大家,无不心摹手追,并且大多数以生宣临创。着力于丰富的笔墨技法和复杂的时间空间的探索,已是微有心得,并也获了几个小奖。而行书与篆、隶、楷都是作为滋养草书的辅佐,临池日课,较少有创作。此作以王觉斯为体、米元章为用,稍加个人想法,追求厚实朴茂的气象、从容连贯的行气、腾挪跌宕的姿态,并且阶段性地以草书调换变奏,盘活通篇气息。而仿古绢较适于表达细腻丰富的笔触。这些可能是能获奖的原因吧。其时,张悬之后略感横向不够舒展,行间少生发之致,重书多遍,未果。草书手卷经过数十遍磨稿润色之后并无明显缺憾,却有麦城之失。由此可见,投稿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完整性
完整指作品合乎规则,无硬伤,无明显缺憾,正文与款、跋、印、章法谐和,气息饱满。一幅作品的完整性是书者能力的基准。气息饱满有邓石如“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容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之妙论。黑过则堵,白过则空,要使整体、线条、结字与留白相映成趣,合乎规则。就如打牌,破坏规则即受制裁或出局,无可厚非。因而投稿之前,解读评审规则很有必要。规则的细化严格应该说是一种进步,就如社会发展中由人治向法治过渡一般。至于错字、别字,又视其所占比重是否伤害文意,不作一概拿下,却又是法外有情。本届增加评审的时间,增设文字纠错,都有积极的意义。增加时间,便于评委深入解读作品,避免由于时间短促,惊鸿一瞥,而有遗珠之憾。文字纠错较有效地堵截一部分抄袭作品以讹传讹,同时检阅书者平时的文化素养,因为书法的发展史始终依托于汉字及汉字构筑的文学史。这一环节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投稿注明附录内容也是旨在规避因版本差别造成的争议。
二、作品的艺术共性
共性是相对个性而言的。共性为功夫,为传承,为中庸之道;个性则为独立,为排他,为不二法门。何者?现代社会最民主的投票制度注定结果必然共性多于个性,小到说话做事,大至国计民生。艺术也一样,因为说到底,对艺术的评判无非感觉二字。越是公正公平,其状态越明显。有人嘲讽现代的展览似“新人展”“临帖展”,虽似有道理,然偏激甚矣。艺术视角的差异造就的审美差异自古就有,最典型的当属“书圣”王羲之被庾廙贬为“野鹜”。一些艺术个性较为成熟的中年书家,因其带有不同程度的个性,势难征服大多数同样具有艺术个性的评委。而大部分较为中庸的作品,不激不厉、渊源有自,可能不太扎眼,至少很难让评委讨厌。反过来而言,评审结果或许不是每个评委眼中最好的作品。
因此投稿作品用较强的个性试图征服评委,自是棋行险招,稍弱化个性、强化共性不失为明智之举。当然,不排除极具才华、卓尔不群的个性化作品脱颖而出。这种作品历届都有,且令人记忆深刻,只是很少罢了。或许会有书家朋友将以“功利心”相诘。我则说投稿作品与书法人生并无矛盾之处。就个人而言,我一直秉持阶段性创作与书法人生两条线并行,二者相辅相成。阶段性的创作既有投稿创作,也有探索,创作投稿作为接受客观检验的一个好途径,探索则吸纳新的元素充实丰富个人面貌,避免积习成风。常见有作者几次获奖作品如出一辙、了无新意,最后都面临落选的命运。书法人生似登高山而身在山间密林,不见峰顶,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方向对了,体能够了,或许还得翻越峭壁悬崖、深渊大泽,历尽凶险,才有机会“一览众山小”!
或许,“功利心”本身并没有问题,否则如何催人上进?只是拿捏度是否合理的问题。
三、作品的生趣
明代项穆《书法雅言·取舍》云:“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与欹;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终能纯熟,戒狂怪与俗。”一个成熟的书家并非只是技法纯熟,熟则习,习则俗。书法与写字的区别便是艺术需要熟而后能生。很多中年书家出于创作惰性思维、惯性动作而呈现出来的作品虽精熟有余而习气过重,更有陷于俗态者。黄庭坚有云:“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苦其灵符无程。纵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窃以为,习气是书家的必然产物,当习气弱化到不影响审美效果时,习气便成为风格。若习气泛滥于作品或创作流程,便是程式化的产物,去俗不远矣。
因此,熟是技巧,是积淀;而生是情趣,是意韵。作品中的“生趣”往往是对自己书写及审美习惯的一种挑衅。古往今来能成其大名者莫不熟后能生。一个成功的书家要经历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追求熟后能生的过程。
相对于投稿作品而言,老作者有不如新作者的,甚至老师有不如学生的,也就屡见不鲜了。可能就是我这次行书上而草书下的非偶然因素,至少不无关系吧。
来源:《中国书画报》书法版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