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林景辉先生谈国展投稿心得体会

2021年07月03日 22:45:221618人参与0

作者:林景辉简介:

1971年出生,福建惠安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石狮政协之友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泉州开发区书协顾问作品曾获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三等奖,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作品展三等奖,全国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全国奖,福建省第七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福建省首届“八闽丹青奖”金奖。作品参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艺术展,全国第二届草书艺术大展,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等。

 书法进入展览时代之后,便从传统的文人之间的雅玩变为竞争。三十年来,在这种竞争模式下,书法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与壮大。一些持传统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反对观点逐渐式微。尽管可能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是这种方式已经盛行开来,无法阻遏。毕竟,竞争是刺激事物进化发展最理想的催化剂。

这种竞争机制直接带动书法从业者必须经常创作投稿作品。在展览时代之前,创作的指向性往往并不特别明确,或随性随心,或应事而书。这种投稿创作在某些保守人士眼里,仍是“功利”之举。其实不然。投稿作品虽然带有“功利”色彩,但恰恰是这种指向性促使书法人必须施展平生所学体现于一纸之内,十分符合“翰不虚动,下必有由”的古训。况且,这种竞争是在越来越公平的机制下进行的,人人机会均等。就个人所见,展览时代催生了许多名家、名作。并且绝大部分书家的代表作都产生于展览之中。反观历代名家,能够以一幅代表作涵盖其书学的,似乎为数不多。

因此,投稿作品的创作堪比一项工程。准备工作从思考、切入、形式、内容、材质开始,打小稿、写初稿、磨稿,往往持续数月之久。倾注大量心力、时间与物力。对于一些书家经常能够一蹴而就的,不才只能仰望,实在佩服!此次应约要把一些对投稿创作的思考汇集成文,更是令我仓惶。大都难免老生常谈、落人窠臼。只好请专家绕路!

个人投稿创作一般以如下框架进行:

一、 外在形式

外在形式一般考虑五个方面。

1、设色。总体以朴素最上,古色典雅次之,豪华又次。按书写水平高下依次运用,屡试不爽。忌拼贴过于华彩,有败絮其中之隐喻。

2、章法。先求完整,复求茂密,再求生动。分间布白自然和谐,落款印章位置合理贴切,就可算完整。如果留白过多,则空洞无物。必须黑溢于白,实过于虚,才能有真力弥满的意象。再调和一些虚实层次、行间错落、大小展蹙,使之生动丰富,最为理想。

3、印跋。除常规的姓名章和引首章外,有些留白过于空旷或呈规则几何形状时,才需要加跋或钤印(最好是朱文印,白文少用或不用)。但位置大小须妥帖合宜。长跋最好用不同书体,可与正文互为补益。绝不能给正文减分,更不能喧宾夺主。用印水平太次也不行。

4、材质。尽量考究,尤其是精雅一路,必须极精良之能事。材质要与作品的整体风貌相得益彰。慎勿滥用毛边纸等投稿,过于粗鄙,评委一眼尽穿。

5、品相。成作之后,审度品相容易被忽略。材质薄者、透者、劣者、破者,可以手工薄纸托底。不宜过厚--易折。绝不机器装裱--无法重新揭裱。

二、内在精神。

内在精神主要关注三个层面。

1、技法。技法在传统里一般被界定为外在性质,因技法关系审美感受,故姑且归类到内在精神里。除了以上提到的章法以外,还要注意墨法、字法及笔法。墨法以润黑为上。枯笔不宜比例过大,容易浮躁;淡墨更需少用,多则伤神。字法首要平和,但不能过于平庸,尤其是大字,若将赵董之流简单放大,将必落选无疑。夸张、移位、错位、变形等,不能太过,一则合理度不好把控,二则涉及评委口味问题。笔法最是重要!专业优质的线条一般具备三个特征:笔力足、弹性好、韧度强。如能熟练驾驭,起止收拾干净,并流畅自然,敛之则古趣、放之则洒脱,最能打动评委。巧妙地平衡笔法的粗放与精微,精微见功力,粗放见性情,且能使一幅作品的立意展现许多维度的美感。所有四法必须令人觉得渊源有自来,不可横空出世、信手而挥。当然,也不见得如一些书友所认为的尽量单一贴近某家某帖,那是因为自由发挥的作品离 “谱”了。融合的难度很大,能胜任者不多,并且未必投稿。所以,展览中所见的纯度很高的作品,我个人认为是坏中选优,不得已而为之。

2、气韵。气韵即“神采”,“气”在表象、“韵”在内涵。这是一个极为抽象的议题,但也是决定作品格调与层次的终极标准。一般而言,见多识广的评委对于“气韵”的判断往往会超越作者所见,而“气韵”的生成必须通过书写之前的立意,而千万不要寄希望于“无意于佳乃佳”。因此,作者必须对擅长的技法产生什么样的审美气韵能有真正会心的判断,即会鉴赏;或者还能根据审美气韵的需要来整合自己已掌握的技法。就如擅长写赵孟頫的,笔力雄健、字态绝美,但章法、字法少变化,觉得熟习。若亦步亦趋,入展当然没问题,甚至也可以成家;如果得其姿态,而笔力不济,则近乎文征明、唐伯虎了;如能增加险绝之势、摇曳之姿,便可追米南宫;再能藏护起止锋芒,含蓄古雅,更是直逼书圣风规了! 因此,技法熟练,整合得宜即可略备气韵,则入展只剩概率问题。而对气韵的掌握不能简单定格在诸如“大气”“典雅”等泛化的形容词,必须扩充想象力,用更抽象的意境来写照具象的笔墨语言。个人以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对立意、造境帮助很大。另外,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对于作文思想的诠释,让书者读之恍如身受。

3、思想。上文提到的立意,主要多指书法本体。思想,是作品背后的故事。古人有“观其字而想其人”一说。凡是一幅有故事的作品,不入展都困难!但是,如何让评委觉得有故事,需要用心揣度。可以是老纸(四届国展瓦老的用纸据传是明代的道林纸)、留白(首届手卷展东莞邓木水小楷手卷,横额劈空留三分之一的大白)、内容(石开的书法作品“看看大海”与篆刻作品“长发哥哥”、张弓者的篆刻作品“有约三生: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形式(当下甚是流行的仿古碑拓片形式;或在作品留空处加拓瓦当、汉砖;或制作十分精美的册页等)……等等,奇思妙想,不一而足。这几年的展览提倡自作诗文,也是对思想性的重视与诱导,潜台词是不能为写字而写字。

二、 文本文字。

自从中书协评审增加审读环节之后,书写内容规范了许多。文本文字的规范性因此格外重要!

1、出处。文本尽量选择权威出版社书籍。“百度”虽然方便,但错讹也不少,不能贪图简便。结字尽量选择较为喜闻乐见的写法,生僻字风险很高。对于碑拓本增损笔画的释读,要谨慎应用。

2、繁简。繁简字的用法古奥难辨,但一些常见字的使用失当仍然是审读环节拿下的最大根源。因此,文字功底不错的必得谨小慎微,功底一般的可借助“中华书局”等权威出版物来减少错讹。一些历代名家由于从简从俗而化繁为简(如苏轼万物之“万”,米芾海岳之“岳”),决不能贸然套用,“无病无灾,胜于富贵”!

3、格律。十一届国展后,中书协要求作者写个人心得体会,笔者曾建议评审增加诗词专家审读,刚刚举办的“源流与时代”展览已经推行。可能施之于十二届国展。自作诗词者律韵不工、抄录楹联上下倒装,最常见的是由于版本或误读导致出律出韵的,即便蒙混过关,也是有碍风雅。因此,定稿前应反复审读或请高手鉴别。笔者数年前曾以一幅沙孟海集联“小窗多明使我久坐;白云如带有鸟飞来”书作投稿,定稿后细读发现平仄不符,而截稿时限已到,无奈只得再加小楷题跋注明。另有“不要人夸颜色好”(王冕《墨梅》)常被抄为“好颜色”,便平仄不符了,笔者多年前亦未幸免。

粗略概括而言,外在形式关乎作者的态度;内在精神关乎才华;文本文字关乎学养。古人强调“书内功夫书外求”,投稿作品浓缩了作者的态度、才华及学养,是对书法人当前创作状态的一次全面检阅。积极意义远大于负面因素,是书家保持良好的创作思考状态、形成战斗力的强心剂。即使是令人失望透顶的落榜,如果能从中归纳得失,调整自身,或许收益更大!最不宜将精力花在妒忌、泄愤上而自寻烦恼,恰似“愤怒的失败者”。每一个展览可能有几位幸运者,但几乎没有无辜者。所以投稿不可等闲视之,更不可望而生怯,要培养一颗屡败屡战的大心脏。我们常常会佩服一些已经功成名就的老书家继续投稿参加展览,如六届兰亭奖的金伯兴先生,耄耋之龄仍能获奖。让人联想到老将披盔、一线作战的气概。

一些粗鄙心得。经年累月,零乱支离:临篇缀虑,聊作茶资。

              (注:本文经林景辉老师同意后发布)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