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如何练隶书

2019年01月10日 14:13:143299人参与0

    临帖,这是学书的主要途径.学习隶书主要是临习汉碑以及秦汉简赎、帛书等墨迹。历代,特别是清人的隶书墨迹亦可作为重要参照资料。临帖路子正,方法对,可以稳步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书的过来人都有一种体会,如果走了弯路,再回头改正,那是很困难的.古人和现代的书家,对于临帖都很重视,有很多经验之谈.不妨先介绍一点:

    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否则无本.

    “早矜脱化,必面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

    “凡临摹须专力一家,然后以各家纵览揣摹,自然胸中膺袄,腕下精熟。”

    “学书未有不从规矩人,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及乎书道既成,则画沙,印泥,从心所欲,无往不通.所谓因签得鱼,得鱼忘荃。”

    “吾等学书,若不循规矩,则潦草率意,便无长进。”

    “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

    “临古人书,须抉人一步窥见其所以然而不袭其貌,方有悟人处。”

    “临古不可有我,又不可无我,两者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

    “临帖,不可不似,又不可徒似,始于形似,究于神似,斯无所不似矣。”

    “学汉魏晋唐诸碑帖,各各还他神情面目,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迫纯熟后会得众长,又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

    纵观古人这些临帖铭言,不外两点:一是要循规蹈矩,认认真真地临帖。二是不要泥于碑帖,要在熟临的基础上,采诸家之长,然后入神,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个性。临帖中形和神的关系,先要临象得形,然后逐步得其神韵,达到“离形得似”的境界.李可染先生学习书画的治学名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说出了其中的真谛。

    学习隶书与学习其他书法一样,在临帖过程中,应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

(一)选帖

    学习隶书,应首先考虑临习汉碑。汉碑有多种,多种风格也不尽一样,先临哪一种好呢?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一是个人的爱好。可以先多看一些碑帖,然后根据自己所喜爱的风格选择一种。比如喜爱端庄秀丽的风格的,可以选择《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华山庙碑》等,喜欢朴厚雄健风格的,可选择《衡方碑》、《张迁碑》、《鲜于瑛碑》、《西狭颂》、《景君碑》等。喜爱放纵态肆一路的,可选择《石门颂》、性寸龙山颂》、《杨淮表未改等等。但有些碑,对于初学隶书的人虽然喜欢,却不易早临,应在有一定的造型基础和掌握一定的笔法之后再去临,比较有利。例如有的碑帖,结体过于随意放纵,变化起伏大,规矩难循的,或因原石年代过久,风化过甚.字口模糊不清的,像是摩崖刻石类以及早期刻石等,都不宜初学。汉碑都是较早的刻石。其中的文字内容,不仅都是繁体字,而且有很多异体字,变体字.临帖,所临的是个什么字,怎样写的以及笔画的先后次序等,都应该知道。这些方面,就都要求有一定的文化和书法基础,都应该成为选帖时的参考因素。

鲜于瑛碑.jpg

    再一种选帖因素,是针对自己在书法方面的缺点或长处去进行选择,如自己笔力弱的,可以选择笔力雄强的碑帖,借以锻炼笔力,改变自己的弱点.自己腕力大,出手厚重的,选择相应的碑帖,则可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还有自己在结体、章法、文字水平等方面的基础、能力、习惯、爱好等,都可作为自己选帖的考虑因素和出发点。在这方面,如果能请熟悉隶书的书家,针对学书者的情况做些指导,帮助选帖就更好了。笔者认为,对初有书法基础者学习隶书,一般应选择结体严谨、用笔劲健、字口清晰的汉碑名品,这应首推《礼器碑》。此碑历来被认为是隶书极则,“千变万化不逾矩”。其次如《乙瑛碑》、《史晨碑》、《张景碑》、《曹全碑》亦为汉碑名品,极宜初学。

    汉碑的文字内容,大都是纪功颂德之类一般书风端庄典雅,气势肃穆,初学比较适宜。缺点是经过镌刻,点画用笔的笔意,微妙之处,难以刻得出来.这又是缺点。弥补这方面不足的办法,就是要从隶书的墨迹中揣摩领会.所以临帖过程中,也可选择较好的简腆和清人隶书墨迹看看。简赎书,因非书家所书,法度不严,初学者可以读,但不宜作为主帖选临。对当代人的隶书之作,亦应注意吸收其长处,作为临习汉碑的借鉴,但不宜作为范本临写。道理很简单,就是学书之道,应追本溯源,当代人的隶书也是出自汉碑汉简的。

(二)临帖

    临帖的步骤和方法,要根据已有的书法基础进行。最初级的方法叫做摹帖,即双钩填廓法。方法是用透明的薄纸,蒙在字帖上双钩点画轮廓,然后按轮廓填写.(亦可用透明纸在双钩的字样上填)镇”不是涂,实际还应在轮廓线的范围内用笔“写”,不周之处,稍加修整,以了解点画的大概形式。亦可这样摹一个,再在下面的界格中同样的写一个。再就是临写。方法是把帖放在旁边。最好放在前方临帖架上(文具店有售),这样看起来方便。对照着写。第一步先通临,即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临写一遍至多遍,以求了解碑帖的总体面貌,包括笔法、结体、章法,从中初步总结出该帖的点画大体特点、结体特征以及章法行气的规律。第二步,可以跳格对临。即上格对临,下格离开字帖背临同样的字,以加深印象。

    “临池之法,不外结体、用笔.结体之功在学力,而用笔之妙关性灵.0.结体和笔法是紧密相联的,美的结体是靠美的笔法来支撑结成的。但在临习时,仍可把二者分别作为专题有所侧重地进行研究和临习。所以,在通临的基础上,便可单就结体和笔画进行分临。隶书的结体有其鲜明的特点和形式,既不同于篆书的对称长圆,也不同于楷书的端正匀称。有些字的结体变化很多,有的同一碑帖中同一个字的结体都不一样.在临帖过程中,就要把不同的结体,分门别类,重点进行分析比较,偏旁错落,斜敬揖让,加以比较,指出特点,体会美之所在,相应地进行一些练习,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忌毫不思索地依样画葫芦的临帖方法。那样虽然临过多次,仍然留不下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创作中,一旦遇到碑帖上没有的字,便会束手无策。

    临习隶书的重点应当是笔画(包括笔法、笔势、笔意)。这也是应该进行重点分析研究,进行单项练习的课题。隶书的笔画特点很明显,正因为如此,有的初学的人往往看得容易,以为只要写出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的特点就可以了。其实这只是其外观形式。清人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汉人八分,笔锋中出,包括篆隶,极古峭劲拔之致,当知其用笔之意,刻励为之.最忌依样描摹,但求形似。古人于此法极深究,故气格高古,诚非欲多此一体,而炫其所长。”我们学隶书,对笔法亦应给以“深究”,以求得其“古峭挺拔之致”,发现其笔画的内涵芜隶书的特点是,每个字都有一到两个重点笔画,或带波碟的横画,或末笔竖画.或撇捺,甚及转折钩挑。这一笔搞好了,写出精神来,便可支撑整个字达到笔势结构的和谐统一所以也要重点研究,重点突破。笔画的内在美把握住了,在创作时就能得心应手,写出淳朴婉转、“气格高古”的笔意。欲得用笔之妙,就要揣摹其人笔、运笔、收笔的技法。一笔一笔地临写.临写中不能重笔,一重笔,则死板,更不能描头画尾,造出貌似的效果。一次不得,多写几次,便可逐渐得其要领,悟其奥妙。

    在理解并掌握所临碑帖的结体和笔画特点的基础上,便可进行“背临”。这是临帖的较高级阶段。就是撇开帖凭记忆背着写。写完后再翻开帖进行对照,纠正不对或不准确的结构和笔画.这种方法可以加深印象。与此同时,还可采取带字的临帖方法进行练习。即同一个偏旁或同一特点的字,照帖临一个,再背帖带出一个或多个同类的字.例如“门”字下可带出“问”、“闻”、“闭”、“间”等等类似的字.因为有些字,虽然同一偏旁,却往往因其余部件不同,在结体上就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变化.我们写字都有这种体会:有的字结构、笔画很难安排,好像绘画的构图,可以有多种安排,怎样解决?这种背临及字法的处理也是临帖练习方法之一。可以增强灵活运用笔画和偏旁自由处理结字的能力,达到自运的境界。

    临帖的最高级阶段,可谓“意临”。即师其意,不囿于迹,即绘画中的“物外得似,遗形取神”,即着重从笔意、书意这些内涵意蕴、神韵来临写。临出来的字,既有所临碑帖的笔意和神韵,又有自己的气质和个性蕴藉其中,初看不像,细读则韵味无穷。臻此境界,可谓“得鱼忘荃”矣。清人何绍基所临汉碑作品,最为典型。

(三)读帖

    读帖,或者叫看帖,实际上就是研究、分析帖。这是学习书法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方法。临帖是照着帖一个字一个字地攀写,自然要观察一笔一画的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读帖对所临的碑帖,从笔法、笔意、结构、章法到体态、神韵作全面的分析研究,通过细心观察、意会,求得比临帖时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更深刻的记忆。学书的过来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对于一部帖的奥秘和魔力,经常是要经过临、读,再临再读,反复多次,才能一点一滴地领悟到.清人周星莲说:“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据他说,苏东坡学书“尝将古人字帖,悬诸壁间,观其举止动静,心摹手追,得其大意”。黄山谷在《书论》中也说过“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可见读帖无疑是学书的好方法。读帖的方法和要求,不外细读和泛读两个方面.细读,就是对重点的碑帖进行仔细、认真地观察、揣摹,有时是针对临帖中碰到的问题,重点突破,以达到心领神会,点犀于心,甚至顿开茅塞,获得一次飞跃的进展.泛读,就是要选择多种隶书碑帖阅读、参证、比较、研究。汉隶碑帖很多,各种类型(甚至隶书以外的)都应该有选择地读一下,包括各种汉隶墨迹。清朝一代书家对汉碑研究极深,并能各出蹊径,自成面貌。而且墨迹比碑拓的用笔特点更能看得清,特别是邓石如、何绍基的许多汉碑临本,都应读一下。还应该提一下,隶书的最高成就在东汉。而汉代艺术都有其浓郁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审美特点。因而,如果能够了解一下汉代其他姐妹艺术(如汉画像石、画像砖、汉代雕刻等)的面貌,对于提高对隶书特点的理解,也会有所裨益.

    再者,近年来出版的书法大字典版本很多,这些书法字典每个字都有正、草、隶、篆各书体,而每一书体每个字都列出不同碑贴、书家的原字迹,是集中对照研究书体的好资料、好方法,不妨试一下。

(四)临帖中应注意的问题

    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临帖是第一步。“万事起头难”.刚刚起步,可能会碰到各种困难,发生急躁情绪.刚起步,也可能乏味。或见异思迁,这种帖还未吃出滋味,就浅尝辄止,另换一帖。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因而这时特别重要的是要坚忍不拔地坚持下去。一定不能撇开所临的帖,随己意进行所谓咧作”。因为这时对所选临的帖,还是一知半解,所谓“创作”实际是随意涂抹。还有的则急于求成,撇开所临的帖,拈过当代某书家的作品,临几遍,便去送展,等等.这些都是有害的。不仅耽误了时间,而且还会染上坏的毛病,把字写“俗”了.以后再想回到帖上来,会更为困难。学画中有句俗话:“人瘦复可肥,画俗不可医”,学书亦然。清人隶书诸名家,能以汉隶之神理,发时代之意趣,不是偶然的,是一代书家励志实践的结果。例如邓石如,“先学篆书五年,篆书既成,又学隶书,临《史晨碑》前后碑、《华山碑》、《百石神君碑》、授禅表碑》等各五十本,三年分书成。”(包世臣:《完白山人传》)又如何绍基,客山东时,临群L器碑》诸碑,以腕和而韵雅,有东汉风度著称。后到长沙又临《张迁碑》二百余遍,《衡方碑》、《史晨碑》数十遍.这种学书的毅力和实践的功夫,今人谁能与之伦比。上海的近代书家沈尹默临帖功夫也很深,数十年如一日,几乎没有一天间断过.所以初临帖时,要坚持闯过乏味和急于求成这一关。最好的办法是给自己规定必须完成的日课,按计划坚持临写。慢慢便会培养起兴趣,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史晨碑.jpg

    1、先入帖后出帖

    临帖,必须首先人帖,而后才能谈到出帖.人帖,简单地说,就是先临像,是学习书法传统必须经过的一步.所以,临帖第一步,务求临像。对于传统技法,就要首先用大力气打进你所临的碑帖中去。日课临字,不要贪多,但临的过程中要多揣攀,多思考。包括用笔、气势、神韵,一点一画的突破,久之自然精深有得,达到“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的要求。不人帖便无本.清人书家姚孟起还提出人帖时“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其实,目的就是为了专心把握全帖的精神真貌。真正把帖的特点吃透,学到手。即便原来有一定的书法基础,或者说有过人的学书聪明才智,在人帖阶段,也要用在“临像”上,而不可随意书写.

    人帖的目的是为了出帖.出帖就是在临像的基础上,吸收其他碑帖的长处,融会贯通,结合自己其他艺术素养,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面目。当然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时又“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所谓“有我”,就是要求写出来的书法作品,要有作者的主观因素和个性在内.古人对人帖和出帖的关系,有“因荃得鱼,得鱼忘荃”的比喻.通俗的说,就是用“纲”才能捕到“鱼”,捕到“鱼”以后,就不要再受“纲”的束缚了。这个道理用于理解人帖和出帖的关系是好懂的。当然,在临帖学书的过程中,哪一天人帖,哪一天出帖,不可能分得那么清,而“入帖”和“出帖”,“无我”和“有我”是一种辩证关系,都是相对而言,多数情况下是相辅相成的.但这道理以及临帖过程中要有侧重的阶段,我们是必须要知道的,以指导临帖的实践,不走弯路。

    2、注重功力

    临帖,首先接触到的是字的结体、形态和点画的形貌变化。这在临帖时固然是应当注意的,但决“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而更重要的是笔法,是“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这些则是更为内在的法,统称功力。隶书用笔的功力,应该达到浑厚雄健,典雅古朴,遒劲峻爽,英风俊骨;气势飞动流畅,庄重大度,意趣高逸蕴藉,清新自然,等等。要达到深厚的功力,必须进行长期刻苦实践的磨练。只要刻苦研习、探求,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不要看得太神秘,也不要掉以轻心.初学者见到书家挥洒自如,好像不费力气,实际上是儿十年的功夫凝聚在笔端。历史上的书家,刻苦学书的故事很多。三国时魏大臣,书法家钟群学书:“卧则以手划破,被为之穿”。东汉书法家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书圣王羲之“用心十五年,始工一永字”。庸僧怀素“种蕉数千株,以供挥洒”。这种刻苦学书的态度和毅力,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而且书法功力,还不仅来自苦练,还要通过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运动节律和其他姐妹艺术作为参照,从中受到启发,启迪性灵,开拓书法功力的深度.而且对书法功力的追求,既不像跑百米,也不像马拉松,有一个界定线。它需要付出一生的精力来追求。明人王铎“学书四十年后,遂成大家”.清人何子贞也有“无日不从平平安安,匝匝周周学去,其难于不知者道也”的体会。这里还必须提到,在学书的过程中,进步提高也是有阶段性的,有时也会暂时停顿在某一个水平上,老看着自己的字功力不够、不满意。甚至情绪烦躁、苦恼。其实这也是正常的.在学书的路上,按“一步一个脚印”的要求,是不实际的.有时就像走路要停下来,喝点“水”,吃点东西,再上路才有力量。有时一经突破,往往便是一次新的飞跃,出现新的面貌。碰到这种情况,一是回到帖中,悉心揣摹,求得新的认识;一是搞点迁回战术,从其他碑帖或其他艺术的形式美中吸收养分;或读点有关的理论文章,从理论上提高审美能力.这些都是突破的门路。决不可因一时碰到困难而失去信心,停顿下来。

    3、师法造化得忘形

    这个题目,也是前人学书学艺术总结出来的传统经验。意思就是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客观事物和生活,对书法艺术有所得,有所悟,达到“神遇迹化”的创作升华。比如王羲之观“鹅泳”,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怀素“夜闻嘉陵江水涛声”,还有“蛇斗”、“担夫争道”、“篙师行船”等,这些都是古人书家受到启发,悟到书法艺术上的客观事物。分析起来,这些事物中都包含着两种力的矛盾对立统一的道理,或者说都蕴藏着事物运动中的韵律美,和谐美。悟到书法艺术上则转化为功力美,结构美。比如“篙师行船”,就是船夫撑篙,篙的反力作用于船夫,又通过船夫作用于船,又作用于水的助力,这在船夫身上就兼着两对矛盾着的力的对立统一。这样不断进行,不是很美吗?“担夫争道”,则是说有弹力的扁担,作用于担夫的肩,使得担夫行路的节奏必须与扁担的弹力一致起来,这不是一种很有韵律感的节奏美吗?我们今天生活中,这类客观事物可以说比比皆是,就看是否善于发现领悟.如果把字写得像人在平地上走路那样四平八稳,就会显得死板。如果像杂技演员走在有弹性的钢丝绳上那样,既险又稳,既能保持重心,又有各种生动的动态,就会显得很有生气,很美.又,我们看到松枝的苍劲,就有一种美感,就可以联想到它在严寒中挣扎着生长的形象.看到春风对柳条的拂煦美,就能悟到柳条的柔性和其内在弹力等等。为什么书法富有功力的笔画给人美感,从这些事物中也许能有所领悟。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