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隶书书法特点

2019年01月10日 10:08:183481人参与0

隶书书法特点


    各种艺术的发展都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紧密相关的,都蕴含着当时的时代气质并集中体现着时代精神.书法艺术也不例外。汉代和魏晋南北朝这两个时代,思想、文化空前活跃,使书法艺术发生了两次飞跃性质的变化.而真正被人们认识其美学价值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一般认为是在汉末魏晋时期。汉帝国勇于开拓的气势、信心和力量,凝聚于有汉一代的文学和艺术,形成一种博大雄浑、古朴大度、典雅内涵的美学境界。汉隶,作为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也被认为是有重大意义的光辉灿烂的一页,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它上承秦篆古隶,下启章草、今草、真书。在学术上,它朴厚拙重,纯真隽永而又充满活力,充分体现了汉代艺术的时代精神,又开魏晋南北朝以及盛脚书法艺术之风范,至今二千载,典型犹存。

    隶书,在书法艺术上的美学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结体美

    隶书是古文字向今文字转化的中介字体,形体结构有质的变化,它来自篆,但和篆书的结体截然不同。从文字学的角度看,篆书还保留着象形字的遗意,未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范围。隶书则用笔画符号破坏了象形字的结构,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也就是通过臆造偏旁符号,混同了形体不同的字,同时也分化了形体相同的字.“强异使同,强同使异”,从而使汉字结体逐渐趋向规范化、程式化、定型化,结束了古文字的结体形式,确定了两千年来的方块汉字造型.它不仅为其后的章草、今草、楷书莫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今日通用的印刷体,提供了原始的模范。这是汉字继小篆后又一次商度的统一。然而这种统一,并非一种图图和束缚,相反而是一种自由和解放。从书法艺术的美学层次上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突破了小篆的均齐、对称的结字形式,为结字的活泼多变开拓了广阔的空间.策书结体内裹,抱成一团,是不可放纵自然的,也无毛笔的充分用武之地.小篆的圆转线型式样,也决定了其造型的局限性。从书法艺术角度说,一个字的结体犹如一幅画的构图,一方篆刻章法,虽然咫尺方寸之间,然经营起来却意趣无穷。书家可以通过调度参差、错落、挪让、疏密、呼应、收放,平中求奇,奇中有正,动中求静、静中寓动等等这些辩证关系和手段导演出无尽无穷的意趣。因此,我们说隶书结体的这种变化,对书法艺术是一次解放.为书家通过形体的变化注人主观意识内在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意趣,创造了必要的审美客体。

    其次,它易小篆的纵势为横势,化长体形为扁体形。纵缩横伸,中敛旁肆,更便于书家发挥软性毛笔的特点,创造出各自不同的风格。隶书书法特点。

    其三,它变圆转为方折.“篆贵圆,隶贵方”,把篆书的圆匀、均称的结字格局,变为横向波碟富有变化的方折格局.这使结体中又多了一种方圆对立统一的关系,为书家开辟了利用方圆辩证关系.创造结体和谐之美的又一天地。所谓“随倩而绰其态,审势而扬其威,每字皆成其形,两字各异其体.”所以说,隶书的结体美是体现隶书艺术美学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综观东汉碑刻,虽然都在同一时代,相隔几年、几十年,由于各碑的书写者的素质不同,在结体上也形态各异。《石门颂》的结体疏朗松散,《曹全碑》横画长而舒展,僻L器碑》中“鲁”字,“百”字知多少.莫有同者。《张迁碑》结构多变,颇不寻常,点画或横或斜,偏旁或大或小,错落有致,参差得体.如果再看一下西汉简犊和汉晋砖文中隶书的结体.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怕然也有劣品,过分做作),直至明清一代书家,如伊秉缓、郑谷口、金冬心、陈鸿寿等在隶书的结体方面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和审美意趣。而今天的书家也还在根据隶书的结体规律继续创造出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体态和风格。

隶书书法特点

二、书势美

    书法中的“势,是很重要的.“必先识势,乃可加工。”(张怀难语)何谓“势”,可以说是包括笔画本身及其他点画联结的总体形势。反过来,也可以说是众点画之间的联结关系所派生出来的用笔趋势与法度,即所谓“法不孤行,仗境方生”。一种字,甚至一个字的点画为什么要那么写,都是由这个“势”来的。举一个例子,比如《礼器碑》中的“长,字,写钩上面的竖画时就要考虑到它与捺的呼应,写钩的笔锋就有一种去穿捺上那一小撇的趋势,写小撤时又要有写大捺的准备……“势”明则“法”合,“长”字的这个“势”,就决定了其独特的行笔趋势和法度。

    点画是构成一个字的基本部件.当我们从书法的角度用这些部件组成一个字的时候,隶书的书势美,就会比篆书拥有更广阔的领地.隶书点画变化(与小篆比)一是变篆书用笔圆转而为方折。“篆用圆笔,隶用方笔,破圆为方而为隶书.”③二是横向笔画拉长,纵向的竖笔紧而短,横向笔画有的出现蚕头雁尾的波碟及挑法,这比篆书单一线型的原始笔法自由得多,增加了装饰美.三是撇与捺向背分开,并往往作为重点笔画予以突出.所有这些点画用笔的变化,比起小篆的粗细均匀,线条单一的笔画,从书法愈义上看,自然是一大进步,不仅使用笔技法上多了一个方折的角色,而且可以赋予书家更多发挥装饰美和强调个性的用笔自由,得以充分发挥用笔的才能,因而使得隶书的书势为之大变.大大丰富了隶书的形式美感和艺术感染力.在书法史上这个突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今天所以能够在用笔方面,纵横挥洒无羁无绊,历史地说,也是随隶书的形成与发展而变化过来的。由于隶书书势的这些变化,在用笔方面就有了藏露、偏正、收蓄、提按、轻重、波碟这些笔法和笔意,从而创造了汉隶书法的独特风范,使其具有了鲜明的特征和美学价值,博得历代书家的育睐.唐人张怀A誉之为“点画发劲,体骨雄异,作威投戟,腾气扬波,贵逸尚奇,探灵索妙”.清人傅青主说:“汉隶之不可思议处……初无布置得当之意,凡偏旁疏密,信手行去,一派天机。”“缓按、急挑、长波、郁拂八字,颇尽隶书之微。”包世臣认为:“北碑字有定法,而出之自在,故多变态……”隶书这种书势美,也表现在早期的隶书中.早期的古隶、草隶,如简赎、帛书、砖文等,同样是月舟”与笔“合”,有其朴厚灵透之美。今人有的“以画人书”,“以行草人隶”,兼追浓淡眼趣,或以长锋软毫挥洒,都可写出奇趣,又不失隶书“意”、“势”之美。

三、章法美

    明代书家项穆在《书法雅M)中说:“夫字犹用兵,同在制胜,兵无常阵,字无定型,临阵决机,将书审势,权谋妙算,务在万全。然阵势虽变,行伍不可乱也,字形虽变,体格不可逾也。’古人用军事家调兵布阵的比喻,说明书法章法的布局是颇有道理的.将要写的字联合成篇,则谓章法。如何布置得当,也是书法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隶书比小篆和楷书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隶书的结体比篆和楷活泼.参差起伏.巧妙多端.为章法的出奇制胜提供了广阔天地。所以隶书章法上的形式美可以说是独具风貌的。从两汉碑刻着其排列组合的基本形式,从大的变化讲不外三种:一是有行有列,纵横都较有规则的排列,二是有行无列,行距较规则,字距无定数的排列,三是行列不拘甚至字的大小也一意任之(这一种是比较少见的,如《君开通褒斜道刻石》)当然这只是就大体格式而言,而每碑每帖的具体格局布白,虽不出述规矩法度,却是点缀布阵,多有奇趣.有的紧凑,茂密森严,显得气势磅礴,颇有力度,呈现一种庄严美;有的排比有序,疏朗贯通,呈现一种自然空灵奖;有的则如“乱石铺路”,有众星丽天之美。我们现在看到的多是拓片或出版印刷物,只能局部看.如果看一下原石或整篇的拓片或摩崖石刻,则隶书章法的形式美感会更加明显。笔者曾看过山东各地的汉碑,这种印象特深。比如《张迁碑》局部看,排列虽不出大格,感觉却是歪歪扭扭,疏密不等,无律可寻.但观原碑,通篇上下,缓急措置,井然有序,雍雅大度,气势壮丽,美不胜收,使我们不能不被这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无名书家,在调度布局上的才能所折服。今日书法款式,比过去大大增加,或横幅、楹联,或斗方,扇面,更有长篇巨制,当代隶书书家在章法上也新意层出。有的洋洋数千言,洒落跌宕,灵透睿智;有的寥寥二三字兼以行草题跋款书,呈现出全新的意趣和风貌,大大丰富了前人的章法格局,为隶书的章法美谱写了新的篇章。

隶书书法特点 张迁碑.jpg

张迁碑

四、书意美

是指书法的精神或意态而言,是说书法内在的神采,相当于绘画中的神韵、气韵的含义。亦可以领会为画论中常说的形神兼备的神,多是指书法艺术的内涵美。因为比较内在,比较抽象,所以往往被学书者所忽视,论书也往往多讲“法”,而不大注重讲“意”。项穆在《书法雅都中称之为“神化,,“神化也者,即天机自发气韵生动之谓也。”“书如其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机械套用,完全以书见人.然书家的修养、气质、情操、性格,甚至一时的感情变化却都可以注人其书,通过“书意”体现出来,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达到不同的艺术境界。“张旭三杯草圣传,挥毫落纸如云烟。”怀素“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都是说书家的激情对书意的发挥是至关紧要的.孙过庭所谓:“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所谓五合交臻,神融笔畅,也是说主客观因素的对接和碰撞对书意所发生的影响。扩而大之,一个时代的艺术,有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蕴含其中,一个流派也有一个流派的神韵。神韵,这是我们民族传统美术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现在回到隶书来说,从西汉初的简犊、帛书,到东汉后期的汉碑刻所体现出来的汉隶的神韵,毫无愧色地体现着潇洒灵动,朴厚大度,气势磅礴,纯真隽永的有汉一代造型艺术的时代精神。因而我们应该从隶书的书意这个角度上去审视隶书的美学价值。试看书论家对汉隶碑刻的书意和神韵的评价:《乙瑛碑》端庄凝重,气象雍容;《礼器碑》道劲潇洒,清超自然;性寸龙山颂》遒劲豪放,极有气魄;《史晨碑》端庄严谨,古厚朴茂;《曹全碑》、《张景碑》秀丽超逸;《张迁碑》拙朴淳厚,骨力雄健;u石门颂》飘逸多姿,洒落自然。

    至于秦和西汉的简艘、帛书大都不是出于书家之手,多是信手草草无意为美,但有些也是书意极佳。这也许正因为是随意书写,草率急就,显得自然流畅不拘一格,流露出一种真挚天真、朴实无华的意趣。比如《睡虎地秦简》笔画肥、瘦、刚、柔相互为用,气势纵横奔放,浑厚凝重,变化多姿。又如M-延汉简》是汉武帝开发河西四郡时,驻兵边塞,当时军中官吏所书的墨迹,率意天真,行笔中流出大度雄放、潇疏萧散的边塞生活风貌和气质。

    济代隶书书家,或兼研金石文字,或兼为画人,多为名骚当时的文人墨客.他们有深厚的功力和文化素养,因而其书作多有浓郁的书卷气和鲜明的个性,格调高逸,书意清超.

    今人的隶书,在当代文化背景上形成全新的审美观念前,在改革开放的文化艺术氛围中,同样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影响。再加近年来历代书法资料大最出版,碑和帖的界限不再分得那么清楚.隶书趋向多元的格局的同时给隶书的发展带来新的面貌,创作出隶书崭新的颇具美学内在层次的书愈美。特别是较年轻的书家,当他们认识到书法作品要着重靠内在神采打动人时,更加注意书法的意象、意境、意趣这些体现书意的内涵因素,创作出好的作品。近年来举办的全国书展人选的隶书作品,风格不一,但都注意以丰厚的内涵感人。

隶书书法特点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