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视频网_名家书法学习课程
张建会:隶书追求古拙,但没有"清"就没有"拙"
隶书资源丰富,其挖掘的空间还很大,当下我们还没有完全深入地吸收开来。在隶书学习过程中,要潜下心去,来认真挖掘整合这一丰富的传统资源,且要深入、要吃透。汉碑和帖有所区别,汉碑经过刻凿...
4年前 (2021-01-14) 2412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何来胜|我的作品追求单纯宁静的质感
没有思想情感融入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没有语言技法的表达功能,情感也就无法得以真实的展现。书法艺术的情感表现是一项复杂的劳动,这种劳动既有来自物理意义的万毫齐力,又有来自心灵迸发...
4年前 (2021-01-14) 3195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吴振锋:艺术不能用“有用”或“无用”来衡量
艺术能带给人们什么?为什么说人人都应该懂点艺术?关于艺术的话题,笔者认为有很多的话可说,可探讨。上期,笔者为大家请到的是著名评论家、西安音乐学院教授仵梗以及著名画家、陕...
4年前 (2021-01-14) 2699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李守银 | 简论两汉隶书的发展演变及其艺术影响
汉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承启秦帝国而建,汉帝国在文治武功上又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政治领域汉武帝借助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思想文化并没有被限制住,没有被僵化的儒术所局限...
4年前 (2021-01-14) 5168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心灯点亮远方 ——书法家羊晓君的学书之路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羊晓君 羊晓君, 1964年生,浙江富阳人。他是农家子弟,没有让人羡慕的高学历,也没有值得炫耀的家学渊源,更不幸的是他先天身材矮小,眼睛高度近视。...
4年前 (2021-01-14) 2918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文华 | 如何高效临帖
一、临帖是在临什么临帖是每一个学书法者不可缺的功课,如何临帖是学书者都想急于解决的问题,而刘文华老师认为,在此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临帖是在临什么。他说,我们入门学古人的时候,就是把古...
4年前 (2021-01-10) 2404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冯印强新作欣赏
书家简介冯印强,字一甲,号悟玄斋主,1969年生于河南滑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第十届文代会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书协教育委员会主...
4年前 (2021-01-10) 12549人参与 0 名家作品欣赏
冯印强:当代隶书创作的机遇与突破
《中国书法》2020年06期当代隶书创作的机遇与突破作者:冯印强01汉代隶书难以超越隶书在汉代之所以辉煌,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文字的古今演变(隶变)基本是在汉代最终完成的,而...
4年前 (2021-01-10) 3216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灿铭谈书法临摹
【编者按】2019年12月28日,刘灿铭先生带领学生20余人参观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并举办“书法临摹”主题学术雅集,师生围绕主题展开学术讨论。编者根据录音整理本次雅集的基本观...
4年前 (2021-01-09) 2611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灿铭谈笔法:笔法指向“用”
4月26-27日,“存仁堂书法雅集第四回(己亥第二回)”在宁波美术馆成功举办。继“书法创作”、“风格定位”、“墨法”之后,本期学术主题为“笔法”,刘灿铭师生20人围绕主题展开学术交...
4年前 (2021-01-09) 2482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灿铭谈墨法
2019年2月26日,“存仁堂书法雅集己亥第一回(总第三回)”在南京举行。本期雅集以“墨法”为学术主题,刘灿铭师生20余人现场进行了讨论交流。现将刘灿铭教授的发言摘要附后,以飨读者...
4年前 (2021-01-09) 2389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灿铭谈书法风格
为传承和弘扬刘灿铭先生的治学之道和学术精神,繁荣和发展当代书法创作、教育和学术研究,我们以刘灿铭先生的斋号“存仁堂”为帜,团结同门,开展书法创作和学术交流等系列活动。2018年12...
4年前 (2021-01-09) 2378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灿铭谈唐楷
谈唐楷▫刘灿铭中国书法史上唐代创造了两个高峰,一是楷书,二是草书。楷书就是常说的唐楷,唐以后楷书走向衰败,至当代更甚。纵观当代楷书,取法唐代楷书的作品在展览中所占的份额比较少,这几...
4年前 (2021-01-09) 2349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灿铭:谈字法
字法即结构,是线条与线条之间关系的处理,或者说,字法是点画之间关系的呈现。基于此,线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结构靠线条之间的排列组合,这种组合要合乎传统,并在传统中寻找依据。字法是有指...
4年前 (2021-01-09) 2186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灿铭:书法的书写性
书写性是个大范围,它包括从临摹到创作整个过程,比如节奏、气息、情感、法度、思想、心性、自由、连续性,等等,甚至更多。具体到创作中,“书写性”缺乏主要会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用墨涩或...
4年前 (2021-01-09) 2774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灿铭:谈书法的势
历代书论中关于势的论述非常多,贯穿于汉代以后书法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也可以说,古代书法中包含着势,势存在于书法之中。书法是写字的方法,其本质是写字。但仅仅写字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把势加...
4年前 (2021-01-09) 2051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卢御晨专访 | 书法心得与您分享!
人物访谈1.感谢卢老师给我们这个采访的机会,阅读能为我们提供精神修养,而书法的临摹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创作素材,平日里,您更钟意于哪些碑帖呢?因个人的审美原因,喜欢二王一路的行草书,...
4年前 (2020-12-20) 3509人参与 0 书法名家访谈
卢御晨《书谱》视频讲解笔法(近2小时视频)
卢御晨《书谱》视频讲解笔法卢御晨简介:卢御晨,别署御尘,号白鹤山人,湖北省房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湖北省文联优秀青年文艺人才库成员。八零艺委会委员。湖...
4年前 (2020-12-20) 5382人参与 0 名家书法讲座视频教程
张天弓:文字之形体考
文字“形体”考 张天弓一、许慎的“字体”“形体”概念涉及诸多学科,特别是我们文字学研究与书学研究共用的一个术语。在现代,书学研究的“形体”本于文字学;在古代,...
4年前 (2020-12-17) 2933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张天弓:《兰亭序》20个“之”字为什么不同?
常有人赞赏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神龙本),说有21个“之”字,字字不同,变化丰富,为什么不同,语焉不详。此帖只有20个 “之”字,不是21个,的确字字生动,14个用捺笔,6个用反捺...
4年前 (2020-12-17) 3745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 搜索
- 师友题字
-
- 猜你喜欢
- 最新发布
- 最新评论
-
- 访客2025年03月20日
- 访客2025年03月14日
- 访客2025年02月25日
- CpjJwWHV2025年02月09日
- CpjJwWHV2025年02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