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尤其以楹联文化最为闻名。区内拥有“天下第一奇联”(四面山朝源观联)、“天下第一皇联”(明宪宗为江渊钦题“北极勋臣府;西川相国家”,现存江公享堂)、“天下第一长联”(钟云舫《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1612字)享誉全国。重庆市历史文化名人、民主革命思想启蒙先驱者,清末重庆府江津县人(现重庆市江津区)钟云舫(1847-1911),一生创作楹联4000余副,存世1850余副,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思想之深刻、题材之广泛、艺术语言之纯熟、格调之高雅,被世人誉为“联圣”。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思践悟***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联圣钟云舫及其作品在楹联史上的重要意义,推动楹联文化与书法创作的深度融合,用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江津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建设故事,决定举办“联圣钟云舫杯”第二届全国楹联书法展(以下简称:钟云舫杯)。现将征稿启事公布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一)主办单位
中国楹联学会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
重庆市楹联学会
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宣传部
重庆市江津区交通运输委员会
重庆市江津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重庆市江津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三)协办单位
重庆市江津区楹联学会
重庆市江津区图书馆
二、组织机构
(一)组委会
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等有关领导共同组成,负责展览的组织领导工作。
(二)评审工作委员会
由主办方依据评审有关规定,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负责展览的初评、复评、终评等工作。
三、征稿细则
(一)书写内容:提倡书写关于江津、联圣钟云舫的楹联作品(内容参考详见附件);鼓励自撰聚焦江津在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建设、交通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自然人文景观以及与钟云舫有关的楹联作品,自撰联需符合联律规则,书写他人联需在落款注明楹联作者。
(二)征稿对象: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均可投稿;落款名字需与身份证相符,化名重复投稿者不予评审。
(三)作品要求:需投寄作品原件,不接收非纸本类材料创作的作品,来稿请勿装裱;书体不限,来稿一律需附释文;单联尺寸不超过180cm(高)×50cm(宽)(竖式);需独立创作,如发现临摹、抄袭已在公开出版物发表的古今作品不予评审。
(四)投稿说明:每人限投1副作品。请在作品背后右下方用铅笔正楷注明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常用通讯地址、邮编、手机号。为便于准确登记,及时联系作者,请另打印填写《投稿登记表》(未附登记表作品不予评审),连同身份证复印件,随作品一并寄出。组委会根据作者提供的信息进行收稿登记。
(五)关于费用:免收报名等费用,限于人力,投稿一律不退。
四、评审要求
(一)本次展览评审委员会制定评审细则、评审工作流程和评委守则。
(二)本次展览共评出获奖入展作品200件左右,其中含:获奖20名,收藏费各5000元;入展180名左右,收藏费各500元。评审结束后,由主办方核对无误后,及时公布评审结果。
(三)为提倡艺文兼备,获奖作品均需为自撰联,文书俱佳,紧扣主题。自撰联严禁使用AI创作,一经发现将不予评审。参评作品必须本人真实创作,严禁代笔行为,评审结束后将随机抽查复试并公示。凡被举报者,经评委会现场考核核实,证据确凿,取消资格。
五、展览与成果运用
(一)展览开幕式拟定于2025年10月在重庆市江津区举行。
(二)所有入展、获奖作品编入作品集。
六、作者待遇和相关责任
(一)所有入展作者除给予相应收藏费外,颁发证书、作品集一本。
(二)自撰联入展以上作者即具备加入中国楹联学会的资格,重庆作者可直接加入重庆市楹联学会;非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的重庆作者获奖即具备加入重庆市书法家协会的资格,入展具备加入重庆市书法家协会条件之一。
(三)举办单位对投稿作品享有展览、研究、摄影、录像、宣传和信息网络传播,以及作品原件的完全所有权、使用权、展览权等权利。
(四)所有参赛作者视为同意以上条款,即完全接受本征稿启事全部约定或要求,所有来稿应当符合本启事各项要求。主办方对本次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
七、征稿日期
自征稿通知公布之日起至2025年7月25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八、收稿地址和联系方式
收稿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清平巷21号江津区文联
收件人:刁虹双、甘肃,电话:15223224177
投稿咨询电话:023-47688696。
附件:
1. “联圣钟云舫杯”第二届全国楹联书法展投稿登记表
2.书写内容参考
3.江津区情况介绍
4.联圣钟云舫情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