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国展面试文化考题曝光,这七大变化你应当了解……

2022年08月04日 20:21:371292人参与0

2022年8月1日至2日

中国书协有四场面试

在山东临沂举行

笔者通过与参加四场面试的

多位书友交流

详细地了解和复盘了

此次面试的考试内容

感到中国书协在面试考察上

有了一些新的动向和变化

值得关注

2022年8月1日至2日,中国书协有四场面试在山东临沂举行,涉及到四个早已公布入展名单的展览,分别是——2021“书圣故里•中国临沂”中国书法临书大会面试(以下简称临书大会面试);2021“中国书法•年展”全国行书草书作品展面试(以下简称行草面试);2021“中国书法•年展”全国楷书作品展面试(以下简称楷书面试);2021“中国书法•年展”全国篆书隶书篆刻作品展面试(以下简称篆隶面试)。

笔者因疫情等原因,选择放弃参加此次面试,但通过与参加四场面试的多位书友交流,比较详细地了解和复盘了此次面试的考试内容,感到中国书协在面试考察上有了一些新的动向和变化,值得在这里写出来,供广大书友参考,同时也便于大家理解中国书协的导向所在,进一步校正自己的学书理路和努力方向。

一、试题类型出现新变化

迄今为止,中国书协举办的包含有文化测试题目的面试,大约有四次。一是2016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八届新人展的面试题目,是写一篇创作感言。二是2020年在山东临沂举行的2019中国书法年展面试,题目是提供几十个简体字,要求写出其对应的不同的繁体字,并举出例词。三是2021年在乌海举行的2020中国书法年展面试,文化测试题目是给出一批成语,要求改正其中的错别字。第四就是今年面试的文化测试题目,首次出现了名词解释题和论述题。

比较而言,这几种试题难易程度不同,各有侧重:

——创作感言应该好写,但是评判标准可能会过于主观,客观性差,难以统一判卷标准,给后续评卷工作带来考验。

——繁简字转换和辨析题,客观性较强,也击中了书法界错别字频出的软肋,可谓是一击必中的灵药。

——成语改错,瞄准的还是最基础的文字、语词问题,属于文化素质中最基本的文字功底问题。

——今次的名词解释和论述题,其客观性和主观性各有千秋,但由此已超越了最基本的文字正误问题,开始大量涉及书法术语和书法史的内容,说明中国书协正在将文化素质的考察引向深入,这透露出中国书协非常明确、坚定不移的文化导向和学术指向,值得仔细体会。

二、考试结构出现新调整

1、本次行草面试、楷书面试、篆隶面试,每场考试内容均为:文化测试(四个名词解释+两道论述题),分值为30分;创作测试,分值为70分。两者合计为综合得分。

既强调创作能力为本,占七成;又考察文化素质,占三成。其实,这就是一个人要学好书法的最基本要求,从这一点来说,试题结构的调整更加合理。

具体的考试题目,我们试举一例,大家可以看一下:

楷书面试题目:

A、文化测试

(一)名词解释:

书丹、初唐四家、简帛书、漆书

(二)论述题:

1、米芾书法风格是怎样形成,以及对后世书法发展的影响

2、颜真卿楷书行书的代表作、特征,当时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B、创作测试

醉翁亭记或古诗

2、本次临书大会面试,与上面三场面试不同,不设文化测试,而是紧紧围绕临摹这一主题,要求现场复写入展作品中的临摹作品(不用复写入展作品中的创作作品),同时按照现场所给文本重新创作一件新作品。这样,现场就既考了临摹能力,又考了创作能力,可见临创转换是临书大会倡导的核心理念,只会死临帖是无法最终通过面试的。而展开来说,将临摹能力转化为创作能力,也正是书法学习第一阶段的核心问题,需要每位书友认真对待,坚决改变那种只临帖、不运用、把临帖当作书法学习终点的错误倾向,毕竟,临帖只是手段,创作才是目的。临书大会面试既考手段,又考目的,既考过程、又考结果,能够比较全面地考察出一个的真实书法水平。

三、考试时间更加紧凑,现场书写负担降低

以往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左右,相对比较充裕。以笔者曾经参与过的2020年在山东临沂举行的2019年中国书法年展面试为例,笔者答完全部题目,写完两件作品,仍有大约近一个小时时间。

根据参与者反映,此次面试考试时间,文化测试和书写作品全部合在一起,时间共约为2小时。有一小部分参与者会感到时间有些紧张。

本次考试时间的变化,其实因应了现场书写量的变化。

在以往的面试中,一般会要求现场书写两件作品(一是入展作品复写;二是根据新给的文字内容重新创作一件作品)。

本次面试,则取消了入展作品复写这一项,只要求根据新给文字创作一件作品即可。张怀瓘曾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其实一个人的书法水平怎么样,我想写一首古诗也就可以看出来了,面试只写一件作品,也足以检验应试者的真实水准。

对应试者来说,取消入展原作复写,则极大地降低了现场书写负担,可以给应试者更好的心理预期,更从容的应试状态。

此外,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技术问题,因为投稿时间和面试时间往往相隔一年,一些比较勤奋的入展作者,在这一年中广益多师拓展学习,可能书风也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所以在参加面试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点小小的担心:我跟一年前写的不可能完全一样怎么办?取消原作复写,只从创作作品来判断其真实书写能力,显得更为简洁有力。

四、文化测试更加突出学术指向,回归书法文化属性


以此次面试题目为例,名词解释主要有:书丹、初唐四杰、简帛书、漆书、摩崖、藏头护尾、内擫外拓、笔断意连、章草、提按、籀文、永字八法。


论述题,举例如下:

1.汉隶分为哪几种类型?说出每一种的代表作并对其特点进行描述。

2.试论唐太宗对中国书法的贡献。

3.请举出颜真卿楷书行书的代表作、特征,当时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4.试论米芾书法风格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对后世书法发展的影响。

5.列举宋代书法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从题目不难看出,一是书法术语,二是书法史认知,这两项,其实也都是学书者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书法术语是考基本概念是否清楚,书法史是考对书法发展演变进程是否了解,均属应知应会。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那种只写字,不看书、不学习的学书方向终将被摒弃;在认真研习技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书法的文化属性和学术指向,这才是回归书法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正确路径。

五、各书体测试更强调通识教育,不局限单一书体

在本次面试中的文化测试题目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篆隶面试不一定只考篆隶内容,楷书面试不一定只考楷书内容。如:在名词解释题中,篆隶面试考了永字八法,楷书面试考了简帛书和漆书,行草面试考了摩崖。

在论述题中,篆隶面试考了颜真卿,楷书面试考了米芾。

这充分说明,主办方更强调对书法史的普遍性了解,文化测试并不局限于某个书体。对书法史的贯通式了解,同样也是学书者必备的基本文化素养。

六、繁简转换能力隐含在考察范围内,识简写繁是书家必备功课

在本次面试中,创作题目需根据现场给定的文本进行创作。据了解,本次现场给的是古文和古诗,主要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放鹤亭记》《钱塘湖春行》《登快阁》等。

一般来说,古文可以用于多字数书写者使用,古诗用于写大字或对联者使用。

需要提醒的是,考试现场的古文古诗给出的是简体字版,创作文本提供简体字,在创作中便隐含了要求作者正确转化为繁体字的基本要求。对基本文字能力的重视,作为书法家的基本功课,仍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的书法创作要求写繁体字,这里就有一个繁简字转换问题,尤其是在一个简化字对应多个繁体字的时候,要特别小心,防止写错别字。所以这个创作作品除了考察书写能力,其实也隐含考察一个人的文字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做好功课,日积月累、锱铢累积地把基本文字功底打好,不要指望临时抱佛脚。

七、淘汰机制更加残酷,竞争更加激烈

从入展名额来看,本次各版块面试比较严格,篆隶、楷书、行草均为40个通过名额,临书大会60个通过名额。和获得面试资格人数相比,篆隶淘汰11人、楷书淘汰14人、行草淘汰8人,临书大会淘汰8人。淘汰机制更加残酷。

同时,在面试结果公告中还增加了这样一条:同一作者进入本届年展各版块综合评审前40名者,仅具备一次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个人会员条件。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作者同时入展了本届年展的篆隶、楷书、行草三个板块,且同时通过了面试,仍只算一次入会资格。这是对以往争议问题的一次明确规定。

不少书友纷纷慨叹,中国书协入会条件真是越来越难了……

时间仓促,就写以上这些,供您参考,不妥之处,欢迎各位师友指正。

最后必须要说明两点:题目是根据记忆写出来的,不一定完全准确;这里提供题目的目的,仅是为了广大书友研究学习之用,请不要用于任何商业目的。谢谢。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