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书法国展 » 国展行草书作品

【国展书家】汪荣胜 | 书法作品欣赏

2022年01月14日 22:06:082806人参与0

汪荣胜:生于皖南东至县,字兴达,又名荣渗,署号尧乡舜庐。2009年创办桃李书画教育机构。师从著名兰亭书家吴前琪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准),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及文章曾发表《书法报》、《青少年书法》等杂志。连续两年获《青少年书法》杂志专题介绍艺术成果,教育成果。

入展获奖:

2012年获"安徽首届临创书法展"入选奖

2014年入展"安徽省敬亭书风"展

2014年入展"全国屯溪农商行杯"书法大展

2014年被评“全国青少年第六届书法大赛”优秀教师

2015年被评"《青少年书法》杂志全国青少年书法赛"优秀教师

2016年被评"中国青少年文化艺术节”优秀教师(安徽区)

2018年被《青少年书法》杂志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2019年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




学 书 经 历

年少时每逢过年就见村里长辈提笔为邻里书写春联,甚是敬慕。稍长,尤喜仿人书画自娱自乐、寒暑不易、乐此不彼。

成年后进城谋生,在妻鼓励下做起了书画培训行业。同时,也满足了我好为人师的愿望。为人师,传道授业解惑!学识需渊博、专业技能需过硬,切不可误人子弟。于是,利用闲暇时光潜习本领,经常忘寝废食,教育学生孜孜不倦。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入展作品

为了教孩子们写好字,我把学习重点放在唐楷、魏碑上,兼习行草。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成果卓然。也许是教学相长的缘故吧,在此期间也入了几次省展,颇多欣喜,觉得辛苦付出总算有了回报。

当下国家的昌盛同时也给艺术行业注入了新的生机。艺术专业化需求日益突出,总觉自身水平不过硬难以立足于教学。

于是,放眼全国找名师,纵观书坛,名家如云、良莠不齐,而我倾慕的楷行草大家极少。

一次偶然机缘,得以师从兰亭奖名家吴前琪先生。老师为人平易谦和,其书洒脱飘逸,入二王、米芾,自然出新。教学上细致入微、方向明确,精准解读的每一个笔画都是对当代书法艺术的集中体现。

我喜“沉着痛快,风墙阵马”的米芾书风,从《蜀素帖》、《苕溪诗》入手,扣准用笔技巧,加大练习力度,心摹手追。扩大书写技法信息量的同时兼习古今书论。所幸前期学习中积淀了一定的基本功,进步可谓日新月异。

临帖容易创作难!其实临帖与创作是两个概念,为了解决临创两张皮的难题,又接着大量临习米芾手札。还是老规矩,单字突破,熟练后通临三遍创作一次其他内容,如此反复,尽量做到临创一体化。

十二届国展讯,本着试试的想法。确定小行草后,再参照历届国展范例,选择《黄庭坚书论》文,用假手卷章法,作品取法米芾为主、二王为辅,加以手札元素,为了突出书写性并融入了一点己意,同时强化粗细、大小、疏密的对此,体现出以小见大、自然干净的艺术效果。两千多字,每字校对过文字关,交叉分段打小样,复写稿,最后用复写稿作范本,一次性书写完成!

投寄作品后,原本试试的心态使我很平静,入展欣然,不入展也释然。当接到面试信息时还是使我激动不己,毕竟国展在我心中份量很重,五万余件投稿作品仅取千余,竞争激烈程度非同一般,而且大面积抽查评审也是创历届国赛之高。八百书法大军齐聚宝鸡,有幸忝列其中,实乃幸也!

国展落下帷幕,自知水平限,不以此忘形,当以此展为契机问鼎同道师友。收获之余,回顾所学,也有些心得与体会分享诸君:

取法

学习书法路子取法要正。董其昌说:“学书不临古人,必堕恶道”!以自己喜欢的经典大家为范本,专习一家为突破基点,然后遍习诸家才能脱颖而出。不可亦步亦趋做古人奴隶!在创作上可以从基础上略微体现一点自己的个性;

笔法

技法精到是艺术根本。王僧虔说;“纤微向背,毫发生死”,又有云:“学书如绣女绣花,偏一针枝丫变形”。一件成功书法作品笔法是关键,反之,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枉然。并且还要具备流畅轻松的书写性,即不刻意描画,机械死板,应突出技法上自然、气息舒展;

字法

字法在书写中最为关健。古语云:“书家之结字,画家之皴法”!一件好的书作可以怎么写,不可以怎么写,书者心中至少要有一字多写之法,都与传统有关。字法的生命重要是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所产生的,并且信息量很大的基础上有个人的创造性,如此创造出新就是传统基础上的经典;

章法

章法是一幅作品构成的完整印象。无论什么书体,应做到行行有变化、字字有呼应,其中要表现出轻重、疏密、大小、曲直、连断等矛盾关系。还有纸张的选择、墨色的变化、标题与款字、印章的点缀……无一不是章法上整体视觉效果的审美需求!

汪荣胜写于尧乡舜庐,2019.11.


汪荣胜入展十二届国展的行书

编辑

作品局部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安徽汪荣胜入展十二届国展的行书作品《<黄庭坚书论》摘抄》创作手记:

吾自幼喜书,半耕读十余载,不惑之年家境好转,遂师从兰亭书家吴前琪先生习书。倚米元章为重,其字体势多变、线条峭拔、节律跌宕,感其风樯阵马、沉着痛快,而魏晋法度整然。闻十二届国展讯,颇为心动,因不善词文,故择黄山谷书论抄录。选用上乘复古宣,形式上扬长避短、认真经营,章法上疎与密,意境绵延。地下室书斋偏僻无人扰,独自纵情快活,无限发挥。因字小而多,尽量不夸张、不做作,脱俗自然,竭力表现出书写性和书卷气。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