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十七位当代篆书大家谈篆书【值得收藏】

2021年06月26日 22:07:4118931人参与0

樊中岳 1943年出生于武汉,系湖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协会员,华中师范大学书法班导师。

        师从谷有荃先生,于字学、印章、大小篆章草不遗余力,数十年的辛勤耕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艺风格。近年著书立说,研究、普及、传承、抢救“合文艺术”,探索创作了百余件有“合文”的书法篆刻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所著《书法篆刻工具丛书》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编辑出版奖三等奖。出版有《樊中岳书法篆刻集》《樊中岳章草〈大学〉》《樊中岳“二十四孝”书法篆刻作品集》《合文·书法·篆刻·传承》。2012年7月,“樊中岳‘二十四孝’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书法篆刻艺术展”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展出。

  学习篆书大家谈 · 樊中岳

       习篆当从小篆开始。《说文解字》分部归类的540个部首,是构成小篆字形的基本单位。小篆的偏旁部首与现在通用文字的繁体偏旁部首基本一致,可以说只要我们了解和掌握了篆书偏旁部首,百分之八九十的汉字都可以用小篆写出来。总之,认真理解和熟练掌握部首,不仅对汉字的构形规律有帮助,而且对识读篆书、研习篆法也大有益处。

篆法漫谈二题

□樊中岳

       一、篆法歌中的乐趣

       小篆以前的文字属古文字范畴,今天通行的汉字与篆书形体相距甚远,今人不易识读,所以说篆法还是较古奥的。为更好地识篆、记篆和用篆,前人根据篆法规律、篆书特点,编过不少歌诀,如元应在编撰的《篆法点画辨诀》、清朱之蕃的《篆书偏旁歌诀》、清沙青岩的《篆法百韵歌诀》等。上述歌诀,读之上口,易于记诵,是习篆入门较好的参考书。

       笔者在习篆之初,不仅从《篆法百韵歌》等歌诀中获益良多,而且对几部歌诀有过认真地学习与研究。多年来,在书法篆刻学习、创作及编著工具书的实践中,我对篆法有了一些认识。我以为,虽说篆法既古奥,又生涩,但当你认识到一些规律及篆法常识,从中梳理出有趣的篆法歌诀及碎片时,那真是其乐无穷。2012年,多篇“篆法漫谈”刊发在《书法报·老年书画》,时隔几年,我仍在享受着“篆法歌诀”的乐趣。今摘抄几个碎片,与同道共勉。

       说说部首,“知部首便能作篆,懂篆法方称书家”。这句歌诀用了较大篇幅,分上下两节讲述。以“金”“木”“水”“火”“土”五个部首各写四句顺口溜并附图片,说明这个话题。顺口溜的前两句说的是知部首可“拼凑”为篆,后两句说的是切不可以部首“拼凑”作篆,强调了了解和掌握篆书部首的重要性。

       习篆当从小篆开始。《说文解字》分部归类的540个部首,是构成小篆字形的基本单位。小篆的偏旁部首与现在通用文字的繁体偏旁部首基本一致,可以说只要我们了解和掌握了篆书偏旁部首,百分之八九十的汉字都可以用小篆写出来。总之,认真理解和熟练掌握部首,不仅对汉字的构形规律有帮助,而且对识读篆书、研习篆法也大有益处。

       例如“水(氵)部”。“‘洗’(图1)澡先有‘氵’,氵、喿可为‘澡’(图2)。‘淘’(图3)字作兆、氵,氵、匋不为淘”。这句歌诀作者的立意是让大家知道“淘”字的准确写法,这个字写错的人不少,因为好多书家不大知道篆法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约定俗成”,按规矩“淘”应篆作“洮”。

       说“贼”字,“杀人越货贼本性,莫将尖刀误作人”。这句歌诀的立意是“贼必有刀”(图4)。《说文》:“贼,败也,从戈,则声。”而上海一家出版社出版字帖中的“贼”(图5)字似乎是“人”,古今书家也往往错写作“人”(图6)。清人莫友芝、杨沂孙、徐三庚写的篆书“贼”(图7-9)必有刀,篆法准确。

       说“善”与“语”,“恶‘语’伤人少开口,‘善’言有益不嫌多”。善言是一种美德。“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有趣的是,在篆书的研习中,发现了一个巧合的情节。恶语的“语”(图10)字可以少写一个“口”,善言的“善”字虽说字面上无言,而篆书可以写一言(图11)、二言(图12)以至三言(图13)。作者是想借“恶语有害,善言有益”的道理,突出“语”与“善”几个篆书形体的写法。不过,“语”字少一口的写法大多用于大篆之作,写小篆还是有口为好。

       二、“一字之师”说“洪”字

        本来,“一字之师”的成语故事讲的是唐代僧人齐已对诗文很有兴趣,齐已的好友郑谷也是诗人,一天,齐已携所作诗请郑谷看。郑谷读到《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这句诗时,对齐已说:“梅开数枝,就不算早了。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更妥帖。”齐已听了,惊喜叫道:“改得太好了!”恭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人们知道后,就把郑谷称为齐已的“一字之师”。

       这里将“洪”字比作“一字之师”,看看作者是如何向先贤学习篆法的。赵孟頫书《六体千字文》第二句“宇宙洪荒”的大篆“洪”(图14)字,因为钟鼎铭文中无“洪”字,而《说文解字》“共”(图15)字的古文可以借用,作为“洪”的“共”声部分,然后加“氵”部,“洪”字的大篆名正言顺地立形了。从赵孟頫书大篆“洪”字我悟出了一些道理,我们无论写小篆还是作大篆,在没有篆书的情况下,可以借用古文、籀文或小篆作为篆书的构件,书写一个合乎篆法的新篆书,在篆法中,像这样孳乳而派生的篆书比比皆是,如“古”字孳乳为“故”,“每”字孳乳为“敏”等等。

       当代书法篆刻家谷有荃先生是一位对文字学颇有研究的大家。《谷有荃书千字文六种》其中有一体是大篆,他写的“洪”字没有借用赵孟頫书的大篆“洪”,而是另辟蹊径,创作了一大篆“洪”字(图16),此字合乎篆法,别有意趣,令我油然而生敬。我查阅不少资料才明白,谷有荃先生创作的大篆“洪”中的“共”,原来是借用了《金文编》164页“共”(0416号)字十三个铭文之一的“酓忎鼎”(图17)文字。谷有荃先生创作造型的“洪”字使我们懂得,如果再写大篆千字文,《金文编》中的“共”字,还有十二个铭文可以借用。

       如果我们的篆书作品中要写“供”“拱”“珙”等字(均无大篆),《金文编》中的“共”字都是可以借用的,当然“供”字可别忘了加“亻”啰。

  赵山亭 楚风草堂主人,1963年7月出生,河南方城人。现任西部战区陆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创作员、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书协篆刻委员会主任,曾任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大展评委。

        研习多种书体和篆刻,风格多样;潜心研究古文字特别是楚系文字,尤擅长楚系文字书法、篆刻创作。作品曾参加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中国美术馆篆刻艺术邀请展、中国当代篆刻艺术大展等国家级展览20多次;获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第四届全国楹联书法展全国奖、第二届流行书风征评展铜奖、全国篆刻艺术展览银奖、全国隶书学术讨论会三等奖等;书法、篆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书法作品被中南海、八一大楼、广东美术馆、江苏美术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收藏或刻碑。出版有《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赵山亭》《中国书坛实力人物·赵山亭·草书卷》《楚风流韵·赵山亭书法艺术作品集》《水浒一百零八将图赞》《水浒英雄大观》等。被中国书协表彰为“2011年度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

学习篆书大家谈 · 赵山亭

       楚系文字,有的字态意象活泼浪漫,结体捉摸不定,透出一种狂放自由之象,笔随意至,运笔已能熟练运用抑扬顿挫转折等笔法,藏锋、露锋均有法度之妙。有些温和优雅,姿态雍容华贵,初具古隶意味,有些楚字使人感受到一种娴静中有爆发力的动感。楚简方面,其字由于受长条竹简所限,字形无法向左右拓展,故主要向上下伸展,字形常常是左斜上纵,有时也作扁形处理

楚简帛书临创略说

□赵山亭

       从出土批次和数量看,楚系文字无疑是战国文字之冠。主要有:长沙五里牌楚墓竹简、长沙仰天湖楚墓竹简、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江陵望山楚墓竹简、荆门包山楚简、荆门郭店楚简、曾侯乙墓竹简、信阳楚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等。

        楚系文字,有的字态意象活泼浪漫,结体捉摸不定,透出一种狂放自由之象,笔随意至,运笔已能熟练运用抑扬顿挫转折等笔法,藏锋、露锋均有法度之妙。有些温和优雅,姿态雍容华贵,初具古隶意味,有些楚字又使人感受到一种娴静中有爆发力的动感。楚简方面,其字由于受长条竹简所限,字形无法向左右拓展,故主要向上下伸展,字形常常是左斜上纵,有时也作扁形处理。从美学角度而言,这一个个虽独立却有行气,字不连却意气风发、神采贯之的楚字,或雄强古拙,或优雅娴静,耐人寻味。有些带隶意的字,虽不如东汉的隶书成熟,但其拙中见秀、巧中见拙的韵味,鬼斧神工、凝脂美玉般的神态,反而是成熟隶书所缺少的。有些楚字虽是篆书,却依然活泼自然。结体或方或圆,或长或扁,或大或小,或作不规则形,全在不经意中,楚人远在晋人之前已具有了逸笔草草的神韵。历史渊源与风尚习俗积成的下意识这个神灵,加上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情感,楚人由此获得了书法风格上永恒的独创性,成为一种自觉而独立的楚人书法艺术风格。所有这些,都将对当代乃至今后书法艺术创作有所启发和裨益。

        六国文字废弃、失传两千余年,直到近百年来才不断出土,这对于从事篆书、篆刻、古隶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个福音,也是当代书家应该感到庆幸的。笔者于二十年前开始关注楚系文字,尽个人微薄之力广搜博览,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梳理、对照、甄别和订正,以从中寻求结字规律。同时,还及时将研究成果力所能及地在自己的篆书、篆刻创作中加以应用。实践使我认识到:楚系文字有着其它系文字、书体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楚系文字的研究及其艺术创作,也是大有可为、大有潜力、大有前景的。

        当前的书坛,已开始逐步向追求高境界审美意趣的方面发展。以篆书、篆刻创作为主的书家,开始摆脱秦小篆的刻板与柔弱,进而从个性张扬、古拙朴茂的春秋战国乃至商周时期古文字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创作形式和意趣,使书坛面貌为之一新,不时涌现出专擅的书家。虽然楚系文字出土批次多、数量大,但是其可用单字较少,一首诗乃至一副对联,常常很难凑齐去书写;另外,其与西周和秦文字多有不合,认读十分困难。为克服这些困难,笔者在大量搜集、整理、临摹楚系文字的同时,还将同期其它六国文字包括各小诸侯国文字与已见楚系文字进行反复比较、论证。既可从纵向了解其发展演变轨迹,又可从横向发现其相互影响的痕迹,总结其规律性。自宋代以来的书法史,只有各书体概念内的流变,而没有产生新的书体。大量古文字资料的不断出土,将会为相对沉寂的书法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楚系文字的形体演化,如同其它六国文字一样,也是殷周文字形体演化的继续。殷周文字形体演变的某些规律,诸如简化、繁化、异化等,在楚系文字形体演化规律中也得到充分体现,而且由于地域的差别,这类变化表现得更为突出。楚文字因时代、地域、书写个体的不同,每个字会有许多不同程度差异的变体。文字尚未定形,有时多一笔少一画较为随意。楚系文字与秦小篆相比有以下特点:一、与小篆相同,如“祀、社”等;二、与小篆相近,如“祭、祖”等;三、结构不同,音义一致,二者互为异体,如“旌、旗”等;四、结构相同,记录的音义不同,如“含、吟、今”等;五、楚文字已分化,小篆未分化,几个楚字相当于小篆的一个,如“尝、令”等;六、楚文字未分化,小篆已分化,如“小、少,问、闻,听、声、圣”等;七、楚用假借,小篆已代之以形声,如“胃、谓”等。以上这些,都是在研究、利用楚系文字方面,必须加以重视的。

        随着新的楚系文字资料的逐渐公布和新的考古发现,新的楚系文字研究成果的不断面世,楚文字在书法、篆刻方面的研究应用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体现出更大的艺术价值。

仇高驰 1964年出生,现为中国书协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协常务理事,徐州市政协常委,徐州工程学院书画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浅谈篆书的临摹与创作

■仇高驰

篆书的历史距度,造成了我们理解与判断上的隔阂。古代书论中有关篆书技法的内容相对较少,当代又缺乏具有权威性、专业性的系统而实用的篆书技法方面的研究,篆书创作相对其他书体一直难有起色。因此,关注当下的篆书创作与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了。今从篆书的用笔、结字、用墨和章法几个方面,谈谈对篆书临摹与创作的肤浅认识。

  一、用笔。孙过庭《书谱》说:“篆尚婉而通。”准确揭示了篆书用笔的笔势和笔画质量要求。书篆唯有中锋方能立骨,笔画圆实劲健,畅达无碍,此乃正宗古法,风格神采所系。篆书的捉笔须掌虚而指实,运笔讲求中含内敛,使力藏于笔画之中,气息浩浩绵绵,首尾贯通。实笔,重、缓且墨浓;虚笔,轻、速且墨干。只有虚实互现、润燥相生,方得篆书毛、涩、松、畅之效果,篆之节奏、气韵呼之欲出。

  二、结字。历代书家大多把秦篆奉为圭臬,取修长的纵势为体貌,笔画停匀对称,结体疏松。萧退庵认为篆书“必须能写得方,写得扁,方是好手”,可谓发人深省。个人拙见,书篆时,应以方楷一字半为宜,篆书字势应该追求端庄雅正,展纵间兼取横向之势,便能于字内字外得舒展跌宕且又顾盼生辉之姿。同时,要善从汉碑篆额去感悟,以“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能容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疏为风神,以密为老气,这样就能做到随方就圆,长扁适度,无所不宜。

  三、用墨。习篆须掌握墨、水、笔三者之间的关系,应浓而不滞,淡而有神。如此,笔画方能干而寓润,湿而见笔,达到润燥相生的效果。切忌忽浓忽淡、忽燥忽湿。简言之,用墨应以自然和谐为要。同时,墨法必须要服务于笔法、章法的具体需要,力求整体协调统一,更好地表现书家主体的雅意与情思。

  四、章法。胡小石论章法云:“一为纵横行皆不分者,二为有纵行无横行者,三为纵横行俱分者。”由于篆书可塑性相对较弱,特别是小篆字形又不可有太大的变化,因此无论采用何种形制,都似以“纵横行俱分”为宜。这样的章法看似简单分割,实际并非如此,因为它缺少了藏拙补缺的遮掩,对技巧的要求反而更高。同时,要多从其他书体的章法中汲取可资借鉴的东西,在保持整体和谐的前提下,做到字形参差错落,线条粗细变化,以此来彰显个性,日积月累,必渐臻上乘。

  篆书创作,是诸要素“共鸣”的结果,若想达到“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于徘徊”的理想状态,唯有“精熟”二字。不可否认,书法艺术的高境界,的确不是仅仅依靠“精熟”就能达到的。从习篆的本体要求看,尚要有文字学、文学、美学以及相关的艺术理论作支撑。但这都是以技法的精熟为前提的,舍此,任何美妙的想法都是徒然。所谓的若不经意,挥洒自如,那是技法极为熟练以后的放松,是境界的体现。书法史上的不朽之作,无一不是超人的技法和独有的审美内涵所共同营就,不下苦功,难知其中甘苦。

张桂光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书协理事、篆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书协主席,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精一体博览百家

■张桂光

篆书是中国书法的五大书体之一,它实际上是古文字的代称,通行的时间甚至比今文字(含汉隶、今楷与行、草)还要长,应该有与其他书体不同的分量。其内部的线条与结构变化,不仅十分丰富,而且流变线索十分明晰,对理清各种书体用笔结字的来龙去脉有重要帮助。篆书位居文字发展的源头,字形更能体现造字的本意,对形义关系的准确把握,及在创作时对字形结构的调整也会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启迪,所以,篆书的学习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由于篆书退出实用文字领域时间较长,人们大多感觉生疏。长期以来,人们对篆书的了解,多局限于小篆,在古文字材料出土日益增多之后,眼界才逐渐拓宽。当下年轻人对篆书的了解,多局限于大奖大赛中流行的几种风格,其余的往往知之甚少,这自然是很不够的。

抖抖篆书的家底,十多万片殷商甲骨、一万六千余件商周铜器铭文、数千枚竹简以及大量铸刻在玺印、货币、陶器、石器上和书写在缯帛、玉、石上的先秦文字,还有为数可观的秦汉金石、简帛篆文,粗略统计,已不容小觑。仅论甲骨,用笔即有追求线条圆转均衡、追求毛笔书写效果、追求刀刻味道三大类型,风格也有雄浑、谨饬、颓靡、劲峭、严整等多种差异;再看金文,铸款与刻款风格迥异自不待言,就是同属铸款的,商与西周早、中、晚都各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而商代《乃孙作祖己鼎》之雄强与《小子蒚卣》之婉约、周初《天亡簋》的质朴无华与《方鼎》的娟秀圆转及《大盂鼎》的严整庄重、周中期《墙盘》的规整与《格伯簋》的散漫、周晚期《毛公鼎》的雍容与《散氏盘》的奔放,等等,区别亦显而易见,而同为刻款的,吴、越与齐、楚、中山诸国的铭文,虽都精雕细刻、精致可人,但从用笔结字到姿致神态也都各有各的精彩;至于简帛,虽同属毛笔直接书写,然晋国的石简、楚国的帛书、曾国的竹简都各具特色,楚国的信阳简、望山简、包山简、郭店简、新蔡简、上博藏简、清华藏简也异彩纷呈。就是郭店简中,《老子甲》、《老子乙》之规矩,《老子丙》、《语丛二》之精致,《成之闻之》、《尊德义》之灵动亦各异其趣;再如石刻,《石鼓文》的凿与《中山王陵守丘石》之刻即形成鲜明对照;这样的一个艺术宝库用五光十色、绚丽多彩来形容,是一点都不过分的,不充分利用,十分可惜。

应该指出,出土的古文字材料都是这些书体发展到最辉煌时期的产物,无论结字用笔抑或姿致神态、个性风格,都有丰富的内涵,代表了这些书体的最高水平,是我们学习的最好范本,大家不是常提“入古出新”吗?各人凭自己的性格爱好从宝库中选取一个范本,循先专精一体——后博览百家——最后写出自己的风格的步骤去努力,我相信,前两步的“入古”做好了,第三步的“出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专精一体,自然要对所选范本作认真、细致地临摹,力图从用笔、结字到精神面貌、姿致神态都有精准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学会按有关规律对一些范本上没有而实际创作需要用到的字进行合理的拟补,以达到对埋藏地下几千年的文物作“复原”的基础上加以激活,使之为我们今日的创作需要服务。

博览百家,是因为任何一种字体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有各自的长处,也都有各自不足的地方,通过博览,按自己的理解拿别家之所长,来弥补自己所学那家的不足,取精用宏,使之更趋完美,这是形成自身风格的重要一步。

有了专精一体的基础,又有了能汇百家的见识,写出自己的风格就水到渠成了。

当然,从长或扁、伸或敛、正或侧等角度观察把握字形特征应该不难,但如何通过毛笔与宣纸的作用将竹上书、石上书或铸铜、凿石、刻铜、刻石甚或风化剥蚀的效果表现出来则似非易事。字形的拟补更是涉及用笔、结字及文字学等多方面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在当下急功近利的浮躁社会,肯这样下工夫的人不多,但有志者也是有的,大家选好范本,通力合作,精心研摹,一定会把篆书的传承做好。

包俊宜 1956年出生于贵阳,现为中国书协理事、篆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贵州省书协主席,贵州省政协委员,贵阳市文联主席。

未 来 的 形 式

——大篆书法漫议

■包俊宜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时至今日,五体书早已完成了文字演变的历程。在书法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当今显得既充满信心又备感艰辛。在各种艺术形式中,书法既是艺术中的独行僧,也是最难把握的一种艺术。在憧憬我们的创作时,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却很清楚,当今的书法道路越走越窄,超越前人似乎已经不大可能了。然而,在各种书体的创作中,大篆书体留下的创作空间却要广阔得多。从源统上讲,甲骨文之后的金文,直到清末、民国初年才得以大量出土问世,绚丽斑斓的色彩为当代人欣赏。也正是由于出土较晚的原因,唐、宋、元、明时期没有产生书写大篆的成就卓越的书家。我以为,这正是当今研习大篆书法者被上天赐予的极难得的福分。如果大篆也有类似王羲之颜真卿这样的大书家书写过,那么这种绝唱就使得今人再无机缘去探秘这一艺术形式了。

  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中,继承传统无疑是必经之路,吃透传统是事半功倍的不二法门,开拓创新是终极追求,学习大篆无疑也是如此。面对两周金文,面对《大盂鼎》、《何尊》、《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它们精彩绝伦,或朴茂沉雄、瑰丽凝重,或雄奇峥嵘、凝练肃穆,研习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体验和交融互动的历程,这是最惬意的时光,作者的书写心态就是不间断地吸取养料。沉淀数十年后,当作者对大篆的笔法、章法有了相当的基础,就要努力理解并吃透大篆书法的内在规律。至于表现形式,则是因人而异,个人的禀赋、感觉会起到更多的作用。能深入洞察书法的内在规律和形式感殊为不易,有些书家或许耗费毕生精力也未必搞得清楚。我们经常会自我发问,到底什么样的篆书才称得上是内涵深厚、形式出新?我们欣赏当今大篆创作的一件优秀作品时,一眼就能看出是出自《毛公鼎》还是源于《散氏盘》,我们会感觉这种出处是精彩的,但同时又欠缺点什么。缺什么呢?抑或是没有真正吃透。那么,吃透后该怎么写,这就要求我们应走出一条与他人迥异的路子,勇于开拓求新。当然,我认为开拓求新不仅仅局限于写字,更主要的是表达一种观念、一种感觉、一种用自身的笔墨语言来描绘的某种独特形式。古人说“人书俱老”,这个“老”就是一名书家毕生追求的晚境,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过程。一件作品,能达到这种境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一个人独有的笔墨流淌在纸上的一种观念的写照,是对自身创作时的自我审美的表达,更是对形式感的自我诠释。创作大篆时,书写的自由度其实不亚于草书,大篆可方可圆、可长可短、可左可右,更有象形的构图,充满广阔的空间在笔墨间伸缩,又加之出土器皿的丰硕成果,可以让我们畅游其中而恣意想象,这当中要把握的核心是如何形成自己的书写语言。我以为一个优秀的书家形成自己的表达意象和书写语言是创作的精髓,生命的张力在于有想法,并“适当”地呈现在观赏者面前。“适当”就是“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我常常感叹林散之静穆而苍润的书法,让人意会到仙风道骨的真蕴。

  吴昌硕作为一代大家,其篆书创作极具参照性。他早年学习清人方笔小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晚年潜心研究石鼓文,走出了一条篆书创作的新路。每当观赏之余,总让人感到自然平实,朴拙浑厚之处并无刻意炫目的表现,可就是这种宁静自然的状态,却孕育着前无古人的书风,其中绝无半点浮躁的心态,如小桥流水,静静流淌,连绵不绝,影响永恒。

  今日书坛的作品形式花样百出,让人目不暇接,然而大多数作品显得浅薄苍白,缺乏厚度和深度。伟大的书家是时代孕育出来的,不是呼唤出来的,如果那个人不在灯火阑珊处,任你千呼万唤,也是枉费心机。故尔,跟着书写轨迹前行,心中保有一份崇高的追求,尽心向前而不求成佛,滋味安逸、心境自然就在其中。

  就书写的技术层面而言,写好小篆是写好大篆的基础。小篆工稳流畅的线条,端庄稳健的结构,能帮助书学者掌握线条与结构的准确性,久而久之打下较为坚实的篆书基础。李斯的《泰山石刻》,有清一代诸如邓石如、吴让之、吴大澂、杨沂孙、吴昌硕等均是学习的典范,把其中任何一家吃透了,小篆的笔法结构也就成立了,而后再学习大篆就能事半功倍,至于变化出新则凭各人的造化,可遇而不可求。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信息瞬间即逝,作为视觉艺术的表现,如何进行个性化的大篆书写,值得深入研讨。只有打破习惯性的书写思维模式,创作实践中敢于大胆尝试,才有可能迎得绚丽多彩的明天。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