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十七位当代篆书大家谈篆书【值得收藏】

2021年06月26日 22:07:4118932人参与0

  陈龙海 1962年5月出生。祖籍湖南长沙,生长于湖北公安。书法硕士、美学博士。中国书协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湖北省书协理事,湖北省书协学术、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东湖印社副社长、秘书长,武汉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优秀文艺人才库人才。徐无闻先生入室弟子,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入展国家级、省级展事。于《中国书法》《书法研究》《外国文学研究》《文艺争鸣》《光明日报》(理论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发表文学艺术研究论文50余篇。有多篇论文获奖,其中《东巴象形文书法、印章的审美之维与艺术自觉》获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文章类二等奖。著有《达摩的人生哲学》《法家智谋》《中华神笔》《名印解读》《名碑解读》《名帖解读》《名画解读》《名雕塑解读》《名曲解读》《名建筑解读》《外国名画解读》《外国名雕塑解读》《外国名建筑解读》《大学书法》《中国线性艺术论》等。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艺术类)多项。《中国书画》《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亚洲新闻周刊》等作专题介绍(访谈)。

学习篆书大家谈 · 陈龙海

       学习篆书的门径,一般认为可从秦小篆入手,因为真正的秦刻石几乎看不到了,宋人翻刻的《峄山碑》等就成为“下真迹一等”的较好范本,于此可正字形、练笔力;历此一阶段后,可临习李阳冰诸刻石,其中,以《三坟记》为最佳;下亦可参钱十兰。这是玉箸篆的路径。如果从邓石如入手,旁临赵之谦、徐三庚等亦不失为良策。小篆有了一定基础,可上溯至甲、金、《石鼓文》、楚简等。

篆书习得

陈龙海

       篆书的历史遗存,大抵有刻、铸和写几种形式。3300多年前的甲骨文是殷人在龟甲上的镌刻文字。到两周时期,大量的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属于铸造的结果。石刻应始于《石鼓文》,韩愈、苏轼等大文豪皆为之歌赞。短短十五年的秦代,出自李斯手笔的东巡诸刻石,“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而规范的小篆,堪为百代之师,李斯亦因此而被誉为“小篆之祖”,秦小篆还有诏版、权量等上面的文字。两汉时期的篆书碑文,目前仅见的有《袁安》《袁敞》二碑,其余散存于汉隶碑额,如《礼器》《张迁》《衡方》《鲜于璜》等碑额,一如汉隶之风格多样,饶有趣味。汉以降,篆书沉寂。至唐,出了个李阳冰,做过当涂县令,是李白的族叔,为李白主编诗集《草堂集》并为之序。其《三坟记》《城隍庙记》《般若台题记》等直接李斯玉筋笔法,因此,他曾颇为自负地说“斯翁之后,直至小生”。吹牛是要有本钱的,李阳冰有这本钱,无论当时还是后世均认可,皆不以为自负,是自信。一个明证就是,颜真卿所书碑版,多请李阳冰篆额,楷书文、篆书额珠联璧合,为当时书林绝配。嗣后,石刻篆书音尘绝矣!篆书之“写”,数量最多、最有韵味者当属战国楚简。楚国八百年,培育了高度发达的文明,“纵横捭阖,仪态万方”(鲁迅语)的庄子和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都是楚国的文化骄傲。楚简,不仅使我们窥见了楚文化的瑰玮奇谲,而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实实在在的流美之“写”笔势往来,起承转合皆历历在目,有一种亲切感和现场感。越过篆书石刻的漫长历史,在文网恢恢的清乾嘉时期催生的碑学,是一个篆书书写的鼎盛时代,邓石如以隶作篆,为篆书书写开一简便之途,赵之谦、徐三庚辈群起而效之,各臻其美。杨沂孙、吴大澂辈于大篆中探寻消息,多有收获。吴昌硕浸淫《石鼓文》凡四十年,“一日有一日之境界”,诚属实言。

       学习篆书的门径,一般认为可从秦小篆入手,因为真正的秦刻石几乎看不到了,宋人翻刻的《峄山碑》等就成为“下真迹一等”的较好范本,于此可正字形、练笔力;历此一阶段后,可临习李阳冰诸刻石,其中,以《三坟记》为最佳;下亦可参钱十兰。这是玉箸篆的路径。如果从邓石如入手,旁临赵之谦、徐三庚等亦不失为良策。小篆有了一定基础,可上溯至甲、金、《石鼓文》、楚简等。就笔法而言,一般认为,篆书乃笔笔中锋,其线条只有直、曲两种,倘若用以指陈秦小篆和邓石如篆书,应该还是大致不错的。但面对庞大的篆书体系,就有点以偏概全了。金文中就出现了一些“异样”的笔画,如“肥笔”等,尤其是洋洋大观的楚简,字形波谲云诡,灵动多变,笔法也不限于中锋,而且有明显的提按、徐疾等节奏意识,因此,要体现“写”意。毛笔运用有“画”、有“描”,而“写”是最高层面;“写”的最高境界是“八面出锋”,岂仅是中锋能达成的?

       最后说说篆书的用字问题。篆书属于古文字,篆书创作首先要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储备,要学习一些起码的古文字知识,晓六书,明字义,则能下笔有由,做到字字有来历,笔笔有出处。甲、金、楚简、小篆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固化存在,它们都不具备生成性和可超越性,不能臆造篆书。有人说,篆书创作是寂寞之旅,极有道理。其实,出自今人的篆书作品也有不少,但时时可见文字舛误,有人用甲骨文或金文书写长篇大论,大小篆混杂,甚至用简化字加以绸缪婉转名之曰“篆书”,实则是对书法规范和汉字规范的戕害。甲骨文、金文,包括楚简,其字数极其有限,它们不具备书写一切文字内容的功能。所以,早期的甲骨文、金文写手,多采用集联、集句的形式。即使同一时期的篆书,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最好不要混同。如《中山王厝器铭文》,精劲奇丽,如春柳扶风,装饰意味极浓,在战国时期,目前也找不到与之风格相近者。当下,用《中山王厝器铭文》进行创作,其中多有拼凑成篇者,相关专业报刊的编辑刊发这类作品,或因为粗心,或过于宽容,但我以为,这是不负责的。敬畏传统,敬畏汉字,应该是每一个书法人,尤其是篆书创作者应有的文化姿态和艺术自觉。

于钟华 1974年出生于安徽亳州。毕业于浙江大学,先后取得书法学学士、书法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国内高端书法培训机构“魔鬼训练营”创始人。现为中国书协会员,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化艺术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博士人文论坛学术主持,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化大使”,团中央“青年之声”国学教育联盟副主席,国际儒学联合会会员。著有《唐代行书技法40例》《守望药都——于钟华中国中医药文化主题书法》《问道王羲之》《微言书法》等。

篆是线,所以篆书是以线为主的书体,这奠定了中国书法的基础。仅是线还不行,写出来像拉弓射箭,线条内部必须具有张力,才称其为篆书。再进一步,篆书又称为铁线篆、玉箸篆,细而紧者为铁线篆,粗而润者为玉箸篆。从篆书出发是奔赴天人合一的第一站,篆书对中国书法一个巨大的支撑作用,体现在线上,起到了树根的作用。树根带来的结果就是后来所有的书体都是以线作为存在依据,在所有书体中都能感受到篆书的存在,没有篆书的学习,书法写再好也是无根之木。

什么是篆书

□于钟华

        要清楚什么是篆书,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书法。知道什么是书(法),“书”的前面加个“篆”字,就知道什么是篆书了。换句话说,“篆书”这两个字,“篆”是特性,“书”是共性,是根本。所以,我们把这两个字分开讲。

        一、书

        从书法史的界定角度看,现在通常的书法史一般会从两个角度去界定。第一个角度认为,书法指的是拿毛笔写汉字的一门艺术。从历史角度进行考察,以时间为维度,从而认定甲骨文是最早的书法作品。只要是拿毛笔写的汉字,写得好看,都把它认定为书法的范畴。所以现在讲书法史的书,大都是从甲骨文开始讲的。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拿毛笔写汉字”,其背后的逻辑是:汉字在前,书写在后。先有汉字,按照汉字的既定规律或者规则把它写出来,就是书法了,这是一个历史推导的思维。

        另一个角度是从比较实际或者现实的环境里面,与其他学科或跟书法相关联的内容进行比较来界定书法是什么。比如拿写字来界定书法,说写字不是艺术,只是实用的书写技能,而书法是一门艺术,书写不是它的目的,它只是借助书写来传递自己的审美思想、审美理念,是能够表现自己情感的一门艺术。所以汉字、毛笔、墨汁、书写等都是工具,而思想、理念、情感、情志才是它表达的对象。再比如通过绘画与书法的区别,将书法疆域界定出来,比如说书画同源,就需要区别书画虽然是同源但不同体。不管如何界定,一般现在练书法的人都会把书法“是什么”当作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

        我们需要通过提出一个全新的真正的书法定义,从而回到书法本身。

        从甲骨文、金文、六国文字、石鼓文、大篆、小篆一直到隶书、真书、草书、行书等等,合起来统称为“书法”,只要把历史上已有的书法作品、书法家、书法理论合起来,大概就是心目中的书法,这是历史的经验主义的追溯方式。甲骨文、金文、石鼓文都是“文”,而后,篆书、隶书、行书叫做“书”。也就是说,以前的“文”可能并不是真正的书法,那是不是从篆书开始,隶书、真书、草书等等就是真正的书法了呢?但既然叫篆书,可能也不是书。因为书就是书,前面加了限定修饰的词,像篆书、隶书可能都不是书,后来出现真书才是真正的书法。有没有可能是这样——对已有的书法史的叙述模式、写作模式提出疑问,一旦这个疑问能成立,就是从理论、理念到学习方式、书写方式对已有书法史的全新架构完全反叛。

       第二个界定,书法和写字的区别。写字实用性强,艺术性不高,目的在于日常的交流和实用,而书法要高层面,至少写得好的才能叫书法。那么,王羲之的《奉橘帖》是实用还是艺术创作?明显是实用的,但同时也是书法殿堂里最为神圣的作品之一,所以把书法与写字完全分离是不成立的。王宗岳《太极论》里讲,有两种练拳途径,一种是由道生拳,道降到身体形成武术;第二种是以拳证道,由练拳体会悟道。反观书法,也是通过书写来承载中国人的道。道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天人合一的理念。书以载道,践行天人合一,也就是由道生书。凡能体现书能载道的书写才能称为书法,否则就不是书法。这就是书法的顶层设计。

        二、篆

       书法的顶层设计开始于秦统一六国之后建立的秦朝,叫做书同文。以前是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秦朝从文变书,即要找到能承载天人合一理念的书,于是从篆书起步,找寻真正的书法。篆书是这个征程的第一站,第二站是隶书,第三站是草书,一直到“楷书”(真书),发现这才是真正的书法,所以命名为真书。

       既然叫篆书,自然有其内在的原因。如果说中国书法是棵大树,那篆书就是树根。虽然埋在地下,但对于中国书法的支撑作用非常重要,所以学习书法要从篆书上路,从根部做起,根深才能叶茂。“篆”是什么意思?一、《周礼·春官》:“孤乘夏篆。”《注》:“夏,赤也。夏篆,五彩画榖约也。”《考工记》:“钟带谓之篆。”可知,“篆”的本意是指用以装饰的线纹,就是线。二、《说文解字》:“篆,引书也。”也就是拉的意思,篆也已经指向了篆书。这里面有一个递进关系:篆是线,所以篆书是以线为主的书体,这奠定了中国书法的基础。仅是线还不行,写出来像拉弓射箭,线条内部必须具有张力,才称其为篆书。再进一步,篆书又称为铁线篆、玉箸篆,细而紧者为铁线篆,粗而润者为玉箸篆。从篆书出发是奔赴天人合一的第一站,篆书对中国书法一个巨大的支撑作用体现在线上,起到了树根的作用。树根带来的结果就是后来所有的书体都是以线作为存在依据,在所有书体中都能感受到篆书的存在,没有篆书的学习,书法写再好也是无根之木。

        三、篆+书=篆书

       在完成书法顶层设计的过程中,篆书是第一站,也就是零点。零点主要指向三个方面:

        第一,线条没有粗细变化,粗细一律。很难看到秦篆、唐篆有粗细变化,一直到邓石如、吴昌硕、吴让之这批篆书家才有了线条的起伏。

       第二,线与线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同类线的平行关系,一种是相交线的对称结构,相交分两段,左右相等,所以叫平行对称。平行的是同类线条,对称的是相交线条。

       第三,空间关系。它的空间是以单元空间为基准的均匀排布的空间,里面很难有疏密对比。

        从零点出发,就会发现后世书法是对篆书做加法或减法,也就是归零。一根线条作起伏变化,线与线之间有粗细对比、破平行、破对称等等。

        这个零点,我们以《峄山碑》为基点,向前是大篆,线条、空间自然变化,往后则是隶书、楷书等起伏变化,线条粗细不均。以小篆为中心,之后的变化是人为的,是人和自然合一的变化,而小篆之前是无意识的变化。从《峄山碑》开始,“我”介入书写,才开始有自我意识。同时,大篆的空间疏密是本来就这样,不是人为修饰。从《峄山碑》起,人开始把自己的审美投入书写,形体上从自然界的观照到人的主观审美的对照,这是《峄山碑》与大篆的根本区别。大篆像自然界存在的物体(包括人体,但这里的人体只是描画的对象,而不是审美的观照结果),小篆像人体(人体的审美),转换后书法开始能够以书喻人、以书传人,每一个字变成了人的形象。

邱世鸿

笔名丘若、丘君,号抚云斋主。1966年3月出生于四川乐至县。先后毕业于西南师大文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师从著名学者、书法家徐无闻、荀运昌、秦效侃、黄惇等先生。2003年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工作,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书画研究所所长。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并获奖,被国内外多家碑林、纪念馆、诗墙和个人收藏。长期从事教育、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主攻书法篆刻创作和理论研究。

龙德气象:篆书习创的追求目标

□邱世鸿

学习篆书,首先要了解龙德之美。“龙德”含义有二:其一,圣人之德、天子之德;其二,或指龙德星。龙德与天德、月德合称“三德曜”。龙德星主贵人,逢凶化吉,努力有成,德望崇高。《易·乾》:“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金人麻革《上云内帅贾君》诗:“日月依龙德,风云挟豹韬。”白话帛书《二三子问》 第一章问道:《易经》卦爻辞屡次都提到龙德如何,孔子回答说:龙,太大了。龙上行于天上,则风雨奉承它。龙是大的化身。《文言传》认为“龙德”是以“隐”“中正”为特征的。孔子将“龙德”概括为一个“大”字颇有深意。我们将“龙德”的特征概括为:一、神圣崇高;二、神明变化;三、大的化身。既有此三德,便有“婉而通”“润而涩”“枯而秀”“变则通”等许多辩证法充满其间,看似简易平淡实则丰富奇绝。

篆书学习和创作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等)、小篆(二李、邓、王等)、中山王篆(徐无闻先生引进书坛而蔚然成风)。这三种类型典型地代表了“龙德之美”,并且分别代表了龙德的三个侧面。

一、大篆代表了“大的变化”,包容万物,海纳百川,负阴抱阳,错综浑厚,有隐者风范,气象古穆。所以,写大篆必须了解文字之起源。

二、小篆代表了“神圣崇高”,圣明端重,宽和雅静,讲规矩定秩序,庄严有威望。所以,学习小篆要有凝重稳健之笔力,明晓篆引伸缩、向背、对称、平衡、刚柔之理,方悟天地守常与变易之法则。

三、中山王篆代表了“神明变化”,既崇高又飘逸,显隐结合,流丽中含刚健,端庄中杂袅娜,趣在大小篆之间,徐无闻先生概括为“精劲奇丽”。

学习篆书,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正大“气象”,表达一种自然之美。大篆的书写,多因为没有墨迹参照,所以在注重字形结构的同时,更要注重笔气书脉之连贯和呼应,尤其是墨色的变化。凡是自然书写都会有浓淡虚实之对比。若放大最好改用长锋毛笔书写,腕力增强,线条润涩交替,产生对比感。当然,初学者学习时直接学习大篆并非最佳选择,可先习小篆。有些人规定这不能学,那不能学,都是从自己的喜好出发,而忘记了“大”的内涵——包容宏大,然后才能尽精微而致广大。只有先去包容各种篆书风格,然后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碑帖。逐渐悟通玄理:无法而至法,有为而无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小篆适合初学,尤其对于字形的熟悉、腕力的训练,小篆比大篆更具有优势。很多篆书写得不好的人,好高骛远,认为学习小篆“没有天趣”,这只是英雄欺世之言。秦朝“书同文”的意义在于统一和规范了文字,让许多混乱之文字书写得到澄清。看到许多青年人一开始就写草篆《散氏盘》之类,除了涂鸦的凌乱线条,至今毫无成就可言。因为他连基本的文字都不熟悉,更不要说背诵篆字了。篆书是书法之本源,隶、楷、行、草均从此演变而来。古人所谓“小学”的基础,基本是针对小篆而言,因为它比较好记。“二李”的篆书值得研究、学习,书写成功者不少。篆法本来是一种“活法”,并不是只有名家一种方法,需要自己去体会和变通。小篆看似简单,可几百年也没出现几个篆书大家。勿以善小而不为,功力和性情的平衡,全在美学观念而不在小篆本身。吴大澂、莫友芝、王福庵、萧退庵、陈大羽、徐无闻等的篆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结束了“独尊吴、齐”的局面,可谓“正本清源”。

中山王篆是著名学者、书法篆刻家、教育家徐无闻先生引进书坛的。其学术研究与书法创作并进,诸多集联堪称典范。中山王篆来自战国时期的河北,其精美、奇妙、劲逸的特点刷新了人们对篆书的审美观念,充分说明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有人因自己不会,就随意贬低其价值,说是“装饰味”重。这是一孔之见,大篆的象形味最浓,甚至如“山”“天”“人”等像画符。孔子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应该体现在对待中山王篆书的态度上。任何艺术没有品质的差别,而在于你的修养和审美的方式不同。人可以有好恶,却不能对古代篆书的传统持偏见。尤其不能因为展览评委的偏嗜而随意贬低某些篆书的价值。

首先重视美学思辨。习篆本来应该了解中国的哲学和美学,在宏观的把握下,自然审美选择的基点不同。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方能格物穷理,取法乎上。宋代新儒学开启了新的思维方式,提升了书法的本体高度,真正将“书道”与“人道”“天道”并论,无疑可以催生我们习篆变法之灵感。

儒家之刚健进取、文质彬彬、中和之美,道家之逍遥超脱、拙外重内、平淡之美,佛家之圆照通透、禅悦妙悟、虚灵之美等智慧,都是我们篆书学习中的思维依据。

学习篆书文学修养更不可少。徐无闻题印款诗句“植根在篆籀,润泽赖诗骚”“立意不循俗,风规斯可高”,技必进乎道,修养最为要,徐老恰好给后学者指出了正确的学书之路。

其次应该先理性情。这意味着人格独立,克服偏见,唯善是从。绝不能追逐世俗之好,走终南捷径。做到孙过庭《书谱》所言“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并非易事。试想当年布衣邓石如,若只能跟随当权派翁方纲之类的书风走,没有自己的独立选择,会成为“清代第一吗”?历史总是垂青善于探索和锐意进取的勇士。“世间无物非草书”,情之所至,何物不写意?何物不抒情?神而化之在乎人也,篆书之神亦在乎人。篆书之气象,更取决于人之才气、品操、德性,篆品即人品。

再次,书篆如作人,人奇篆亦奇。篆书是古人的智慧,来自于天地人“三才”,本有所据。“师法自然”乃是正道,无论大篆、小篆、中山王篆,能够表达龙德之美,表达我们的“幽情壮采”,就可以择善而从,不必株守一端。陆游有句“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可以作为参考,篆书的取势、损益、创变等都与书家心性相关,贵于自得自运。学习篆书最能培养耐心、细心和信心,刘熙载所谓“写字者,写志也”,积学可以致远,奋苦方悟三昧,然后改变气质,功效皆得,笔力坚实,腕力圆劲,骨韵遒健,达到“瘦硬通神”的境界,不亦悦乎?“始于矩度,终于变化”,这之间有一个较长的积累、修炼和熟悉的过程,由博返约,情有独钟,然后再放笔成楷隶、为行草,皆能尽传“龙德之美”:包容宏大,神明变化,圣德崇高,这才是学习篆书之终极目标。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