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历史名家书法作品 » 秦汉书法

经典 丨甲骨文专刊

2020年01月20日 10:05:465070人参与0


Classical



经典


国家博物馆藏甲骨文



中国书法报》



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甲骨首次举办“证古泽今 ——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文化展”,从中国字的视角,呈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彰显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国书法报》特策划“甲骨文专刊”,通过海量高清大图、甲骨学专家文章,带您领略甲骨文的魅力。


01


“纪念甲骨文发现120 周年座谈会”——专家发言



林沄:对甲骨文研究的认识和建议


利用这个机会,我谈几点认识、体会和建议。

我从1962 年开始跟从著名甲骨学家于省吾先生学习研究甲骨文。1965 年我发表了第一篇甲骨文方面的论文《说王》。于省吾先生是罗振玉之后识甲骨文字最多的甲骨学家,他曾叮嘱我:“王国维研究甲骨,写出了《殷周制度论》这篇史学名作,你应该也能这样。”鼓励我以甲骨文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我识出的甲骨文不多,但在研究商史方面小有成就。一是从甲骨文“王”字像有生杀大权的斧钺,找出我国古代王权起源于军事统帅的历史秘密;二是从甲骨文“比”和“从”两字的分辨,得出商王实际是领导各诸侯国联军的“总司令”,由此推导出商代诸侯制的实质是方国联盟,这对当时国家形式有新的认识;三是弄清楚了所谓“非王卜辞”并非为王占卜,而是为各父权制大家族“子”占卜的各种子卜辞。

当然,我的研究成果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甲骨研究者丰硕成果的一小部分,但是也可以说明甲骨文在研究我国古史方面有着其他史料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是非常英明的指示。甲骨文不仅可以作为文献来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而且作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数千年来一直有连贯发展历史的汉字的前身,就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文字本身就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另外,甲骨文是考古发掘出来的,它有文献史料的性质。但甲骨本身又是实物,龟甲、牛肩胛的种类和整治方式,出土的层位和如何分类等很多问题,都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当然,我们既要看到甲骨文作为史料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一是它的残缺性,影响了信息的完整性。二是时代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其作为史料的重要性。三是甲骨文字识别的有限性,降低了其作为史料重大作用的发挥。因此,甲骨文还是有局限性的。

为了能更大地发挥甲骨文的重大作用,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甲骨文研究,首先要有人

一是在培养研究生时加强全面教育,为甲骨文研究提供充足后备军。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培养古文字研究生为例,因为师资力量比较全面,学生必须在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秦汉简牍、说文研究各方面都受过专业教育。

二是加强师资力量,特别注意加强甲骨文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四川大学现在把退休的甲骨学者彭裕商又请回来带研究生,就很好。各校也可以把社会上从事甲骨研究的人请到校内做教师。教育部也可以考虑古文字专业硕士、博士点师资力量的合理调配,使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更全面。

三是继续吸引更多学科的专家来参与甲骨文研究。不仅是史学、文字学、语言学,还应有社会学、民族学,甚至天文学、动物学、植物学、化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参与进来。这样扩大视野,迟早会使甲骨学变成显学中的大显学。

四是从广泛意义上扩大研究的后备军。扩大关注甲骨文的人群,要写出受欢迎的甲骨文通俗读物,使甲骨文研究有更强大的群众基础。

二、加强研究就要统合更多的研究材料

首先是继续开展田野发掘,包括到殷墟以外的地区去找甲骨,而且不必限于商代。其次是继续做好各单位收藏甲骨的公布,要更多地使用数字化的手段以便利大家使用。希望能就目前比较公认的分类法,公布某类字体甲骨的集成。像王卜辞,应抛开历组卜辞时代的争论,可出一部历组卜辞集成,便于进一步缀合与研究。

三、用立项来促进研究,组织队伍

根据这方面的经验,主要应该用较长期的重大项目来组织和培训新人队伍,这是最有效的。国家立项固然能提高甲骨文研究的重要性和地位,但现在有些做得过分机械。比如,一个项目一般三年,三年就要拿出成果,还有中期检查。事实上,文科研究很多都不是在限定时间内能完成的。李宗焜做《甲骨文字编》用了20年。从国家层面来说,做大项目可以定一个主要负责人,定一个一定要达到的目标。至于它到底要用多少年,花多少钱,不要做硬性规定,要考虑人文科学本身的特点。


宋镇豪:甲骨文研究工作的继往开来


我报告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在甲骨文商史研究与甲骨文保护性整理著录方面的工作,二是有关建议。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在甲骨文商史研究、甲骨文保护性整理与著录方面的工作

甲骨文是19 世纪末发现的地下出土中国最早的成文古典文献遗产,也是汉字的鼻祖,传承着真正的中国基因。这门堪称“绝学”的甲骨学,内容繁富,是重建中国上古史,透视3000 年前殷商社会生活景致,寻绎中国思想之渊薮、中国精神之缘起、中国信仰之源头、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与品格之由来、中国艺术美学之发轫的最真实的素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甲骨文研究始终受到国家与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的“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就把《甲骨文合集》的编辑列为历史学科一项重要文化工程。进入21 世纪,党和国家更是把甲骨文研究提高到与中华优秀文化体系构建相系的战略高度,聚焦于如何满足人们对有关历史知识的渴求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层面,关系到中华文明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2017年10月,甲骨文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甲骨文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对社会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历久弥新的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是1992 年在《甲骨文合集》编辑组基础上成立的。新世纪伊始,我们用了12年时间,上下求索,不泥古,不执今,不媚俗,立足于甲骨、金文、考古及文献等多重史征,完成了11 卷《商代史》的著述,“拉长”了中国上古史体系,填补了商断代史著的空白;编集了《甲骨文献集成》,汇总海内外各语种的甲骨学重要论著2480 多种,极大地便利了研习者。我们正在编著的《甲骨文合集三编》,总计著录甲骨文近3 万片,不久将提供一部集大成的甲骨文著录集。我们还加强与海内外甲骨收藏单位的交流合作,10 年间已经整理了包括旅顺博物馆、重庆三峡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爱米塔什博物馆在内多批次总计近2万片甲骨文的整理释读,出版了12种甲骨文著录新书,还有多种也将在两三年内推出。

此外,我们联合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致力于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的构建,甲骨文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的研究和甲骨文碎片的计算机拼合,以及有序进行甲骨文三维建模数据库建设。利用超景深显微观察和物理测量甲骨文笔道轨迹的微痕变化,结合仿真实验,考订甲骨文断代问题,探索甲骨文的奥秘。

二、有关未来制定甲骨文研究发展规划的建议

在甲骨文发现120周年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我们特别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甲骨文研究的发展规划时,有以下几方面导向和新的拓展领域:

一是加强全社会对中华古典文字——甲骨文的敬畏之心。保护载入“世界记忆名录”的甲骨文的尊严,杜绝伪造、乱用、乱通假甲骨文字的现象。注重多元化、多路径的甲骨文研究理论、方案、方法的探索,完善甲骨学学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造就良好的甲骨学发展氛围。

二是从国家层面启动全国甲骨藏品单位的家底清理与著录。落实甲骨文抢救性保护措施,全面推动甲骨文的专业整理、科学研究和著录公布,推进甲骨文的知识展示与文创利用。

三是重视文理结合、打破界际,多学科、多部门、同方向、开放式协同创新攻关。建议从顶层设计甲骨文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指南,提高甲骨文人工智能识别技术。适当增加甲骨文重大项目、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的设立,要建立实事求是的符合特殊学科特点的科研考核机制,不提倡“短平快”的形式宣导,结项成果要经得起学术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评判。

四是要着力“出学术精品,育高端人才”。注意甲骨文与甲骨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扶育一批名副其实的甲骨文科普园地。要重视甲骨学史的钩沉探赜,揭示尘封的沧桑历程,这对甲骨学的传承有促进作用。

新时代迎来了甲骨文研究的新际遇,刚才聆听了习总书记发来的贺信,我们倍感振奋!我们将发凡契志,继往开来,一以贯之肩负起新的学术使命,沉心静气,明达致远,耕耘于古文字与古史研究领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明而鞠躬尽力。


刘一曼:充分利用考古发掘成果,将甲骨学研究推向新的阶段


一、殷墟考古发掘将甲骨学研究推向新的阶段

殷墟考古出土甲骨文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考古出土甲骨的科学性。120年来,殷墟甲骨已出土了约15万片,其中大多数是1928年前农民私掘出土,科学发掘的有35000余片。私掘所得的甲骨,出土状况不明,且多属小片,大多数文字较少。考古发掘品,不仅可确知甲骨所出的具体地点、坑位、甲骨埋藏情况及同出的其他遗物等,还避免了鉴真辨伪的问题。

二是考古出土甲骨的集中性。1936年小屯北地YH127坑出土刻辞甲骨17096片,卜甲就有17088片,其中完整的刻辞卜甲有300余版。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刻辞甲骨5335片,以卜骨为主,完整的刻辞卜骨有100多版。1991年花园庄东地H3坑出土甲骨1583片,有刻辞的689 片,以大版的卜甲居多,完整的刻辞卜甲达300多版。数量如此之多的甲骨集中出土,为深入研究甲骨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出土甲骨的丰富性。考古出土品中,常见大块的或完整的及文字较多的甲骨。1929年小屯出土了4版基本完整的有字卜甲,董作宾先生据此写了《大龟四版考释》,首创了“贞人说”。其后,又发表了《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提出了甲骨文断代的五期分法与十项标准,使甲骨文研究进入了新阶段。

YH127坑甲骨涉及殷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参加整理的胡厚宣先生,据此坑甲骨资料并结合以前所出的卜辞,写出了《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二集,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对甲骨学与商史研究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小屯南地甲骨,内容丰富,为甲骨学和商史研究提供了又一批重要资料,而且出土时大多有可靠的地层关系,并与陶器共存,这对甲骨文断代与殷墟文化分期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花园庄东地出土甲骨最大的特点是占卜主体不是王而是一位与王有血缘关系的高级贵族“子”。《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一书出版后,激发了学术界对甲骨学与商史研究,特别是对“非王卜辞”及商代家族形态深入研究的热潮。

总之,殷墟考古发掘为甲骨文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思路、新视野和新成果。

二、甲骨学研究成果又促进了殷墟考古不断向前发展

120年来,在构建甲骨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征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这些方面的学术成就,王宇信、具隆会的《甲骨学发展120年》已进行了总结和回顾。我想强调的是,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如殷墟文化分期的绝对年代确定、殷墟考古发现的许多重要遗迹、遗物的年代和性质等考古学问题,都是依据甲骨文资料和甲骨学研究成果来探讨的。因此,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这样定会取得更大收获。

三、应对学科发展要求,立足学术前沿,拓展研究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要确保有人做、有传承。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倍感亲切。我们不能忘怀1928年到1937年主持殷墟考古及甲骨文发掘、整理的李济、董作宾、梁思永、郭宝钧、王湘、石璋如、高去寻、胡厚宣等学者。我们也不会忘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在殷墟进行考古发掘的老中青学者,以及他们辛勤发掘、踏实研究、开拓创新、追求真理的精神。

刘钊在《甲骨文研究的春天来了》一文中,提到新形势下甲骨文研究应该如何发展和提升的问题,我觉得很好。其中不少研究项目与我们收藏甲骨的单位和直面甲骨实物的人员有关。我们一定要继续做好殷墟遗址发掘,保护好珍贵的甲骨文物,发挥自身优势,将甲骨文研究提升到一个新阶段。

我深信,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未来的甲骨学研究,必定能创造新的辉煌!


黄德宽:继往开来,让古老汉字焕发出时代风采


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纪念座谈会。刚才,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为座谈会发来的贺信,深受鼓舞,心潮难平!总书记的贺信高度评价了甲骨文发现的重大意义,充分肯定了几代甲骨学者辛勤努力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对广大研究人员寄予了殷切希望。总书记的贺信,不仅表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更饱含着对潜心从事甲骨文等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的深切关怀!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作为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计划”的牵头单位,组建了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11家单位,在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对新时代如何加强甲骨文研究,我谈几点认识:

第一,作为语言文字工作者,我们要勇于肩负起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以纪念甲骨文发现120 周年为新起点,继往开来,更加深入地开展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百余年来,经过一代代学者的艰难探索,甲骨文研究已从鸿蒙初辟到巍然成学,享誉国际学术界。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依然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4000 多个甲骨文中公认被释读出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十几万片甲骨的缀合、分期、断代和解读困难重重,在甲骨学的不少问题上学者们还没能达成共识。除甲骨文之外,两万余件商

周青铜器铭文、数十万枚新发现的战国秦汉简牍以及其他先秦古文字材料,分散收藏在不同的文博考古单位,亟待开展科学保护、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我们要遵循总书记贺信中提出的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发扬老一辈学人的家国情怀和优良学风,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为完成好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的艰巨任务,要重视培养青年学者队伍,创新研究手段和方法,加强多学科交流协作。同时,我们也建议国家加强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的统筹规划,发挥制度优势,组织力量,协同攻关,对分散收藏的古文字资料,开展科学保护、整理和研究,避免力量分散、重复投资、资源浪费。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和贺信精神,努力发扬光大汉字文化,将以甲骨文为标志的汉字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挖掘好、阐释好,从而彰显作为中华基因和文化根脉的古老汉字对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价值和意义。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我们呼吁,全社会都要珍惜汉字、敬畏汉字、热爱汉字,让中华文明和汉字文化永续发展,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出中华民族的智慧。为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汉字和汉字文化研究的支持力度,以适应文化强国建设和信息化时代的需要,

努力推进新时代汉字研究的全面振兴繁荣。汉字研究专业工作者还要积极关注汉字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推进汉字文化的普及,就是实实在在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业工作者既要坚守书斋、甘于寂寞,也要走出书斋、服务社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汉字故事,将自己新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广大人民群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文化安全,我们要为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和语言文字工作提供智力支撑,自觉服务于国家语言能力提升和语文现代化事业。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关键在教育,汉字文化的普及和传承要从教育抓起。我建议,在基础教育阶段,要重视吸收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的成果,将汉字的构形规则、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适当引入语文教育,改进和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认字写字,还要追根溯源,告诉学生汉字从何而来,让学生通过汉字的学习了解中华文化的基因,播下历史文化的种子。只有这样,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才会代代相传,以至久远。在改进学校语文教育的同时,我们同样要重视汉字文化的国际交流,通过留学生教育和海外孔子学院所开展的各层次汉字教学,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这次座谈会之后,我们要认真学习、充分领会总书记贺信和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不忘初心,不负使命,尽责尽力,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强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让古老汉字焕发出时代风采!



02


甲骨初现与早期学者


北京国子监,每天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曾经是元、明、清三代设立的全国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120年前,公元1899年的一天,一名古董商来到这里,给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送来了一些品相完整、并有刻划符号的龟甲残片。王懿荣以他深厚的文字学功底,认为这可能是上古文字。

后来王懿荣逝后,其好友刘鹗在获得了王懿荣所藏甲骨后,又通过其他途径收集、购买了甲骨5000多片。他对这些甲骨进行了整理,从中精选墨拓1058片,编著成《铁云藏龟》一书,于1903年石印出版。《铁云藏龟》是第一本著录甲骨文并公之于世的书。在书中,刘鹗明确指出,甲骨文为“殷人刀笔文字”,并对干支、数字共计40多个甲骨文单字作了考释论证,后来证明无误的有34个字。

《铁云藏龟》的出版,让更多学者得以认识和研究这种从未见过的上古文字。清末经学大师孙诒让,便是通过《铁云藏龟》知道甲骨文的。他在1904年完成的《契文举例》一书中,考释了334个字,其中认对的有185个,成为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开创性著作。

裘锡圭表示:“在甲骨学初创的时期,主要有三位学者,一位是第一个鉴定殷墟甲骨上的文字,商代古文字的王懿荣。第二位,是首先著录甲骨文,将它公布于众的刘鹗。第三位,就是清末的大经学家孙诒让,他写了一部《契文举例》,对甲骨文做了一个相当全面的研究。”

除了上面的三位开拓者,还有两位学者也同时开始了甲骨的收集和研究。一位是天津人王襄,他编写的《簠室殷契类纂》是甲骨学史上第一部字汇书,于1920年出版。1925年他出版了《簠室殷契征文》,公布了他收藏的1225片甲骨文精品。另一个是罗振玉,他以他的研究成果,开创了甲骨学的新时代。




03


“甲骨四堂”



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甲骨四堂,郭董罗王”的名句,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

罗振玉,号雪堂,浙江上虞人。1902年,罗振玉初次接触到甲骨文,就情不自禁地惊叹:“汉以来小学家若张(敞)、杜(林)、扬(雄)、许(慎)诸儒所不得见也。”

1906年,罗振玉开始收集甲骨,不久就达到了3万多片。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以清朝遗老自居的罗振玉带着他的私藏东渡日本。在日本,他筛选出了5000多片甲骨,精心墨拓出版了《殷虚书契》《殷虚书契菁华》等著作,为后人研究甲骨文提供了一大批非常宝贵的资料。在随后的《殷虚书契考释》一书中,罗振玉考释出甲骨文约500字,他提出“以许书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窥卜辞”的方法,这些都给后来考释古文字者以启迪。在裘锡圭看来,罗振玉可以说是在著录甲骨文方面第一位比较重要的人,《殷虚书契考释》,是当时最重要的一部殷墟甲骨文研究著作。

在罗振玉的影响下,浙江海宁人王国维也开始进入甲骨研究领域。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与罗振玉注重文字考释相比,王国维更注重运用新出土的甲骨文材料,去研究商周史、研究典章制度。这种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的“二重证据法”,获得了学界广泛认同。

1917年,王国维以《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与《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二文,纠正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的个别错误,证明了《殷本纪》所载商王世系确系信史,被誉为甲骨文发现19年来第一篇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科学论文。中国历史研究,也由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郭沫若,字鼎堂,四川乐山县人。1928年6月,在日本东京的书店,郭沫若拿到了罗振玉所著的《殷墟书契考释》,开始了他的甲骨文研究。在日本,郭沫若几乎访遍了所有的收藏者,掌握了大量的实物资料。1929年8月,他的《甲骨文字研究》正式完成。在这以前,他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就已经收录了他的《卜辞中之古代社会》一文。这些著作和文章,让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达到了时代的巅峰。

董作宾,字彦堂,河南南阳人。1928年10月,董作宾促成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首次对殷墟的科学发掘。1933年,他发表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甲骨文史上划时代的名文。此外创立的甲骨断代学,是他对甲骨学最大的贡献。

“郭董罗王,甲骨四堂。”甲骨学大家唐兰这样评价他们的贡献:“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他们4人的贡献,共同构成了120年来甲骨学殿堂坚实的基盘。



04


考古发掘



洹水悠悠,流过千古。从1928年到1937年,在10年的时间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的领导下,对殷墟小屯周边先后进行了15次考古发掘。

1936年春天,“史语所考古组”在小屯东北地进行第13次发掘。按预定计划,本次发掘工作到6月12日结束,没想到,当天下午4时,工作人员王湘在他负责发掘的YH127坑发现了成堆的卜甲,清理了一个多小时,就取出了3000多片,其中许多都有文字。

考古组用了4个昼夜,把甲骨连同灰土整体套进了大木箱之中。又组织了48名参加发掘的工人,足足花了两天时间,才把5吨重的大木箱运至5里路外的安阳火车站,装上火车,运往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回忆道:“YH127坑,就是第一次把这么大一规模的17000多片的甲骨,第一次以整窖的一个方式挖掘出来,这是第一次科学发掘,当时是在国家非常困难的时候,当时是经过了很大的努力把它挖出来,把它运到南京去。”

董作宾带着助手胡厚宣,在南京“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办公室里,用科学的方法,花了3个月时间,将YH127坑出土的17096片甲骨全部取出。此前,1935年秋,董作宾编撰完成《殷墟文字甲编》,收录了1至9次的发掘成果。

在国难深重的时代,甲骨学者们没有停止探索研究的步伐,他们恪尽职守、继往开来,获得了一大批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结论。唐兰、于省吾、商承祚、容庚、陈梦家、胡厚宣、张政烺……一个个前赴后继的名字,一部部发微阐幽的著作,汇成光辉灿烂的星群,甲骨学,也因此云蒸霞蔚,方兴未艾。

殷墟第5次发掘,正值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亲笔题下“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派人送到正在洹河边紧张发掘的李济等人手中,以此勉励国难之际仍加紧工作的殷墟考古发掘团队。




05


甲骨学建设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大地上持续了100多年的战乱终于结束。在百废待兴的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的重视,让甲骨学的发展迈进一个新的时代。

1956年1月,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落后状态,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1956年3月,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编制“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甲骨文合集》的编撰作为一项文化工程,被列入这项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

这一年秋天,复旦大学教授胡厚宣奉调转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此,这位年轻时参与过殷墟发掘,并取得过一系列重要成果的甲骨学者,在此后的人生中,为《甲骨文合集》的编撰工作倾注了全部心血。1978年至1983年,《甲骨文合集》终于陆续付梓出版,共收甲骨41956片,分13巨册,成为一套体系完备的皇皇巨著。




06


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

在对已出土面世的甲骨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的同时,因战乱中断的考古发掘也得到恢复。1950年,在郭沫若的建议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郭宝钧率领发掘团前往安阳,恢复中断13年的殷墟考古工作。

洹水河畔,小屯村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坐落在绿影婆娑的杨柳林中,考古队员在这里安营扎寨,至今已有61年。从1958年起,所有在安阳被发掘出土的甲骨,都在这里得到细心记录和精心整理。1972年12月,正值隆冬季节。一位小屯村农民,捧着一纸包甲骨,兴冲冲地来到工作站。

参与考古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一曼告诉我们:“这个人叫张伍元,可能50多岁,他经常到考古所安阳工作队的发掘工地干活,当发掘工人,所以他对殷墟的文物比较熟悉。他知道自己挖到的是卜骨了,就发现上头有6片有文字,就很高兴,他就把这个包起来,赶紧到我们那个安阳考古工作站。”

小屯村民的发现,令已经许久没有挖掘到甲骨的考古队员们精神一振。在这位村民的带领下,他们很快找到了甲骨的出土地点。刘一曼回忆道:“这是一个埋甲骨的坑,很高兴。但是当时太冷了,都零度以下,不能发掘,所以就叫人运了几车碎土给它埋起来。”

第二年开春,安阳工作站开始对小屯南地进行钻探。从3月到10月,经过两次、历时7个月的发掘,这里共出土刻辞甲骨5335片,其中龟甲75片,牛肩胛骨5260片。这次发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殷墟出土甲骨文字最多的一次,也是殷墟甲骨文的第2次重大发现。

殷墟甲骨文的第3次大发现发生在1991年。这一年秋天,考古人员在花园庄村东100米处,又发现了一大坑甲骨。甲骨坑里,大块小块的卜甲卜骨密密麻麻挤在一起。考古队员们想起了55年前先辈们发掘YH127坑时用过的老办法。他们做了个大木箱,把整坑甲骨套了进去。起吊,运输,仅仅20多分钟后,重达4吨的大木箱就被运到了安阳工作站院内。

从当年10月到次年6月,经过两次开箱清理,花园庄东地甲骨坑共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刻辞甲骨689片。

甲骨出土后要进行清洗、粘合,墨拓。这些工作做好后,出土甲骨的技术性工作才算完成,才能形成摹本发表,供人研究。

对已发表的甲骨著录中各种零碎拓片进行缀合释读,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是按一定的体例、顺序整理拓片,编撰成册发表。1928年科学发掘以前出土的10万余片甲骨,存在大量零散残缺而无法释读的小甲骨片,尤其需要研究人员用心缀合释读,发掘出更大的价值。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黄天树表示:“缀合工作之所以重要,就是把残断的卜辞,变成比较完整的卜辞,经过缀合以后,它的价值倍增,等于变成一条新的材料。”

从120年前发现第一片甲骨开始,至今已有15万片甲骨重现人世。它们拂去厚厚黄土,穿越重重岁月,走到我们面前。一代一代甲骨学者和考古学家,经过100多年的整理和辨识,那些消逝了3000多年的岁月复活了。




07


甲骨文大数据平台建设

在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一支研究团队对甲骨文拼合展开了深入地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5本厚厚的专著,《甲骨拼合集》1到5集,已陆续出版发行,成为研究甲骨文的必备工具。

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刘钊教授领衔研究团队和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展合作,把近几十年来甲骨文字编、考释等研究成果整理汇集起来,对比研究,最后形成《甲骨文已识字、有争论字和未识字综理表》。

在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甲骨文大数据平台已搭建完成,目前已录入7万多片甲骨资料。下一步,他们希望借助计算机的大数据运算进行人工智能研究,为甲骨文考释提供新的辅助方法。

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批高校,也都建有甲骨文专业研究团队,大批青年学者积极投身于甲骨学研究之中。他们研究新课题,探索新理念。在裘锡圭看来,年轻一辈的学者一定能够做出比前人更好的成绩来,把甲骨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08


甲骨学120周年大事记(1899—2019)


1899年,王懿荣在北京鉴定并开始购藏甲骨文。王襄与孟定生在天津开始购藏甲骨文。

1903年10月,刘鹗《铁云藏龟》出版,这是甲骨学史上第一部著录书。

1904年,孙诒让《契文举例》写成,这是甲骨学史上第一部研究著作。

1908年,罗振玉访知甲骨文出土地为河南安阳小屯村。

1909年,日本人林泰辅开始研究甲骨文,是日本第一位研究甲骨文的学者。

1910年,6月,罗振玉《殷商贞卜文字考》出版,考知河南安阳小屯村为商朝“武乙之墟”。

1915年春,罗振玉从日本回国,至河南安阳踏访殷墟。罗振玉《铁云藏龟之余》出版。

1917年2月,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等划时代著作发表。3月,[加]明义士《殷虚卜辞》出版,是欧美学者所编第一部甲骨著录书。

1918年4月,日本人林泰辅至河南安阳小屯村考察,是踏访殷墟的第一位日本甲骨学者。

1920年华北大旱,小屯村民在小屯村北大肆挖掘甲骨。12月,王襄《簠室殷契类纂》出版。

1921年7月,[日]林泰辅《龟甲兽骨文字》在日本出版,是日本学者所编第一部甲骨著录书。

1928年10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派董作宾主持安阳小屯村科学发掘甲骨工作。此为中国考古学史上著名的15次大规模科学发掘殷墟之始。

1933年 1月,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发表,提出了甲骨文五期分法,成为甲骨学史上划时代著作。

4月,商承祚《福氏所藏甲骨文字》出版。

5月,郭沫若《卜辞通纂》在日本出版。

9月,罗振玉《殷虚书契续编》出版。

1934年10月,孙海波《甲骨文编》出版。12月,唐兰《殷虚文字记》出版。

1936年3月,第十三次科学发掘殷墟工作开始。YH127甲骨窖穴被发现,出土了17096片刻辞甲骨。

1939年6月,曾毅公《甲骨叕存》出版,是第一本甲骨缀合专书。

1944年3月,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出版。

1948年4月,董作宾编著《殷虚文字甲编》出版。10月,董作宾编著《殷虚文字乙编· 上辑》出版。

1950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身)恢复中断13年的殷墟科学发掘工作,此后历年不断。在殷墟四盘磨村出土了1片卜骨,上有三行由数字组成的刻辞。这种刻辞,后由张政烺揭示为古代的易卦。

1956年7月,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出版。

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阳成立安阳工作站。在殷墟小屯村西出土了1片刻字龟背甲,共11字。

196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殷墟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小屯村南地春秋两季发掘,共出土了1万余片甲骨,其中刻辞甲骨5335片,是1949年后殷墟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

1976年7月,郑振香主持发掘妇好墓,出土 随葬品1928件。妇好墓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身份、年代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

1977年4月,陕西岐山凤雏宫殿基址西厢二号房内窖穴出土了西周甲骨1.7万多片,其中有字甲骨289片。

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中国历史博物馆联合召开关于殷墟五号墓(即妇好墓)的座谈会。

11月,李学勤《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发表。

1978年10月,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甲骨文合集》第二册出版。第三册于同年12月出版。全书共13册,至1982年12月出齐,是甲骨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

11月,中国古文字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古 文字研究会,会议论文编成《古文字研究》。

1979年6月,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出版。

1980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上册(一、二分册)出版。

1984年4月,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论》出版。

1986年春,殷墟小屯村中出土了8片刻辞卜骨。

 8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安徽巢湖发现一批西周甲骨。

1987年9月,中国殷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安阳召开,论文编为《殷墟博物苑苑刊》,成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

1988年8月,纪念殷墟科学发掘60周年座谈会分別在安阳和北京召开。同月,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年会)在吉林长春召开。

1991年 9月,殷墟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穴出土了1583片甲骨,刻辞者579片(缀合后)。10月,中国文字学会在北京成立。

1992年8月,裘锡圭《古文字论集》出版。

1996年5月,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 出版。

1999年7月,彭邦炯、谢济、马季凡编著《甲骨文合集补编》出版。

 8月,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阳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发出呼吁,希望把殷墟早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月,王宇信、杨升南主编《甲骨学一 百年》出版。

宋镇豪主编《百年甲骨学论著目》出版。

2001年3月29日,安阳殷墟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名列第一位。

2002年6月,纪念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座谈会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召开。

同月,殷墟小屯村南发现一批甲骨,其中有字甲骨228片。

是年,陕西扶风齐家村发现西周甲骨11片,其中一片3行筮数与3行刻辞交错排列,共37字。

2003年春,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发现商代卜甲14片,其中最大一片卜甲有34字。

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出版。

2004年,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出土了700多片西周甲骨,其中刻辞者480多片,有人名“周公”、地名“新邑” “唐”等。

同年,殷墟小屯村南出土了5片刻辞 甲骨。

2005年 1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将原名称“国际商承祚教授甲骨学青年奖”改为“商承祚甲骨学论著奖”,并在《殷都学刊》(2005年第1期)刊布《中 国殷商文化学会商承祚甲骨学论著奖奖励条例》。

2006年7月13日,殷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人《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

2009年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安阳  开馆,冯其庸受聘担任馆长。同日,首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暨纪念甲骨文发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文字博物馆召开。

是年,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发现近 百片西周甲骨,其中刻辞者11片。

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王裕口村南发现两座“贞人墓”。

2010年8月,黄天树主编《甲骨拼合集》出版。

10月,宋镇豪《商代社会生活与礼俗》(《商代史》卷七)出版。

2012年 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出版。

2017年 10月,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2018年 1月,《光明日报》报道宁夏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发现有字卜骨1片,有35字。

4月,殷墟甲骨文语言研究高端论坛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殷墟甲骨文译注与语法分析及数据库建设”开题论证会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召开。

8月,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成立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家委员会。

2019年1月,刘钊、冯克坚主编《甲骨文常用字字典》出版。

6月,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20周年国际甲骨学研究经验交流会在山东烟台召开。


09


重要藏品介绍


这片甲骨就是著名的大版“土方征涂朱卜骨刻辞”,曾是“甲骨四堂”之一罗振玉所藏甲骨精品中的精品,其照片收录于罗振玉所著《殷虚书契菁华》一书的第一页,足见他对这片甲骨的重视与喜爱。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介绍,因卜辞完整、字口涂朱,这片甲骨也被誉为“甲骨之王”。

所谓“涂朱甲骨”,就是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给人以光艳醒目、红润亮丽的感受。正是这一抹鲜红,仿佛凝结了殷商先人的悠悠情愫,历经3000多年岁月的磨砺,仍光彩耀眼。

如果说,涂朱涂墨的甲骨并不罕见;那么,在刻痕中镶嵌绿松石的甲骨则异常珍贵,这便是国家博物馆中仅存的一件“宰丰骨匕记事刻辞”。

这片兽骨呈匕首形,记录了商王的一次田猎。五月壬午日,商王在麦山之麓捕获了一头犀牛,宰丰因有功而受到赏赐。田猎好比当时的军事演习,是重要的仪式。宰丰为了纪念商王的恩典,便制作精美骨匕,在犀牛肋骨的一面刻两行共28字,记述经过。另一面随形雕刻兽面、蝉纹和虺龙纹饰,并嵌入象征王权的绿松石。

这件骨匕的文字内容是单纯的记事刻辞,极为罕见,并且其书法风格与同时期的甲骨刻辞迥异,字迹粗壮丰腴,完全没有卜辞的镌刻感,却存有浓厚的毛笔书法意蕴,堪称殷末书法的翘楚之作。

日食、月食、彩虹、流星、“大骤风”……在甲骨文中,这些自然天象都有记载。比如,“星率西”就是迄今最早的流星雨记录,意思是所有星星向西快速移动。

此次展览在第二版块“契文释史”中,专列“天象与农业”部分,反映商人对自然的观测和记录,上图这件“明有蚀卜骨刻辞”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件卜骨是王襄旧藏,记录了商代晚期的一次重要天象——日月频食。在“南兮”和“正京北”两地接连发生了日食和月食,癸酉日卜问出现这次天象会不会不吉利。对无事不占、无日不卜的商王而言,这样的奇怪天象必定有特殊的预示。

“甲骨断代工程就要靠几片甲骨的天象记录,通过演算来推断年代,”甲骨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宇信介绍道,“这样的甲骨不多,但很重要。”

在展览现场,还有一片硕大而完整的甲骨,始终被观众包围,这就是罗振玉旧藏著名的甲骨大版之一“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

此骨的内容同样涉及天象。甲骨的反面,记录了“彩虹吸水”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庚戌日,层云从东方涌来,投下一片晦暗,而日头偏西时北方出现彩虹,在黄河中饮水。如此丰富的想象力,不禁令今人也大为赞叹。

这片卜骨叙辞、命辞、占辞及验辞四项俱全,只有局部残损,十分难得。而其书风雄健,气韵宏大,字大体端,笔画遒劲,书法谨严,且字画中存留有当时涂饰的朱色,显示了它的珍贵和神圣,是殷商甲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述往事,思来者。”2000年前,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用寥寥6个汉字,阐述了中国学者肩上的使命。甲骨文发现12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学人,在孤寂、琐碎、艰深、晦涩的甲骨文发掘和研究中坚持下来,用他们的成果,去追溯和解读中华文明的内核与源头。

今天,大航海时代以来的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着面向东方的深刻变化,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复兴中国,越来越为世界瞩目。在100多年来萃取吸收了人类先进文明后,中国人还是中国人,中国字还是中国字。今天,我们突然发现,从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天起,中国文字就被祖先注入了坚韧、刻苦、灵活、包容和超越的中华基因。对此黄德宽认为:“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早期汉字从甲骨文以来一步一步传承至今的,这在世界文字体系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在我们的文化传承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历史地位,因为它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来源:《中国书法报》微信公众号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