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专访于钟华老师

2020年01月20日 18:48:593854人参与0


于钟华老师接受中国记者采访

2020年1月9日上午,于钟华老师在杭州古典书法研究中心接受中国网“高端对话”栏目专访。小编借用了希夷老师整理的现场采访记录,现在报告给广大师友们了解~~~


01

记:关于书法的字外功您怎么看? 

于:我们这个时代有两个我觉得不该做的反思。第一个反思的越位,是反思书法和学问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学问是书法的内功,是一种内在的支撑,但是这种关系对于不做学问的人是看不透的。斩断学问和书法的关联带来的结果是现在的书法家相对于古代的书法家,整个的知识储备、学问方面欠缺很大,同时普遍的状态是作品趋于僵化、概念化,匠气十足,而少了书卷气。

第二个反思的越位,在于书品与人品之间的关系。在古代,如果你这个人人品不好,比如秦桧、蔡京的字写得也很好,但是在书法这个框里会把他们剔出去。其他行业里面基本没有这个要求。今天有很多人把人品和书品之间的关联想办法剥离,于是书法的“书外功夫”就彻底地丧失掉了。

书法的“书外功夫”,也就是内功,主要是两个方面:

韩愈《答李翊书》里面讲的“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一方面,诗书是对书法家一个很重要的滋养,如果文字上面没有下足功夫,我们对书法的内涵、它的内在的和世间万物的关联就不一定明白,这个时候书法会变成徒有一个形式的空壳。第二个仁义之途,仁的意思就是我们“人”也像杏有杏仁一样,这个仁是会萌发的,在一定的时机下“人”会萌发出仁义礼智信。

第一个诗书是来感发我们的,第二个“仁”是感发的基础上形成感动——感而动之,我们的心要能够动,由感而催动了我们的手,把它写出来,这就是书法。所以这两个看似是字外功,恰恰是字更深层的功夫在这里。


于钟华老师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


02


记:如何判断一件书法作品的好坏?

于:对于普通人来讲,判断一件作品的好坏并不容易,普通百姓认为好的作品往往不为书法界认可。这两者之间的矛盾需要化解,一方面书法家应当多做一些“教育”和引领工作,使得老百姓的书法鉴赏能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作为书法工作者,也应当想办法创作出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如果说具体看懂一件作品,也有两个途径:一个内在途径,即从书法家自身创作的角度,这个也是看,内在的看。几乎所有的书法家最终的追求都是为了挥洒自如,书写的那个自由,说白了就是顺手顺笔顺心。如果你自己都写得不顺,差不多可以判断这里面是有问题的;另一个是外在的途径,也就是外在的观赏者。书法的“书”字,在中国古代,它的本意既是舒服的舒,也是抒发的抒(书法的意思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抒发情感:我有情感憋在心里肯定很难受,所以中国人讲究“导”,把情绪抒发出来。这固然是从书写者的角度来讲,但观赏者往往也可以被带入,只是相对有一定的难度)。而作为“舒”之意的书法,如果你看一个人写字看起来很舒服,写出来的字我们看着也觉得很舒服,差不多这样的作品应该没问题。如果说你看那字觉得别扭,写字的人写得也很痛苦,你看他写字的时候跟着难受,这张作品肯定是失败的。


03


记:如何实现书法的现代化? 

于:我其实努力在做的是让书法古代化:回返晋唐、回到王羲之、回到书写本身。我觉得一个东西你要做得好,它是在根本上下工夫,顶多是形式上有一定的差异。就像我们吃馒头,花样变得再多,但它最根本的就两条,第一,嚼到嘴里有劲道,好吃。第二,营养,有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成长。所以书法在今天是不是要现代化?我不能说反对它,我是觉得先把书法本身给它做好、做实。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为什么让人看得懂?我觉得还是要传统,因为它代表的是这个事本身好不好。

04


记:如何把书法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


于:这个是我非常喜欢回答的问题,因为我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现在的书法越来越专业化,某种意义上它脱离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一些年轻人把书法作为中国的老古董、土特产。所以我觉得书法在当代如何勃发生命力,就两个途径:一个是书法要回归到书写本身,不在于外形式有多丰富,而在于书法里面内在的书写本身做得好不好;还有一个是书法要回返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不进入到日常生活的书法,可能会死路一条。

进入日常生活有几条途径,我觉得最深层次的一个途径,是希望书法能够回返到和我的生存相关联,我是有需求去写的。比如写封信,可能比发条短信更有温度更有温情。古人说“尺牍书疏,千里面目”,看到这个人的字就像见着面一样。

还有一种途径,我在杭州尝试做了几件工作:

一条家规文化绿道,是与杭州市江干区纪委合作,把中国历代优秀的家规、家风,通过书法的形式进入杭州的绿道里面去。原来我们的绿道只有绿化,现在置入文化,绿化+文化=美化,这是我的一个理念。

2019年做了第二条绿道,是和杭州市总工会合作的劳模工匠文化绿道,为劳模、工匠树碑立传,也是通过书法的形式把劳模工匠精神立在绿道里面。这两条绿道做成以后,对周边老百姓起到了很好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

今年我们还要和江干区委联合做一个党史文化绿道(暂时定名),让党史教育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举目抬足之间都能够看得到。这个时候的书法作品就进入到老百姓中间,书法所传递出来的是中国的正能量,是中国的精神。

我们现在还在做一项工作——“中国好家风传承示范村”,把家风建设通过书法作品的形式进入到千家万户。如果把这个做好,我觉得书法才能够真正盘活。

不是说我们现在的生活里面不需要书法,比如书法家的送福、送春联万家活动,老百姓还是很喜欢。

于钟华老师作品


05

记:您对书法创意产业创新方面有什么建议? 

于:我觉得应当加强文化的含量和技术的含量。

以书法为主体的文创产品,要做的:第一,关联中国,尤其关联中国汉字;第二,体现书写工具,只有中国人用毛笔。毛笔写汉字,它活在中国人的心里,把这样的因素放进去,相信它的市场会比较大;第三,在形式上一定要关联老百姓日常生活,如果生活里面不需要,这个意义也就不大。

于钟华老师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


06


记: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于:讲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可能会比较抽象,如果具体一点,比如冬天尤其在北方,树木好像大都处于枯枝败叶的萧条状态。看似生机没了,但是等到来年春风一吹,树木开始泛青、发芽、吐叶,慢慢长起来,这叫焕发生命力。

创新的创,是拿着刀去收割的意思。新的本字是辛,象形字,像莲子里边拳曲的“心儿”,春天一来,它就发芽慢慢长出来了,这个叫新。所以冬天,园林工人会把一些树枝剪掉,原因就是返本开新,让它来年从里面再发出来,而剪掉的这部分就是加了草字头的“薪”,薪火相传。

所以创新不是在已有的事物之外再造一个,而是指让这个事物内在的“心”发芽,叫焕发新的生命。

那么书法在当代如何焕发生命力,其实是要研究书法之为书法的内在的“心”,也就是书写。让书写在当下因为每个人内心的关联,由于情绪的各不相同,而产生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新,这样的新也会是常看常新、常写常新。


07


记:请问书法在传统文化复兴中的作用?

于:第一个方面,书法一定要回到传统文化的土壤,让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审美观进入到书法里面,使书法一看就是传统文化发出来的枝、长出来的叶、结出来的果,它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发扬光大。

第二个方面,反过来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门类,可以借助书法的这种美的形式,弘扬传统文化。

比如我们做的“中国好家风传承示范村”、“家规文化绿道”、“劳模工匠文化绿道”,通过书法这种美的形式,把传统文化精神传承下来,我们称之为“借美扬善”,借书法之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善,这样做下去会更有意义,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李建华先生对于钟华老师点评


08


记:您最终的书学理想是什么?

于:写字方面,希望做到两个目标:一,我写字的时候能够顺心、顺手、顺笔,三顺;二,看我写字的人,不管是看过程还是看结果,希望他能够看得舒心舒服。


09


记:如何看待欣赏者对自己作品的批评?

于:两个方面,第一,接受批评意见能够拓宽我们的胸怀。第二,人家批评是因为你没写好,反过来促使我们思考:写得不好怎么办?努力写好。

于钟华老师作品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