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书法访谈——张洁明访谈

2021年02月18日 10:59:282495人参与0

书家简介

张洁明,1974年生于上海金山张堰。中国书协会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书协常务理事、行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师,金山区政协常委、文联副主席、书协主席

先后求学于刘兆麟、王伟平、刘一闻先生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获第二届“青年展”三等奖、金山岭“长城杯”优秀奖、第五届“兰亭奖”佳作奖等。

追求艺术与心灵的合一

——张洁明访谈

本报记者 黄俊俭

黄俊俭:你的书法作品自从入展第八届“中青展”至今,已经在全国性的书法展入展、获奖几十次。看着这份长长的成绩单,能够感受到你为此付出的辛勤努力与汗水。作为上海年轻一代的书法家,请从你的视角谈谈海派书法的传承与繁荣。

张洁明:海派是清末上海开埠以后商业繁荣,继而吸引了大批江浙乃至全国的文人墨客寓居海上,以鬻字画为生,汇聚了大批书画创作的精英,逐渐形成了书画创作的中心。解放以后,这种汇聚逐渐减弱。改革开放以后,书画艺术家先是“京漂”,少有“海漂”。近年来,随着上海民间书画教育市场的繁荣和书画高等教育点的增多,书画类的“海漂”才开始增多。我认为,海派的振兴需要几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书法艺术从业者的生存环境。目前,这方面的发展状态良好。二是上海书法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上海书法高等教育博士点、硕士点以及本科相继开设,逐步引入高端人才。三是上海的书法界乃至整个社会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欢迎全国各地的优秀书法人才来上海发展。

黄俊俭:请谈谈你的学书之路。

张洁明: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巧上学期间,学校开设了毛笔课,我对这门课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在课上的练习已经不能满足,回家后还意犹未尽地写上好一阵儿才停笔。

黄俊俭:请谈谈你的斋名“遯庐”。

张洁明:“遯庐”这个斋号是从2009年左右开始用的,“遯”字取自《易经》:“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当时,我迫切地想从生意场回到书斋中来。王阳明《传习录》:“诸君只要常常怀箇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任他功夫有进退,久久自然有得力处。”当时的这种想法和做法,一则是回到初心,一则也是以退为进,有舍才能有得。回归书斋,追求艺术与心灵的合一,向往两境相融,浑然一如的境界。

黄俊俭:明代汤临初《书指》有言:“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始之生者,学力未到,心手相违也;熟而生者,不落蹊径,不随世俗,新意时出,笔底具化工也。故熟非庸俗,生不凋疏……故由生入熟易,由熟得生难。”你几乎遍临名家之名帖,近一二年的作品又融入“八大”之笔意,看来你是在不断地重复由“生”到“熟”,再由“熟”到“生”的过程,以避免自己的书法创作落入“俗套”。对于自己的书法创作,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张洁明:关于“生、熟”的问题,首先熟练是必须的。但是,我们要避免熟练所带来的弊端,比如浮滑、俗媚,而且依照自然规律,“熟”是走向衰败的开始。我认为,“生”的意思是生机、生意、鲜活,是生命力蓬勃。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周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对自己是不满意的,只是在“穷则变”这个阶段徘徊。当然,目的是为了“通”,“通”了才可以持续地发展。最后,我想引用王夫之的一副自箴联来表明我的学书心志:“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张洁明作品

(访谈发表于2021年2月17日出版的《书法导报》第十版)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