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书法国展 » 国展行草书作品

潘永耀书法作品网展【十二届国展人物篇】行书入展

2020年03月21日 22:14:409374人参与0

潘永耀,广东省广州东圃人,别署东甫居士、斋号碧云轩,灵秀山房。幼承庭训,雅好诗词翰墨。先后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系暨南大学广州书法美学硕士毕业。所喜书体甚多,尤擅小楷及行草,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全国国展,在全国第九届,第十二届国展入展;另外,多篇书法论文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书法》、《书法》等杂志以及多种书法论坛。

现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楹联学会会员;广东省书法评论协会理事;广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广州市天河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州市花都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东培正学院客座教授;灵秀书院第三代院长。

近几年出版及发表文章:

2010年1月,参与编写的《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第一、二册,中华书局出版

2010年9月,《日本流传康有为书迹钩沉》入选“康有为奖岭南书法论坛”优秀论文。(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办)

2010年11月,《清代馆阁楷书源流考》入选全国首届楷书创新论坛(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主办)

2011年4月,《日本康有为书迹钩沉》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书法》杂志

2011年7月,《谢景卿及选集汉印分韵》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书法》

2012年2月,《谢兰生的书学研究——兼论谢兰生、朱次琦、康有为三代书法传承》入选全国第九届书学讨论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3年3月,论文《宋璟碑及其历代书家综评》在第二届全国宋璟碑颜体书法展获优秀奖。

2013年11月,论文《日本流传梁启超书迹钩沉》入选“康有为奖岭南书法论坛”优秀论文。(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办)

2015年6月,《日本流传梁启超书迹》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书法》杂志

2017年7月,小楷字帖《花笺漫笔一小楷描红四种》(湖北武汉墨点字帖出版)

2017年9月,《岭南历代书家研究之谢兰生》(岭南美术出版社)

2017年11月,《新编行书春联》(湖北美术出版社)

2018年11月,《自己动手春联》(河南美术出版社)

2019年11月,《行书入门视频教程》(河南美术出版社)

近年来书法入展广东省展、全国展:

2007年9月,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2007年10月,大沥杯广东二届中青年展。(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2009年9月,广东省第二届南雅奖。(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0年4月,大沥杯广东第三届中青年展。(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0年9月,第三届康有为奖书法大赛。(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0年11月,第四届商鼎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获奖。(河南省书协主办)

2010年12月,首届张九龄杯广东省书法篆刻大赛。(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1年6月,永远跟党走全国职工书法大赛得优秀奖(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1年8月,信德杯全国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2年5月,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2年6月,首届孔子艺术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2年9月,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3年9月,全国首届小品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3年10月,大沥杯广东第四届中青年展。(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3年11月,第四届康有为奖书法大赛优秀奖。(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5年12月,广东省第五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铜奖。(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6年1月,广东省首届容庚杯书法篆刻展优秀奖。(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7年8月,“庆祝十九大召开——广东省书法篆刻作品展。(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7年10月“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相约敦煌·五省市书法交流展”在甘肃省敦煌市展出(甘肃、广东、广西等五省书协主办)

2018年12月,广东省第六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入展。(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9年9月,获广东十五届书法美术摄影大展金奖。(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2019年11月,入展全国十二届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论文

学书偶得

文 \ 潘永耀

      我认为学习书法,其本上是分三个阶段:精准专一,博采众长,自我升华。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花三至五年时间,书法才能有味。就如广东人煲老火靓汤一样,火候足而味道出。

       我本人对传统书法的学习是专注的。也就是从小楷,小行书为主要的专攻对象。二王一路的书法,里面有很多很多的路子,字形、章法空间、矛盾变化等等都可以看得出,说得出。当然,也有看到但说不出来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气质。现在能够写老老实实临习这一路的人太少了。一般人一写(按传统经典的一路写),就被称作俗。但是你要能看出其中俗与不俗差别,就是你的眼光够高了。

       近期我写褚遂良楷书多些。为什么现在没有几个人敢写楷书,特别是唐楷。主要是花大量时间去体会结构与点画精准。楷书用笔丰富,但也要求极为苛刻,一些不苟。楷模的楷,意思不就是这样吗?

       行书我写二王与赵体居多,也杂写米芾等。二王是书法的正脉,乃是魏晋以来到明清书法名家构成的巨大的谱系,就是帖学系统,包括帖学的笔法以及帖学所崇尚的审美价值,即格调和品质。但是帖学在宋以后为什么衰弱了呢?具体原因有很多。其一:范本的差异性太大。刻帖的流行一方面扩大书法群体,而一方面也引起了诸多误会和混乱。刻帖的不断翻刻,离原本会越来越远,后人学刻帖,难免有雾里看花的遗憾。这个是资料的限制,而我们现在的信息时代,完全可以突破古人资料匮乏的尴尬局面,这个可以说是我们学书法的有利条件。其二:宋以后楷书的意识太强,可以说深刻影响了行草书创作和审美。从唐代开始,中国的文字就在走规范化道路,这个大概和印刷术有关系。唐之前,文本的流传都是靠手工抄写来完成,对于每个阅读者来说,每一个文字都是新鲜的、不同的。但是在唐以后,印刷术的流行,带来了美术字在印刷行业的大量运用。

       临写二王书法,感觉无从下手,如《丧乱帖》《姨母帖》等每个字都超出我们想象,那个时候的字结构还不成熟,字形也不平稳,半生不熟。这种“别开生面”到底是王羲之的无意之中写出来,还是有心为之呢?正如佛家所谓“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再到见山是山”是一样道理。书法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它之所以称作艺术,关键在于显示本性。形式只有具备了本性,才能成为活的生命。不见本性的作品,可以是书,而不必是“法”,可以是书,而不必是“道”。

      禅宗以为“有念即有心,有心即乖道。无念即无心,无心即真道。”眼睛的境界提高了,但是手上功夫的境界也要随之提高。

       关于入帖与出帖的过程。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书法家,他们学习书法的过程,就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如米芾学书经历可知其过程:米芾在《海岳名言》自道:“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米芾至中年,遍临锺、王以降诸家墨迹,下过极深的“集古字”的功夫,《宋史·本传》说他“特精于翰墨,沉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画山水人物,自名一家,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指其临摹前人书迹能极肖似。如传世王献之《中秋帖》、《褚摹兰亭》等已经被学界公认为米芾所临。然而倘若仅止于此,便不是书法史上真正的米元章了。恰在中年时,发生了一件决定米书命运的事情,那就是米芾前辈人——钱勰(字穆父)对他提出批评:“及钱穆父诃其刻画太甚,当以势为主,乃大悟,脱尽本家笔,自出机轴。如禅家悟后,拆肉还母,拆骨还父,呵佛骂祖,面目非故。虽苏、黄相见,不无气慑。晚年自言,无一点右军俗气,良有以也……”穆父的点拨,使元章大悟终成一代名家。米芾的学书经历也深刻影响着我。即是学书的过程上,既要集古,又要得势。字如何写才叫“得势”?董其昌作出解析就是要“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也就是说书家的风神,多半取决于结字之特点,结字之自出新意。后来的董氏博参诸家形成自家的“字势”,赋以宽松大气,自然而不做作之美感。字的姿态上,与米异趣,米是稍向左倾,董则是稍往右斜。然而董书若依现代人看,还是比较平正的。

       笔法与用笔。米海岳云:“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等咒也……”意指要笔笔到位,笔笔讲究。那么,如何做到笔笔到位、笔笔讲究而达于沉著痛快呢?归纳其要领为:一是要“提得笔起”,意思是说,运笔时,笔锋须顺着笔道方向走,且要向上提着劲儿写,而不是笔锋偏侧,或用力按下笔肚子着纸。此即所谓提笔中锋(或谓正锋、藏锋)二是特别注重笔画发笔(落笔、起笔)之多种手法。董氏形容为“于发笔处出锋如抽刀断水”,盖高手作书,发笔时因笔锋瞬间着纸,方向角度不同,便会呈现无限多的出尖的带棱角的笔道端头形状。这种涉及古法用笔极细微的地方。


| 参展作品 |

作者:潘永耀

名称:湖心亭看雪

尺寸:34cm×138cm

年代:2019年

释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精彩局部 |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