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同毅,山东宁阳人。曾先后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学习,得到纪峰、张荣庆、崔胜辉诸先生的悉心指导。
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东岳印社社员。
作品获奖入展:
2016—2018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入展;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全国书法作品展入展;
“修羽杯”第六届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百强;
第五届“四堂杯” 书法大赛入展;
“庐陵老街杯”全国美术书法作品大赛优秀奖(最高奖);
“映山红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三等奖;
“翰墨庐陵”——吉安美术馆首届书法双年展入展;
“黄道周奖”第一届海峡两岸书法作品展入展;
“龙轩杯”全国书法篆刻展优秀奖;
第五届美德山东山东省网络书画展优秀奖最高奖;
好风相从•第二届“中原水城杯”全国册页书法作品展入展;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五届中国煤矿艺术节第八届全国煤矿职工书法展览最佳奖(最高奖);
全国第二届沈延毅奖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
“文化中国•日照绿茶文化节”全国优秀书法作品展铜奖;
第二届“董子杯”全国书法大展入展;
第六届中国海丝书画小品作品展入选;
江山如画”第十届北京电视书法大奖赛三等奖 ;
第十一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篆刻艺术大展入展;
第三届“平复帖”杯国际书法篆刻大赛入展;
“儒韵清风”全国廉政书画作品展书法类获奖;
全国法治书画摄影展暨司法行政干警书画摄影大赛一等奖。
|作品欣赏|
法古和而不同出新志于弘毅
盖闻书画之道,初则临摹师古,浚其泉源,取法乎上,尔后当随时代,推陈出新。不融古法,泥古不化,终为下品。此言其技也。至于积其德义,富其学养,宁静致远,通会之际自成一家之法,昭后世之风,则道之所存也。
观晋轩主人王同毅,山东宁阳人士,余新汶中学同窗。时其家居校外仅百馀步,偶于课间偕往,但见苔痕上阶,草色入帘,不着俗尘,常流连而忘返也。余本无书画之好,然于堂上得观乃翁超逸有致之笔墨,即倾心仰慕。归而思之,未能去怀。幸蒙不弃,拜识尊颜,并与同毅兄侍坐受教,遂更结同门之谊。同毅兄人品、书品高洁,令人欣于所遇,快然同行。后以生计,天各一方,然时通音问,遥相对答,尔来三十馀年矣。
同毅兄少承家学,勤于书法,临帖创作,奋勉砥砺,未稍有浮躁之心。初得同邑纪峰先生引导,技艺为之一振。后赴京深造,复问学于张荣庆、崔胜辉先生,研习法度,读史修道,更上层楼。其书诸体兼能,格调清新,行笔豪迈。隶书以张迁为宗,参以礼器碑,古茂朴厚,方劲雄浑,风规朴拙。楷书汲魏碑之韵,取张玄、张猛龙之神,遒厚奇伟,变化无端,跌宕舒逸。篆书取法秦汉,参以清人笔意,虽不以此为主,然偶一为之,即得佳趣。诸体之中,于行草用功尤勤,谙熟羲献精髓,了然晋人神旨,兼及米南宫及后世大家,广涉博猎,中得心源。今观同毅兄书,追险绝则蝉翼崩云,刚劲见骨,风樯阵马,大风起兮;归平正则温醇沉毅,斜雁平林,潇洒隽美,惠风习习。
师古而不泥古,随心而不逾矩。见之者耳目一新,心仪称道。尝言:“书者,心也。字见其心,达其情,明其志。砚边临池,寄情于笔墨,悟古人用笔之妙,以修心中之境。”张荣庆先生评其书云:“笔力遒劲,真力弥满,气息灵动,观之畅怀。”崔胜辉先生则道:“同毅作书,取古人法,法出新意,意法相成。”皆知言也。
同毅兄为人质朴谦逊,耿介纯粹,气节巍然。每忆相与畅叙,悟言一室;观其笔走龙蛇,尽书胸臆;举杯月下对饮,长论遇合,欢然无所间。同毅兄其才也俊杰,其书也高明。为人为艺,皆余之楷模也。古人喟得一知己之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良有以也。
文\吕金成
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