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书法国展 » 国展隶书作品

书者如其人厚之像——叶韶霖书法作品网展【十二届国展人物篇】隶书入展

2019年10月21日 22:39:468271人参与0


叶韶霖,号铸石楼主、鼐盦主人,1967年生,福建莆田人。中国书协会员,厦门日报书画院院长。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全国第二届大字书法展评委提名奖、全国第二届行书展评委提名奖、全国首届“沈延毅奖”书法展优秀奖、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书法奖、福建省政府第六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厦门市第四届文学艺术奖一等奖、北京水墨公益基金提名“福建十大青年书法家”。


醉翁亭记

魏碑

49cm×180cm

2017年


★名师谈艺:


方知:您书法涉猎极广,尤擅碑学,作品浑穆苍拙意气纡徐。能谈谈您的一些体悟和建议吗?

叶韶霖:书法自有清一代,碑学开始与帖学并驾齐驱,这有赖于清代金石学的兴起,大量新出土的汉魏六朝碑版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一时名家辈出,豪杰竞起。他们或求于邃古之文史,或吸收外来之思潮,突破了宋、元、明以来帖学的樊笼,开创了碑学。特别是包世臣《艺舟双楫》和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两书的尊碑论调,无疑为碑学之兴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积健为雄

魏碑

49cm×180cm

2017年



清代阮元是这样评价“北碑南帖”的:“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善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具其胜。”也就是说,帖学妙在意态挥洒的书卷气,碑学则胜在骨力洞达的金石气。北碑南帖风格迥异,孰高孰低难以评说。陈传席先生说”我提倡阳刚大气的民族绘画,但我又十分欣赏阴柔秀雅的小品,二者缺一不可。虚谷的画,就艺术水平而言,超过了吴昌硕,但虚谷只是名家,而吴昌硕是大家。陆俨少的画就传统功力而言,远远高于李可染,而李可染是大家,陆俨少是名家,就是因为吴昌硕、李可染的画是阳刚大气的,而虚谷、陆俨少的画是清新秀雅的。后者的画在艺术情趣上超过前者,但气势和分量却远逊之。”我之所以喜欢汉魏六朝碑版,就是因为它们具有雄奇峻健的阳刚之气。

碑学的范畴比较大,不仅仅指魏碑,魏碑大部分就是楷书,而碑学所涉及的范围包括魏碑、汉碑、秦碑,以及三代甲金等等。这里就以汉碑、魏碑为例,谈点粗浅体会。




唐·王维詩

隶书

34cm×138cm

2018年

学习汉碑、魏碑书法,我以为首先要学会“刀笔转化”。为什么呢?因为帖多为墨迹,对临帖者而言,用笔走势一目了然;碑都是刻石,触目皆刀痕,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临这块碑,根本不知从何入手。这里就有个技术性的问题,要把“刀法”转变成“笔法”,正如启功先生所说“透过刀锋看笔锋”。这个“转化”,在我看来就是“翻译”。经典的碑刻作品就像一部部西方名著,你要想欣赏到这些名著的精彩之处,要么靠自己,要么靠翻译。靠自己,你就得要有很好的外语底子,最好能知道这个国家的方言俚语,这样才能准确体会经典之妙;要么靠人翻译,那翻译的人就很有讲究,若普通译者,他翻译出的文字或许准确,但行文可能平铺直叙毫无美感。若译者是高手,他能留住原著的精华,巧妙剪裁,把文字译得如行云流水,隽永悠长。据说,近代翻译家、福州人林纾,他虽然不谙外语,但在朋友的帮助下翻译了《茶花女》等180余部外国小说。这种超乎寻常的翻译能力,完全取决于林纾的博学强记和能文能诗能画的国学功底。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我是想说,初学者要想学碑,一定要找会译碑的老师、大师,像清代以来的赵之谦、康有为、李瑞清、张裕钊,于右任等皆是译碑的高手,借助他们的理解和演绎,“刀法”转化成“笔法”,又岂是难事?



唐·皎然诗

行书

69cm×138cm

2017年


其次要学会“雾里看花”。不少碑刻作品因年代久远,或遇日晒雨淋自然风化,或遭人为破坏,文字残缺字迹模糊,无法像墨迹一样易于审辨,这就需要习碑者要学会“雾里看花”的本领。陆维钊先生说过“此模糊之处,正有发挥想象之余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凝成新的有创造性的风格,则此模糊反成优点。赵之谦被称为“有清一代第一位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他能够把魏碑笔法特点巧妙地运用在他的篆隶行书中,说白了,就是用魏碑笔法打通了五体。据说,赵之谦就有“雾里看花”的大本事,他能依据碑拓上字形的风格、精神,考据出破损部分的原字形状。他的《二金蝶堂双钩汉碑十种》就很少有刻石残字。汉魏六朝碑版,文章、书写、镌刻并非一人所为,而是流水作业,再加上风雨侵蚀,我们所能见到的早已不是本来之面目,如果在学习中不问清红皂白,不做辨证分析,只是一味地追求逼真形似,奉错讹为圭臬,就会掉进以讹传讹的泥淖。



看剑读书联

魏碑

180cm×45cm×2

2017年

方知:您觉得当下的书法艺术生态,有没有哪些转变正在发生?

叶韶霖:包括国展在内的各式各样展览,正是当下书坛最大的生态现象。20世纪70年代末所兴起的书法复兴大潮,给沉寂多年的中国书坛注入了生机。之后近四十年的发展,中国书坛出现繁荣景象,书法创作风格越来越多样化,各种流派纷呈,群众参与书法学习的热情也愈发高涨。我个人以为是近二三十年来各式各样的展览,特别是国展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助推了热潮,发现了人才,不少草根书法家就是通过国展入展获奖而成名的;另一方面,国展也让许多书法爱好者变得更加浮躁,更加功利。大家都希望能借着国展这块敲门砖成名成家。于是许多人开始把关注的目光从古代经典上移开,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来研究评委的喜好、时风的转变。也正是借助这种展览的影响,魏碑跳跃的笔法、夸张的结体正好吻合了书写者对展厅审美的要求,魏碑创作在当下书坛有走热的趋势,一些曾经被冷落甚至被遗忘的石刻经典,重新被书家翻捡出来临摹学习。人们开始尝试魏楷与唐楷的结合、与行书的结合等等,当然这对丰富魏碑创作无疑是大有好处的。但同时,一些书家为了入展获奖,博评委眼球,想方设法在字形、章法上做猎奇文章,随意夸张变形,即使在国家级的展览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样的作品。一些魏碑创作向俗态、媚态发展的趋势,应当引起我们自己的警觉。


宋·王禹偁诗

行书

68cm×68cm

2016年


最后我想说的是,艺术是一种信仰,一种境界;也是一种理想,一种胸怀。作为书法人,首先对前人留下的经典应当有敬畏之心,其次要耐得住寂寞,以平常心读书写字。东坡先生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唯此书法才能更上一层楼。

唐·高骈诗

行书

32cm×30cm

2017年





视角:

对于韶霖兄,既羡慕他的好身材,又佩服他的好酒量,更是惊喜于他的一手好书法。因居于厦门,我二人多有往来,即是私交好友,也是工作搭档,他在那铸石,我在这铸山,我们的缘分注定是匪浅的。作为厦门日报书画院的院长,韶霖兄以媒体人入世,因书法而闻名,至今已获国家级书法大奖无数,有着”获奖专业户”的雅称。因自身媒体人的职业素养,他也致力于对这一国粹的传播推广,自身热爱书法,也让更多的人能够去感受书法所带来的意趣,为当地书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韶霖兄楷、行、隶、魏碑皆善,其书法由魏碑、篆隶入手,结体雄健,笔法刚劲;又糅合帖学之意,在提、捺、转折处多有娟秀、细腻的表达。对于碑帖的融合运用,韶霖兄越发地收放自如,这离不开他平日里的勤学苦练。作为一名资深编辑,手头上的工作自然不会轻松,练习书法对于韶霖兄而言,既是兴趣,也是工作压力的释放,但对于他的时间而言,这是奢侈的。于是便有了“每天四点半起床跑步、读书、练字”的叶韶霖,他的恒心与毅力在当今社会显得弥足珍贵,值得提倡、学习。


——钱陈翔


韶霖早年随田树苌先生学艺,视野胸襟为之拓展。其书法博涉多方,家道正而渊澜宽,执古道以御今有,日将月就,渐开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书法天地。迩年,韶霖兄于隶书和楷书用功尤勤,其中漱汉分之芳润,挹六朝碑版之脂泽,尤能自北魏造像、墓志及有清邓石如、赵之谦等书家中融铸消息,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观照中找寻到适合自己表现的书法语言。如今,在他的面前,书法之大道踧踧,他正阔步向前。
韶霖对于碑学,有着自己的体悟。其运思高蹈,不盲从时人,而是深入到碑学的历史脉络中,究碑书流变之始终,进而反观当下碑书的创作现实,从中寻找取法的切入口。可以说,他在以感性经验为主导的传统学习观基础上,有了更为明晰的学术意识支撑,而这种自觉为他在当代碑书创作中获得了制高点。他上溯下探,从汉碑到北魏碑刻,再到唐碑再到明清碑书,最后把目光聚焦在清代碑书的研习上。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突破方式,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取法资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消化、融合和再造。


——黄映恺

认识韶霖至今已有十多年了。韶霖一向低调,但他的书法造诣,我早有所闻,不过,有点敬而远之的“距离”。我平时也练练字,除了浅临曹全碑,也摹习板桥体,纯粹盲写乱写。也正因为这样,加上年长于韶霖,不好意思求教于他。

韶霖出任厦门日报书画院院长后,为报社书法爱好者开了班,学员自誉“黄埔班”。十几位同事纷纷入学,我是到了2016年下半年才得空加盟的。那时,大家都在习练隶书,我还是我行我素,写我的“板桥体”。起初,韶霖老师看了,虽然没有摇头或者皱眉头,但看得出他有点“头疼”。我这样一个老同志,是否“朽木不可雕”,他怎样才不伤我的自尊心,打击我的积极性呢?其实,后来老师也告诉我,他当时心里不太敢相信我会扭转这个困局。
除了参加“黄埔班”学习,只要韶霖老师主讲的班,我几乎都报名参学,包括隶书和行书专修班、设计师书法研修班,从中得到老师更多的指点,从笔字章诸法上获得较大进步…
其实,我只是韶霖老师带的学生的一分子,如今,省内外慕名者纷至沓来,而韶霖老师乐于引领一批不同年龄段的有志之士向前冲,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坚韧意志和精湛艺术演绎着“亦师亦友”的故事。而这,只是他一个真诚、朴实而接地气的心愿——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出新。

——蔡育强

和韶霖兄认识有四五年了,经由某种因缘得以向他学习书法,在学习上他是老师,在生活上我们是兄弟。钦佩于他那浑穆苍拙 意气纡徐的书风,更钦佩于他那渊博的学识及人文修养。在教学上倾囊相授,说理明白无碍,让我们受益匪浅得以避开一些习书的误区,懂得如何取其精髓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止于纸上谈兵。更注重作品背后的精神含量,这才是最重要的,至少书法这件事让我们的内心更加柔软,更有温度。

——方国溪




汉风魏韵 写我风雅

叶韶霖的书法艺术


文|黄映恺

叶韶霖的声名我早有耳闻,但平素接触不多,直到乙未初夏,我与韶霖兄有幸同入王和平先生工作室学习绘画,晤面渐频,对其人、其书有了更深的了解。这让我产生了为他的书法艺术写点文字的冲动。


韶霖早年随田树苌先生学艺,视野胸襟为之拓展。其书法博涉多方,家道正而渊澜宽,执古道以御今有,日将月就,渐开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书法天地。迩年,韶霖兄于隶书和楷书用功尤勤,其中漱汉分之芳润,挹六朝碑版之脂泽,尤能自北魏造像、墓志及有清邓石如、赵之谦等书家中融铸消息,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观照中找寻到适合自己表现的书法语言。如今,在他的面前,书法之大道踧踧,他正阔步向前。

唐·李商隐诗

隶书

46cm×69cm

2017年

爰自有清金石学中兴以来,诸贤哲明辨审问,一时碑论郁起。加之善书者奋翥,碑学遂成书学之一大流派。新时期以来,风会虽转,但人们对于碑学资源的热情,仍未稍减歇,以致从观念形态到视觉经验的呈现,碑书成为了当代书坛创作格局之荦荦大端。韶霖对于碑学,有着自己的体悟。其运思高蹈,不盲从时人,而是深入到碑学的历史脉络中,究碑书流变之始终,进而反观当下碑书的创作现实,从中寻找取法的切入口。可以说,他在以感性经验为主导的传统学习观基础上,有了更为明晰的学术意识支撑,而这种自觉为他在当代碑书创作中获得了制高点。他上溯下探,从汉碑到北魏碑刻,再到唐碑再到明清碑书,最后把目光聚焦在清代碑书的研习上。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突破方式,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取法资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消化、融合和再造。


韶霖在碑书上的理性认识,使其在技法的表现上亦有了更加明确的学理依据和方向。韶霖兄在清人碑书技法的基础上,强调生命情感对书法技法的统摄作用,不太着意于碑刻中谨毛细状的再现,而是在“刀锋”的还原过程中,对“似”与“不似”采取了合适的“度”。这个“度”富有审美感染力,沟通了书法审美的共性。由是,他的隶书和碑体楷书创作,在风格和技法上有着恰到好处的拿捏和控制。

毛泽东诗

魏碑

180cm×97cm

2018年

韶霖兄的隶书带有汉隶书的质直和古厚,但同时又有着明清隶书的妩媚,他努力在汉隶的高古博大与明清隶书的活泼端庄中,寻求视觉审美的平衡,在书法的常与变、质与妍的价值缝隙中,找到自身书法审美表现的空间。韶霖的隶书同时融合了篆情和楷意。一些字的结体和用笔,保留了篆书和楷书的表现方式。他的隶书创作,处在篆、隶、楷三种书体的过渡状态中。这种过渡的特性,与经验中的成熟书体相较,有着更加陌生和丰富的信息。寓观其书,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字体信息源间穿梭,从而获得更多的精神回味。


韶霖兄的碑体楷书,古雅深沉,浑茂冲融。其用笔紧实平铺,逆毫涩行,意气纡徐,若千里阵云,依依远逝。结构茂密开张,敛放有节,犹缙绅持笏,雅穆而不失气度。他从魏碑中汲取汉字结构斜画紧结的特点,每一个字都有一个精神绾结的中心,这种结构与汉代隶书的体势不同,后者注重的是横画宽结以及中宫的朗阔,而叶韶霖的楷书则在斜画紧结的基础上,辅之敛放、伸缩、开合之变化,端庄正大中显出雅逸和活泼。他的楷书有分书意,有行书情,这是韶霖兄知前人之可爱处,也是知今人之不易到处。

树木清池联

楷书

138cm×34cm×2

2018年

同时,他笔下的隶书和楷书,注重线条的书写性和情绪的表达。纵观其书作,字里行间,依稀能窥探到汉隶和魏碑中所包孕的审美心性的自由和生命意识的热烈,许多笔画不期然中流淌出一份率性和天然。而我认为,这是韶霖兄踵武先贤的过程中,对作品中时代性的生命意识和精神文化的解领,也是其创作过程身心合一的无声磬露。可以看出,他承续着明清以来的碑学传统,努力从碑学的观念形态到笔端的技法取向上,迈往增广,写出了汉魏的风韵,写出了北国猎碣的苍茫,南方烟水的浪漫。




唐·杨万里诗

隶书

68cm×136cm

2018年




韶霖兄生性爽旷,不自持孤高,在身心践行上,能无碍地融入了当代热闹的书法展厅文化生活中。他早年的扎实汉魏碑功底,到了近年,结合了明清隶楷书的研习,渐次开花结果——融合、脱化而得心应手,犹风行水上,漪沦成趣,五色相宣,斑斓文彰。如今,他时能倚隶书、碑楷创作之利,屡获佳绩,入国展如囊中探物,优游于展览之域而不为展览之虚拟化审美价值所制,在当代同质化泛滥的创作格局中,未丧一己审美体验之独立,保持着对内心真实的守望。韶霖兄曾言,他视展览仅为书学训练展示之场域,笃实深耕之余,上场亮亮相云尔。也许有了这样的认识,他的创作心态从容而自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楚调自歌,风流自赏。韶霖兄的艺术追求步履坚定而笃实。


清·赵翼诗

隶书

19cm×56cm

2017年

唐·李白诗

楷书

68cm×68cm

2017年

唐·高骈诗

行书

32cm×30cm

2017年

宋·王禹偁诗

行书

68cm×68cm

2016年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