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书法国展 » 国展篆书作品

安徽省朱子豪先生书法作品网络展【十二届国展人物篇】篆书入展

2019年10月20日 22:08:2811023人参与0

个人简介

    朱子豪,男,1995年出生,本科,毕业于河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准),篆书师从刘洪洋先生

作品入展、获奖情况:

*在全国首届“丝路风情杯”魅力玉都大美和田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法展获最高奖;

*在《书法报》第36期发表文章《宝鸡赶考 志在必得》;

*“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

*“合肥市第六届书法大展”获最高奖;

*“好风相从·第二届中原水城杯全国册页书法作品展”入展; 

*首届“春望杯”全国书画公益大赛荣获优秀奖; 

*在《书法报》第4期发表文章《功在不舍》。

*第二届“广玉兰奖”安徽省青年书法篆刻大展入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入展;

 *“改革开放40年·安徽书法大展”入展; 

 *“八大山人·全国首届书法作品展”入展;

 *“辉煌中国杯全国书法大赛”荣获银奖;

  *“全国第二届大学生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  

*“全国第三届篆书作品展”入展;

  *获邀参加河北省诗书画印艺术研究会主办的“传承有道-刘洪洋导师第十届高研班十人邀请展”; 

*“相公墨”全国《论语》书法展入展。

*在河北美术学院“中国梦鲁笔情”墨涵人生书法作品展中荣获优秀奖;

  *“安徽省第十三届书法新人新作展”入展。


    亲历全国十二届书法篆刻展面试

    我一直对金文情有独钟,学习金文一开始取法西周晚期风格较为成熟的毛公鼎,把它作为我的基础,后来建立“大金文”理念,对其它金文字帖诸如:大盂鼎、白盘、史墙盘等同时进行学习,以汲取多种元素。这次入展作品是我学书理念的体现,内容上选取了周朝《诗经》,在字法上主要融入毛公鼎之圆浑与大盂鼎之劲健,并且使之统一;线条上使其圆厚有力感,通过控制用笔的速度和力度,使线条在光滑的蜡染纸上体现金石味;结体上追求正势,以体现金文的庙堂之气。

    十二届书法篆刻展现场面试是我第一次被抽查面试,头天晚上真有点“辗转难眠”——“万一要求创作的内容里有的字查不到该怎么办,万一发挥失常怎么办”,这些疑虑不停在脑海里面打转;后来转念一想,作品既然是自己写的,只要按照平时的水平写,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就这样翻来覆去才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

     上午9点开考,7:30我们就到达了面试现场,那场面就像古代“进京赶考”一样。面试纪律非常严格,进入考场要经过安检,手机不得带入,只可带一本工具书,所带创作纸张不得超过六张,进入考场全部盖上印章,用不完不得带出考场(我带了六张,只用了三张,那三张纸算上缴了,心疼了半天)全程录像做为留查资料,防止作弊。四、五百人同时创作的场面非常壮观,那时也无暇欣赏,找到座位后,看到桌上自己的作品照片顿时感到很亲切!

    本次面试要求首先复写自己的入展作品,其次是选定一个内容进行创作,尽量保证用笔习惯、字法、章法贴近原作。我的投稿作品用的纸是鎏金蜡染纸,四条屏拼接而成,形式上每条写三行,章法上采用有行无列式,字法取法金文大盂鼎、毛公鼎,字势取正势为主,落款采用苏轼行书风格。在复写原帖因为考虑到要为后面命题创作留一些时间,所以我选取原作第一条的内容进行复写,字也是中等偏小,第一遍写的时候很顺手,不过因为粗心漏了几个字,于是又重新写了第二遍,在字法和章法上尽量保持原貌,不刻意发挥。因为原作最后一行落的是小行书长款,所以我在写了两行之后留下一行写了自己原来的落款。盖章完成以后感觉不错。命题创作是我依然准备写一条,尽量用同样大小的字书写,于是我选用了一首56字古典诗,还是主要以毛公鼎为主的风格进行创作。线条质感是作品灵魂所在,所以我延用自己以前比较拿手的用笔方式,铺豪与裹锋并用,转折依然以绞转为主,辅之以节奏感和速度感,使线条毛而润、瑟而畅,有味道!

    文字上大多数字都能找到金文的写法,个别字古文字类编上查不到就用小篆的字形代写一下,偏旁依然使用金文代替,最后落上款字,盖上印章,这才松了一口气。

    环视周围,监考老师还不时地巡视,偶尔驻足观望;志愿者在现场来回穿梭,宛如有走的大篆线条;非常安静,考生们全神贯注地写作,只有无人机在头顶盘旋的嗞嗞声……。


                   书 法 作 品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