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一件敦煌笔记里的唐笔秘密

2019年06月17日 12:27:562587人参与0

敦煌有些特殊写本,往往能透露出古人书写的大秘密。

比如,北京伍伦拍卖19春拍,一件文史大家周紹良先生旧藏写卷(以下简称“周紹良本”)

9世纪下半叶敦煌写经《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正面局部

钤印:至德周绍良(朱) 北京伍伦拍卖19春拍

据敦煌研究专家方廣錩先生称,这个稀奇物件儿是一个听课【笔记】,出自9世纪下半页一位唐朝僧人之手。

一般来说,【笔记】算是一种草稿,拼的是速度,往往会无暇思考“笔法”问题,所以字会和正儿八经写的时候不同,比如,颜真卿的《祭侄稿》同他的碑板是两种面目⤵️

由于书写时候没闲心去考虑【笔法】问题,笔记往往会是一个人写字最真实的面貌,留有大量原生态的用笔信息。

比如,这件笔记里,有数量特别、特别多的笔画,呈现【空心现象】⤵️

这种笔画【空心】问题,对于熟悉神龙本《兰亭序》的朋友来说,应该感到很眼熟,⤵️

在以前,对于这个空心问题有N种解释——

有人说,是特殊装帧时被磨损,还有人说,是双钩之后没有填墨等等,此外因为这个本子是一个复制品,甚至还成为《兰亭》真伪争论的一个焦点……

其实,回归常识吧,这就是写的时候毛笔开了叉(开岔)❌!

朋友处见到一份中晚唐风格的写经碎片,书写还算端工,也有这种空心的情况出现,⤵️

另一份日本藤原时代(约9世纪中,中国五代)的写经也有⤵️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一个著名的问题——“修正线”

这个问题是日本国一对父子提出来的,

这两父子,据说花了十多年的时间,闷头研究《雁塔圣教序》的原石,发现大量一笔多迹现象,推认这些多余的笔迹,是褚遂良对初次书写不满意进行的修正⤵️

事实上,日本父子所谓的“修正线”问题,并不成立,他们举的大量事例,实际就是毛笔开叉,⤵️

相近时代所写的字,不同的写手用了不同的字体,写了不同的内容,却有着近乎一致的空心笔痕,这不难推知,他们用的是同一种特殊的笔。

关于当年这种特殊的笔,近年来,人们已经通过日本正仓院的藏品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熟悉,⤵️

《雁塔圣教序》的原石中另有一些笔画收笔时的特殊笔痕,这在周紹良本里实际也有类似显示,

比如,长横末端有一个倒勾部件,⤵️

又如,点画末端有一个米形赘痕,⤵️

再如,长点末端显示诡异的形状和牵连部件,⤵️

如果我们从唐笔的构造图上解释会很直观,⤵️

显然,上文所说的笔画空心,是上图中【第一营】毛芯开叉了,而赘痕方面的问题,则是来自【第二营】笔毛在收笔时干扰了正常的书写导致⤵️

其实,这种【第二营】部位毫毛导致的问题,就是今人也常遇到的【贼毫】,神龙《兰亭》以及周紹良本中的行笔状态里也是可以轻松找到的,⤵️

这些情况其实说明,晋唐人的笔,也是会开叉和断毛的——其实,常识上想,一堆动物毛捆起来的工具,怎么可能像钢铁厂浇灌出的圆锥体呢?

但是,我们不能凭借这些比较多的毛糙情况,就认为这种笔性能不行,请接着往下看⤵️

周紹良本有一行罕见的唐人大字墨迹,⤵️

这是十分稀有的唐人大字墨迹,这个尺寸,与大英图书馆藏S.2552卷尾大字相当,⤵️

值得一提的是,S.2552也是《瑜伽师地论开释分门记》,与周紹良本相同,据方廣錩先生透露,这个写本目前所知在全球范围内仅有三件。

实际上,晋唐人写的字通常不大,这从他们称大字为“擘窠”不难看出,擘是大拇指,窠是穴的意思,大指中之穴就是虎口,就是说,人虎口那么大的字,就是大字了,⤵️

人写字,正常写,很舒服的大小, 其实从古至今,都是【指点大】最舒服,这个区间的端正真字,日书万字应是多数人正常的劳动力。如果要稍微放大,那么【指甲盖】大是不错的尺寸,常用于一些简单的散写,比如《兰亭序》就这么大的散写。然而这些尺寸的字在今天看来,都是小楷了。古今间对大小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是今人难以深入探讨古人笔法的根本原因。

在现在,2cm见方都被哗哗地叫小楷了,其实在唐,这个尺寸的字是可以刻成碑板的大楷了,比如,几乎所有人都会学的《多宝塔》,字的大小差不多就同“兰花”1角硬笔的口径(2cm见方)相当,⤵️

我们现在对周紹良本这一行字做一个简单测量,获知它的尺寸,⤵️

中 字,(黄线)宽✖️高(白线)约在2.1✖️2.5cm左右,同《多宝塔》相当⤵️

有 字,宽高约2.6✖️3cm,有水果里的杏那么大⤵️

八 字,宽高约2.5✖️1.5cm,这个亦与《多宝》相当⤵️

转,宽高约2.8✖️3.2cm,这个差不多也是杏那么大,不算小了⤵️

颂,宽高约3.3✖️3.1cm,与上相似,不算小⤵️

声,宽高约3.6✖️4.9cm。这个是这行字中最大的,这在唐人遗墨中绝属罕见,⤵️

在对这几个字的口径有概念之后,我们来关注他左下角的一排小字,⤵️

对比之下,这几个字有多大呢?也就4—6mm的高度,差不多是果蝇的大小⤵️

虽然这只是一个笔记卷子,但在这几个字里,可以看出书写是有几分认真的。在如此之小的字里,从笔画看骨力雄强,可知当时这支笔,作业能力之精细和强悍,⤵️

当年这个和尚做笔记,应该是大字写完直接记的小字,使用的是同一支笔。这种大字转小字间从容过度,亦不难看出这种毛笔的快速适应能力。

实际上,再去看看这几个大字,我们也不难认识到,唐人之所以唐人,有唐人很不一样的样子,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它们有着别的朝代不一样的毛笔比如,⤵️

【转】字的这个【横折】(短肩)⤵️

这一笔,一种饱满油润之感,这种油润饱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唐代那些腴润但清贵的仕女画像,在实际就是颜真卿、徐浩书风中常显现出来的感觉,一股【虎气】郁勃得不得了⤵️

【声】 字头丨的【方头】形,竟如柳公权《玄秘塔》中所出⤵️

放大看,观察笔画硬朗的外轮廓和鲜活的墨色,你还相信那些称柳体是需要“不停调锋”“装饰”的观点吗?这是一笔就可写就的好吧?⤵️

同样是在 【声】 字中,有此一丿⤵️

西南加压,借势,立即扫出,很见挥洒时的痛快感,由此可见这支毛笔的弹力真不是盖的⤵️

在【颂】字中,底点⤵️

这是一笔就戳出的形状,所谓“高峰坠石”,典型的唐代【侧】法⤵️

显然,我们在学习和鉴赏唐人乃至一起朝代的字的时候,应该融入对当时工具的思考和认知,很多形状和效果,我们做不出来或无法理解,原因并不是古人太神,而仅仅只是因为毛笔不同罢了。外在的形状永远只是一种尘俗的表相,迷在其中是件悲伤的事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