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书法国展 » 国展楷书作品

诗意书魂——郭继明书法作品网展

2019年01月14日 10:59:278868人参与0



诗意书魂

——郭继明书法作品网展




个人简介


 1969生于重庆开县,字书荫,号茗子、听松堂主、过洋播书人、未名湖过客、普贤石楼主、伴音阁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书法系主任、教授、重庆市人文社科普及基地主任、重庆师大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教委艺协书法篆刻委员会副会长,重庆书协理事兼专委会副主任。多次经国务院侨办批准赴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参加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活动作品被多个国家文化机构、驻外大使馆、北京奥组委收藏。 


艺术简历



2001年楷书作品参展中国书法艺术节(天津市政府、中国文联中国书协)

2002年楷书作品入展全国第三届正书大展(中国书协)

2002年行书作品在中日书赛中获“铜奖”(文化部、外交部)

2003年行书作品参展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甘肃省政府、中国书协)

2003年行楷作品入展全国书法小品展(中国书协)

2004年隶书作品入展全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中国书协)

2005年楷书作品入展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中国书协)

2005年行书作品入展“走进青海”全国书法大展(青海省政府、中国书协)

2005年行草作品在全国电视书法大赛获奖(中国书协、中央电视台)

2005年草书作品入选国际书法艺术节中国书法大展(西泠印社)

2006年教育部公派入北京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北京大学)

2006年发表论文“凡书法当观其韵”于《艺术百家》(中文核心期刊)

2007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驻京办、北大书法研究所主办“走近经典--郭继明书法展”,由中国书协张海主席题赠展名,北大王岳川教授主持该展览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

2008年中国书协从全国会员中遴选出参加“当代书法名家系统工程首展”(中国军事博物馆)

2008年行楷作品入展中韩国际兰亭书法大展(韩国)

2009年获重庆市政府文艺奖“书法奖”(重庆)

2009行书作品参展“香港澳门台湾重庆书画联展”(港澳台渝)

2009年发表论文“松动论”于《中国书法》(中国书协)

2009年论文《书法和谐论》获优秀论文奖(中国书协)

2010年全国“兰亭诸子”书法家海选获优秀书家(书法报)

2010年发表论文“和谐论”于《书画月刊》(台湾艺术大学)

2011年楷书作品入展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中国书协)

2012年发表论文“中国书法的文化性关切”、“陶行知的艺术兴味与书法实践”于《艺术设计》(学科期刊)

2012年晋升书法教授(重庆市政府)

2013年发表《和谐论是书法艺术本质特征》(北大《文化书法》)

2014年国务院侨办批准出访韩国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首尔)

2015年国务院侨办批准出访加拿大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温哥华)

2015年北大推出《十人书法精品集--郭继明卷》(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5年重庆书协主办“砚边苦吟故土情——郭继明书法邀请展”(开州博物馆)


出版著作



《郭继明书法作品集》、《郭继明书法精品集》、《书法考级训练教程》、《书法实训教程》、《书写训练教程》、《书法审美与实践》、《书法》、《书法基础》等专著、教材;还发表有:《当代书法艺术创作浅思》、《书法文化与文化书法》、《书法三境论》、《书法自在论》、《书法审美基本问题刍议》、《自由精神在书法教学中的阐释》、《书法三境界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书法和谐论》、《书韵与音律》、《书法教育问题论》、《书法教学改革的三个问题探微》等书法理论文章。 



诗意书魂

——郭继明书法作品网展

郭继明十届国展书法作品

郭继明十届国展书法作品


郭继明书法作品网展


郭继明书法作品网展

郭继明书法作品网展2

郭继明书法作品网展4

郭继明书法作品网展5

郭继明书法作品网展6

郭继明书法作品网展7


文学作品选登


故土情(组诗)
       一、登雪宝山          
       绝崖一径入烟霏,
       斧削高山鹤难飞。
       已至峰巅频指点,
       一声长啸和斜晖。

       二、宝山寻宝                  
       由缰十里时如飞
       一路松风倩云帏
       山作我佛依天睡
       余将胸臆与之归

       三、夜宿宝山                  
       雪宝山头日又斜
       烟霭依旧袅人家
       三杯浊酒添寂静
       一阵松风起暮鸦。    

       四、育松劳模              
       宝山夕照松影横,           
       绿海红霞晚风行。
       再借劳模慈母手,
       万千峰壑奏涛声。       

 

乡恋(组诗)

 

之一

峰顶千山雪映霞,

小河弯畔是吾家。

渔家凌雪频撒网,

犹见枫如二月花。

 

之二

壮岁负笈又京华,

北雁南归何处家。

欲与碧空将身去,

红桔照眼是三巴。                  

 

之三

石屋净无尘,

细流音正清。

溪边桃灼灼,

陌上柳青青。

童子学归早,

农人稼穑勤。

何时回故里,

怡悦眄柯庭。

 

之四

淡烟疏雨时有雪,

犬吠鸡鸣趁佳节。

一锅火红邀客至,

腊肉正香醅正热。

我的听松堂

我的书斋名叫听松堂。书斋原名听松斋,十八年前请友人治印的时候,书法家郑永松先生一眼看出印章名破绽,叫我改成听松堂,文岗先生也说改得不错,于是沿用至今。书斋经过五次变迁,由小到大,现在看上去还是不大且简陋,简陋得连茶具棋盘、酒壶檀香、花鸟鱼虫都没有,也谈不上有什么空灵之气。

一张大书桌,放上笔墨纸砚几乎占尽“风情”。有时,我很怀疑我是不是懂生活,知艺术,会书法?书房的书也不多,都是一些浅读过的朴素的书。记得,北大季羡林教授的书房堪称藏书之最,我也许尽一生之力也买不起他的藏书量,更不用说书的质,就连他的弟子王岳川教授的书斋藏书我也只有望斋兴叹。周作人的书斋不给人家看,怕看出来心思;我的书斋更不敢让人家看,怕看出了浅陋,即便如此,我还是很喜欢它。
       我刚参加工作时被分配到九龙山国重职校工作。住在一栋依山而建的浅黄色楼房的顶层,单身宿舍面积不到二十平方米。居高远眺,漫山遍野都是青翠欲滴的马尾松。白天能听到松涛的低吟浅唱;深夜的松涛像发怒的雄狮,怒吼声一泻千里;偶尔宁静时,可以沉浸在“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的意境中。松子掉落就像掉在静静漂流的岁月河流中,它荡起的层层涟漪倏忽扑上我心头。
       在那段日子里,松与松涛声在脑海里扎下了根:松的根蟠曲深扎,如我系故乡的心,亦如书法创新的根;松的枝傲骨峥嵘;松的干庄重肃穆;松的皮疏粗,如坚强长辈的老茧连接着沧桑的岁月;更不必说松叶遇寒翠了......后来在演奏二胡时,接触到了听松一曲,它是阿炳三首传世名曲中的一首。我很自然喜欢上了这首乐曲。乐曲似奇峰兀立,苍劲挺拔,跌宕起伏。为了表现听松的意蕴,常常用我书斋里的一把低音二胡演奏它,有了书斋内外的呼应和声,就很自然地想到为书斋取名为听松斋,那时的书斋其实就是寝室。
       三次搬家,住处周围都没离开过青松。第四次住进了凤凰山麓的城市水泥空间中,入住最底层。只可以仰望到镜蕊天空,却再没有看到松枝绿叶了,更别说听松,所以只好买个五针松盆景置放书斋和乐音一起联想了。
  现居重庆大学城,处缙云山山脉中部,对于缙云山,我有拙句:如海松涛涌,缥缈一径深。古寺常作客,月下听蛩音。从书斋平视出去,各个层次绿,满目呈现。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把松的智慧释放了出来,像在波浪中夹杂着松的葱茏,松的气味,松的流动,松的歌唱,涌向我来。如今,松涛再没有大山里清晰了,我的书斋里充满着没有声音的声音,那是松涛声,布满了没有形象的形象,那一定还是青松的形象了。
       书斋变了五次,始终没有改变的是那一方砚台故事,二根琴弦演奏,三更写字习惯,四时读书乐趣。书桌上的一方砚台,是我妻子的嫁妆,那是大地主祖上的老古董,灰黄相间,中间有一脉,取名文脉,温润可爱,我偶尔研墨,心境寡欲,怡然自乐。在书斋里,我最爱玩的还是那两根弦的胡琴。有一次练习《梁祝》时,玻窗上扑打着两只小鸟,真神奇至极!提笔便有:砚海拥思入兰亭, 听松堂后树隐荫。风轻琴韵意正远,何事一双娇莺临?真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在书斋里,我有三更子时习书的习惯,正是:听松堂中趣,法帖熬苦行。尘事杳然久,灵台此最清。三更时,静观《兰亭序》,思王右军“畅叙幽情”的从容神态;读《祭侄稿》,恸颜平原“抚念摧切”的悲愤心境;临《寒食帖》,在其“雨势来不已”中,悟东坡一任自然从意适便的情怀。书斋虽简陋不堪,但“书中自有颜如玉”、“雪夜闭门读禁书”、 “红袖添香夜读书”这些读书之趣还是要领悟的。
  我现在的书斋在十六层,可以四时凭窗观风云。看:缙云奇峦、遍野别墅;U城天街,人群流动;熙街夜色、星辰闪耀;千里阵云,万里晴空;烟波浩渺、山城迷雾都可尽收眼底。书斋之书虽在书外,而思想却在书斋里,经过融合、发酵,酝酿出不断有闪动的灵光。当第一根松针作别依旧生机盎然的枝头,迎着夕阳的余辉跌落时,听松堂的我依旧这么生活着,生活在这间没有松枝映衬的陋室中。
  听松堂,是我诗意栖居的场所,是我灵魂纯宁饱满的家园。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