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书法国展 » 国展行草书作品

【国展书家】张亚明 | 书法作品欣赏

2021年12月20日 19:51:173974人参与0

书家 | 张亚明

1984年

江苏常州

书家介绍: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理事,

常州市教育书法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常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常州画院书法院特聘书法家,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

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

常州市教育局书法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作品入展: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中书协

全国第二届大字书法艺术展(中书协

第四届林散之·江苏书法双年展”(省文联)等

书见性情可入古

——谈张亚明其人、其书

文/刘凯

中国传统艺术有抒情特质。《毛诗序》论诗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乐记》言乐则语:情动于中,故形于声。而“情”与“性”近,遂有“情性”或“性情”之谓。情皆相似,而性有不同。比之“抒情”之论,因具体到个体之“性”,以“性情”论艺似更贴切。孙过庭《书谱》论书有言: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便是此理。书者,凡能操笔假墨,以古人笔法,写情见性者,便可谓入古矣。

草书横幅/王观词一首

 草书斗方/杨基《登岳阳楼望君山》

楷书竖幅/沈春泽《长物志序》

 隶书横卷/黄庭坚《东观读未见书》一首

 草书小品/苏轼《定风波》词一首

吾兄亚明,淮安人也,为人落落洒脱,有名士之风。吾与兄同年负笈金陵南师,有同窗之谊。课堂之上,谈笑之间,颇能领略兄之风采。盛夏之际,兄尝执扇,笑啖古今事,潇洒快意。胸中有丘壑,每作书,挥笔立就,犹珠落玉盘,洒脱自然,有大将之风。且兄学书甚勤勉,每日必书,常忘寝食。兄于书道能多有进益是为必然。

兄之为书,涵咏于古法,遍览汉魏、唐宋诸名家,于精微处求积健之势,殊不易也。刘熙载论书曰: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观兄之书,如观其人。笔锋使转之间,浏漓顿挫,张弛有道,意味不可穷尽,更可见俊逸洒脱之气息。可谓心手无间矣。书学之道,难处在此,可贵之处同源于此。

草书竖幅/蔡松年《赏荷》

草书斗方/清吴颖《登太白酒楼》诗一首,

隶书斗方/古人名句

行草书小品/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楷书竖幅/节录郑言《乘风破浪决胜全面小康》

时人尝谓:书入古不易。所谓“入古”并非得古人之面貌,贵能得古人之精神。假若如兄一般,以汉魏笔法为形质,以写情见性为旨归,必可绍于古人。所谓“应心隐手,必由意晓”也。兄于书道,已有佳绩,假以时日,必有可期! 

刘凯(文学博士,副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




中小学书法实践课教学的策略探究

文/张亚明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书法艺术又以汉字为载体,所以,书法艺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也是中华美学的代言人。

以书法教学为载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①,是书法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中小学生书法教学是书法启蒙的重要阶段,书法课堂教学是书法教育的主阵地,关乎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正确认知,中小学生书法教学实践课如何开展,值得每一位书法教育工作者思考。笔者根据多年课堂教学实践,对于以下几点策略进行阐述。

一、 有效的教学法

(一)良好的开端

书法学习伊始,从基本的执笔法和坐姿开始,历代书家执笔方法不胜枚举,如:单钩法、拨灯法、三指法、五指法……无论如何如何方法,都应谨记苏东坡“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这条金律,即执笔时,手指轻捉,掌心要虚,手腕运转自如。

学生初始学习书法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执笔方法是比较固定的,其原因与其临习书体和练习字的大小相对固定,至于执笔法以及执管的高低问题是需要在“金律”的原则下兼顾所学书体和练习字的大小,以及兼顾是站姿书写还是坐姿书写等,做通常写用笔精美一路执笔较低,写线条生涩一路执笔宜高。

至于坐姿“身松、足安”都能关注,然而“头正、臂开、正字”却易忽视,其重要原因就是“臂开”中的左臂没能打开,致使人的重心左移,头歪斜,不能很好地“正字”书写。不正确的坐姿所书之字,多有向右歪斜之诟病。因此,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是写好书法的先决条件。

(二)精准的笔法

笔画的学习开始就应关注“笔法”。很多学生学习数月,仍不得笔法之要领。其原因大多是缺乏正确笔法方法的指导。从个人教学实践总结,帮助初学生快速领悟“笔法”,教师可辅之“操控毛笔之法”。

所谓“操控毛笔之法”就如同学生学习做广播体操一般,有相对规范的肢体动作和运动节拍。以临习赵孟頫楷书一般长横为例:起笔空中果断右下斜切,稍停蓄力时看帖和观察自己即将书写横画的长度、斜度、弧度、轻重,随之小臂带动手腕向右摆动,至收笔处稍停,笔毫边写边提轻回收笔。如果把这个横画变成学习广播体操的口令就是:切—停—摆—停—提。如此,学生对于横画的书写就能有清晰的动作书写概念和运笔节奏的表达。

当然,字帖中相同笔画的起行收也各不相同,如:起笔的藏露、露尖长短、露尖的曲度来源,行笔的轻重、俯仰、速度,收笔的提驻等,需要学生在书写时仔细观察原帖的笔画线条后,转换为基本运笔动作节奏。其思考和辨识过程为:起笔,手腕从何种角度、何种曲线、何种速度进入纸面;轻重之变通过何种笔杆角度表现,俯仰需要手腕如何摆动,速度快慢如何变化;收笔,是提收、回收亦或是驻收。这样一个思考过程,再结合最基本“切—停—摆—停—提”的口令,学生就能很好地通过读帖而合理转换成用笔动作,从而表现原帖中笔画的准确形态。

“操控毛笔之法”的笔法教学能有效地让学生认知和掌握正确的笔法,从而避免堕入“描画书法”的错误境地。当然,教师自身一方面需要有对字帖精准解读和理解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对单个笔画准确动作剖析的能力,这是“操控毛笔之法”的笔法教学的关键点。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操控毛笔之法”训练下,才能实现用笔的笔法的精准和丰富。

(三)巧妙的结构

通过笔画学习对“笔法”有所了解后,就进入笔画组合和结构的学习。历代书家能够被后世树为经典的碑帖,单从字形结构而言,都是有着良好地传承和自我相对独特地融合。结字学习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摆脱电脑字体的“机械审美”,去发现字帖中结构的独特之美,分析结构的巧妙之处,学生只有一开始就有“自然书写”“生动多姿”的审美认识,才可以逐渐走进书法结构多变的理解。

以笔画组合为例,除起、收形态变化之外,相同笔画之间如:多横之间存在俯仰、平斜、长短、轻重之变;多竖之间关注弧度、正侧、长短、轻重之变;多点之间大小、轻重、曲度之变;多折之间方圆、断连之变等,其他相同笔画之间的变化都应参考以上这样的组合变化规律来理解。除相同笔画组合外,不同笔画间的顾虑也应该形成系统认知,如:横竖之间轻重、长短、分割方式的关系;撇捺之间轻重、曲直,高低、收放的关系等。有了这样的笔画组合的学习,在单字结构的学习中才会更好地了解组合方法。

单字的结构以平正、匀称、规整为基本要求,但书法旨趣在于表现变化的同时做好相互的合理融合。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字形结构为例,其字形总体取內擫修长之势,但不乏有外拓宽博之势的字;笔画间从起笔形态就有藏露轻重之变,至笔画整体形态有长短、轻重、曲直、平斜、正侧等变化;部件之间有倚侧、宽窄、高低、轻重、疏密、收放之趣。结字学习重在培养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多个局部组合成整体的严密思维和细致读帖的习惯,也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逐渐领会书法变化之妙和其真正魅力所在。

(四)优美的章法

具备单字理解和书写能力后,通常依旧通过临帖来学习经典的章法。这个过程中,如果缺少创作参与,使得学生只会临帖不能自主书写。此时可尝试一些创作性书写,作品字数和尺幅可根据学习的时间和时令进行有机集合。

为提高作品的成功率,创作书写一般多采用集字书写的方式,然集字书写难以解决章法问题,往往学生只会临习单字成作,而不能真正理解作品整体书写时章法所需要关注的要点。

如何在创作中处理字字之间轻重、大小、正侧、长扁等对比变化,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可以辅助以下措施:

第一步,学生自己以字帖中的某一到两页为模拟创作样板,套用其字形结构特点和章法,书写自己的作品内容。第二步,教师帮助学生分析第一遍创作,提示学生将模拟书写中一些不合理的大小、轻重、正侧、聚散、疏密关系进行调整。如:多笔画的字相对大而笔画轻,少笔画的字相对小而笔画重,上下字左右字之间如果都是长字或扁字要调整字形以求变化等。

通过以上教学,则把原帖的章法学习和独立创作融合在一起,学生在经典字帖里汲取营养,学习原帖的精髓和思考自我的表达,在思考中领会作品章法表现的真谛。单纯的集字书写,甚至模仿教师自己样稿的作品书写,只能学生始终游走在书法表现的边缘。

二、合理的教学观

很多老师和家长认为中小学生基础书法教学,应该由简入难。“简”是能够为学生所理解,“简”本身无错,错在部分人曲解了“简”的含义。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内涵和表现上本就不简单。低龄段学生书法教学内容可以简单,但是书法文化和意趣不能“简化”。一些“简化”了的书法教学,是以串改很多原帖所表达的旨趣为代价,多有“把自己嚼过的馒头给学生吃”之嫌,正确的学习方法交给学生的同时,教授者自身因为“简化”而带出的一些个人“习性”也一并带给了学生。部分书法老师正是由于这样一开始“简”的教学观,导致学生后期难以再深入理解原帖。

作为师者,应把事物的本真原汁原味地传递给学生,书法学习亦是如此,笔法的精妙,结构的巧妙,章法的优美,都要合乎原帖风貌传授给学生。唯有秉持这样的教学观,传统文化精髓才能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弘扬。

三、善思的教学者

目前中小学校或培训机构的书法教师配备,部分是院校书法专业毕业,部分是其他专业兼职或转行,无论何者,只要从事书法教学,必当勤思。

一思立身之本,书法学识和书写技能决定了书法教师教学能力的根本。理论与技法无先后或轻重之别,两者互为铺垫,拾阶而上。理论的补给主要通过专业类书籍,如:历代书论、名家注解书籍等。技法层面则是需要在系统学习经典碑帖笔法、字法、章法基础上,逐渐提高自我理解和技法表现能力。

二思教学初衷,思考通过书法教学要传达的是什么,思考有效教学方法,思考学生的学习状态。勤思善思,方能做好书法教学工作。

中小学书法教学目前是一个相对熟悉却又相对“手足无措”的阶段,这就需要教师真正站在书法学科本体和传知授道的高度系统探知研究,同时怀揣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才能真正将书法实践课的开展上升到应有的成效和高度。

注: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中谈到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