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批评】刘颜涛书法作品集评

2021年08月05日 22:24:121780人参与0

刘颜涛书法作品集评

杨吉平:

  从某种意义上讲,刘颜涛书法的确是进步了,或者说是在进步中。原因很简单,他的字越来越规矩,越来越平稳,越来越谨慎,换言之,越写越胆小。

  刘颜涛全国第七届中青展作品(图1)于细腻中透射出几分泼辣,也同时透射出几分金石气息。篆书属于古文字,金文则属于古文字中的古文字,所以下笔之前,先得有一定的文字学修养方可涉猎金文书法。书法以古雅为上,而文字学修养本身便具备了古的因素,而古与雅则相辅相成,以古人质朴自然,今人拿捏造作故耳。前人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即此之谓。刘颜涛的好古情怀跃然纸上,这是勿须怀疑,值得肯定的。但对比刘颜涛的前后两幅作品,则让人难以名状。

图1 刘颜涛 全国第七届中青展作品 (1997年) 诵书听曲静晏自遣 载道为德忠义而贤

  从笔法来说,刘颜涛全国第七届中青展作品反而比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图2)更为老到。其金文书法与落款行草(略有章草意味)浑然一体,均表现出金文特有的苍茫古朴的特质。且落款书法将吴昌硕、黄宾虹、王蘧常等大家的笔法融为一体,自然流畅,线条的质量很高,非常耐看。其中的个别笔画处理稍有不足,如落款第二行的“秀”的收笔、第四行的“德”的末笔、其名款“涛”的末笔等都明显有些过,但这都属于结字问题,不是笔法问题。与此形成较大反差的是,其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的落款结字问题少多了,但用笔却过于油滑,留不住笔。有意味的是,前后两幅作品的落款,刘颜涛谈到的都是用笔问题。全国第七届中青展作品的内容不知为什么将黄宾虹的用笔“五要”简化为“四要”,而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的落款则是笔法“五要”,这说明刘颜涛还是在读书的,是在不断进步的。但是,读书后的刘颜涛在笔法上反而不如读书前的刘颜涛,这就令人费解了。

图2 刘颜涛 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 (2017年)

  按黄宾虹用笔“五要”为:“用笔之道,其要有五:一曰平,如锥画沙;二曰留,如屋漏痕;三曰圆,如折钗股;四曰重,如高山坠石;五曰变,如四时迭运。”以此考核刘颜涛书法,无论是其金文还是行草(全国第七届中青展作品)及行书(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落款,大概只做到了“平”一条,而且是勉强做到。“留”没有做到,行笔过滑;“圆”没有做到,圆中无方,方则碍圆;“重”做得最差,线条漂浮,如游丝飞絮;“变”更没有做到,如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落款中的“平”字及所有的捺画,几乎是一字万同、些无变化。原因何在呢?难道是刘颜涛没有读懂黄宾虹?

周德聪:

  刘颜涛以篆书称雄于当代书坛,这与他生长在甲骨文之乡的安阳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地理的渊源关系。殷商时代先民们留下的锲刻文字与青铜器皿上铸刻的金文,对他产生的影响自然地保留在书法中。

  “诵书听曲静晏自遣,载道为德忠义而贤”篆书对联,一件创作于1997年夏,乃全国第七届中青展获奖提名作品,另一件则是2017年全国第四届青年展的特邀作品,前后跨度近20年的时间。个中明显地表现出刘颜涛在篆书创作上的变化,也正暗合他在前后两件作品上对黄宾虹篆书用笔的体会。全国第七届中青展作品在题跋文字中诠释了“平、圆、留、重”四字内涵,而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则在四字基础上增益一“变”字。所谓“变则通,不变则死”矣!

  刘颜涛之变,首在用笔。如果说创作于1997年的作品在用笔上还处于谨小慎微阶段的话,那么2017年的创作,其用笔当是从心所欲了,斤斤于点画的周到与自由挥运的惬意,留存于线条,是可以被感知的。尽管刘颜涛作篆用笔上重视黄宾虹所谓的平、圆、留、重,但前后两件作品对之体味的深浅度与表达的精微度泾渭依然。即如结字,同一内容的两件作品,在空间的处理上也尽显其变。前者稍显拘谨,线条紧涩虽好,然不够朗畅,有些为了空间的需要而派生的衍笔似亦稍过,如“诵”之右上一笔,“书”之左上的衍笔,作为大篆体态,似亦不应如小篆之修长,字内空间略显局促;而后者纵敛自如,无论是线条的紧敛与放纵,还是结字空间的疏密与聚散,都在走向成熟,并向“老境”迈进。金文中装饰性的笔法对线条不唯起到丰富的作用,也对空间的变化与认知产生影响。

  对联两旁的跋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一个书家的修养,不仅是文字的,也还包括书体的多样性表达。以此观之,刘颜涛前后两件作品的款识,既有语言表达上的精美之别与认识上的差异,也有行书格调上的变化与提升。

  刘颜涛的篆书在总体格调上趋于古雅。这不仅表现在他长期对甲骨金文的深入研习,并在书写实践中朝着平、圆、留、重、变的方向挺进,尤其是在“变”上有着苦心孤诣的追求,也还表现在他对古代留痕的“雅化”。他在临摹与创作中总是抱以敬畏之心,从不苟且、率而操笔,而是精益求精、勇猛精进,殊为难得。

  作为一个以篆书见称的书家,我以为还可在雄肆一维作些探索,以丰富其笔墨语言,凸显其“颜涛”意味。

  颜涛对篆书几十年如一日的探索,表明他对"深化完善比所谓革头换面的创新更为重要"的理念的坚守,他深信龟甲兽骨、青铜石刻上的古老文字与特有的神韵,既与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亦与自己的心性胸臆相通。所以尽管他兼擅诸体,而在全国展、中青展、兰亭奖展上示人的作品,多是大篆风貌。心不旁骛的坚持,成就了刘颜涛在当代书坛的地位!

亓汉友:

  “颜涛的篆书大气磅礴、气格豪迈。在创新空间相对较小的篆书领域,能独辟蹊径,创作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更加难得。”这是王友谊先生对刘颜涛作品的评价。是的,刘颜涛在篆书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书坛称之为篆书获奖专业户。

  刘颜涛先生的这两幅作品前后相差近20年,内容相同:“诵书听曲静晏自遣,载道为德忠义而贤。”我们用书法势分析法来分析这两幅作品,发现在笔法趋势、字法取势上有着明显的变化。

  1.在笔法方面,全国第七届中青展作品(图1)中明显带有当时的时风特点,如在起笔过程中,几乎都是利用长锋毛笔“欲右先左、欲下先上”取势起笔,由于毛笔长锋的原因,在起笔和行笔过程中形成了墨迹的间断(见“自”的起笔墨迹效果),这在当时是篆书、隶书“时髦”的起笔效果,“哄”了不少人。现在看来不但起笔笔法单调,而且显得“做作”了。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图2)已回归自然,大气沉稳了。

  在行笔笔法的取势上,作者在全国第七届中青展的作品书写创作过程中提按不是十分明显,表现在作品的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另外“颤抖”而呈现出的曲笔线条不自然。但在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中的作品则更加注意了线条中、不同线条、不同部首、不同字的粗细变化,也没有了颤抖的笔迹,线条凝重了,从而增加了不少豪气。

  2.在字法方面,全国第七届中青展作品中,结字的取势基本遵从原来大篆的字法势格局,结构布置相对均匀;在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中,作者充分运用了字法势的结字规律,有意识地增加结体内部的对比关系。如“为”字,全国第七届中青展作品中是上紧下松的字法势,而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中是上松下紧的字法

  有的字加大了部首之间的距离,形成了上下紧中间空的字法势,如“德”:

  刘颜涛先生的作品符合黄宾虹“平、圆、留、重、变”和“参差离合、大小纠正、俯仰断续、肥瘦短长、齐而不齐”的对笔法、字法的要求。

  从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和20年前的全国第七届中青展作品的比较中,使我们看到了刘颜涛篆书的艺术趋向——沉稳、大气。

  对刘颜涛先生的建议如下:一是结字变化尽量不要离字的本意太远了,如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中“遣”“义”的变化(如下图)均有待商榷。

  二是起笔行笔收笔笔法取势上,如切笔、顺时针裹锋等的起笔方式,在保证作品大气的风格同时能否再丰富一些。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