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书协: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者作品选登(100高清图)

2021年04月17日 23:23:0624953人参与0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获奖感言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书道之本,存乎两端,曰功力、曰学养。功有深浅,学分高下。非夫心闲手敏、功深学高,其孰能得之乎?然道之所生,关乎心性;心若不正,德焉能成?故心之所发,见之笔端,显于言行,发为精神。余自髫龀学书,寝馈多年;然学浅才疏,彷徨门外。今幸蒙不弃,获此殊荣,自忖德薄才鲜,不胜愧赧。唯以勤补拙,鞭驽策蹇,正心诚意,功学相参。以期日新日进,不负所望耳!


书法创作方向铜奖·樊利杰


颁奖词



洒脱犀利,书坛名记。

交游百家,味古察今。

倾城之爱,高韵深情。

驻足华亭,秀逸恬静。

樊利杰足迹遍及海内,观千剑而后识器,他的书法坚守古典,秉承文人书风,温润典雅,精到澄净,行云流水,淡泊天然,与其“不求轰轰烈烈,但愿不绝如缕”的人生态度互为表里,神完气足,殊足品味。


作品照片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获奖感言



二三十岁时表现欲强,喜欢激情澎湃、才华横溢的作品,作品讲究形式美,强调对比、造险,注重节奏感,意气风发,风流潇洒。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书法的理解与审美发生了变化,越写越有敬畏感。现在更欣赏沉稳内敛、气韵清新的作品。书法与做人一样,风流潇洒固然可以,但这不是所有人生。人之悲欢,境遇之顺逆,不可能只通过“潇洒”来表达,或者说只是通过规定的技术手段,很难去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

以诗文和笔墨记录身边事,表达喜怒哀乐,抒写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既是历史所需,也是时代责任。兰亭之精神体现在文书俱佳,内涵丰满。此三件作品内容,全然来于自己的内心,所际所遇,不吐不快。律诗、绝句适合书法创作,而现代文则不易表现。旧体组诗《游学诗四首》记录了我在游学中感受到的点点滴滴;旧体诗《观画》描写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母亲的心愿》则倾注了我最朴实真挚的感情,并借此表达对母亲最深的思念。

这几件作品,展现的便是一个完整的自我。


理论研究方向金奖·孙慰祖


颁奖词



沉潜寂守,数十暑寒。

笃志金石,倾情印学。

探幽索隐,溯本究源。

发凡奥义,创获丰赡。

孙慰祖对古代封泥研究所做的学术研究,倾注了数十年的精力与时间,是该领域学界公认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其著作《孙慰祖玺印封泥与篆刻研究文选》系其长期进行古玺印研究的论文汇编,在玺印起源的探讨、古玺印断代方法、西汉官印与封泥的分期、古晋官印鉴别、隋唐官印及体制研究、唐宋私印研究、元代八思巴私印研究、出土元明印章研究等许多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作品照片





获奖感言



我六十年前在课余学习书法篆刻时,仅仅是感兴趣。后来竟成了大半生迷恋,在文字的小小空间里翻来覆去,陷于其中不能自拔。历史文化哪怕一个小小的分支,都因为其丰厚的底蕴而具有令许多人一生深情无悔的感召力。

篆刻创作对我而言总是一种愉快的玩耍。艺术发生的本源就在于人类玩耍的天性,只是慢慢变得学术化起来,成了需要经历训练的严肃玩耍。在冷寂和理性的研究工作之外,创作往往是转换和抒发兼而有之的事情。我觉得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投入学术研究是在具备较好的创作能力之后,他的研究能够进入感性和理性相穿透、融会的状态。

近几十年我的兴趣落在一些冷僻的课题上,尽管多少有点“望尽天涯路”的苍凉感觉。人类大约总有一种不倦于探求未知领域的天性。在四周一片寂静的夜晚,面对古人所遗的吉光片羽,思绪自由畅达地寻找与历史内在逻辑相对接的线索,实在是很令人满足的。

过去的部分结论正在改写,“改写”标志着不断接近历史真相。历史条件同样也限制了我们的学术高度,后人的成就会更新一部分内容,突破更多的内容。如果我们的工作还有一点作为基础性的、在某些环节上起到开拓作用的价值,也就表明这一阶段是有意义的。


理论研究方向银奖·张天弓

 


颁奖词


青灯黄卷,韦编三绝。

魏晋名物,先唐书学。

钩沉奥义,析论精博。

寻途王学,喜有新获。

张天弓系列论文《王羲之尺牍草书之“今体”辨析》等14篇,立足魏晋历史文献的通览和广泛钩沉,紧紧围绕王羲之书法审美理论和书法艺术评论等方向展开考辨,深入浅出、考证研究、学风扎实、新见合理,廓清了书法史长期认识模糊的一些问题,取得了较为令人信服的推进性结论,对书学史研究有较好的补益作用。


作品照片





获奖感言



本届兰亭奖提交计十四篇论文,分为三类:即王羲之书法的审美、书法审美理论、书法艺术评论。这十四篇论文,是从这一时段三十余篇论文遴选的重点成果,也是笔者从事书法艺术创作、与书法艺术审美研究长期积累的最新探索。我们研究者,要坚持文化自信,要有世界的眼光,尊重历史,崇尚科学,应该研究、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核心中国书法审美学,促进书法事业发展,在书法学科建设、全民审美普及与提高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理论研究方向银奖·程渤




颁奖词


时代为经,地域为纬。

元代书学,复古寻绎。

通览演变,视野开阔。

阐幽发微,多有创获。

程渤的著作《元代书法家群体与复古观念研究》以时间、书家群体所处地域为依据,对元代书法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剖析,系统梳理了元代书法家群体对该时期复古书风的兴起与流变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并在研究元代书法及复古思想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视野开阔,分析透彻,归纳清晰,对元代书法史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学术参考价值。



作品照片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