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洪厚甜:不用书写的时代,谈谈书法

2021年03月06日 21:51:591326人参与0

中国文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数千年历史中,经过了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这门融入了创作者观念、思维,并能激发审美对象和审美情感的艺术诞生于汉代,兴起于魏晋,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时代后,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精神的永恒魅力。

但到了近代,中国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艰难的时期。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了野蛮的侵略,西方文化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民国时期,甚至有不少文化学者对汉字文化产生怀疑,进而倡导汉字拼音化以及废除汉字。再加上文字的简化,书写工具的改变,书法艺术被推到存与亡的边界。幸而有谭延阔、吴敬恒、胡汉民、于右任书法家的坚持与传承,书法艺术才能够在无比艰难的环境下,得以存续与发展。

中国书法艺术的复苏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有两大标志性事件。其一为1977年《书法》杂志在上海诞生,1978年举办了“百名优秀书法家作品展”,面向全国征稿,最后选出了一百幅优秀作品,最后这一百名书法家都成为各省书法界的前沿人物。其二是1979年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招收第一批书法篆刻专业研究生,这一批共有五名书法专业研究生,分别为朱关田、王冬龄邱振中、祝遂之、陈振潇,他们已是当代中国书坛的风云人物。浙江美术学院开启了中国书法高等教育的先河,之后全国不少高校也开始招收书法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中国书法的传承与普及,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中国书法也进入了真正的繁荣期。

书法.png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字是因为书写而成为一门艺术,因此中国的书法在世界文化之林特立独行。当下毛笔被硬笔取代,硬笔又被电脑所取代。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并不是书法衰落的开始,我认为反而是书法涅槃重生的机遇,因为实用性被彻底剥离以后,书法将作为一门独立艺术而存在。

那么,在如今这个大时代的文化背景下,书法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我认为书法最大的变革,在于它不是实用的书写,而是主动的艺术追求。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中,流传下来许多书法家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艺术性之前,首要的属性是实用性。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它诞生的原因是文人在聚会吟诗之余,王羲之为诗集所写的一段序,是实用书写的衍生品。还有流传下来的文人手札、诗卷等都是一种实用书写,并不是一个有意识的追求和艺术创造。而在今天,当书法的实用性被彻底剥离后,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反思书法,将它当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来主动追求。

当代文化背景下,书法艺术已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我们应真正了解这个社会,了解中华民族在文化建设上的迫切之需,重新深刻反省和认识书法艺术的价值,进而真正投身到书法艺术的发展建设之中,重新让书法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担当它应有的责任。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