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楷书概况

2021年02月23日 08:03:412558人参与0

    楷书也称真书或正书。楷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汉代,《宣和书谱·正书叙论》称“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汉者,今之‘正书’是也,人既便之,世遂行焉。”虽然现在我们已经不能见到王次仲的楷书作品,但楷书从隶书蜕变而来,并且始于汉代却是事实。汉简中有许多字是楷书的雏形,如笔画省去雁尾,转折处亦用顿挫.结构渐趋方整等等这些特点,后来都成为楷书的基本范式。到了三国时代,钟拜对楷书作了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从而使楷书完全彻底地从隶书中脱离出来。如他的代表作《宣示表》《贺捷表》和《荐季直表》,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楷书了,不仅用笔厚重,结构体势已呈方形,尤其是钩画的出现成为楷书和隶书区别的最典型特征。到了东晋,王羲之真正将楷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他的代表作《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孝女曹娥碑》点画精绝,结构妍美,变钟繇的横式体势为纵势。最终使楷书走向成熟,并成为当时及后来社会所崇尚的风格典范(图244、图245)。

楷书.png

    以魏碑楷书为代表的北朝书法的兴盛,从另外一个侧面丰富了楷书的美学品质。魏碑与南方楷书的秀丽典雅不同,魏碑是以质朴雄强取胜,虽然还带有一些隶意,但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粗犷壮阔。魏碑的内容大都是造像记、摩崖刻经或墓志。由于是石刻文字,因此最初创作时就要求醒目粗放,加之书刻者大都是北方的民间书手和工匠,自然带有北方游牧民族和地域的某种豪放质朴的特征。例如著名的《龙门二十品)《郑文公碑)(石门铭》《经石峪金刚经》等,虽然书写风格有所差别,但是总的美学走向是一致的。康有为在其《广艺舟双揖》中将魏碑的书写特征概括为:“一日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日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调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虽然誉之有加,但是确实概括出了魏碑壮美的美学特征。也正是由于魏碑的存在,才有后来唐代楷书的辉煌。

    唐代楷书就如同唐代诗歌一样,不仅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史的标志之一。楷书作为一种书体,在唐代得到了最后的完善。突出的代表人物有欧阳询、皮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他们以各自扎实而独特的艺术功底创造着楷书的神话。

    欧阳询最初学习王羲之,后在楷书中掺以古隶笔法,终成州弋大师。他的楷书中宫内敛,瘦劲险绝,捺画伸展:法度森严:笔画精妙,成为后世临习的楷模洲t酬乍有《化度寺碑》《九成宫醒泉铭》《皇甫诞碑》和《虞恭公温彦博碑》。

    虞世南由隋入唐,官至秘书监,后封记兴县公。他在政治上耿直不阿,敢于直谏,为唐太宗所赏识。他的楷书得智永真传,又兼具王羲之用笔之法,书体遒美,外柔内刚,姿态洒脱,极具风骨。他的楷书咭七酬乍有《孔子庙堂碑x破邪论湃吠昭仁寺碑》。

    褚遂良的书法,初学欧阳询、虞世南,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并融合汉隶笔法:可谓丰姿绰约,变化无穷,同时又不乏劲健爽利之气,自成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人张怀灌评价其作品:

  “真书甚得媚之趣,若瑶台青琐,窗映春林,美人蝉娟,似不在乎罗绮,增华绰约,欧、虞谢之”。(《书断》)itl的楷书1七刻乍有《雁塔圣教序》《陵园法师碑》和《阴符经》等(图246、图247)。

雁塔圣教序.png

    颜真卿的楷书可以说是中国楷书的另一个高峰,他把楷书的笔法、结构和章法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变革,开创了刚健有力、端庄雄伟、气势开张的新的书风。颜真卿的楷书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50岁以前属于前期,这是他继承、吸收、消化前人书法经验的阶段,代表作有44岁时写的《干福寺多宝塔碑》和46岁时写的《东方朔画赞》。《多宝塔碑》匀稳劲健、秀媚多姿,而《东方朔画赞》则宽博疏朗,气势开张,在趣味上平添一些醇厚感。颜真卿50一60岁时,这是他楷书创作的中期,这时风格呈现出刚健雄厚、肥劲宏博的气派,代表作如《鲜于氏离堆记》和《赠太保郭敬之家庙碑》等。60岁以后进入楷书创作的后期,这是他楷书创作的高度成熟期。如60岁写就的《颜勤礼碑》、63岁写的(大字麻姑仙坛记)、72岁写的《颜维贞家庙碑》等等,表现出一种人书俱老的壮丽景观,笔法老道,结构宏博,精神饱满,把楷书艺术推向一个波澜壮阔、恢宏博大的崭新境界。颜真卿的价值就在于他突破了“二王”和初唐楷书优雅娟媚的流俗.而走向雄强大气的另一美学新路,为书法艺术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图248、图249)。

    柳公权是楷书史上与颜真卿相提并论的另一位大家。他不仅以自己显赫的身世赢得当朝文武的尊重,而且以自己出众的书艺和88岁的高龄,先后为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朝皇帝侍书。

其地位和影响可见一斑。柳公权早年学习颜真卿和欧阳询,尤其对颜体用功更勤,并深得其神采而不为其所囿。他的字既吸收了颜书当中雄浑丰肥的气势,又汲取了北碑中方笔棱角的长处,融会贯通,自成一派,最终形成了端壮挺拔、劲健峻瘦的美学风格。柳公权的代表作有《玄秘塔碑》《金刚经》和《神策军碑》。

    唐代以后的楷书基本上是沿袭前人的路子平和地发展的,期间也产生过一些楷书高手,如五代的杨凝式,宋代的蔡襄、赵信,元代的赵孟乡顷,以及明代的文征明、王宠,清代的张裕钊、赵之谦等等。他们的确也给楷书的创作注入了新鲜的内容,但是相比魏晋和盛唐楷书的气派,还是弱了许多。

    楷书的出现,使书法的艺术表现力变得更加丰富,尤其在用笔方面,不仅较隶书更加富有变化,审美标准也更加讲究。所以,从唐代一直到今天,历代书家书论都十分重视对楷书的学习,否则很难进入书法艺术的真正天地。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