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故城阳宣王墓志拓本
北魏景明五年(504)《拓跋忠墓志》拓本初见于外地,最终归藏于大同西京文化博物馆。志石为碑形,青石质,拓本高70厘米,宽42厘米。上有“魏故城阳宣王墓志”篆额,4行8字。志文为楷书20行,足行23字,全文439字,有棋子格。石已断为两截,左中部略残,12行4—9字有损泐。
魏故城阳宣王墓志拓本局部
志文移录如下:
侍中、征西大将军、尚书仆射、城阳宣王,讳忠字仙德,昭成/皇帝之曾孙,丞相、常山王之孙,征西大将军、三都坐大官、常/山康王之中子,禀风云之秀气,体星景之嘉灵,识警机详,邃/量凝远。韫玉内映,怀素宝其奇;逸彩外彰,擒华尚其妙。故耐(乃)/下照旻晖,延恩天眷;文缨月从,戎章岁袭。秘略宣谋,声誉出/内,心膂之寄,宠莫二焉。将远图昌国,永赞鸿业,而庆善靡征,/嘱纩在候。銮舆亲幸,使者属路。春秋卌有五,太和四年岁次/庚申七月乙未朔,十日甲辰,薨于外第。天子愍悼,民哀邦瘁。/赠禭之厚,礼殊恒命。暨景明五年岁次甲申正月戊申朔十/四日辛酉(丁酉),妃河内司马氏,晋谯王之孙也,字妙玉。春秋五十/有六薨于洛阳清明里第。缉融礼馈,式昭庭训。四德详著,母/仪帝宗。□命钦嘉,锡□梓乡。追赠温县君。粤十一月甲辰朔/六日己酉,谨惟周典改穸迁兆,阖窆于代都永固白登之阳/阿。松门方杳,薰闼将扃。迺刊石泉宫,式永休烈。其辞曰:/业广维城,绵葛昌祚。曰懋君王,玉润渊度。德契机华,道蔚详/素。识镜秋明,义富春雾。优游其赏,皙其虑敷。庸景彻锡,光/天顾秘。.谋云在禁,言已处出。入宠荣频,繁庆遇端。综九官式,清百务衡。管尅和居,/键耐□□。方赖辅勋,台平俟誉。不慗遗人,/与善冥数。灭景幽轩,沉晖泉路。杨庭一蔼,松门不曙。勒铭云/图,休光永布。
魏故城阳宣王墓志拓本局部
一,关于墓主人
墓主人“讳忠字仙德”者,志文未言其姓氏。据《魏书》、《北史》有“陪斤弟忠,字仙德”者,此人为代魏皇族,本姓拓跋。太和末孝文帝改胡姓为汉姓,拓跋氏改姓元。其人卒时尚未改姓,故志文中没有像其弟《元淑墓志》的“元讳淑,字买仁”一样将其名讳记为“元讳忠字仙德”,但也不敢称其旧姓拓跋。是知拓跋魏自代都平城迁于洛阳后,便是皇族也恋旧如此。正因为这样,本文亦以拓跋忠称之。
魏故城阳宣王墓志拓本局部
《魏书·常山王遵传附可悉陵弟忠传》录文:
“陪斤弟忠,字仙德。少沉厚,以忠谨闻。高祖时,累迁右仆射,赐爵城阳公,加侍中、镇西将军,有翼赞之勤,百僚咸敬之。太和四年,病笃辞退,养疾于高柳。舆驾亲送都门之外,赐杂彩二百匹,群僚侍臣执别者,莫不涕泣。及卒,皆悼惜之。谥曰宣,命有司为立碑铭。有十七子。”
《北史》除脱“少沉厚”,“赐杂彩二百匹”两句外,与《魏书》全同。
志所谓“昭成皇帝之曾孙,丞相、常山王之孙,征西大将军、三都坐大官、常山康王之中子”,是他的“龙脉”。
魏故城阳宣王墓志拓本局部
昭成皇帝即代王什翼犍,公元338年至376年在位。在拓跋代国,他既是中兴之主,也是亡国之君。建国三十九年即公元376年,代国为先秦所灭,什翼犍卒。十年后其孙拓跋珪复国,是为北魏道武帝。道武帝是什翼犍世子拓跋寔的遗腹子。常山王拓跋遵是什翼犍次子拓跋寿鸠之子,他与道武帝是堂兄弟。史谓其“太祖初,有佐命勋”,“参合之捷”有不世功。“拜尚书左仆射,加侍中”,因此志称其为“丞相、常山王”。“征西大将军、三都坐大官、常山康王”,是正史中的常山王拓跋遵之子拓跋素,其人既是明元帝拓跋嗣的堂兄弟,又与明元帝是姨兄弟。以他在征赫连夏“平统万”等战事中“有威怀之略,拜假节、征西大将军”,“后拜内都大官”,“薨,谥曰康,陪葬金陵,配飨庙庭”。故志称为“征西大将军、三都坐大官、常山康王”。据1984年出土于大同市城东的《元淑墓志》,称元淑为“昭成皇帝曾孙常山康王第廿五之宠子”。拓跋氏后改姓元,元淑该是拓跋淑,他是拓跋忠的幼弟。既然元淑的父亲拓跋素是昭成帝曾孙,儿子元淑就是玄孙了。弟弟拓跋淑是玄孙,兄长拓跋忠自然也是玄孙。此志云“昭成皇帝之曾孙”有误。
魏故城阳宣王墓志拓本局部
“禀风云之秀气,体星景之嘉灵,识警机详,邃量凝远。韫玉内映,怀素宝其奇;逸彩外彰,擒华尚其妙”。是讲天地祖宗赋予拓跋忠非同常人的灵秀之气,与史传“少沉厚,以忠谨闻”对应。
“下照旻晖,延恩天眷;文缨月从,戎章岁袭。秘略宣谋,声誉出内,心膂之寄,宠莫二焉。”是说他能把皇天的眷顾,推移于普天之下。论文,象征官位的鲜冠组缨日新月异,论武,袭封的戎号(将军号)连年有加。为什么会这样呢?只因他在朝廷上无论是秘室方略还是朝堂谋猷,谁都难与他匹敌,所以被皇上引为股肱之臣。这与史传中的“高祖时,累迁右仆射,赐爵城阳公,加侍中、镇西将军,有翼赞之勤,百僚咸敬之”相对应。
魏故城阳宣王墓志拓本局部
“将远图昌国,永赞鸿业,而庆善靡征,嘱纩在候。銮舆亲幸,使者属路。”正当志得意满之时,他得了不治之症。弥留之际,室内人们紧盯着蒙在鼻子上的细布,观察气息。室外朝廷的使者接踵而来,皇帝也亲临探望。这讲的是正史所载“太和四年,病笃辞退,养疾于高柳。舆驾亲送都门之外,赐杂彩二百匹,群僚侍臣执别者,莫不涕泣”的情况。
志谓拓跋忠“妃河内司马氏,晋谯王之孙也,字妙玉”。西晋的第一代谯王是司马懿之弟司马进之子司马逊,司马逊子司马承,司马承子司马无忌,司马无忌子司马恬,司马恬子司马尚之,五代都是谯王。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司马尚之及其子司马文仲在征讨叛臣桓玄时兵败殒命。桓玄篡晋后先封司马尚之从弟司马康子为谯县王,义熙元年(405)晋安帝反正,以司马尚之弟司马休之长子司马文思继司马尚之嗣,并袭封谯郡王。
魏故城阳宣王墓志拓本篆额局部
东晋义熙十一年(415)五月,司马休之一家“出奔于(后秦)姚泓”,北魏明元帝泰常二年(417)“九月癸酉,司马德宗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司马休之,息谯王文思,章武王子司马国璠、司马道赐……等数百人来降”。太武帝太平真君三年(442)封“郁林公司马文思为征南大将军,进爵谯王”。“还京,为怀朔镇将。兴安初薨”。文成帝兴安间(452—455)司马文思子司马弥陀袭爵。文成帝命他娶临泾公主,他以先娶毗陵公窦瑾女推托,因与窦泰一起被杀。这就是说最后一代谯王司马弥陀不会有子女。而且弥陀是魏谯王,而不是“晋谯王”。最后一位晋谯王便只能是司马休之子司马文思了。先是晋安帝封他谯王,后来北魏太武帝又恢复了他谯王的爵位。《拓跋忠墓志》中的谯王之女司马氏便该是司马文思之女了。司马氏景明五年(504)五十六岁卒,则生于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449)。司马文思405年袭封,415年奔后秦,417年入魏封郁林公,442年进爵谯王,兴安中(452年以后)卒。前后历50年。假令他死时六十岁,448年生女司马妙玉时是五十出头,司马妙玉该是幼女了。
魏故城阳宣王墓志拓本篆额局部
二,拓跋忠夫妇的卒葬情况
志载拓跋忠“春秋卌有五,太和四年岁次庚申七月乙未朔,十日甲辰,薨于外第。天子愍悼,民哀邦瘁。赠禭之厚,礼殊恒命。”“薨于外第”,即史所谓“养疾于高柳。舆驾亲送都门之外,……群僚侍臣执别者,莫不涕泣。及卒,皆悼惜之。”四十五岁的拓跋忠病重(这被墓志说成“嘱纩在候”),得皇上之允前往高柳养疾。临行之际冯太后、孝文帝及文武大臣亲自送出东门。卒后,朝廷又是表示悼惜,又是议定嘉谥,隆荣已甚。高柳,即今大同东北五十公里的阳高县,汉时先为代郡西部都尉治所,后为代郡治所。拓跋代初创时称参合陂北,具有别都的性质。平城建都后,此地为司州高柳郡。高柳建有可以养病的宅第,此处或为拓跋忠的食采地。近年在阳高境内出土了陈永墓、尉迟定州墓等,足见高柳是北魏京畿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卫星城。
魏故城阳宣王墓志拓本篆额局部
太和四年拓跋忠卒后先葬于平城祖茔,此时拓跋宗室倡俭葬,更无刻石志墓的习尚。及至迁都洛阳后的景明五年,即拓跋忠卒后25年,其妻死于洛阳,移灵与夫合葬时才刻了这方墓志,因为此时在墓葬中刻置墓志之风已大兴。从此志质地为青石而非大同地区习见之白砂岩推测,这方墓志很可能是在洛阳写好刻就,随司马妙玉灵柩运回平城的。
关于拓跋忠的葬地。志称“谨惟周典改穸迁兆,阖窆于代都永固白登之阳阿。”《史记·高祖本纪》《正义》引《括地志》注云:“汉平城县东北三十里有白登山,山上有台,名曰白登台。又《史记集解》服虔曰:“白登,台名,去平城七里。”如淳曰:“平城旁之高地,若丘陵也。”《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曰:“白登在平城东南,去平城十余里。”是知白登山在平城东,今称马铺山,是汉匈白登之战刘邦君臣被围困的小山包。
魏故城阳宣王墓志拓本篆额局部
“白登之阳阿”即白登山之南脚下。1984年大同市博物馆在大同市东南6公里原小南头乡(今属水泊寺乡)东王庄村西北1.5公里发掘出土的《元淑墓志》,记为“永平元年十有一月庚辰朔十五日甲午葬于白登之阳”。前已说及元淑是拓跋忠幼弟,说明拓跋忠的葬地亦在今东王庄西北。这里应该是常山王子孙的祖茔。元淑志只记为“白登之阳”,拓跋忠志则记为“永固白登之阳”,这是因为白登山北有方山,方山上有太和十四年(490)安葬文明太皇太后冯氏的永固陵。另外,因有永固陵,故于平城近畿设永固县。拓跋忠兄弟葬所或属永固县地。
三,《拓跋忠墓志》书法
此志作碑形,这与此同年立于北都平城的《封和突墓志》,甚至是四年后的永平元年的《元淑墓志》一样,都入乡随俗地用了这种形制。《封和突墓志》没有篆额,《拓跋忠墓志》则与《元淑墓志》一样,都有阳刻的篆额。笔法取三国吴《天发神谶碑》的倒薤形,但体势略方。比之北魏早期的《皇帝南巡之碑》和《司空琅琊康王墓表》篆额却粗简了些。唯其粗简,却多了一些雄强之气。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于魏碑平城体与魏碑洛阳体有过绝好的论述。他说,孝文以前,碑版不著,然而所见道武、太武时几件碑石,“虽草昧初构,已有王风矣”。孝文太和之后,诸家角出,“考其体裁俊伟,笔气深厚,恢恢乎有太平之象”。《拓跋忠墓志》在北魏平城诸多书迹中是晚期,而于迁都洛阳后的北邙志石则是早期了。康氏所谓“体裁俊伟,笔气深厚,恢恢乎有太平之象”,可以说是对这方墓志书迹最贴切的描述。就书风而言,康有为把魏碑分为好多种类型。在他看来,古朴以《嵩高灵庙碑阳》为代表,奇逸以《石门铭》为代表,高美以《灵庙碑阴》和《郑文公碑》为代表,庄茂以《孙秋生造像记》为代表,方重以《杨大眼》为代表,峻宕以《张黑女》为代表,峻美以《李超墓志》为代表,精能以《张猛龙》为代表,圆静以《法生造像》为代表,虚和以《刁遵墓志》为代表,等等。后来论者则根据用笔情况将北魏铭刻书迹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圆笔为主,即康氏所谓奇逸的《石门铭》,虚和的《刁遵志》,圆静以《法生造像》等。第二类是方圆并济,即康氏所谓精能的《张猛龙》,高美的《灵庙碑阴》、《郑文公碑》,峻宕的《张黑女》等。第三类是以方笔为主,即康氏所谓方重的《杨大眼》,庄茂的《孙秋生造像记》,包括峻美的《李超墓志》等等。
以这样的标准审视,《拓跋忠墓志》应当属于以方笔为主的一类,它兼有《杨大眼造像记》的方重,《孙秋生造像记》的庄茂,《李超墓志》的峻美。康有为在讲到《杨大眼造像》时说,“《杨大眼》若少年偏将,气雄力健”。可惜《广艺舟双楫》光绪十七年(1891)刻印时,后来面世的景明三年(502)的《穆亮墓志》,以及这方以方笔取胜的《拓跋忠墓志》不能进入康先生的视野。此二志若得康公品藻,便会是“如英武少帅,气正力完”了。康有为氏在“碑品”一章中把北魏的神品、妙品、高品多数给了平城时期的《灵庙碑阴》、《晖福寺》、《嵩高灵庙碑阳》和《吊比干文》(碑成于迁都途中,还应是平城时期物),还给了刻于褒斜道中的《石门铭》,刻于天柱山上的《郑文公碑》,而洛阳时期的北邙墓志一般品第较低。尽管如此,但是他还是说,“太和之后,碑版尤盛,佳书妙制,率在其时”。与《拓跋忠墓志》、《穆亮墓志》书风相近者,尚有景明二年(501)的《封和突墓志》(1980年出土于大同市西8公里云冈路上),正始三年(506)的《元思墓志》,永平四年(511)的《司马悦墓志》,延昌二年(513)的《元显儁墓志》,延昌三年(514)的《元珍墓志》,神龟三年(520)的《元譿墓志》,孝昌二年(526)的《元珽墓志》,等等。康氏所云“佳书妙制,率在其时”者,正合这一时段,当然也应包括这种书风。
总之,《拓跋忠墓志》是北魏晚期铭刻书迹的一件佳作。它具有北魏铭刻楷书体势右昂,点画方截,结构开张,章法茂密的特点。具体可以举出以下三点:
一是明显带有北魏早期即平城时期铭刻书的遗风。表现之一是横画自左上偏锋漏入,右侧则以方笔作结,竖和撇亦以方入,这些都可以从平城隶楷长横左右上翘、竖笔直入长出的特征中觅得。其二是竖画末端全作圆势,或为悬针,或为垂露,或作勾笔,或作撇势,这是平城时期铭刻书迹的又一特点,也是隶书的遗意。
二是已经具备洛阳时期魏碑亦即魏楷铭刻体方笔方势的基本特征。如折笔右肩方直,左上则多不封口,形成鲜明对照;点多呈三角状,亦有少数略参圆势;内外勾皆作方势,力强势雄。
三是此刻的特殊性,其一是撇笔左下徐出而上扬呈迟缓之态,捺脚方重而向右上出锋作急速之势,二者相反而互补。其二是有些字的构件用行书笔意,像忠、德等带有“心”的字,像征、正等带有“止”的字,像谯、薰等带有四点的字,像缨、绵等带有绞丝旁的字都是。其三是比之太和之前和洛阳后期的一些墓志,此刻的异体、别体字不算多。仅见于“康”、“气”、“愍”等少数几例。这应与景明至延昌间一些学者提倡写字应以“孔氏古书、史籕大篆、许氏《说文》、《石经》三字”等为范本,摒弃篆形谬错,隶体失真,俗学鄙习,炫惑于时的习尚有关。
本期内容选自堀川英嗣、殷亦玄主编的《持志斋旧藏北魏平城书法拓本选集》,转载自“金石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