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当代书法名家作品之——云平

2020年11月19日 22:56:138484人参与0

书法家——云平

云平,专业书法家。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委员,郑州美术馆馆长,郑州画院院长等。  


云平工行书和楷书,书法作品获奖二十余次,数十次入展国内外重大展览。其中行书作品获河南省中原书法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作品展最高奖“全国奖”,楷书作品获全国第二届正书展获奖作品第一名等。作品曾入展国际书展,全国第四、五、七、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二、四、五、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新中国国礼艺术家精品展,国际书法作品邀请展,中日、中韩、中新书法作品交流展,当代著名书法家代表作作品展,第一届全中国代表书家作品展(日本主办)等展览。作品曾在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新西兰、毛里求斯、埃及、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书法专业报刊发表作品百余幅,近百幅作品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卷》《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集》《当代著名书法家百人集》等数十种书法作品专集,数十篇书法文章在专业报刊发表。《人民网》《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媒体曾多次进行专题介绍。作品被英国大英博物馆、中南海、吉林省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新加坡黑土地美术馆等收藏。出版有《云平书法作品选》《云平书法作品集》《云平楷书古诗一百首》《当代中国楷书名家作品集·云平卷》等。先后应德国亚太艺术节、乌克兰第四十七届世界图联大会、英国大英博物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伦敦孔子学院、新加坡黑土地美术馆、马来西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美国美华艺术协会、美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加拿大华人联席会、华人商会、印度尼西亚【东盟-中国】书画家联合总会等邀请举办个展或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楷书作品选入北京保利、匡时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专场拍卖会。


这是秋天么?

       或者说已是深秋?

      在月白风清的夜晚,万籁俱寂,站在水边上,似也风平浪静,但渐渐有寒气从水面上溢出来,一凌一凌、一波一波、带有光影的,逼得人不由想退步。水是那样的清澈,波光随着寒气漫上来,那光是一刃一刃的,跃跃地,似有杀声!细看了全是刀子,洗在清水里的、亮着锋刃的--刀子。有多么久了,那利刃在水里磨砺?也许先是在火里蘸过,千锤百炼后就这么丢在水里洗?不知磨洗了多少年,洗出了一刃一刃的光芒与寒气,那刃光从水面上舞起来了,凛凛、粼粼地神动着,刃光清峻、寒芒四溢,虽有杀气,但钢钢的,端的是正声.....这就是我对云平先生楷书的印象。

      紧着,像是有什么飞起来了,漫天的飞刃,漫天的凌厉与寒光,或者是飞矢一簇,或是倏尔流过的(叫人一惊)带芒儿的灯影?耳畔似有金石之声响起,倏尔又远去了,钢灿灿余音一缕,干烈烈毒虿一丛。或者是风卷黑云一般层层压过来,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时,紧着就有雷电之声炸响,搅起一天的飞扬.....这就是我对云平先生行草的印象。

      说实话,我与云平接触时间有限。他曾是郑州美术馆馆长、郑州画院院长。也算是省会城市的一方小神仙。因执著书法艺术,就调到省书法家协会来了。那时我还在文学院,他在书法家协会,偶尔开会见了面,也就相互点一点头,并不算熟识。也许是机缘巧合吧,河南省文联在一个陋院子里住得久了,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终于连筹带要的弄了一些钱,要盖文联大楼了。我们也就阴差阳错地走在了一起,成了基建小组的人。是呀,一个书法家一个作家来参与基建,这着实有些荒唐。但是,在省文联这么一个穷单位里,盖楼毕竟是件大事。这时候,我才算识了云平 。

        据我了解,云平先生平时是很沉默的。也许是长期执著于书法艺术的缘故,平时话不多。但是,你见过他拍桌子的时候么?那就像是一头狮子,暴跳如雷!省文联盖大楼,文人的短处就显现出来了,什么都缺,求人的地方太多,各个衙门都要去协调......记得云平好像是协调水、电、暖的,腿都跑细了。不记得是什么缘故了,在基建小组的会议上,云平突然爆发了,他一下子窜起来,咚咚地敲着桌子,两眼圆睁,就像狮子一样,大声地咆哮......就在这一刻,我真正认识了云平。

      古人说,文若其人。我以为云平的书法艺术,正如他的性格一样,是纯个性的,是淬过火的。在平静的外表里,隐藏着滚烫的炽热的内核。我甚至认为他是一个用生命来铸造利器的人。他的所有锋芒都在他的书法艺术里。从他的字底里你可以听到纯纯当当的钢音,悯悯幽幽的诗情。仿佛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两军对垒,战旗猎猎,战马在嘶鸣,战刀已出鞘,寒光蔽日,杀声四起......这里的每一笔都是带有杀气的。从他的字里可以看出,如若在战场上,这也是一个决不后退的人。

      当然,说过了“杀气”,我还要说说“飘逸”。我以为,云平的文字里是有“魏晋之风”的。既有刚烈、率真、锐利,特立独行的一面;也有通脱、飘逸、淡雅,守身如玉的一面。动则飞刃在天,一腔热血泼上去,或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静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他自己也有“惟心、守志”一说,这就是人生境界了。

      现在,云平先生已经为河南书协的副主席,是河南书法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了。记得在某一场合,有人叫他老云,有人叫他云老师、云大师,他通通都是微微一笑,淡淡地。人淡,心淡,字里也淡,收去了不少锋意。我以为,云平的楷书、隶书已至大境,金石之气力透纸背,镌刻铸造之意弥满全境,且有万钧力化绕指柔之感。静中有动,动中有守,钝意含在锋里,刃气游动着飘逸,这就意味着心境的诗化了。天到了这时候,仍然是人淡如菊,这就是气象了。

      说实话,我并未询问过云平的师承。在他的书法艺术里,我不仅看到了“魏晋之风”,也看到了“唐宋大家”的底力,甚至还有“汉家气象”的影响......这也许正是他"见异思"迁博采众长的结果。据说,云平做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中原书风”的实践者和代表书家之一,在书法创作之余,还潜心研究书法理论,先后著有《行书创作中横画重复出现的变化方法》、《行书左右结构的变化方法》、《雨字头重复出现的变化方法》等论著。尤其对汉字结构中的“雨头”、“银钩”、“虿尾”等都有其独特的研究与探索。我以为,云平正是众采古人百家之长,潜心钻研,长期修炼,才铸造了他书法艺术中飘逸洒脱、极具个性特点的“云字”。

      在云平先生书法集出版之际,说了以上的话,不知妥否?

      以示祝贺。

                          李佩莆(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

行书·袁士元《寒食过东钱湖》   153cm×60cm   2011

国内首办个展 国际范儿十足

9月6日,云游天外·云平书法五国汇报展在河南省美术馆举行,这是书法家云平首次在河南美术馆举办个展,也是其从事书法艺术创作四十余来的首次个展,弥足珍贵。

展览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河南省美术馆、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承办,陈容强大,也是河南省美术馆近年来少有的实力派书法大展。

楷书·卧龙雏鹤联   136cm×28cm×2   2011

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多年来,云平以一个书法人的责任与担当,多次走出国门,到海外进行书法文化交流,对于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弘扬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1年-2014年,云平先后先后走进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英国五国举办展览,进行书法交流,此次从中精选了70幅以汇报展的形式进行展出,精品荟萃,国际范儿十足。展出的作品以楷书、行草为主,书写内容多为唐诗宋词,一方面在于楷书、行草笔法、墨法、章法皆精,辨识性强,在诸书体中有一定代表性,另一方面,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代表,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华人世界中影响深远。古老的书法与唐诗宋词结合,相得益彰。

行草·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37cm×56cm   2011

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行表示,几十年来,云平一直苦心于楷书、行草书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风格,他的楷书有着显著的魏碑风格,行草有“二王”的遗风,看了展览给人很大的震撼。

云平表示,作为一个书法工作者他有义务、有责任对外推介、弘扬中国的书法,此次展览是一次总结,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通过展览能得到更多的批评和意见,为以后的创作积蓄力量,用更多、更好的作品回报社会。

作品欣赏:

楷书·传家处世联   180cm×35cm×2   2012

行草·李白诗   180cm×97cm   2012

楷书·温庭筠诗   136cm×69cm   2012

行书·杜牧诗   135cm×50cm   2012

行草·王维诗   136cm×68cm   2013

行书·陶渊明诗   136cm×54cm   2013

楷书·铁笔醉墨联   136cm×34cm×2   2013

行草·殷遥诗   136cm×68cm   2013

楷书·刘长卿诗   136cm×68cm   2013




行书·宋之问诗   136cm×68cm   2014

楷书·朱庆余诗   136cm×68cm   2014

楷书·流揽静观联   177cm×32cm×2   2014

行草·李白诗   136cm×52cm   2014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