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书法国展 » 国展行草书作品

张池山书法作品网展【十二届国展人物篇】行书入展

2020年03月05日 23:00:099070人参与0


藝術簡介

2014,2018獲得福建省第一,第二屆“八閩丹青獎”书法展金奖

2019行書,草書入展“第十二屆全國書法篆刻展


12届国展入展作品

创 作 随 感

余为生計,曾于家山种青梅,劳作之暇,常折枯枝当笔 ,以地为纸,书旭素一路大草,转眼廿年之久矣。余尤勤于怀素《小草千字文》,喜其淡雅、古厚、淳和之美。夙夕临摹,竟得几分相似,每沉醉其中,乐而忘疲。近随枕溪先生习书,得其教诲,多用功于颜鲁公《三稿》,以求圆转、遒劲、迟涩丶沉雄之感。

此次小草作品以怀素小草为主,取巜平复帖》苍拙笔意、复兼日本巜三笔三迹》之圆润遒劲及楼兰残纸之率性自然,以秃笔得其圆浑,焦墨增其厚实,用点、线、面调和章法,使拙作呈既古又新之貌。

四月二十一日深夜,又临鲁公《三稿》,似有所悟。乃取仿古笺,红星墨液,秃笔兼毫,以鲁公篆籀法为主,融入旭素草意笔勢,书巜山谷题跋》,力求凝练而不失率性,兴之所至,竟能心手双畅,任由结体大小错落,穿插、俯仰、正欹、连断,浓墨之处见凝重,枯笔之处求润脱,不计工拙,一气呵成。

虽此次行书草书作品得幸一同入展,自知尚有諸多不足,唯望方家不吝赐教!

努力就是实力

态度决定高度


王金泉\文       

池山书法与性情相融,纯静自然,带着些许洒脱。无论哪种书体,皆阐释此种感觉。

其大草宗张旭《古诗四帖》;小草法怀素《千字文》,间而夹带《平复帖》之韵味;行书遍临董香光诸帖,从余游后,复与鲁公《争座位》颇多用心;楷书根植锺繇《荐季直表》。年复一年,除教学外,多浸淫其间。池山勤奋超乎他人,行于路以手指为笔,席于地以树技为笔,餐后以筷子为笔,正所谓“努力就是实力,态度决定高度",如此用功,以一贯之,加之天赋异禀,何患无成。

十二届国展"是其转折点,行、草作品双入展,既肯定创作品质,亦肯定学习方向,当以此为契机,将所学尽力深入、拓展,融古破古,以期个性彰显。

篆、隶是其短板,当确定目标,找准方向,补上缺口,真正之优秀书家,实为五体皆善,互通有余也。



心不染尘

书道天真    


三月\文       

如果书法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张池山的书法之路走的尤其艰难。

福建漳州诏安县是全国闻名的书画之乡,书法氛围特别浓厚。张池山就出生在诏安县的一户农家。小时候的池山除了放牛、上学,一有空闲就对着邻家门楣上龙飞凤舞的春联发呆,黑黑的小手在上面依样画葫芦的描摹,久而久之,竟把那些艰涩难懂的古体字写的有模有样。 

老师的夸赞更引起了他对于书法的浓厚兴趣。 他想拥有一支自己的毛笔, 他渴望学习书法,但是他知道,家里条件有限,懂事的池山只能偷偷的喜欢,他把对书法的热爱默默的藏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写出全村最牛逼的春联! 

从此,放牛途中,青梅树下,多了一位席地而书的孩童,用手指,用树枝,用草梗,用对书法痴恋的赤子之心,书写属于自己的那份执着。

日月有情苍天不负,池山逐渐长成了翩翩少年,在云霄师范读书时,幸遇恩师罗觉华老师,罗觉华老师对这个天赋异禀的学生也是爱护有加。恩师的引导,使池山摒弃了以往书写的野路子,从此走上了溯源追典、取法古贤的书法之路。他在师范读书期间,就获得了福建省首届艺术节大中专学生书法比赛一等奖。

漫山遍野的青梅开了又谢,青梅树下那个执着的身影却始终初心不改。先法张旭的大草,怀素的小草成为他苦究研摹的范本。池前月下,河岸桥头,都是他学习深究的课堂,认真揣摩字形的法度传承,精心锤炼线条的劲道张力,以至于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 

从14年开始,他凭着对书法独特的领悟,两次获得福建书法最高奖一《八闽丹青奖》金奖,行书、草书入选十二届国展!那个心有凌云的放牛娃,用手中的大笔,写出了深山,写出了诏安,写出了福建,一直写到了国展大赛的最高殿堂。 

初闻张池山的大名还是在中书协书法培训王金泉导师班开课有感的诗里。

 开课有感

              王金泉

又是京华五月中,

墨香缕缕正薰风。

庭花胜往已多别,

学社翻新自不同。

复得高才初志守,

唯开僻径堑途通。

每临铁砚关情处,

尘海茫茫一笑逢。

这首诗虽然抒发的导师班开课的欢欣,然而字里行间却无不透露出偶得高徒的喜悦之情。王老师爱才惜才,经常毫不掩饰的表达对于高徒的那份赞赏和鼓励。 

张池山高高壮壮的,迈着痞帅的晃步,大手一挥,仿佛整条马路都是他们家的。张池山爱笑,笑起来直接干脆,一如他的字,心不染尘,书道天真。书法的意境,也是心境。他的普通话夹着浓浓的闽南腔,又难懂又逗趣,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农民,没有文化的”。

别看他平时一幅不修边幅的拽样子, 谈起书法,坚毅的嘴角和笃定的目光,透出对于书法怀有的敬畏、感动之心。这些年,虽然清苦,他几乎拼了命的写字,就是为了儿时那份割舍不了的书法情怀。无论走的多难,都没有轻言放弃! 

张池山的草书取法颠张狂素,行书又习董其昌、颜鲁公。看他的作品字里行间浸染古意,笔法灵动用笔自然,清逸中弥漫着淡淡的田园雅静,看似漫不经心、随性而就,实则法度俨然、意境空阔,给人以空而不空、意境万象的莫测变化。而枯笔的使用,更增添了作品的刚健、力度,简而能远,高古脱尘。


他总说自己写字是乱搞。事实证明他是个天生的书家,接受事物很快,迅速理会其中的真谛,并为自己所用,且用来随心所欲。草书功底深厚毋庸置疑,行书刚跟王金泉老师习临没多久就大有斩获,现在又睥睨上了篆书隶书。 

十二届国展不是一蹴而就, 天份很重要,运气很重要,但是天份和运气的背后,不过是多于常人的付出和储备。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突破。成功没有偶然性,是其扎实的书法功底和坚持不懈的积累成就了今天的成就。 

陆游诗云:“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遥远的诏安县,那个曾经在青梅树下以木做笔,以土为纸的放牛娃,守住寂寞,以虔诚的姿态寻求书法之道,在书法的探索中寻找无穷的奥妙,在书法的自由法度中呈现自我升华和涅槃后的重生。


以下作品请您把手机横过来欣赏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