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李守银老师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终评评审、面试评审感言

2020年02月26日 16:42:432159人参与0

李守银老师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终评评审、面试评审感言


 题要:四年一届的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是书法界的“奥林匹克”,人气和关注度都极高,与书法界的最高奖兰亭奖不同,兰亭奖是需要中书协会员资格的游戏,而国展更像一个战场,不管你是不是中书协会员都可以一展身手,将军与士兵在一个战场上奋战。可以说是所有书法爱好者的福音。而去年的国展恰逢微信等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飞速发展的时机,信息传递极快,传播面极广,人气和关注度前所未有。如今,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已落下帷幕两个多月,李守银老师作为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的终评评审和面试评审之一,他的评审感言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吧。


从本届参展隶书作品管窥书法本体意识和文化本体意识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评审感言

李守银

     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举办的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是中国书法界最高规格的综合性赛事,被书法爱好者亲切地称为书法界的奥林匹克。所以,若能在国展上拿到名次,或者说仅仅是参展,也是一个不小的激励。而四年一届的国展,需要的不仅仅是翰墨积累之功,也需要恒久的耐力。毕竟,长江后浪推前浪,八仙过海之际,积年之功,尽施于此一役,对任何一位参赛者而言,都不能不拼尽全力。2019年8月,我接到中国书法家协会通知,参加“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隶书组终评评审和面试评审工作,两次踏上去宝鸡的列车,心情感慨万千,在翻越秦岭、途经华山,遥望雄伟绝伦的华山时,突然想到人生无处不是赛场。对参赛者来说,从参赛到赛事结束,其实都是一种历练,但也是一种美好的期待。就仿佛华山论剑,与高手过招;又如蝉蜕虚壳,迅速成长;更如冰水淬铁,百炼成钢。且不论胜负,经历过,就是一种磨炼,一种难得的人生经验。想起16年前,当时我以参赛者获奖入围的身份去西安参加“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的现场面试,这是自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举办以来首次增加面试的环节,通过现场创作和文化知识考核,获得了“全国奖”,后来又在2007年“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2015年“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上获得两届国展最高奖,时隔16年,当我以评委的身份重返陕西,既感到幸运与光荣,又觉得责任重大。如今,国展评审结束,得入展者不必太兴奋,未能入展者,也不必太过失落。看淡国展,心即释然。因为真正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是烂漫自由的,不为物役,不为名左。从历史观来看,每位参赛者的书法艺术生命的长度和厚度是不断增加和延伸的,这才是最重要的。国展不是结束,它只是另一个开始。明人李晔《墨君题语》云:“读书多,见古今事变多,不狃狭劣见闻,自然胸次廓彻,山川灵奇,透人性也,时一洒落,何患不臻妙境?”所以,我们更应该在国展结束后,找出差距和不足,训练自己作为书法创作和审美主体所应当具有的全面丰富的主体精神建构,注重修养的综合习练和相互贯通,为下一次参赛积蓄能量。

   气息高古、雄浑、博大气象的隶书作品寥寥无几 

     8月15日下午,隶书组复评、终评工作预备会在宝鸡会展中心召开,组委会向隶书组终评评委介绍了本届国展收稿、准备工作及初评情况。预备会议结束后,集体审看了已经悬挂起来进入复评的428件作品,从中遴选出321件进入终评阶段。坦率地讲,看完全部复评作品后,个人感觉这届国展隶书作品整体水平偏低,部分老作者水平尚在,但绝大多数作品不够理想,是因为不设奖?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大多数都是小情调、小趣味作品,那种气息高古、雄浑、博大气象的隶书作品寥寥无几,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作为始于秦、盛于汉的隶书,基本上都是古质朴茂、浑厚天真一脉,整体气象磅礴壮美,究其本质,无不呈现出骨力通达、气象超迈的神采。曹全碑虽然相对柔美,但柔中带刚,骨力铿锵,不失为汉隶中的精品。而国展大展是一种导向,何况是建国70周年之际,本身倡导的正是汉隶的正大气象。所以,我们还应该重新去理解“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随时代”,并不是一味的在形式上创新求怪求巧,其前提首先是传承。反观本届国展的隶书作品,流走浮滑的不在少数,从进入终评的169件入围作品来看,大多数作品取法范本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参赛作者缺乏书法本体意识和文化本体意识,反而在形式美和趣味上花大力气,虚张声势,俗化了作品艺术性,以至顾此失彼,这从被淘汰的作品中可一窥全豹。这样的结果与作者平时在研习过程中对于法帖的理解、综合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其实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书写文本中常识性错误频发,令人遗憾 

     入围终评的169件作品由审读专家小组在近2天的审读中检出46件有问题的作品,顺次展示并逐一指谬,大部分都是常识性错误,不了解繁体字用法。有的作者专门在字典中找孤僻的、不常用的字,以为这样比较“新颖”,实则有些字如今已经不再使用,字典上的字之所以有很多种写法,不仅是供学书者查字,也是提供给研究文字的工作者作为研究使用,所以,宜选择历代大多数名家常用字书写。还有的作者正文部分书写气息较好,但在落款中语句不通,且错别字随处可见。比如:把“己亥”写成“乙亥”,当然,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在“乙亥”年写的,但作者又加了一句“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这样就不能接受了。所以,有志于书法艺术的作者,必须要明白繁体字正确用法,需注意到上下文的语句意义在繁体字用法上的不同。比如:“卷”字,作为名词解时,如“书卷”、“卷宗”,繁体写法是“卷”;作为动词解时,如“卷动”、“卷帘”,繁体写法应写成“捲”。总之,之所以有不少作者的作品会出现繁体字乱用和错别字情况,除了书写不严谨之外,还有重要的两点是作者所忽略的:一是对书法经典碑帖的涉猎深度不够,没有熟读,因此不清楚历代名家的书写样式;二是欠缺文学素养。我们知道,书法本身的形式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但如果这种形式被杂乱错缪的繁体字和错别字呈现出来,岂不是尴尬?于作者而言,岂不是可惜?至于还有的作者字句颠倒、丢字落字的,纯属书写不严谨,如此种种,“硬伤”真的伤不起!因此在最后被审查过滤掉的作品并不在少数,实为可惜。

     自撰文本须量力而

     还有少部分作者的作品文本是自撰内容,但多数自撰诗文不合格律,文理不通,文言、白话穿插乱用。还有的作者从古人文章成句中改编混搭,想当然的移花接木,成为所谓的“自撰诗文”,却往往语句前后不通,内容无逻辑性和关联性,不忍卒读。国展征稿启事中特别强调过:“本届国展提倡投稿作者自撰书写内容,着意发现笔墨与文辞兼善、两者和谐统一的作品,在同等书写水平下,优先选择自撰类作品”。这也许是部分作者感觉“自撰”文本可能会为自己加分,实际上,初评时主要是衡量作品整体水平高低并据此进行取舍。审读环节才对是否自撰内容进行正式审查。自撰诗文是检验作者文学素养和综合艺术素质的一道门槛,如果作者书写水平高且自撰内容文辞优美,自然会为作品增色,但如果作者对自作诗、词、文章的水平没有足够把握,还不如老老实实书写古人诗文更为稳妥。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与大展失之交臂的可能性就会越小。

     书写状态影响临场发挥

     抽查面试考核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宝鸡会展中心举行,八百多人的面试场面蔚为壮观!在这个环节,我发现许多作者在面试现场复写和创作的作品甚至比入围作品还要精彩,多数评委也持此观点。不过,有一部分作者现场表现相当紧张,不敢动笔,手一直在颤抖,这其实也是正常的,因为多数作者没有经历类似场合,平时都是在书房安静的状态下书写,环境不同加上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同,往往会对作者临场发挥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这让我想起十几岁时跟着我们当地非常著名的一位拳师习武,老师要求我经常在人多的地方练武,以此训练我的胆量。后来,1981年我参加全国武术选拨赛取得了良好成绩。近日观看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导师李荣浩战队有一女学员演唱中总是忘词,她说平时在学校、家里练唱时面对的只是一架钢琴,现在面对着乐队、观众、摄像这么多人非常紧张,李荣浩说你这几天到大街上面对陌生人去唱,经过几天的“特殊练唱”,紧张的情绪没有了,到了比赛时轻松自如,判若两人。这和书法创作的状态有异曲同工之妙。之所以想起这件旧事,就是想告诉各位作者,书写状态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在任何场合都要做到从容不迫。也就是说,书写状态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紧密相关的。当然,心理素质的提升是一个不断地磨炼的过程,平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书写状态,临场应变时就会相对轻松一些。

     现场面试环节结束后,工作人员将入围原作、现场复写入围的作品和命题创作作品分书体、姓名、编号一并挂出,面试评委对所有面试作者的作品逐一评审,从中检出有问题的作品并取出单独悬挂,全体评委集体实名投票,有19件作品因各种问题在最后一关被刷下,这其中包含有代笔、现场书写错误等等问题作品。尤其是代笔作品,这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四年一届的国展深恶痛绝的。一旦发现,绝不姑息。

     建议:追根溯源、技道兼施、去巧补拙

     备受关注的四年一届的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评审和面试评审已经结束,我有幸经历了评审和面试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对当下书法再认识的检验过程和反思过程。对于如何传承古人,在传统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高,我记得中国书法家协会曾经提出过:“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十六字方针。这十六字相当于对国展的定位,同时也是学书者的指路明灯。就本届国展隶书作品来看,大部分取法秦汉,也有一部分学清人,我一直以为隶书的学习应从汉碑上深入;当然清代的隶书是又一高峰,作为直接去学习取法的范本,却并不足取,严格的说是不能学的,因为这些大家所展现出来的个性你是学不来的,所谓的“像”也极其表面,因为你没有经历过清代这些大家所走过的路,怎么可能学到精髓呢?以致于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伦不类。此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所以,想写好隶书,断不能取流舍源,务必追根溯源,从汉碑入手,如果只限于从现代印刷出版的隶书字帖上去体会汉人气象,也是有局限性的。清人姚孟起云:“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它所展现的高古、雄强、质朴、博大的汉隶气象,只有用心进入那个遥远的时代,通过有意识的阅读和走访了解两汉风土人情、汉代建筑、汉代大赋,去实地接纳最原始的汉画像石刻、汉篆、汉印、汉玉等气息,多看原石、原刻,体会汉人书刻时受山川景色的感染,在宽阔的岩壁上奋笔走刀、目见飞云、胸纳天地的情怀,打破时空,让心灵在历史与现实中穿梭遐想,让历史风物与人文灵动交织,深刻理解或感受汉隶底蕴,去巧补拙,才能够心有所悟,手有所感,笔有所应。所以我们不要错误的认为清代隶书大家们学了几种汉碑后就写出了大气象,事实上是与他们的学养、见识、功力的积淀相辅相成的。宋四家之一苏东坡有诗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就是说胸中有学识,下笔自然不俗。可见在写字本身之外,文化的陶冶和滋养是多么重要。 一言以蔽之,技法是根本,书道甚至传统文化之道也必须跟进,技道兼施,浸淫于其中, 方能够心眼明亮,食古不泥,出其类,拔其萃。人生苦短,抓住每一次机会,才能有机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经悟出过人生三重境: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因此,参赛者也须明白,入展并不是最终目的,如果仅仅是以入展为目的,平日里的书写就会不由自主地有意去经营,并呈现机械化,自己真正的书法个性就无法得到伸展,那就是背道而驰了。只有把书写当作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一种自由抒发自己情感和胸怀的途径,为自己书写,不只是为展览书写,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进入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最高境界 。徐渭曾经说过:“出于己而不由于人”,这才是艺术的真谛。 

     一起努力,让书法艺术的未来更美好

     从1980年5月第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开始,迄今已举办了十二届,近四十年来持续地推动着中国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每届遴选入展的作品,都代表着当前我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仅从本届国展来稿数量上看,比前十一届有着明显提升。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虽然隶书投稿整体创作水准尚欠高度,但艺术人才本身有其独特的成长规律,周期长,成才慢,技艺性偏高等等。隶书出来一批人,也往往需要二三十年的积累。本届国展新人辈出,让我们看到当今书法界正不断涌入大量新鲜血液,这说明书法艺术正越来越广泛地被国人所接受和喜爱。这是令人十分欣喜的新气象和新变化,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书法艺术才能更好地薪火相传,书法的生命力也就会更恒久。本届国展中新人的层出不穷与中国书法家协会一直强调的“繁荣和发展中国书法艺术、继承和发扬中国书法艺术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理念也是完全一致的,而每一位参赛者其实都是繁荣和发展中国书法艺术的积极践行者,体现了每一位参与者对书法艺术的赤子情怀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当然,还有很多没有参赛的书法爱好者也在默默的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复兴出一分力、多一份担当。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国展,一切面向国人,面向一切国人。未来已来,我们一起努力吧,让书法艺术的未来更美好!

 2019年9月于徐州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