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书法资讯 » 各地书展信息

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展

2019年02月16日 11:08:2511153人参与0

  

王品卉

作者系台湾亚太国际彩墨画艺术家协会理事长)



颜真卿祭侄文稿》借展日本之感

       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借给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从2019年1月16日起在日本展出。这引起了两岸民众的一片评论声浪。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台湾书画艺术家,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从小都十分钦佩,虽说颜真卿离我们时代久远,但他的作品却被后世誉为颜书,而由颜真卿亲自手写的《祭侄文稿》是在当时愤怒激情下一气呵成的,其文笔动人,情透纸背,与王羲之兰亭序》、苏轼寒食帖》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法帖。

  《祭侄文稿》辉耀千古的价值就在于坦白真率,是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激情之下,不计工拙,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进行创作的典范。它是特殊感情支配下的唯一形式存在。真挚的感情和激越的情绪,好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不可复得。他不是在写字,而是在述说心中的悲愤,是深情地自言自语地倾吐,话说完了,作品也写完了,一篇任何人,包括他自己永远也不可能重复的杰作就这样产生出来。

  自宋朝开始,《祭侄文稿》已摹刻入石,原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收藏文物。据了解,在2018年6月,日本《每日新闻报》称《祭侄文稿》将于东京博物馆展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母亲安倍洋子等爱好书法的人士都要争相一睹,据此各方民众才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已将《祭侄文稿》原稿寄至日本展览,由于日方并未明示是“出借”,加上《祭侄文稿》本身具备的历史特征与气节,被知情民众批评这是用中国历史英雄的手稿去谄媚日本,台北故宫博物院不应把国宝级文物借予日方,于情于理不符,也不利作品的安全。

  本人认为,文化无国界,作为一件人类文化的瑰宝与中国古代的优秀书法作品,借展给其他国家博物馆是一件好事,有益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作为各个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也合情合理,不应牵扯到政治。而东京国立博物馆这些年也一直努力策划由王羲之到颜真卿的系列中国古代书法大展,从中也可看见日本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喜爱,这是应该予以支持的。艺术爱好者们应该借这样难得的机会去东京博物馆看看原作,去直接感悟那1000多年前的激情,因此,台湾已有书画艺术家赴东京观展。

  至于对作品的保护,笔者以为,流传1000多年的纸质书法每展开一次即伤害一次,但不展开也会有损坏,只要在休养期做好保护,适当展出还是有益于研究和普及文物艺术知识的。但我要质疑的是,为何《祭侄文稿》没拿到大陆展示?这正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次把《祭侄文稿》借给日本,却不在大陆展出,这是何等的荒谬!我真心期盼《祭侄文稿》能在大陆展出,让大陆人民一睹颜真卿的那种直抒胸臆、无比率真、无上高美的风范。




  


晋 鸥

(作者系全日本华人书法家协会主席




我看“颜真卿展”

       自2019年1月16日开始,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祭侄文稿》等100多件中国书法作品,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在日华人书法家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欢欣鼓舞。

  我是在展览开始后的第二天下午与几位日本书法家一起去看的。看完展览,我和几位日本书法家钻进一家居酒屋边喝酒边聊天,聊天的内容还是离不开下午去的那个展览。日本书法家认为,能够看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真迹,那真是太幸运了。王羲之虽然伟大,但没有真迹存世,现在看得到的都是摹本,就像一个伟人过世了一样,本人不存在了,只有找相似的演员来模仿演出,那总觉得缺了什么,不过瘾。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近百年来,他们把外国的优秀科技文化引进国门,进行研究学习,让日本成为了世界强国。在文化方面,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作品,基本上都在日本办过展览。从书法方面来说,海内外所藏王羲之《兰亭序》等其他重要书法珍品,几乎都在日本展出过。对于日本这样一个文化根基不是很深的民族,各种文化的变迁、交融、冲突在不断地上演,日本人的悲哀就在于上帝给了它大国的人口和充当大国的强烈民族意志,但没有赋予它大国的领土,自然环境必然影响国民意识。所谓“岛国根性”,最主要的就是“危机意识”和日本人信奉精神至上的原则,他们追求精神的超越,他们对精神的追求超过了对物质的追求。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这是王羲之书写《兰亭序》时的感觉。“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那是颜真卿挥笔《祭侄文稿》时的心情。二战之后,日本人的情感似乎更接近于颜真卿。在日本书法界,有比田井南谷在战争疏散时,创作的一系列带有思想的现代书法作品,还有手岛右卿回忆战争创伤的著名书法作品《崩坏》,这些作品都是在书法家痛苦的心情中创作出来的,被西方国家重视,同时走上了国际舞台。日本书法家认为,颜真卿经历的时代,造就了颜真卿在书法上的辉煌成就。所以,我想主办方把这个展览取名为“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原因大概就在于此吧。

  《祭侄文稿》在日本展出前,国内传来“中国的国宝为什么要在日本展”的质疑声。本人认为,在一个现代文明的社会里,艺术品是没有国界,艺术家也没有国界的。近年来,国内博物馆许多历代重量级的书画家作品都有展出,让国人兴奋无比。一件艺术品不单是看它画得好,写得好,更重要的是在一件艺术品中,有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那么如果我们把中国优秀的艺术品拿到海外去展出,让世界各国人民更能够了解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来向我们学习与致敬,这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吉泽铁之(南树)

(作者系日本书作院副理事长、读卖书法会常任理事)




珍贵的体验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为行草书的双璧。这次在日本喜逢《祭侄文稿》,可谓是一个珍贵的体验,感慨万千。

  颜真卿是一位忠义之人,是拯救唐王朝的英雄。他为人的品质皆从其书中涌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超越了王羲之。以前,我写的自咏诗中有一句为“右军高韵鲁公气”,是说王羲之的书有品格,颜真卿的书有骨气。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颜真卿的书风也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从这次展出的颜真卿33岁时写的《王琳墓志铭》,就可以看出颜真卿之楷书是与王羲之的楷书相一致的,表现出其当时对王羲之的追随,但经过“安史之乱”以后其原有的书风开始逐渐变化,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

  在日本受颜真卿书风影响的人非常多。如过去作为遣唐使渡海到长安学习的空海法师、思想家佐久间象山、武士西乡隆盛等等。特别是空海法师,他融王羲之与颜真卿于一体,成为日本声名至上的书法第一人。

  我期待通过这次展览,为日本书法界再次吹进新风!

 



  

张大顺

(作者系海外华人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席日本分会主席、日本甲骨文书道研究会会长)





由点及面的展览

      日本这次举办的颜真卿展是继王羲之《大报帖》展之后,又一次具有非常影响和轰动效应的展览。

  展览名为“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对从王羲之时之“韵”到唐时之“法”的转变后,进而对颜显“意”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以及对宋代文人们特别是苏轼的观点(“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的某种认可和赞同,同时也透露出他们对颜真卿书法真迹的崇尚与固执。

  其实这种倾向也反映在另外一个书法评论观点上,即所谓的“后王(王铎)胜先王(羲之)”的观点。这些都应视为他们对事物发展中某一点、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赞许与强调而已,不能说就否定了王羲之,因为对于书圣王羲之的崇敬和遵循在现实中并没有任何的改变。

  这次展览也充分说明了日本在对中国古典传统的学习和借鉴上特别用心。这次展览不是一个单纯的颜真卿个人展,它是通过把颜真卿名笔放在整个书法发展的进程中,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多层次地再现,以颜真卿之“颜”连接整个书法历史,点面俱呈、点面互动、以点示意、以面辅情的一个系列性展示和陈列,从内容到形式也都为其展名的受众性做了细微性的烘托和注释。应该说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展览。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