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叶培贵品评乔延坤书法

2018年06月07日 10:43:124129人参与0


叶培贵品评乔延坤书法.jpg

叶培贵品评乔延坤书法


隶书平时接触不是特别多,所以不多说。我想说一个刚才刘老师提的话题,关于读书的问题。刚才看对联的时候,有一件作品的内容是:“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这不是对联,这个恐怕不应该拿来当对联写。包括刚才刘老师批评的那副对联,“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这个内容古人写过,但这件对联节奏点上的字都是仄声,所以建议你以后尽量不写这一类型的联语内容。


乔延坤书法作品.jpg

乔延坤书法作品


还有延坤作品中,第一件小字,“古诗四首”的内容,第三行应该是“劝君归旧庐”,这个“劝”从目前这个写法来看,写成了“欢”,写成“欢”就不通,应该是一个“劝”。第四行倒数那一句,叫“泊舟浔阳郭”,应该是丢了一个“舟”字,丢一个字,那个问题不大,但是“劝”很明显是不细致造成的。

乔延坤书法作品2.jpg

乔延坤书法作品


另外,现在在国展中屡次能够获奖,能够入展的作品,普遍有一个过人的本领,就是能把握住以什么类型的作品,做到最容易打眼,有关这方面的套路这些作者们都很敏感,这种对艺术特殊的敏感,有的出于个人,也有老师的传授。当这些作者把握住某些投稿创作的规律后,非常善于在创作中突出它,所以在评审过程中,他们的作品很容易抓住评委的眼睛,参展后的展出效果也不错,印到《作品集》中也还可以,但是却离真真正正的艺术创作也就是最终期待的某些关于艺术本质最真实的东西,可能就远了。因此对套路越熟悉,在现实功利上就越容易取得成功,但对自己的艺术生命有可能反而形成伤害,这是我看乔延坤隶书最重要的一个观感。之所以把这个话题说得这么严重,是基于这个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人在面对展厅的时候,需要共同谨慎和审慎对待的,这不单指青年作者,还包括了我们这些人。





乔延坤.jpg


乔延坤


1974年2月生于河南鲁山县。现为中国书协会员,河南省书协理事,河南省青年书协主席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中国文联第十二期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研班学员,中书协第三届国学与书法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学员,中书协“翰墨薪传工程”师资培训专家库成员。

获奖(中书协):十一届国展优秀奖、四届兰亭奖佳作奖、五届兰亭奖佳作奖、瘗鹤铭奖优秀奖、妈祖杯优秀奖、魏晋风度优秀奖、三苏奖优秀奖、王安石奖优秀奖。

入展(中书协):九届国展、四届正书展、首届大字展、首届青年展、三届青年展、四届青年展、三届隶书展、四届隶书展、七届楹联展、首届小品展等20多次国展。

合编(著)新华出版社《书法》教材、故宫出版社《书法》教材、河南文艺出版《书法艺术》教材、河南科技出版社《书法》教材、河南美术出版社《写字》教材、湖南教育出版社《书法练习指南》教材。






乔延坤书法作品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