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书法资讯

因为爱护 所以苛求|批评之爱•名家面对面当代中国书坛青年俊彦作品品评会(第四回) 在京举行

2018年04月28日 01:30:1321322人参与0

因为爱护 所以苛求|批评之爱•名家面对面当代中国书坛青年俊彦作品品评会(第四回) 在京举行



“批评之爱”第四回活动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批评之爱”第四回活动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批评之爱”第四回活动现场

“批评之爱”第四回活动现场


因为爱护  所以苛求


      ——批评之爱•名家面对面当代中国书坛青年俊彦作品品评会(第四回)在京举行


 


西哲别林斯基说:“文艺批评有发现文学创作真理的作用。”以此为是,书法创作的真理必然也须从书法批评中找寻。由中国书法报社、中国书法杂志社、当代书法篆刻院联合主办的“批评之爱”•名家面对面当代中国书坛青年俊彦作品品评会活动,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回,举办这项活动的目的无非是探求书法创作的真理,并为当代书坛有代表性的青年书家提供最有效的创作助力。为了继续贯彻以上主旨,继续推进在书法界开展书法批评的风气,“批评之爱•名家面对面当代中国书坛青年俊彦作品品评会第四回活动于4月26日在北京当代书法篆刻院再度举行。


出席本次活动的书法界专家及领导有: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原组长、当代书法篆刻院名誉院长李洪峰,中国书协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刘洪彪,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恒,西泠印社副社长、当代书法篆刻院院长李刚田,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法》杂志主编朱培尔,中国书协理事、隶书委员会副主任张继,中国书协理事、行书委员会副主任王学岭,中国书协理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培贵,中国书协理事、河南省书协副主席、当代书法篆刻院常务副院长张建才,民政部派驻当代书法篆刻院党建指导员孙立仁,当代书法篆刻院副院长白爽等。经本活动组委会有关专家以科学、公正、公开的评审准则,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众多投稿作品中,遴选出万力、张聪明、罗炳生、许飞飞、了痕五位青年俊彦书家,成为第四回“批评之爱”活动的正式参会书家。中央美院、中国人大、首都师大、北京师大部分书法博士生、硕士生参与了旁听。《中国书法报》、《中国书法》杂志社、央视数字书画频道、当代书法网、今日头条、在艺直播等媒体参与了本次活动的新闻报导。


本次活动的学术主持人李刚田开宗明义地指出:“‘批评之爱’活动的展开,是面对当代青年书家具体的近作进行的,因此在这一基点上展开的批评和品评均是有的放矢及实实在在的,就如同我们在平常生活中谈论任何事情一样,只不过我们在此时此地谈论的对象是书法罢了。所以,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书法批评只要有理有据,不一定要运用什么深奥的理论,通过具体的作品作为‘文本’,把需要讲清的道理说清楚就行了,也唯有浅出明白的语言,才可以提高书法批评的亲和力。”的确,返观“批评之爱”前三回活动出版的《文献集》,与会书法界诸专家的发言,尽管不乏理性的思辩,但也时见即兴式的性情发挥。在书法批评的常态中,凡是那些运用高深的语言把简单的道理说复杂的人,不啻是说明了这一类人的语言能力极其有限。正基于此,本次活动与会的书法界专家于此均深有同感。即:书法批评可以有相应的文化硬度和理论色彩,更需要具备一个自然而然的表达,就某人的某一件作品表达出个人真实的审美体验和判断最为重要。


参会的五位青年书家各自介绍了自己的学书经历和审美追求,莅会的八位书法界专家就五位参会青年书家的近作进行了以书法批评为主旨的品评和研判。诸位专家们立足于五位青年书家的自我陈述与作品,对他们各种书体、各种类型的作品做出了有针对意义的学理剖析,这种剖析深入浅出,并不仅仅限于被批评对象的具体作品,而是要力图比批评对象站得更远些,对当代书法篆刻的整体创作潮流有所引导和推进,其最终目的无非是激励五位青年书家能在“这一场次”的批评洗礼中,实现一种对“旧我”的超越,而后可以走得更高更远。总体评价,八位书法界专家的各种批评意见,首先是祛除伪饰,呈现一许书法艺术应有的本真和原创力;同时,诸专家的批评意见以书法史的经典作品为经,以现场展示的作品为纬,两者之间索解比较,又直接同青年书家进行一次次的直取书法创作核心的“面对面”的对话。在这一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碰撞中,确实达到了唤醒参会五位青年书家原初的书法记忆,使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创作助力。八位书法界专家的发言均是有感于心,所语者又是运斤成风,自由自在的,每出一语大都含纳着开阔的思路,缜密的逻辑,优美的学理,坦率的直陈和锐利的锋芒。这多一针见血,直击腠理的批评意见,让被批评者心悦诚服,始终洋溢着热烈而活泼的氛围。在本次活动行将结束之际,五位青年书家及现场部分听众与八位书法界专家进行了现场提问和互动。两者之间在一问一答中深化了本次活动相关的学术话题,无论是五位参会的青年书家,还是现场的听众都认为“批评之爱”活动无疑是有效阐释中国当代书坛各类学术问题的一个“场”,凡是真心爱好书法的人在这个“场”中都会得到个人艺术思想缺如部分的补充,能有机会亲临这个并不以规模见胜但以实学、规格为最的学术盛会,诚为一次宝贵的机遇。  


“批评之爱”第四回活动落下了帷幕,但本次活动带给我们的思考则是深层次的,在现实中即使是已经声名赫赫的书法家,当真正面对严肃的学术批评时,都应视此为批评者施加给自己的一种爱护,所谓“良药苦口”是也,万不可用世俗化、交际学的眼光来看待批评。一个人既然选择了艺术为终生志业,理应是脱俗之人,当自有一种超然心态。他人对你的作品进行批评,是基于你的作品值得批评及葆有批评的价值。在纷扰的书坛中大多数的人、大多数的作品都是没有被批评资格的。一位真正的书法家应该警惕不负责任的吹捧,而欢迎那种严肃的认真的批评。缘于爱护,所以苛求,正是书法批评的意义所在。


“批评之爱”活动由河南省张海书法发展基金会倾力支持。


“批评之爱”第五回活动的征稿将在五月初展开,祈望当代书坛的青年俊彦书法家们能关注这一回活动的各类讯息,并以积极的姿态踊跃投身于这一活动中来,为当代书法艺术真理的找寻贡献一己之力!



“批评之爱”第四回活动现场


“批评之爱”第四回活动现场



参会书法界专家及领导



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原组长、当代书法篆刻院名誉院长李洪峰

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原组长、当代书法篆刻院名誉院长李洪峰


中国书协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刘洪彪

中国书协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刘洪彪


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恒

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恒


西泠印社副社长、当代书法篆刻院院长李刚田

西泠印社副社长、当代书法篆刻院院长李刚田


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法》杂志主编朱培尔

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法》杂志主编朱培尔


中国书协理事、隶书委员会副主任张继

中国书协理事、隶书委员会副主任张继

中国书协理事、行书委员会副主任王学岭

中国书协理事、行书委员会副主任王学岭


中国书协理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培贵

中国书协理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培贵


中国书协理事、河南省书协副主席、当代书法篆刻院常务副院长张建才


中国书协理事、河南省书协副主席、当代书法篆刻院常务副院长张建才


民政部派驻当代书法篆刻院党建指导员孙立仁


民政部派驻当代书法篆刻院党建指导员孙立仁




参评作者





参评者作品展



内容来源:当代书法篆刻院 公众号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