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杂论
书法线条爆发力的形成及训练方法
书法的成败取决于质量,而质量来源于基础,这也是所有艺术必需遵循的规律。有人说基础学的再多也不嫌多,这话一点儿不错,只有基础雄厚了,向上发展的空间就更大。但是,怎样奠定基...
6年前 (2019-10-27) 2987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刘彦湖 LIU YANHU:如果年轻二十岁,我可能就是一个涂鸦艺术家了
封面艺术家 刘彦湖LIU YANHU刘彦湖,1960 年3 月生于黑龙江省,原籍吉林磐石人。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
6年前 (2019-10-26) 3078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书论 | 中国古代书写格式考
大众的书写习惯,主要是受书籍的书写或排版方式影响而形成。在这个问题上,连人的生理适应力也退居其次古书的体例、编排、形制、流传等情况,始终吸引着学者们的兴趣。随着近百年来出土资料的不...
6年前 (2019-10-23) 5957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汪永江解密:临创4窍门(集字、归类、临仿、款识),让你快速进入创作状态
习作是在临摹所得的基础上,向创作阶段过渡。学以致用,发现临摹阶段存在的问题,弥补不足,将创作意识结合习作训练,对书法语言运用过程中,以作品的形式完整性为前提,检验五体书的综合应用能...
6年前 (2019-10-23) 4148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颜真卿 《自书告身帖》 艺术特点赏析
花草瓜果 明 朱耷《自书告身帖》 传为颜真卿所书的墨迹, 楷书, 纸本, 凡33行, 计255字, 是颜真卿于唐德宗建中元年 (公元780年) 被委任为太子少保时自书之...
6年前 (2019-10-18) 11701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王镛:“书如其人” 【13000字长文】
“书如其人” 文 / 王镛古人讲“书如其人”,我也强调作品是人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的一个综合。看一张作品的话,很难反证出来,因为他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如...
6年前 (2019-10-14) 3633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楷书和行书同时入国展,他坦言学书法有诀窍……
胡中一中国书协会员北京人文大学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最高院法官学院特聘书法讲师山东省楷书委员会委员章丘区书协副主席章丘区青年书协副主席国展创作谈文/胡中一我自十岁起跟随章丘著名书法...
6年前 (2019-10-02) 3998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于明诠:学书法从哪里开始学都是一样的!
于明诠,1963年生,本名于明泉,别署于是乎等。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山东书协副主席,沧浪书社社员,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书法工作室主任、教授、硕士...
6年前 (2019-09-26) 3070人参与 1 书法杂论
中央美院书法教学笔记
临帖不正确,就是写古人的字,练自己的毛病,而且是用功越多,毛病越多。美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临帖要讲究效率,什么样的效率是最好的呢?一本字帖,拿来,临一遍,就明白了,就能用...
6年前 (2019-09-23) 3261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黄庭坚对“俗”的深恶痛绝
黄庭坚《读书绿荫帖与立之承奉书》“弃俗”、“重韵”是黄山谷书法美学思想的绝对核心,虽然他没有系统全面的论述,这些观点也只是零星的散见于他的诗文中,但是他将这些美学思维论述得明确而深...
6年前 (2019-09-11) 2959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鲍贤伦 | 书法修身的大传统与书写风格的个别化
鲍贤伦▽引言:中国当代书法实践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一个可喜的现象:书法人口的大幅增长和书写技法基准水平的明显提高。但也可以看到在创作层面上粗鄙化和平庸化的不足,形成这种倾...
6年前 (2019-09-11) 2986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直击】陈振濂:书法进入新时代
书法“新时代”正解一、40年书法创作史溯:从“书斋时代”到“展厅时代”再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新时代”陈振濂认为,从宋、元、明、清一直到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书法的生存环...
6年前 (2019-09-09) 3434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丛文俊 | 我学习篆隶,大家都学的不碰、程式化的不碰~
我学篆隶,主张博瞻约取,有一些作品我可以研究,但临习却不碰它们。这包括:大家都学的不碰,以免“下笔便同众人”;有程式化特点不碰,如李阳冰一路的玉著、铁线小篆、汉《史晨碑》等及三国魏...
6年前 (2019-09-09) 3040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以小楷入十二届国展 | 陆晨雁创作经历与入展作品欣赏
陆晨雁字文心,号隐梅斋主。幼承庭训,喜爱书法,古诗文,古筝。学书数十载,多年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书我乐陶冶情操。近年始参加展赛。现已具备中书协会员资格,江苏省书协会员,苏州市书协...
6年前 (2019-09-07) 8034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安徽省书协副主席韦斯琴谈国展评审
韦斯琴1995年6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书法专业。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女书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芜湖书画院专职书画家。韦斯琴...
6年前 (2019-09-07) 3204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薛元明 | 从“污点书家”到“著名书法家”的污名化
所谓“污点书家”,是指书法史中那些大节有亏的书家。尽管在书法史中占得一席之地,却因为人品问题而遭到非议,最典型的如蔡京、秦桧、赵孟頫、王铎、郑孝胥和汪精卫等人。虽同属“污点人物”,...
6年前 (2019-08-27) 3727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陈振濂|魏晋、隋唐、两宋:韵、法、意,书法转变的深层文化原因解读!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以一个字概括一个浩瀚的时代,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比如我们常常会遇到有趣的反问:唐人尚“法”,晋人书法中何尝没有“法”?宋人尚“意”,但宋人的书法中“...
6年前 (2019-08-21) 4975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观点】书法国展的标准:对照学习勇猛精进
“国展”是一项全国范围的书法活动,暂不论国展是不是能代表全国最高水平,但从一届全国性质的书法展览的技术水平来看,仍然可以为我们今后参加同类型的展览提供帮助。由于展览的需要和影响,能...
6年前 (2019-08-20) 3517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张志庆|对参展作品形式的几点思考
对参展作品形式的几点思考 张志庆 当下,展览已成为书法艺术最主要的展示、交流和传播方式,近三十年也凭借这一传播方...
6年前 (2019-08-20) 3162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曹宝麟:学习书法,我有十条建议!
习书,我有十条建议文/曹宝麟1章法问题要通过读帖去领悟,应顺着笔势仔细读,看看古人是怎样趁势处理各种偶然出现的情况。章法问题说到底,我认为还是一个对立和统一的关系。2关于书法形神神...
6年前 (2019-08-20) 3128人参与 0 书法杂论
- 搜索
- 网站数据
-
- 文章总数:9691
- 页面总数:13
- 栏目分类:56
- 标签总数:1249
- 参与评论:476
- 总访问量:66926088
- 师友题字
-
- 猜你喜欢
- 最新发布
-
- 【全国征稿】“潮起海之南 奋楫自贸港”全国书法作品展览征稿启事(2025年8月13日截稿)
- 【市展】嘉兴市首届青年书法大展征稿启事(2025年 9月10日截稿)
- 酒泉市书法家协会第二届新人新作展入展名单公示
- 【公示】福建省第十届书法新人新作展拟入展作品、入围名单公示
- 【公示】“灵桥杯”浙江省第二届隶书大展评审揭晓
- 【公示】关于阿里地区象雄清风廉洁文化书画展参赛作品评审结果的通报
- 【公示】2025年遵义·毕节女子书法作品联展参展作品评审结果公示
- 【公示】传承与创新•四川省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入展正式名单
- 【公示】第二届“张之洞杯”全国书法展获奖、入展作品名单公示
- 【公示】沈曾植奖·第五届嘉兴市书法篆刻作品大展评审结果公布
- 最新评论
-
- 访客2025年07月03日
- 访客2025年0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