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流行书风主持人访谈——王镛

2022年10月20日 22:30:58657人参与0

行书风主持人访谈——王镛


按:此为2002年2月《首届流行书风提名展》、《首届流行印风提名展》正在筹办期间,时任北京晚报记者、《今日美术馆· 丛刊》编委的陈大阳对该展主持人之一的王镛先生所做的访谈。


陈大阳:最近,围绕《首届流行书风展》,大家议论纷纷,不知为什么用这样一个名称来办这个展览?它的宗旨和目的是什么? 


王镛:这个问题提得好。其实,“流行书风”原来是别人扔过来的一顶“脏”帽子,结果扣在头上一看,却发现大小、式样还可以将就,姑且拂去浮尘,先借来一戴吧。 


说起以“流行”二字来批评当代书法创作,真是由来已久了。最近看了《今日美术馆丛刊·卷1》那篇《“流行书风”争论的源起与现状》很有感触,最早从85年前后第一次“现代派书法展”就开始了。尤其是这之后在历届中青展上陆续出现的“河南雄强书风”、“手扎简牍书风”、“广西现象”、“民间书风”、“明末清初书风”等等。严格说是一种趋向,全部被批评者冠以“流行”二字。这当然是贬意的。今天我们再回头来看这段短短的历史,却惊人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书坛只要有新的追求,新的向传统学习的动向,或新的立足于传统的创意,统统被某些批评者先后斥之为“流行书风”。近来,关于“流行”的争辨确有愈演愈烈之势。据统计,正、反方文章从数量来说大概旗鼓相当。当然,学术上,艺术创作上有争论本是很正常的事,通过论辨可以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以使当代书法创作走上健康的发展之路。 


“历史是一面镜子”,这话一点也不假。其实你都不用看这场论辨的内容。去分析谁对谁错,你只要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与过程,马上会发现“流行书风”的实质,就是一种不断学习进取,立足传统的艺术创新精神。要注意,是一种精神,而不是某种不变的样式。“流行书风”正是反映了当代书坛的主流精神。 


抱着上述想法,在朋友相聚的一次闲聊中,正在筹建今日美术馆的张宝全先生灵机一动,忽然说:我们就办一个《流行书风展》吧!几位同道一通气,一律说好,一拍即合,展览就这么开始筹办了。宗旨是那十六个字——植根传统,面向当代,张扬个性,引领时风。 


另外,“流行书风”既然被称为一种“风”,也就是说带有一定的流派色彩。而流派的产生,是一门艺术兴盛的标志,也是一门艺术在某个阶段再次发展并趋于成熟的自发现象。以往的官办大型书法展览,由于要照顾艺术风格的方方面面,是不能适应这种情况的。现在由民间来办,适当其时。为什么说是“一定的”流派色彩呢?为什么是含混的、粗线条的划分呢?细心研究过“流行书风”的人可以发现:在这个作者群中,明显有若干不同的走向。表现在创作思路与作品面貌上,都有差异。下一阶段很可能又分成若干真正的派系,这当然是好事情。 


陈大阳:请问,为什么这个展览用主持人制?有什么必要吗? 


王镛:办展览用主持人制,也是国际上经常应用的一种方式。这种办法常用在有特定意义、特定主张的,有较强的学术性的展览上。


以往在书坛上常见的官办大型展览多是在学术上没有特别指向的,要包罗各类创作风格与倾向。往往注重地域大,参众多。比如前面冠以“全国”、“国际”、“世界”一类,评委的组成也是与此相应的。当然,这些大展都为这20年来书法的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但事情发展到今天,有些矛盾就凸现出来了。比如,这类展览都想一次就既做好“普及”,又做到“提高”,很难。投稿众多,入选率低,多少打击了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不利于普及吧。也很难为各位评委。因为它要求每个评委,一、能接受各种审美样式,理解各类审美追求。二、能分辨出各种创作思路各类作品的优劣。三、还要在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之间横向比较其高下,才能准确地投票。很苛刻,能做到的评委恐怕不多。 


而这次流行书风展事先就想确定一个比较明显的艺术主张。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展览检验作品,推动论辨,促进书法创作与学术研究。我们的初衷是高质量,是提高的层面。因此不是做普及性的动员大众投稿的展览,所以不评奖,不发奖金,被提名了也入不了什么会。但今日美术馆准备有偿收藏一部分展品。 


至于兼顾普及的工作,可以分开来搞,今后我们也许会筹划一个广泛参与,自由投稿的“流行书风大展”。 


陈大阳:听说被提名的作者人数比较少,这样能否有代表性呢? 


王镛:为什么参展人数不多?其实我刚才说的那个问题已经给了一半答案。另外一半是:展览总有个规模限制,展出作品有限,要想参展人数多,每位作者作品就要少。所以以往的大型展览常常是一人只能入展一件。现在看来,根据一件作品很难判断作者的真实实力。参展人数少了,每人作品可以多一些。才能比较充分的展示一个作者的创作水平,才能保障展览的整体艺术质量。 


说到代表性的问题,我的思路正相反,我觉得正因为被提名作者人数少,每位作者的代表性才高,才更有代表意义。代表性的高低肯定是指一个作者能代表同类型作者数的多寡。 


陈大阳:那么,提名的根据是什么呢? 


王镛:本着办好展览的最终目的,我们四位主持人有个共识:只认作品,不认人。拿我来说,被提名作者中一大半我都不认识。在这点上我相信,并且看到了其他三位主持人也都有这点起码的艺术良心。就区区四个人,太集中了,作者水平差,主持人自己脸上也无光,你说是吧。当然也不可能那么周全,一是所见有限,会遗漏一些更优秀的作者,那不要紧,还有下一次嘛。另外任何人都不会一路直线进步,也许前一段搞得恰好,这次差了一点,但实力总不会大跌吧。 


陈大阳:再斗胆提个问题,听有些人说,四位主持人想通过这个展览“拉山头”,您怎么看? 


王镛:这么说的人我感觉到了几分恶意。“拉山头”,是要当山大王的,而且一定是有组织地控制一批人替自己卖命。我们只是提一次名,搞一个展览,开一个研讨会,一没有组织,二也不想控制谁。刚才我说了,提名是“只认作品不认人”。既然不认人,怎么拉这个山头?再说了,如果想拉山头,当然要人多才能势重,那又何必不拉一个500人参展的作者队伍呢?


文图转载于网络

尚艺书院编辑整理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