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白砥|小楷的发展史及其美感分析

2021年08月07日 20:56:564998人参与0

(二)   清奇峻拔型

小楷之奇,亦便是孙过庭所谓之险绝。行草书之险绝,除却单字之聚散疏密多有虚实之变外,线条点画之势的连带动感亦为其表现方式。小楷几无连带可能,故其结字之开合虚实及字形之大小、倚正的变化,便是由平正向险绝迈进的一步。但险绝又是一个值域比较宽阔的感觉,过于强调虚实,或过于强调倚侧,极易奇而生怪。形式变得突兀、生僻、坳峭,以致不近情理、荒率不经。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楷书,便有此感,故结字之险绝,当以清奇为目标,才能见出品位与格调。

清何焯食蟹詩 軸

奇而能清,一方面须在变化的结构中把握虚实对比的度,即对比具有协调感,另一方面也须有坚劲清健的用笔支撑,以使线条不致混浊。历代名家小楷中,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杨维桢《周上卿墓志铭》、黄道周《孝经》等可谓代表作,而南北朝时期的一些民间写经,因为字法中尚存一定隶意,结构多随意变化,用笔又清劲简洁,故与名家小楷不相伯仲,如《佛说净饭王般涅盘经并洗浴温室经》,结字疏密有致,展促有度,《佛经残卷》则峻利奇伟,庄严灵和。

清張照節臨黃庭經醴泉銘二帖

(三)   静和典雅型

如果我们文徵明、赵孟.小楷视作既见功力又具一定个性的范式,那么,王羲之虞世南、王宠等小楷则在功力、个性之上更见典雅、宁静的美感。我们通常所谓之『古典』,正是这类形式。何以文徵明、赵孟頫不及王羲之、虞世南等古典?在其用笔尖锋多,提按过于分明,粗细反差大,结字多定式,少空灵之感。也即是说,文徵明、赵孟頫之形式,一眼见底,少了那份能让人反复回味的感觉。

王羲之、虞世南、王宠等小楷则不同,乍看去他们的线条粗细一致,结字平淡,形式不及文徵明、赵孟頫丰富,但这看似粗细一致的线条,却含蓄蕴藉,刚柔相济,结构也平中寓奇,富有韵味,字与字之间顶接恰到好处,与一字一格式的安排迥然有别。

清蔡新書經筵御論

(四)   天然古淡型

小楷能见古淡之质者,非钟繇莫属。钟繇可信书体有《荐季直表》等。现存《荐季直表》墨迹照片,款款写来,大小、方圆、虚实俱在,而其略带隶意的特征,一方面表明小楷书体刚刚『进化』而来,一方面又显示出作者老到深沉的内涵。传钟繇有论书之言留世:『岂知用笔而为佳也,故用笔者天(界)也,流美者地(人)也,非凡属所知。』认为以人力所能达到者,只在『流美』,而那种『天然』之质,则是才情使然。

清戴均元書御製經筵論(二)

古典与古淡虽皆见古意,其实内涵也并非一致。『典』是规则、方寸、法度之谓,以规则、方寸、法度为基,笔致静谧、深沉、内涵丰富者即为古典。古淡则是心手两忘,规则、方寸、法度全隐于笔,点画下去,一派天机,『仙』气活现。清石涛有言:『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无法之境,非无法也,法隐于笔而具朴实天然之相也。故从格调上看,古淡应比古典更上一个层次,因为其规则、法度比古典更深藏不露,回味的魅力更大。

清永瑆書高宗御製四時衍慶詩 軸

元代倪瓒的小楷也见几分古淡之气,但与钟书不同,倪书线条细涩悠长,不及钟书的古厚。就结字而言,钟书之变化也比倪书复杂。线条厚而能淡、形式变而见古,比线条细而淡、形式平而古要高级而难能许多,因为前者是反常合道,后者只是顺乎常理。故钟书所有的这种境界,或正是千百年来为人宗师的原因所在。

清紀昀欽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集部)

小楷形虽小,而其表现域非不宽。对于后学者而言,是把小楷当作抄写的工具,还是当作表意立境的载体,当然要看作者的认识与理解了。

清紀昀欽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子部)

纵观我国小楷艺术的发展史,每一时期,书家辈出,风格各异,从而体现出不同特点的时代风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新史。

清董誥書蘿圖兆瑞 冊

这些书家,虽天资颖悟,笔性灵异,但并不因此恧恃才睥睨,放浪自恣,相反,他们能于超逸之中,还淳返朴,深自韬晦,苦殚学力,极虑专精,扎扎实实地下一番实际功夫,所以他们的作品无不功力深厚,根基扎实。

清永瑆佛說八吉祥經 冊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