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书法资讯

怎样发现可能的抄袭?以曾锦溪五届兰亭奖作品为例

2021年05月12日 22:03:182741人参与0

近日,本届最年轻中书协理事、四届兰亭奖二等奖五届兰亭奖二等奖七届兰亭奖入展作者曾锦溪涉剽窃、抄袭事件引起广泛关注。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雅风传习(长安居)、艺海闲话(王十三少)、简社等先后撰文揭发其剽窃抄袭劣迹,证据确凿,无可辩驳。目前已经揭发并基本可以定论的包括:

1、曾锦溪七届兰亭奖《自作诗三首》诗作文字内容非“自作”,系剽窃自王道友(苍山渔樵)、楚君诗歌。【2021年】

2、曾锦溪四届兰亭奖二等奖作品《东坡信札二则》系剪辑、拼凑、临摹自何绍基行书四条屏。【2012年】

3、曾锦溪首届王羲之获奖作品《东坡书信二则》系剪辑、拼凑、临摹自何绍基行书四条屏。【2012年】

4、曾锦溪行书条幅《江东再见王摩诘》(暂名),系抄袭自2019年北京瀚海春拍上的一件何绍基作品(见长安居公号推文《曾锦溪、徐右冰及“兰亭奖”》)【2019年】

近10年间,曾锦溪多次抄袭,变身书坛新贵,并以34岁的年纪荣登本届最年轻中书协理事。从2012年到2019年到2021年,已经东窗事发的抄袭、剽窃有4次。

读者诸君不免会产生一个疑问:这10年间,还有没有没有曝光的抄袭?比如常人梦寐以求的五届兰亭奖二等奖作品《华亭论书一则》。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首先找出曾锦溪这件作品:

曾锦溪五届兰亭奖二等奖作品

《华亭论书一则》

这件作品的文字内容是:

    米元章行草书学颜鲁公而上追魏晋,几于【此处“于”不通,应为“与”】晋人争道驰矣,其书得于天姿【“姿”或为“天资”?】,其平生所自负者为小真书,笔圆韵胜,兼有杨风子李北海笔意,挟以文章妙天下,故贵重不肯多写,世所罕见。其真书【此三字置于此处,莫名其妙,上下不通】。予游京师,曾得观李伯时《西园雅集图》,有米海岳蝇头题跋,与兰亭笔法颇似。己丑四月,余又从唐完初获借此千文观之,临成副本,稍具优孟衣冠。大都此帖,全仿褚河南枯树赋,间入率更,不使一实笔。所谓无往不收者,曲尽其趣。其忠义贯日月志气,本朝当推为第一。华亭论书一则。

曾锦溪还以同样的作品名称,写了下面这一件作品:

曾锦溪的另一件同名作品

《华亭论书一则》

这件作品文字内容为:

    米元章行草书学颜鲁公而上追魏晋,几于【此处“于”不通,应为“与”】晋人争道驰矣,其书得于天姿【“姿”或为“天资”?】,其平生所自负者为小真书,笔圆韵胜,兼有杨风子李邕笔意,挟以文章妙天下,故贵重不?【原文为“肯”】多写,世所罕见。其真书【此三字置于此处,莫名其妙,上下不通】。予游京师,曾得观李伯时《西园雅集图》,有米海岳蝇头题跋,与兰亭笔法颇似。己丑四月,余从唐完初获借此千字文观之,其合处忠义贯日月之气,如阴阳陶蒸,神功独运,洗尽铅华,曲尽真趣。华亭论书一则。

华亭是谁?董其昌也!

两篇《华亭论书一则》的文字内容,红色标记处区别太大。

为什么曾锦溪写同一个内容,两者的区别那么多呢?是哪一次抄错了?还是他有意为之?

不得而知。

我就翻来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就翻到了这则《临海岳<千文>跋后》,具体内容为:

  米海岳行草书,传于世间,与晋人几争道驰矣。顾其平生所自负者为小楷,贵重不肯多写,以故罕见其迹。予游京师,曾得鉴李伯时《西园雅集图》,有米南宫蝇头题跋,最似兰亭笔法。已丑四月,又从唐完初获借此千文,临成副本,稍具优孟衣冠。大都海岳此帖,全仿褚河南哀册枯树赋,间入欧阳率更,不使一实笔。所谓无往不收,盖曲尽其趣。恐真本既与余远,便欲忘其书意。聊识之于纸尾。

  此余已丑所临也,今又十年所矣。笔法似昔,未有增长。不知何年得入古人之室。展卷太息,不止书道也。戊戌四月三日。

很明显,曾锦溪将董其昌原文改得乱七八糟,语句不通。

为什么改?必有蹊跷。

于是我们继续在原文中寻觅,发现他多出诸如“不减杨风子李邕笔意”、“笔圆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等等,那就找这些语句的作品。

然后我们看到了下图这件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此作品见于2018年长沙美术馆、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  “回湘——何绍基书法作品展”。

文字内容为:

   坡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合处不减李北海,笔圆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当推为第一。猿叟。

下图是笔者在现场拍摄的照片:

2018年11月,王十三少摄于湖南长沙

此外,我们在网上找到了某拍卖公司挂出的此件作品的一个孪生姐妹:

两件作品内容一样,字形刻意一致,但必有一件假货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想起一件往事:

高中时,语文考试的作文多要求写议论文,对某个话题进行论书。老师教的其中一种方式是“开门见山”,比如在文首引用一段与论点契合的名人名言,就非常好。某君总是在文首引用英美知名大学教授XXX的原话,总是与其要论书的观点严丝合缝,一直到高考结束,他的语文考试不出意外地得到了高分。

此后某年聚会,语文老师说出了心里的疑问:我怀疑你那么多名人名言是编造的。

此君坦诚相告:确实如此。

老师问:你怎么敢长时间这么做呢?

此君一笑:我就赌一下,赌您和阅卷老师并不知道某知名大学某教授,更不会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说过那么一句“名言”,何况我编造的“名言”那么有名言“相”。

哈哈,哈哈,O(∩_∩)O哈哈~

曾锦溪的两件作品和何绍基作品放在一起,可以看到内容上动了很多手脚,书法上也有很多抄袭。

看看细节吧。

以上您可以发现,曾锦溪五届兰亭奖二等奖这件作品,至少有一部分是用的“剪刀、浆糊、临摹”的老办法,那么另外一部分呢?

读者诸君可以留意,也可以带着这个疑问去研究一下,会不会有问题?

也许有,也许没有,只有天知道、地知道、曾锦溪知道。

我们只有一个请求:请曾锦溪理事拿出几幅确定不涉抄袭、剽窃的书法佳作我们学习一下!


内容来源:艺海闲话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不会发表评论(点这里)
微信